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NFAT蛋白調控Wnt通路機制

2021-01-21 科學網

 

8月31日,《生物化學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李林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NFAT蛋白調控經典Wnt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及其在神經祖細胞增殖和分化過程中的功能。

 

Wnt信號通路是廣泛存在於多細胞真核生物中的一條高度保守的信號通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促進神經祖細胞的增殖,抑制其分化。在對Wnt信號通路的研究中,其他信號通路與Wnt信號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

 

博士研究生黃濤等人發現,NFAT這一鈣信號的重要下遊分子在鈣信號的調節下,與Dvl這一經典Wnt信號通路的重要分子存在相互作用。在細胞核內,NFAT通過與Dvl的相互作用,抑制Dvl與β-catenin的相互作用,從而影響轉錄複合物(Dvl-β-catenin-TCF-c-Jun)的形成,進而起到抑制經典Wnt信號通路的作用。進一步的工作還發現,在雞胚神經管發育的過程中,NFAT通過對經典Wnt信號的抑制,從而抑制神經祖細胞的增殖,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

 

該研究首次詳細闡明了NFAT對經典Wnt信號產生抑制的分子機制,並揭示了NFAT在神經祖細胞分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該項工作與景乃禾研究組合作完成,並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以及上海市科委的經費支持。(來源: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揭示TDG參與調控經典Wnt信號通路的機制
    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李林實驗室的研究論文Thymine DNA glycosylase promotes transactivation of ?-catenin/TCFs by cooperating with CBP。
  • 上海生科院揭示mTORC1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研究發現,胺基酸介導的mTORC1信號通路的激活在溶酶體上進行,由一系列蛋白質複合物參與這一複雜過程的調控,其中Ragulator五元複合物作為該信號通路的核心骨架,調控Rag小G蛋白和mTORC1在溶酶體上的定位,但Ragulator複合物如何組裝並招募下遊蛋白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晰。
  •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年3月13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 研究揭示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機制
    ,揭示了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CypA,親環素A)對RIG-I介導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調控機制。該研究從天然免疫角度揭示了CypA如何通過調節天然免疫反應來影響病毒的複製,首次闡明了CypA在RIG-I介導的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作用靶點及其泛素化調控機制,更深入地了解了Cyp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的功能。CypA是一種肽基脯氨醯順反異構酶,在各種組織中廣泛存在,高度保守。
  •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來源:生物物理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6-06   今日/總瀏覽:5/2705
  • 研究揭示IL-17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7月,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錢友存研究組的最新研究進展
  •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40:23 美國哈佛醫學院Olivier Pourqui及其研究組的研究發現在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糖酵解下遊的WNT信號通路
  •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靈長類動物發育和壽命調控的關鍵通路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靈長類動物發育和壽命調控的關鍵通路 中科院聯合研究團隊合影 本文圖均為 中新網 圖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中國科學院23日發布消息稱
  • 研究人員揭示Wnt和TGFβ信號協同調控與個體大小相關的生物行為
    組織的大小與功能是有關係的,但是協調大小和功能之間關係的機制仍不清楚。  2019年8月15日,來自美國Stowers研究所的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團隊在Nature上發表文章Wnt and TGFβ coordinate growth and patterning to regulate size-dependent behavior,揭示了Wnt和TGFβ信號通路如何協調生長和模式化進而調控渦蟲大小與橫裂生殖行為的具體機制
  • 科學家揭示小G蛋白Rheb疾病相關突變體調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丁建平團隊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上發表題為Molecular basis for the functions of dominantly active Y35N and inactive D60K Rheb mutants in mTORC1 signaling的論文,該研究揭示了小
  • 崔雋團隊揭示細胞自噬調控非經典NF-kB通路
    與已經被廣泛研究的經典NF-kB通路不同,目前對非經典NF-kB通路的分子調控機制的研究還相對有限。論文闡明了E3泛素連接酶TRIM14通過選擇性自噬調控轉錄因子p100/p52的穩定性,正向幹預非經典NF-kB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同時揭示了TRIM14-USP14複合物調控的選擇性自噬在急性結腸炎和結腸癌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Arl1調控GEF蛋白BIG1定位的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Arl1調控GEF蛋白BIG1定位的分子機制 2016-08-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激活下遊信號通路。
  • 致敬Roel Nusse丨Wnt信號通路的發現之旅
    在過去40年中,Wnt信號傳導通路作為細胞間交流重要的手段,在眾多生物學過程有重要作用。它在多細胞生物中廣泛保守,是胚胎發育模式形成必不可少的調控機制。Wnt不僅影響發育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在生物醫學領域也有深遠影響。而Roel Nusse教授在Wnt眾多領域都有重要貢獻,引領了它的發展。
  • 組蛋白修飾對衰老調控機制研究獲進展
    衰老是一個基本的生物學現象,在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對其調控機制的研究顯得極為重要。
  • 研究發現Hippo通路成員MOB1調控茉莉酸及植物發育的機制
    Hippo信號通路在調控動物細胞分裂、器官大小和腫瘤發生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當前動物和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MOB1是該通路的核心成員,在酵母、動物和植物中高度保守。為了進一步揭示擬南芥MOB1基因家族的作用,研究人員採用了遺傳學、生化、細胞生物學和組學等手段,發現MOB1A與MOB1B在體內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表達模式和蛋白亞細胞定位。擬南芥mob1a/1b雙突變體植株表現出嚴重的發育缺陷,植物激素茉莉酸生物合成代謝和信號轉導相關的基因的表達水平都顯著變化。雙突變體的茉莉酸含量升高,對茉莉酸誘導的衰老反應超敏感。
  • 王強研究組《Nature》子刊發表F-actin調控TGF-β受體內吞新機制
    TGF-β超家族包括四十多種序列相似性的分泌型蛋白,根據其功能的差異分為TGF-β/Activin/Nodal和BMP/GDF/MIS兩個亞家族。Nodal是TGF-β超家族成員之一,在脊椎動物胚胎中內胚層誘導、神經圖式形成、原腸運動、內臟器官左右不對稱等發育過程中具有廣泛而重要的作用。在胚胎早期發育過程中,哪些基因調控著TGF-β家族信號通路,調控機制是什麼?
  • 科學家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這是首次測定一種GPCR與不同類型G蛋白結合的複合物結構,闡明了受體與不同G蛋白的精細結合模式,並揭示了GPCR對G蛋白的選擇性機制,為深入認識GPCR的細胞信號轉導機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相關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3月20日發表於《科學》。
  • 廣州生物院揭示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
    該研究工作揭示了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向神經前體細胞分化的相關分子機制。  表觀遺傳修飾在維持幹細胞特性及細胞命運轉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多梳蛋白作為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因子首先在果蠅中被發現,是表觀遺傳修飾的重要調控因子。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實體瘤膀胱癌發生機制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團隊聯合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周芳堅團隊、謝丹團隊和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黃旲團隊合作研究,發現m5C通過細胞質內新結合蛋白YBX1調控mRNA的穩定性,進而調控膀胱癌的增殖和轉移。
  • 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
    )分別與激活型G蛋白(Gs)和抑制型G蛋白(Gi)結合的複合物三維結構,這是首次測定一種GPCR與不同類型G蛋白結合的複合物結構,闡明了受體與不同G蛋白的精細結合模式,並揭示了GPCR對G蛋白的選擇性機制,為深入認識GPCR的細胞信號轉導機理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