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12月13日撰文《電信醜聞致使印度陷入政治危機》。印度議會冬季會期於本周一結束。而在此之前,規模空前的腐敗醜聞——「電信醜聞」已經導致印度議會癱瘓三周。印度反對黨強烈要求總理辛格成立一個專門的議會委員會,負責深入調查電信醜聞。印度執政黨國大黨也因此陷入近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電信醜聞持續發酵 官商勾結國庫損失400億
商界大亨與政府高官稱兄道弟互相利用;公共投標活動不守常規;國庫潛在損失高達數十乃至上百億美元;政府部長級官員被控捲入其中,德高望重的總理疏於監管;……印度電信醜聞幾乎可以與美國「蒂波特山油田醜聞」相提並論,每天都會牽扯出一系列相關醜聞曝光,諸如行賄收賄、貪汙腐敗、濫用職權、侵吞公共財產等不一而足。
印度電信醜聞最初是一名政府部長與執政黨議員合謀,向手機運營商低價出售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牌照。然而,事件的進展卻讓對於政治腐敗司空見慣的印度人大吃一驚。首先是此次醜聞涉及的資金規模,據一名獨立審計官預測,政府損失將近400億美元。此後,隨著調查的深入,又曝出商業巨富尋求影響政府官員任命和決策調整等。
反對黨絕路逢生 辛格堅持自掃庭院
電信醜聞爆發之後,政治影響也與日俱增。一方面,執政黨開始品嘗政治苦果。印度原電信部長安迪穆圖?拉賈(Andimuthu Raja)已經辭職。本周一,印度各界又開始把目光聚集到公路交通部長卡邁勒?納特(Kamal Nath)身上。秘密錄音磁帶顯示,納特也與電信醜聞有牽連,從由其負責監管的項目工程中抽頭高達15%。
然而,另一方面,電信醜聞對於印度反對黨無疑是一大「利好」,讓瀕臨絕境的以印度人民黨為首的反對黨重獲新生。藉由醜聞,印度反對黨成功阻止議會正常運轉,要求總理辛格組建一個跨黨派議會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辛格則對此斷然拒絕,聲稱政府方面將「自掃庭院」。
資本主義任人唯親遭質疑 印度改革步伐被迫放緩
在政治混戰之外,電信醜聞對於印度的影響廣泛而深遠。作為全球增長速度第二快的主要經濟體,印度國家指導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形式正在發生轉變,經濟成長開始日益依賴於私營經濟成分。私營企業公司的資本和技術對於印度即將上馬的大規模全面建設計劃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諸如築路建橋、興建港口和發電廠,以及其它所有第一世界國家建築設施。
很多分析家表示,電信醜聞僅僅是印度政治危機的「冰山一角」。它只是一個指示劑,表明任人唯親的資本主義和監管不力已經引發公眾對資本主義的懷疑,進而導致印度急不容緩的改革被迫放慢腳步。這起醜聞使得印度新聞記者、公司說客與政治家之間臭名昭著的親密關係暴露無疑,同時也強化了印度經濟為一小部分關係密切的所謂精英階層所控制的觀點。
壟斷集團肆無忌憚 鍍金時代走向終結
對於國大黨而言,電信醜聞已經上升到國家政治高度,令素有「最正直最清廉政治家」之稱的辛格蒙羞。儘管迄今為止辛格本人尚未捲入任何醜聞,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內閣成員被控有罪,其作為有能力的管理者的形象已經受損。
眾多分析家甚至表示,電信醜聞是印度「鍍金時代」走向終結的標誌,也是對印度政府的重大考驗。當前,印度一小部分勢力強大的壟斷集團正在肆無忌憚地爭奪國家資源或工程項目,諸如礦業開採、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甚至於支撐手機通信的電磁頻譜等。印度擁有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手機用戶接近7億,年營業收入約200億美元。而私營運營商的利潤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通信牌照。
2G牌照競奪演成賽跑鬧劇 最正直最清廉政治家蒙羞
印度最高法院本月再次就電信醜聞案舉行聽證會,對這起印度有史以來最大的政府腐敗醜聞表示震驚。2008年,2G手機運營牌照發放前最後一天,印度電信部突然通知改變申請規則,宣布誰最先攜帶完整書面報告和3.55億美元牌照費用到達授權處,誰就先獲得運營權。於是,2G通信牌照爭奪戰最終演變成了一場賽跑鬧劇。調查人員現在正在深入調查印度電信部是否提前向特定公司洩露了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