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18時10分許,米脂縣第三中學學生在放學途中遭遇的惡性襲擊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在初步審訊中犯罪嫌疑人交代其在上學時受同學欺負,遂記恨學生持刀殺人。校園本是一塊淨土,是潛心教學與與人的地方。純潔的校園問什麼成為埋藏復仇種子的地方?這是我們該反思的。
筆者認為學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近年來,由於名校被炒得火熱,「升學率」、「上線率」成為部分學校追求的目標,於此忽略了對於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鑑於如此情況,筆者認為學校在加強文化教育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基準,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主義。針對未成年教育,學校更應該關懷,多一份包容,培養學生正確的健康心理。米脂縣嫌疑人記恨持刀殺人,這也是學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疏忽的體現。
其次,家庭也應該認真反思。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家長的所作所為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應該思考自身的責任,而不是一味將問題歸咎於他人。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經常對孩子進行責任、擔當、愛心等方面的教育,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好習慣。切莫害怕孩子被欺負,向孩子灌輸「以暴制暴」的錯誤觀念。一旦孩子被這樣的觀念所支配,那麼結局無疑是可悲的。米脂縣發生的悲劇,值得每一位家長去反思。
另外,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也是社會風氣的側面反映。隨著傳媒以及影視作品的發展,暴力文化不斷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影視文學、音響製品、電子遊戲時刻充斥著暴力色彩,。成年人自我辨知意識不強,卻有機會頻繁接觸暴力場景,久而久之,其意識裡便會形成自己的錯誤價值觀,當突發狀況發生時,其便用自己的規則意識去解決問題,於是便會上演如同電視節目裡的暴力行為,與此同時,他們卻忽略了法律這一硬性天平。對於有關部門而言,要將上下聯動、部門齊抓共管、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注「三位一體」落到實處,重點抓好校園內欺凌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同時加快推進將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接入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監控和報警平臺,逐步建立校園安全網上巡查機制。
拒絕校園欺凌沒有旁觀者,各方都應該用於承擔自己的責任。筆者認為,杜絕校園欺凌的關鍵,是找出根源,然後對症下藥,採取有效措施,為培養青少年獨立人格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