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如果你總是煩躁不安,那麼你的人生總是在動蕩,思想在搖擺不定,你就一直處於「渾濁」狀態。唯有靜下心來,慢慢沉澱自我,一切都會重歸清晰明亮。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慢慢「沉澱」,讓自己變得更加厚重,人生返璞歸真,放棄了複雜,變得簡單而從容。
沉澱是一種取捨的過程,是拔掉心靈的雜草。
周國平說,「現在的人們,一方面,上不接天,沒有信仰,離神很遠,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離自然也很遠,仿佛懸在半空中。」
人生路上,有太多的東西一直都是懸浮狀態,不能往上走了,也放不下來,比方說,面子,一旦抬高 了,就無法放下,也不願意放下。
愛情需要沉澱,把註定屬於自己的愛情,留住,好好珍惜一輩子,把註定得不到的愛情,捨去。那些愛而不得的感情,折磨人,真的不必苦苦糾纏,不要天天思念,不管你思念到什麼程度,也是於事無補,沒有必要了,不如放手,一別兩寬。
理想需要沉澱,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方向,不斷調整自我,別一根筋,否則你會處處碰壁,會焦頭亂額,也沒有任何成效。你的努力,應該體現在成績上,而不是直流汗流淚,就是不見自己成大器。放下註定不能實現的理想,估計自己的實力,把能夠實現的理想,做到完美。
金錢需要沉澱,別只是一個勁去賺錢,別總是覺得太少了,別以為自己就是要發財才是好日子。退一步海闊天空,金錢永遠都賺不完,還是留下一些,讓別人去賺吧。錢多錢少,夠用就好,別被金錢的欲望纏住了心靈。
人生需要一邊得到新的東西,也要主動放棄一些舊的東西,讓自己一直在推陳出新的路上,然後你會發現,心靈的雜草不見了,只有生機勃勃的春天,在心間永駐。
沉澱是心靈重歸平靜的過程,可以洞見自身的一切。
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人只有在安靜的時候,才可以聽到心靈的聲音,才真正看清自己,從沉沉浮浮的人生裡,找到真實的自己。
境由心生,你所有的幸福,都是來自心靈的感悟。真正厲害的人,不是腰纏萬貫,不是天天大魚大肉,而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安靜的心,不浮躁,不被別人左右,不被欲望纏繞。
做人,應該透明一點點,別整天活在烏煙瘴氣裡。每個人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只是有的人聰明一點點,把煩惱慢慢淡忘。煩惱是阻擋在你和幸福之間的一堵牆,你唯有翻過去,或者把牆推倒,在牆的終究建立一扇門,你才可以近距離和幸福待在一起。沒有了煩惱,幸福就變得透明,你也會在幸福的生活裡,洞察到人生的美好。
世上從來不缺少美麗,缺少一顆發現美麗的心。因此,你要讓眼前的世界變得透明,沉澱自己的心靈,用心看世界,一切都美。
沉澱是擺脫束縛的過程,堅持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人生路上得到的所有,或多或少會讓你感覺「束手束腳」,得到越多,反而越感覺被什麼困住了。滿滿當當的人生,並不是完滿,而是一種心累;真正的完滿,是人生還有「留白」,空白的地方,彌足珍貴,可以自由想像,你想到什麼,空白的地方就是什麼。
你之所以煩惱,是被心中的理想、欲望、金錢、愛情、車子房子、風景……聯合起來困住了你。而你總是擺脫不得,還希望得到更多。希望得到越多越好,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
人心就是一個拳頭大小,你什麼都往裡面裝,就很快滿了。真正厲害的 人,把心靈騰空,把美好沉澱,讓那些不需要的「雞肋」,都捨棄,送給真正需要的人。自由自在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沉澱人生,不是高深莫測的道理,而是一種「去繁從簡」的過程,把身上無形的枷鎖都打破,把緊繃的神經放鬆,把心靈的「累」也不去理會了。簡簡單單,輕鬆上陣,看什麼都順眼了,做什麼都順手了,人就真的更厲害了,因為此刻,人生已經「無欲無求」,恰好符合古人說的「無欲則剛」的大道理。
人心只有一顆,太累了,就一身都疲憊不堪了。唯有慢慢沉澱,捨去複雜,享受簡單;捨去煩惱,留下輕鬆;捨去註定得不到的,珍惜已經得到的;捨去別人強加給自己的一切,找到當初的自己。捨去越多,得到越多,大舍大得。
人生只有一輩子,其實不是不斷得到的過程,而是不斷捨去的過程。其實你認真想一想,沒有什麼捨不得,因為你得到的,多半是不需要的,不如捨去,落得清靜。
每個人都需要學會「沉澱」,唯有沉澱自己,才能找回自己,人生清澈明亮,心靈乾淨自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