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人類25歲左右大腦發育才完全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25歲再行成年禮

18歲的你是否正渴望參加一場隆重的成人禮以宣告自己的成熟,還是別著急吧,再等6年不遲。

因為,英國心理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人類要到25歲左右大腦發育才完全,真正進入成年。這比之前廣泛認可的18歲或21歲成年晚好幾年。

雖然很多年輕人希望快點成年,好成就大業,但英國倫敦塔維斯託克診所的兒童心理學家拉弗內·安特羅伯斯(Laverne Antrobus)卻認為滿18歲就進入成年其實是不恰當的。她在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表示:「從我和年輕人接觸的經歷來看,18歲以上的年輕人仍然需要很多支持與幫助。」

安特羅伯斯說:「神經科學已經取得重大進步。現在看來,有些問題並不是到了某個年齡就會自動停止的;事實表明,在20歲出頭的年紀,大腦還處於成長狀態,定型時期遠比人們原先認為的晚。」

神經科學表明,年輕人的認知發展會一直持續到後期階段,而在大腦前額皮層完全發育前,他們的情感成熟、自我形象和判斷都會受到影響。

安特羅伯斯所見過的許多16~18歲年輕人,荷爾蒙代謝都異常活躍,她不認為這些年輕人在滿18歲時荷爾蒙代謝會自動安穩消停。

英國的臨床心理學家莎拉·赫普斯(Sarah Helps)也說,大腦的發育會持續到20歲中期甚至30歲早期。

因此,心理學家們將人類的青春期劃分為3個階段:12歲至14歲為青春期早期,15歲到17歲為中期,18歲到25歲左右為後期。年輕人的認知發展會持續到青春期後期,因為這是大腦前額葉皮層逐漸發育完全的階段,而人的情緒成熟性、自我意識和判斷主要受前額葉皮層影響。

這是因為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對於信息處理的方式早已發生了變化,通過核磁共振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清楚地看到兒童與成人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有怎樣的不同,並證實這些神經學上的變化。

研究者認為,近年全球經濟形勢不好,年輕人自立難度加大,父母不願放手,也是推遲新一代年輕人成年的原因。(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人類大腦25歲才可發育完全
    「大腦的發育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大概要到25歲左右才可以發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腦是處於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狀態,青少年的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
  • 人類大腦25歲才可發育完全 青少年時期易抑鬱、叛逆
    ­  「大腦的發育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大概要到25歲左右才可以發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腦是處於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狀態,青少年的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  德瓦旭希·杜塔指出,大腦中前額葉皮質負責理性思考的部分,這部分的發育程度會在17歲左右達到一個高峰,接下來,發育進入緩慢狀態,直至25歲左右完全成熟,因此,法律上所規定的18歲成年是有根據的。此外,人類大腦中負責情緒的部分在12歲左右達到發育的峰值,而18歲左右,這部分就已發育完全。
  • 研究結果:我們的大腦在30歲才發育完整
    ,人類的大腦哪怕在18歲的成人階段依舊沒有發育完整,且還會產生巨大的改變!比如:很多年輕人在20多歲的時候仍然不能妥善地處理壓力,精神方面容易受外界影響,且很容易走極端。但是在30歲以後,人就會淡定許多。處理事情來明顯地穩定成熟,能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不再過多的受情緒引導。彼得瓊斯教授認為:人類的大腦在30歲之後,才真正的發育完全。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到了30歲才算真正長大,在那之前都是小孩子。
  • 聯合國專家:青少年責任感弱因大腦沒完全發育成熟
    ,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大概要到25歲左右才可以發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腦處於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狀態,青少年的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在6月14日召開的青少年健康與發展媒體培訓會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青少年發展專家德瓦旭希·杜塔(Devashish Dutta)從人類大腦發育的角度解釋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叛逆、懶惰、沒有責任感等問題。
  • 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並非是靠閱讀
    針對此類問題,研究者表明,能夠影響寶寶早期智力發育的不是閱讀繪本,而是這種被父母禁止的行為,是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大腦發育。最新研究表明:促進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不是閱讀。閱讀也是會刺激大腦發育的,但是最佳方式是遊戲,閱讀已經被大家認同的觀點,其實是一種「偽科學」。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實就是靠這樣反覆證實,反覆推翻的過程。
  • 最新研究:我們的左右半腦是完全對稱的嗎?
    我們通常認為,人的左右半腦的組織是完全對稱的,只是在功能上有所不同,人腦的左側和右側分別用於某些專門的認知能力。例如在人類中,語言主要是在左半腦處理,而右手則由左半腦的運動皮層控制等。左右半腦的形態與模式是否也表現有不對稱?如果有,功能的偏側化是否與如此的不對稱性相關?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的智商都是靠先天遺傳的,後天的開發也非常重要。孩子的智商發育高低,有60%是靠後天開發的,想要孩子將來能更有出息,家長們不要局限於讀書!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最近,麻省理工最近研究卻推翻了這個說法,相關的專家對100名3-6歲的孩子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當家長陪孩子玩遊戲時,大腦產生的振蕩頻率比讀書時更大,從這個實驗得出結論,激發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而是遊戲。
  • 《最強大腦》:左右大腦工作靠平衡
    美國科學院的座談小組指出,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左右大腦的使用方法是可以訓練的。 這是因為:記憶力提升與孩子自身的大腦發育有關。 孩子在三歲以前,大腦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也就是黃金髮育期。
  • 哈佛研究:0-3歲是大腦發育高峰期!6個方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在0-3歲會經歷發育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寶寶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在3年發育到成人的85%。
  • 發育生物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對此,Denise Al Alam博士首先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研究肺的發育過程。 他們的最新研究發表在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雜誌上。 Al Alam博士說:「這是單細胞水平對人類肺臟如何發育所進行的最早研究之一。」該研究追蹤了這些細胞隨著時間的流逝,顯示了細胞發育的軌跡。
  • 刺激大腦發育,開發大腦,你也可以
    無數人一直在從事大腦的開發和研究工作。這裡面有醫學專家、腦科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都在從各自的領域出發進行大腦的研究工作,並且試圖尋求一些安全、長效的方法來開發大腦。大腦是人身體上最重要也是最精密的器官,它的正常發育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 研究發現:女人的大腦比男人年輕3.8歲!婚姻伴侶的最佳年齡差?
    無論男女,大腦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萎縮,但最新的研究發現,似乎「時間」對男人不太公平,女人比同齡的男人衰老得更慢,並擁有一顆更年輕的大腦。最新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女人從20歲開始,大腦就比男人年輕約3.8歲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神經醫學研究人員在2019年發現:從大腦新陳代謝的角度分析,在成年後的整個時間段裡,女性的大腦都比同齡男性年輕約3.8歲。
  • 美國最新研究:兒童6歲前的發育重點在右腦,有八成父母都錯過了
    「開發右腦」其實並不是程老先生的一家之言,早在近20年的科學研究中,右腦發育的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國家的主流教育理念所重視。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指出,兒童早期大腦發育的重點,應該被集中在右腦上。換句話來說就是,孩子右腦的發育狀態,將會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大腦開發程度。
  • 研究發現:大腦這個部位會影響智商,5個方法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而父母后天教育的結果,大部分作用在了孩子大腦的這個位置。孩子的智力發育與大腦這個部位有關美國貝薩斯達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對300名5-18歲的孩子進行了核磁共振與智商測試的實驗。結果顯示,智商越高的孩子,大腦皮層就越年輕;孩子11歲時,大腦皮層的厚度達到最大。
  • 哈佛研究:右腦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重點,但接近80%的家長弄錯了
    而神經元聯結的數量也在發生著變化,寶寶出生時,與成人的突觸數量相比,會比較少,但2個月之後,這個數量會呈幾何現象增長,10個月的時間會超過成人,然後開始逐漸下降,直到孩子10歲左右的時候,穩定在大人水平。
  • 科學家在實驗室培育迷你大腦,研究人類大腦神秘結構
    坎頓解釋稱,這項研究並未深入探討基因如何影響類器官較大結構的特殊差異,然而他們觀察發現人體大腦類器官在相同時間內似乎不及黑猩猩和獼猴,這可能是之前研究中顯示人類大腦發育較緩慢的相關證據。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研究發現自閉症人群的大腦在發育時不能修整神經突觸/PNAS:中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特異神經遞質受體對大腦突觸修剪至關重要
    這兩篇科技文章在不同時間發表在不同國際期刊上,卻同時指向同個方向——大腦神經突觸,並與我們最新的基因-生物治療吻合。第一篇:《研究發現自閉症人群的大腦在發育時不能修整神經突觸》在嬰兒大腦發育時,神經突觸會出現爆發性增長,這些神經突觸的連接可以使神經發送和接收信號。
  • 寶寶睡醒後有三個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完全達標,將來多半是小天才
    小嬰兒身上控制面部表情的中樞神經系統其實還沒發育完全,他們很難表達出自己的心情,而他們的笑容一般出現在他覺得舒服的時候,比如吃飽了、睡好了,看到媽媽很開心的時候。實際上微笑本身也是大腦發育的催化劑,如果孩子睡醒後自顧自的微笑,或者看著媽媽微笑,則說明他們的大腦發育得相當好,智商是肯定不會低的。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錯過了很可惜
    曾經哈佛的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的研究表明:孩子的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3次高峰期,如何父母可以好好利用,就能夠根據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來訓練孩子的大腦,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而大腦第二個達到發展峰值的部分,是負責語言區域的神經聯結,這部分的發展會遲於感知通道,在孩子大概8~10個月的時候,達到最快的發展速度,隨後會逐漸降低,6歲左右發展趨於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