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圖讓三峽大壩「變形」,好在我們有北鬥衛星!谷歌大概是怕冷落,時不時要蹭一下中國的熱點,一張高空圖片,讓三峽大壩看起來嚴重變形,其實土建行業的人看一眼就知道是瞎扯,鋼筋混凝土不可能有這麼大變形,撓度過大早就破壞了,不可能堅持到能從衛星上看出來都還沒壞,早就塌多少遍了,懂行的人瞅一眼,就知道是個笑話,變形是絕對的,變多少才是關鍵,脫離數量說性質,都是耍流氓。

任何材料或物體在受力狀態下都會變形,變形形式和變形量,還有時間與變形關係等問題,都是設計時就會將建築物形狀與材料、工藝工法結合去控制的。因此不能說一點不變形,因為世界上不存在絕對鋼體,只要是物質受力後必然會變形,整個大壩變形在毫米級完全正常,如果大壩蓄水後1毫米不變顯然是不科學的。連大陸都在偏移,如何保證一個人類建築物不變形?
任何有力的相互作用的接觸都產生形變,這個形變可能是一個原子,可能是幾公裡或者更大。三峽大壩說沒有形變那不可能,但這是物理意義上的形變,是最嚴謹的回答。這個世界上本就不存在絕對剛性的物體,普通百姓說的沒變形,那是肉眼可見的,就像如果我今天問你,你家房子變形了嗎?你該怎麼回答?
所以,要說建築物沒有變形那是不可能的,這涉及到精度和尺度的問題,比如說一棟建築物可承受的變形量是5cm,但是做建築物變形檢測不可能用5cm手段去觀測變形,等觀測出來建築都塌了,因此需要更精細的變形分析。
比如說我能檢測到3mm的變形,但是你問我技術人員,有沒有變形,讓我怎麼回答?3mm變形是不是變形?技術上來說它肯定是變形,但是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什麼也說明不了。從建築物運營角度說,它就是正常的。

那麼,為什麼谷歌高空圖片裡的三峽大壩,看起來變形很誇張呢?其實打開谷歌地圖,看看巴黎市中心扭成麻花的艾菲爾鐵塔,我們大概就明白了。事實上,用谷歌地圖看一下世界各地大壩,看起來也都是嚴重變形的,包括美國大古力水電站。
這是因為立體的地形投射到數位相機時會丟失高程信息,為了便於用戶測量距離和面積,也為了一幅幅衛星圖能夠無縫拼接,影像圖會進行反算,也就是影像糾正。缺少準確的高程數據,糾正後的影像就會扭曲變形,特別是線裝的物體會特別明顯。
三峽大壩有大量的傳感器實時在監測大壩的位移,以前用的是差分GPS,現在會用到北鬥,精度都是毫米級的。不僅三峽大壩,重要一些的工程(包括大橋、隧道、山體)都會進行變形檢測,都是很成熟很普及的技術。
看個谷歌衛星圖片就說某東西歪了的,只能說是真無知,谷歌地圖讓三峽大壩「變形」,好在我們有北鬥衛星,一切數據表明,我們的三峽大壩穩如泰山,固若金湯!現在網絡發達,整體上是好事,但有時候也是壞事,非專業的瞎議,好比古人對愛因斯坦品頭論足,白白讓三峽大壩被「黑」了一把!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