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真正厲害的人,年輕的時候就很厲害

2020-12-03 每天陪你讀本書

真正厲害的人,年輕的時候就很厲害,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但是格局境界已經顯現出來了。從小看大,三歲看老,真正牛的人,年輕時候就很牛。真正厲害的人,從小就厲害。即使那個時候沒有大富大貴,但是格局、境界、眼界已經異於常人了。

《道德經》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方形本來是有稜角的,可是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接近於圓形。正如我們看地球,都是有稜有角,可它就是一個圓形。大的器物需要精心雕琢,看起來無用,實際上卻有大用處。

其實,對一個人來說,所謂大器晚成,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年輕時的積累而已。厲害的人,他們本質上就很厲害,生根發芽、大富大貴是遲早的事兒。特別是落魄的時候,本質就會顯露出來。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輕時就是個乞丐,卻寫出了「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這樣的詩句,一看就絕對不是凡人。他所受到的磨難,就是他成功的資本。沒有體會過這種絕處逢生的絕望,就到不了那個境界。

《道德經》的精髓告訴我們萬物相生相剋,相互轉化,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智商低的人在社會上時間久了情商也會高,反而能找到出路。相反,智商高的疏於人情世故,不擅長為人處世,反而會懷才不遇。

《道德經》說:「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別人好像都很有作為,只有我好像很愚昧無知。其實我之所以和眾人如此不同,是因為我心裡有我自己的堅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相由心生,萬物皆自身具足。財富的終極本質,是從自己的內在生根發芽的。所謂的大器晚成,無非就是年輕時的善良、熱情、真誠、把自己傷害得體無完膚,到最後變成了一個成功的狠人,看透了人心的可怕而已。

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不要荒廢現在的每一天,要學會讀書,學會成長。該積累的時候,要一點一滴地用心積累。世間沒有捷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得穩穩得,沒人能絆倒你,不要東想西想。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衡量別人,要用心中的道去約束自己。取勝之道千變萬化,有經天緯地的眼界,有吞天吐地的格局,有牛人的思維,早晚會有出頭之日,你也會成為混出名堂的牛人!

沒有人會一直運氣不好,沒有人會一生下來就很成功,智慧的增長、經驗的豐富,都會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道德經》就是這樣一部幫助人成長的智慧之書。南懷瑾說:「道家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如果你正在感到迷茫、困惑、焦慮不安,對未來感到非常的不確定性,我推薦你讀讀這本精裝彩圖版的《道德經》,有譯文有注釋有解析,對你會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相關焦點

  • 《道德經》: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戒掉四個缺點,早晚必成大器
    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還必須戒掉自身的缺點,《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列出一個人最主要的四個缺點:「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需戒掉這四個缺點,戒掉一個,也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能戒掉這四個缺點,早晚必成大器!
  • 《道德經》:「無字天書」就是沒有字嗎?到底應當怎樣理解這句話
    有人按內容將《道德經》分為《道經》與《德經》,認為《道經》講的是天道,而《德經》講的則是人道。作為人道來說,是一個讓人逐步往天道邁進的過程。而作為天道來說,則是一個往人道逐漸親和的過程。所以中國人非常講究「天人合一」的精神,只要一個人達到了天人合一,就會非常的厲害。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很大氣
    大氣之人不僅談吐大方得體,處世自然和諧,還能海納百川,高屋建瓴地看問題,就如一本好書一樣,讓人讀了又讀卻還是愛不釋手,受益匪淺。真正厲害的人,在這四個方面很大氣,人生會越混越好,路會越走越順。真正厲害的人,樂善好施,樂於助人很大氣,做善事,得善報。
  • 《道德經》淺薄的人喋喋不休,無知的人誇誇其談,唯智者知之不言
    人之所以長了兩隻耳朵一張嘴巴,就是要人多聽少說。這個道理許多人都瞭然於心,可在生活中卻很難將之知行合一。到了一定的年紀總喜歡賣弄自己的經驗,給一些年輕的男女講道理。,豈不知世上只有《道德經》淺薄的人喋喋不休,無知的人誇誇其談,唯智者知之不言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就專門為此告誡世人:快三十來還一事無成,定是不知《道德經》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退休老人說: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在這四個方面很「極端」,真奇怪
    而真正厲害的人,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往往表現的非常與眾不同,他們會顯得極端冷靜,然後,在冷靜中,能夠找到一種最為恰當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人,往往是舉重若輕的人,是一種能夠給人定心丸的人,是一個真正厲害的人啊。第二個極端:經歷落魄時光極端沉默。
  •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慢慢「沉澱」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慢慢「沉澱」,讓自己變得更加厚重,人生返璞歸真,放棄了複雜,變得簡單而從容。沉澱是一種取捨的過程,是拔掉心靈的雜草。周國平說,「現在的人們,一方面,上不接天,沒有信仰,離神很遠,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離自然也很遠,仿佛懸在半空中。」
  • 思維深度決定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四種思維深度
    這是關於如何成為真正厲害的人系列文章。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或許要知道,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能力很強的,相反他們身上有一種處事的智慧與良知,這是他們能夠成就自己的關鍵。在這個專欄中,重點闡述的是如何從心知行三個角度讓自己變得更為厲害,歡迎更多的讀者訂閱與閱讀。
  • 心理學家:真正厲害的人,具備這三種能力!
    1、 一眼本質的獨到眼光大家好,今天的文章涉及社會心理學,什麼叫做厲害?厲害的人具有怎樣的能力?在大多數人看來,感知能力似乎很神奇,尤其在對於他人的判斷解讀上,擁有準確感知能力的人處於優勢。但在生活裡我們不乏會遇到特別厲害的一類人,他們可以簡簡單單的讀取到事物的本質特性。比如,在第一次見到陌生人的時候,不交談,不了解,通過觀察判斷大致確定這個人的職業、習慣乃在於典型的性格特點。著名作家Mario認為這些異於常人的人有著和普通人不一樣的際遇。而實際上,他們的眼力來源於積累,淵博的知識與廣闊的經歷成就了他們明晰本質的能力。
  • 真正厲害的人,脾氣往往都會比較「暴躁」,主要體現在這3點
    真正厲害的人,脾氣往往都會比較「暴躁」,主要體現在這3點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我們身邊都不缺乏一些厲害之人,他們在一些領域上是比較突出的,能夠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所以當他們去展現自己長處的時候,就會得到很多人的稱讚和尊重。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厲害的人,人緣都還比較好的緣故。當然,對於那些厲害的人來說,他們的性格往往也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更偏向於溫柔,對待別人的時候都是和和氣氣的,但是有些人他們的性格就是比較偏向於急躁,對待事情上沒有太多的耐心。那麼,這種性格上的差異,對於他們的為人處世上,肯定也是會受到一定影響的。
  • 學習的最高境界,消化到的核心之破譯消化道德經
    消化成一個字還不夠,直接消化沒,變成你自己的氣質與神韻,才能真正使用與超越。昨天分享了把《心..經》消化成一個字,今天分享把《道德經》也消化成一個字,為我所用。一個字「生」。你看這個人懂不懂《道德經》,就看他懂不懂這個字兒。
  •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不會處處炫耀,反而不忘示弱,要明白了
    現實之中,很多時候一個含蓄的人,會被人誤以為老實、容易受欺負。 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向所有人證明自己,因為這是徒勞無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而還會讓別人浮想聯翩,給自己造成不好的印象。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會過多向別人證明自己。遇事,解決事,不會一直持續糾纏其中,懂得擺脫,懂得告別。
  • 《道德經》: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知」!
    從《道德經》的根本來看,老子想要人們做到的,就是無為。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中,老子最看重水的品質,認為天底下沒有任何東西,能代替水。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由此,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結論。不僅如此,老子也談到了一個人應當如何處世。
  • 心力訓練: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天然樂觀,而是擁有強烈的危機感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很多人都以為厲害的人是膽大冒進,事實上,真正厲害的人絕不是保持天然的樂觀,相反,他們具有強大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是他們成長的關鍵,也是他們能夠一次次超越的關鍵。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懂得察覺環境的變化。要記住一句話,適者生存。發展好的人,是懂得適應環境的人,他們能夠察覺環境的變化,甚至能提前看到環境的變化。我們越能早點看到環境的發展趨勢,其實我們越能做好提前布局。還記得任正非任總總是對華為的人講述,華為離破產的日子不遠了。
  • 《道德經》:「是以兵強則不勝」是什麼意思?真意只有四個字
    《道德經》:「是以兵強則不勝」是什麼意思?真意只有四個字道德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道德經》:「柔弱勝剛強」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老子沒有向孔子闡述什麼是道,卻在出函谷關時,特意留下五千言《道德經》給關令尹,其用意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從歷史看來,《道德經》對於開啟人們的智慧,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道德經》能開啟人們的智慧,裡面有許多的話涵義極深,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的。
  • 識人術:真正厲害的人,早就已經戒掉了這幾條朋友圈
    識人術:真正厲害的人,早就已經戒掉了這幾條朋友圈其實我們想要去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能力等,依賴的都是那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一些不經意間的小細節,讓我們準確的判斷出這個人真正的水平,最主要的就是看這個人的小細節,
  • 人到中年,越來越慫?錯,真正厲害的人,絕不是無所畏懼的
    在冷漠的另一面,有關心自己的人,更有自己關心的人,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自己一想到他們,就會覺得溫暖,為了這種溫暖,自己可以什麼都不要,況且是面子。很多衝突都來自於面子,早期港片裡,年輕人為了面子廝打,現實生活中,為了面子引發的衝突更是數不勝數。
  • 《道德經》經典的5句話,講訴人生大智慧,不愧是「萬經之王」
    現在很多人不愛讀國學了,有些人被洋槍洋炮打怕了,失去了文化自信力,殊不知,外國人正在潛心研究中國的老莊哲學,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經》。一邊是國人輕視下中國傳統文化,一邊是外國人在中國傳統文化找真理,真是可惜,可悲,可嘆。今天給大家講講《道德經》中經典的5句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道德經》告訴你兩種最可怕的人,一種要近親,一種要遠離
    《道德經》的一開篇,就來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是言語可以表達的,但是不能用普通的語言來表示。或者反過來說,語言是可以表達宇宙天地大道的,但是那樣所描述並非永恆之道,只是道的一個片段、一個側面而已。
  • 聽說懂哲學的人都很厲害,怎樣讓自己喜歡上哲學?
    不能聽說別人覺得什麼厲害便去學什麼,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哲學,是一門深入思考的學科,他不僅僅限定在人生哲學裡,還有很多職場、社交、宇宙等等方面的哲學。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一說到的哲學,便讓人想到的是有關人生哲理方面的。哲學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厲害?那是因為哲學無所不包,它包括了人們是怎麼來的?要去往哪裡?生存的意義是什麼?究竟還有沒有下一世?是否有靈魂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