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海軍山
隨便找張谷歌衛星圖就說「三峽大壩存在變形」,現在的某些網絡造謠者實在是「膽大妄為」了。

(一)
有關「三峽大壩變形的謠言」第一次起於去年7月份,這些謠言都拿谷歌的衛星圖像做證據,矇騙不明真相的網友。今年又到了防洪季節,這個謠言「舊梗」又被一些「別有目的」或一知半解的人貼到網上造謠炒作,這種操作有點「下作」,實在讓人不齒。

為什麼不能亂用谷歌衛星圖來衡量三峽大壩是否存在真實的變形呢?谷歌衛星圖像雖在某些方面可以作為作印證材料使用,但大壩這種大型專業建築的安全性,平直度等卻很難用普通的衛星圖像來檢驗,衛星圖像成像受其他因素影響,本身就存在明顯的誤差。


第一,由於其衛星圖像並非一張成像,有時是由「數張,乃至數十張衛星圖像進行拼接合成,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存在圖像算法上的BUG、導致圖像中的大壩看起來變形與走樣。

第二,衛星拍攝大壩的角度並非百分之一百的垂直,便會出現鏡頭導致的圖像成像變形。


第三,谷歌衛星圖像可放大到5米-10米/公分這樣大比例的精確尺度。衛星的鏡頭在拍攝時,會將三峽大壩原本「高低不平」的路面形狀,自動拍攝成「前後彎曲、左右彎曲」等各種變形。
所以衛星圖存在的變形,可能由以上3個因素一起作用,也可只由其中一個因素影響所導致。這些「三峽大壩」的谷歌衛星圖看上去都有變形,其實根本就是衛星拍攝時的影像成像自身的變形,與大壩建築物本身無關。
(二)
而一般不了解衛星拍攝成像知識的人,或者有意抹黑三峽大壩的人,便會以此做文章,稱三峽大壩出現變形,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衛星圖像可以用來評估對形體要求不太準確的地面環境,比如森林、草原、沙漠等環境的大致變化;或者用於城市建築、樓房與道路等情況;又或者用來確定具體位置與尋找道路等。
但將普通的谷歌衛星圖像,用於印證技術要求非常高、非常專業的水電站大壩的安全性,或判斷大壩是否平直等,則不太「靠譜」。
檢測大壩安全性、與大壩基準線是否平直等?衛星拍攝的圖像也只能作為輔助的驗證手段。若需專業衛星拍攝時,還要考慮到拍攝角度、高度等對精確性的影響。一般在地面依靠雷射、紅外線等專業測繪工具才比較「靠譜」。
(三)
衛星圖像在實際生活應用中的應用越來越廣,但國內一些衛星圖像與地圖軟體公司,受限於國內相關的「保密規定」,在普通的應用中,一般無法給普通用戶提供5米-10米/公分等超大比例的高清衛星圖像。

另外,在衛星圖像技術的積累中,也稍落後於谷歌、Arcgis等國外比較先進的衛星圖像供應商。這或是國內所有衛星地圖供應商需改進與加強的一個方面。
目前我國北鬥導航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幾天前已發射完成,這意味著中國導航定位衛星硬體已具備,剩下的就是更精確的地圖軟體測繪與服務了。
精確導航、信息豐富、功能專業的地圖供應,也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細分市場;其中對於各種實時衛星圖需求或者既往的衛星圖需求也會增加,其應用前景也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