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形成校園欺凌防治工作體系

2020-12-04 中國人大網

9月21日,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了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甘肅省中小學校安全條例(草案)》的說明。條例草案將防範學生欺凌和暴力相關工作納入規定,明確提出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預防、處理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形成政府部門、學校、家庭、社會參與的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防治工作體系。學校應當健全完善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建立校領導、安保人員不定期巡查制度。

2020年初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將中小學校安全條例列入年度立法計劃以來,甘肅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會同甘肅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積極推進條例草案的起草、修改和論證工作。

甘肅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認為,條例草案依據民法典、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甘肅省實際,確立「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及有關部門、學校、教職工及監護人的責任,明確了安全事故處理程序,對擾亂學校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的行為進行了界定,對學校安全制度體系進行了系統規範,在傳染病防控、學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記者 張紅兵 整理)

相關焦點

  • 「防治校園欺凌」第三講:不做校園欺凌事件的旁觀者
    有效的保護者的行為能夠降低和緩解受欺凌同學所受到的傷害,提高其心理調適能力,並有效減少後續欺凌事件的發生。事實上,大部分中小學生都曾在校園欺凌事件中扮演過不同類型的旁觀者,旁觀者對欺凌事件的行為和態度對校園欺凌事件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學校的校園欺凌防治教育和幹預的對象不僅僅是欺凌者、被欺凌者,應該面向所有學生,多關注作為欺凌事件旁觀者的學生群體。
  • 控制網遊時間、防治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迎13年來首次大修
    原標題:控制網遊時間、防治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迎13年來首次大修 來源:文化/旅遊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於10月21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增設「網絡保護」專章、侵害強制報告、防治校園欺凌等內容成為焦點。
  • 治理校園欺凌誰都不是「局外人」誰也不能當「旁觀者」
    這些年,屢遭曝光的校園欺凌事件,讓這道暗傷成為公共治理的焦點。最近,河南省教育、法院、檢察院、公安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河南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提出「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具體負責防治學生欺凌工作科室並向社會公布」等舉措,力爭把校園建設成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對校園欺凌堅持「零容忍」。
  • 田野調查: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原標題: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校園欺凌面前,無論是「魏萊們」為首的霸凌者還是屢遭欺凌的「陳念們」,之所以捲入校園欺凌,都有其背後深刻的因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何種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捲入校園欺凌?校園環境又會對校園欺凌產生何種影響?
  • 校園欺凌,旁觀者也是劊子手
    羅小朵朵 / 文 近年來,關於校園惡性欺凌事件的報導不斷在媒體上看到,在搜尋引擎輸入「校園欺凌」,出來的各種視頻、新聞令人觸目驚心。 校園欺凌事件,為何愈演愈烈?遭遇欺凌,該怎麼辦?
  • 拒絕校園欺凌沒有旁觀者
    校園本是一塊淨土,是潛心教學與與人的地方。純潔的校園問什麼成為埋藏復仇種子的地方?這是我們該反思的。筆者認為學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近年來,由於名校被炒得火熱,「升學率」、「上線率」成為部分學校追求的目標,於此忽略了對於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
  • 保護少年的你丨@各位家長 孩子遭遇學生欺凌事件該咋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做了定義
    對此,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首次對學生欺凌進行了定義,並明確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等。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天宇 黃婷 陳棟首次定義學生欺凌,並界定了欺凌範圍今年1月7日,一段校園學生欺凌視頻引發了關注。
  • 英漢雙語閱讀:美國校園欺凌問題最嚴重的15個州
    據WalletHub的報告顯示,孤星州在全美因校園欺凌而導致的逃學問題上的花費最多,與其他州並列第一。如果這種行為幹擾課堂活動或學生的教育機會,德克薩斯州的反欺凌法延伸到校園外的行為,如網絡欺凌等。14.
  • 美國小學校長如何應對校園欺凌:制定詳細計劃,注重情感教育
    北京中關村二小近來發生的學生受傷害事件引起了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並且引發了關於近年來頻繁出現的校園欺凌和暴力現象的廣泛討論和反思。如何讓此次事件真正成為我們關注校園安全的開始,促使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出臺,從而能夠保證無數的孩子能夠在將來不必因為受欺凌而恐懼上學,成為了當下公眾所關心的一個話題。
  • 校園欺凌發生時,別像《八佰》裡河對岸的看客,讓人不寒而慄!
    、分析問題的三種視角,以當前學校教育中常見又令人頭疼的校園欺凌問題為例,列舉了校園欺凌問題中的相關方面,比如欺凌者、受欺凌者、雙方家長、其他同學、其他家長、老師、校方等,從三種視角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和思考。
  • 紅安縣校園暴力事件,相關部門正在調查處理
    昨天,遺愛網小編接到一位匿名網友的爆料,稱:紅安縣某學校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從一分多鐘視頻中可以看出幾位女生瘋狂掌摑兩位女同學二十多次……經查實,視頻中打人者和被打者均為紅安縣思源實驗學校八年級女生。
  • ...校園護航,青春助力副中心建設」送法進校園第五站 -洛陽市實驗...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提高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切實推動法制校園平安校園建設。2020年12月24日—25日,由共青團洛陽市委、洛陽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教育局主辦,洛陽市律師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的「法治為平安校園護航、青春助力副中心建設」送法進校園活動在洛陽市實驗中學舉行。
  • 觀《少年的你》有感:用實力和鬥爭對校園欺凌說不
    為主人公的遭遇同情,對那些欺凌別人的學生充滿了憤怒。不僅想起了我的年少時期的往事。70後的我也是少年欺凌的受害者。曾幾何時,年少的我,性格懦弱,也曾經被幾個不良少年欺負過。和現在網上的視頻差不多,被他們推搡,打耳光,扒衣服。不過那個年代沒有手機,甚至電話也很少見,所以我的受害視頻在網上也沒有。
  • 誰來保護少年的你: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根據2015年到2017年刑事一審審結案件裁判文書,統計將近3000起校園暴力案件,發布《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其中,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這意味著,3年間,校園暴力致人死亡案件達300起左右,年均百起。惡毒辱罵、暴力毆打甚至重傷死亡以霸凌之名,如陰雲般籠罩在校園上空。校園裡的暴力與欺凌正在呈現出怎樣的形式與特點?
  • 教育部盤點今年20項改革新政:建設最陽光、最安全校園
    27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年的年終工作盤點。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獲悉,工作盤點有20項內容,主要涵蓋了「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等2017年教育部出臺的一批新政、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工作取得新突破。
  • 校園法治安全教育,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課上,民警向學生們講解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知識,從校園欺凌、電信詐騙預防和交通安全知識等方面入題,通過典型案例聯繫實際的方式,生動地向同學們講解法律知識>此次活動對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及創建法制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
  • 宣漢警方通報校園暴力欺凌視頻案件進展:相關人員已被控制
    四川新聞網達州7月8日訊(記者 餘開洋)近日,一段暴力欺凌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多名少男少女不斷對一位黑色上衣女孩拳打腳踢。針對視頻內容,7月8日上午,達州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稱:網友反映的一段校園暴力欺凌視頻,經達州警方調查核實該視頻發生地在達州市宣漢縣,目前宣漢警方正在調查。隨後,宣漢公安通過微博再次更新案件進展情況稱,該視頻中涉及的全部人員已於2019年7月7日被公安機關控制,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河北某校發生校園欺凌,女生被舍友接連掌摑,強行逼迫抽電子菸
    學校的校園生活是每個人都非常珍貴的回憶,家長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個陽光快樂的校園中長大,所以有很多的家長也都不惜花上重金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去上當地最好的學校。在學校裡學生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但是總有一部分學生會不想學習,還沾染上了學校外面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孩子們年齡尚小,總覺得這是好事,導致校園欺凌事件越來越多,但因為欺凌者都是未成年,很容易逃脫懲罰。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有一段三名女學生在宿舍欺凌同學的視頻在網上爆出,事情發生在河北張家口蔚縣的某家中學,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有女生接連受到三人的掌摑,並且還被逼抽電子菸。
  • 一女生遭校園欺凌,被逼抽電子菸還被扇巴掌!家屬:被掌摑30多次
    這個時候每個學校裡都會有一部分這樣的男孩子或者是女孩子,開始過多的注重於自己的外表和打扮,慢慢的教,心思從學習上轉移到其他的地方,然而這個時候,有些不願意學習的壞孩子,就經常惹事到處大家都不好,其實校園暴力是學校中經常存在的事情。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2021-01-08 22:2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