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朵朵 / 文
近年來,關於校園惡性欺凌事件的報導不斷在媒體上看到,在搜尋引擎輸入「校園欺凌」,出來的各種視頻、新聞令人觸目驚心。
校園欺凌事件,為何愈演愈烈?遭遇欺凌,該怎麼辦?一部2007年的日劇,給了我們答案。
日劇「Life 人生」
「人生」所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女中學生如何面對校園欺凌,並獲得成長的故事。
女主角小步,溫柔體貼,性格開朗,本來和最好的朋友相約報考心儀的高中。
然而,她考取了,成績優異的好友卻意外落榜,並跳樓自殺。小步因此深深內疚,覺得是自己搶走了好友的夢想。
因為這件事,進入高中後的小步變得害怕跟人交往。
這時,班上最受人歡迎的女生愛海,卻主動接近小步,和她成為朋友。小步受寵若驚。
愛海是有錢人家的大小姐,驕橫任性。在學校裡,她看誰不順眼,就會讓大家一起欺負他。
生性善良的小步不願意與愛海她們一起欺負同學,漸漸引起愛海不滿。沒多久,小步又被誤會想搶走愛海喜歡的男生。
從此,小步成為新的被欺凌對象,暗無天日的校園生活來臨。
她們把小步騙到黑暗的教室,逼著她把針吞下去(幸好老師來了才沒得逞)。
在小步的書上和黑板上寫滿詛咒、侮辱的話語。
用腳踩小步的手,把墩布戳到小步的頭上。
一次,她們把小步的課本扔到垃圾車裡,並一腳把她踢進垃圾車裡鎖起來,揚長而去。
小步被嚇得躲到廁所不敢出來,還是逃不開無休無止的折磨。
心理學家 Dan Olweus對欺凌的定義是:任何侵略性的、反覆的、存在不平等力量關係的行為,都是欺凌行為。
性格溫順、乖巧的孩子,在集體中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小步忍氣吞聲,最絕望時想過自殺,但沒有想過反抗。就在小步痛苦地活不下去時,欺凌她的人卻毫無愧疚。
當愛海被問:「欺負別人時,難道不會覺得愧疚嗎?」
她笑著說:「我倒覺得很開心。」
對欺凌者而言,被欺負的人不過就是個玩具。
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不能融入集體的人就是不好」。所以,全班那麼多人,就你被欺負,一定是你有問題吧!
最黑暗的時候,同學羽鳥和園田的友誼,給了小步勇氣。
羽鳥在小步企圖自殺時將她拉回:「未來是取決於自己的。」
總是沉默不語的園田也曾經被欺凌過,所以,他對小步的痛苦感同身受。
有一次,當小步要被愛海她們拉走欺負時,他站出來保護了小步。
園田曾問小步:「被欺負成這樣子,你幹嘛還來上學?」
小步堅定地說:「自己不行動的話,就什麼都無法改變。」
在朋友的鼓勵下,小步漸漸變得堅強。她決定和欺負自己的人鬥爭到底,絕不退縮。
她怒斥愛海她們:「像你們這種朋友我不需要。」被欺負時,她也開始奮起反抗,就算打不過,也拼勁全力。
她還鼓起勇氣,將自己被欺凌的事實真相告訴班主任。
然而,老師聽完後,竟然對小步說:「光聽你說並不能了解確切情況。」她還指責小步不會與人相處,是自己人際關係出了問題。
老師雖然嘴上這麼說,其實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比起欺凌,更可怕的是成年人的無動於衷。
也許,正如《小孩子的殘酷》一文中寫道:「成年人又聾又瞎。」
老師們不僅否認學校裡有欺凌事件,還千方百計阻撓唯一想要查清真相的平岡老師,將她辭退。
小步憤怒地問:「這就是學校的態度嗎?欺上瞞下,滿嘴謊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是的,最壞的處理,不過就是否認事件的發生,當作若無其事。
被欺凌者得不到應有的庇護,反而被拋棄到更孤獨無助的荒漠,而欺凌者更加有恃無恐。
學校和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幫兇。
幸好,小步有一個負責任的媽媽。她一開始和大多數媽媽一樣,只關注孩子的成績,對小步種種異常的表現視而不見。
當小步終於告訴媽媽:「我在學校裡被人欺負了,我正在學校裡進行著戰鬥。」媽媽勇敢地站出來,和欺負女兒的同學家長以及學校的領導交鋒。
故事的最後,隨著愛海的謊言越來越多,終於眾叛親離,遭到同學唾棄,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欺凌者成為新的被欺凌對象,而這時欺負她最厲害的,正是之前忠心耿耿當她幫手的那些女生。
全班同學把愛海堵在中間,拍著手逼她跪下來道歉。
曾經用來欺負小步的手段,現在都用在了愛海身上。
小步沒有加入欺負愛海的行列。她對愛海說:「我沒有原諒你,但是校園欺凌更不能原諒。」
最後的畫面是小步、羽鳥、園田和愛海站在樓下,他們望著二樓陽臺上,那幾十個摩拳擦掌、以折磨別人為樂的看客們。
欺凌仍在繼續,一切沒有任何改變。
最後,和校園欺凌做鬥爭的,仍然只有小步、羽鳥、園田他們三個。
這樣的結尾是令人拍手稱快還是充滿諷刺?
我們一直以為少男少女的校園世界是一片不染塵埃的淨土。然而,有人說:校園是一場恐怖旅行。
那裡有橫行於世間的罪惡,那裡有些人正在用令人髮指的手段,折磨著自己看不順眼的同學。
201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校園暴力和欺凌》數據顯示: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欺凌,全球每年有2.46億學生,因欺凌而痛苦。
更觸目驚心的調查結果是,欺凌發生時,旁觀者中有70%的人選擇了沉默。
欺凌,不僅是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欺負,更是事情發生時,所有旁觀者的漠然。
小步的班裡,很多人和小步根本沒有衝突,卻屢屢在小步被欺負時表現出同仇敵愾的模樣。
更多人則以玩樂心情參與其中,對他們而言,誰受欺負無所謂,只要有好戲看。
一旦欺凌事件曝光,旁觀者們立刻拍拍屁股走了:「跟我們沒關係吧,我們可什麼都沒幹。」
校園欺凌杜絕不了的根源,也許不是某個特別壞的學生,而是這些不辨是非、麻木不仁的看客。
這部劇當然告訴了我們校園欺凌多麼可怕,身為受害者會多麼可悲。
更深一層,它在發問:我們每一個人,是否在不自知中,充當著劊子手?
- 作 者 -
羅小朵朵
壹父母特邀作者
家庭攝影師、80後文藝女青年、前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