喜歡這首歌的你一定知道,在第一季最後一集伴奏配這首歌,真不是一般的爽!
如果你還不熟悉這首歌,那麼等於你還不知道1000-7=?
在小學生眼中,可能喜歡的只是劇中血腥的場面和刺激的打鬥,並沒有真正的理解這部動漫想要表達的是人性,兩個互相對立的物種,一個善良有無力的少年,為自己的家人戰鬥的人類,為自己的家人戰鬥的食屍鬼大家都沒有錯,那錯的是誰?這個世界嗎?是時候該思考了。
中國的動畫,告訴孩子的是:這是壞人,這是好人,好人就要打壞人。壞人從始到終都是壞的,好人打壞人天經地義。 日本的動漫,告訴孩子:這是壞人,他變為壞人的理由是,為了守護某樣東西、為了保護某個人、為了守住某個約定、因為以前遭受了不公與傷害,以報復世界,而變為壞人反派。
第一季:我變成了個啥? 第二季:我將何去何從? 第三季:我到底是誰? 第四季:我就是我!
如果有一天,我變壞了。 請記得 ,我曾經善良過… 如果有一天,我變冷漠了。 請記得 ,我曾經也被冷漠過…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目中無人了。 請記得,曾經也沒有人把我放在眼裡… 如果有一天,我不會在乎任何事。 請記得,曾經也沒有人在乎過我…
還記得高中時候,老師叫我們寫一篇關於善與惡的議論文,在這之前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什麼是天使?什麼是惡魔?本來死氣沉沉的教室裡一下子活躍起來,大家各抒己見,老師請了一個平時挺沉默的男生回答,他站起來,思考了一會,說: 天使能為了世界負了你, 惡魔能為了你負了世界。
寧願被別人傷害,也不願傷害別人,溫柔而優秀啊。不過金木你終於明白了,人是需要自私的,不能一直用溫柔當藉口來逃避,不能一直偏袒他人,不然那些被你原諒的人只會越來越貪得無厭,當你捨棄了同情和懦弱後,終於開始了真正的蛻變,進化成為冷血的蜈蚣。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深入《unravel (acoustic version)》其實這個版本是最傷感的,最後一集金木在雪地抱著自己最好的朋友走向有馬的審判,他要讓人們看到,你們才是惡魔,只有跪在有馬的腳下,接受有馬所謂的懲罰。
歌詞與曲調的完美搭配,讓人不禁感受到這首歌曲的剛柔並濟、感受到它完美地融合。在欣賞這美妙的節奏的同時,再來關注每一句歌詞,歌詞的每一句都與劇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主角金木有著無法分割的關聯。再加上主唱纖細的嗓音,很好的詮釋了本作男主角的心態,絕望,痛苦,哭泣,嘶吼。
動畫裡有一個片段:鈴屋將用來寫遺書的白紙折成紙飛機從高樓拋下。大概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像紙飛機一樣,誰都不曾知曉它的飛行軌跡,也不知道它最終會落向何處,就像最開始天真的金木不知道後來自己會遭遇一連串的折磨、失去和痛苦,鈴屋會為了篠原大叔而變得更加成熟優秀一樣。
金木:這個世界…並沒有錯。
好的音樂都有著自己的靈魂屬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一首歌,也許不需要理由,但又似乎總要有著幾分認同,幾多了解,然而才能讓它漸漸走入內心。這樣的音樂,如果你非要單曲循環,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感受!
文章寫作使用部分圖片素材和背景來自網絡,僅供所發出之文章題材內容所描述輔助使用,不為其他用途。本文內容在百度百家原創首發,請勿進行抄襲和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