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發布大數據研究:北上廣深,深圳GDP受影響最小

2020-12-03 騰訊網

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出行是人們最關切的問題。日前,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新冠疫情對人口活動和經濟影響的大數據分析》,由李勐、李永立、陳澤均、劉超組成課題組,通過對我國200座城市的新冠確診數據與居民市內出行規律等大數據分析,研究疫情對人口活動的影響、對短期內GDP的影響及各地區差異,研究認為,南方城市相較北方城市出行更加頻繁,在北上廣深四城中,新冠疫情對深圳GDP影響最小。

南方城市出行更加頻繁

自今年1月中下旬開始,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並主動配合政府的要求,居家防疫、減少出行。新冠疫情對人口活動有何影響,在不同地區是否存在差異?

對此,課題組分析了我國200座城市的新冠確診數據與居民市內出行的規律,並對今年市內出行強度與去年同期水平的比例進行分析。

根據百度遷徙發布的各城市每天市內出行的強度數據,歷史同期水平強度數據和全國各城市的累計新冠確診數據,課題組綜合2020年1月24日至2月28日的數據,分析認為,確診數據與市內出行降低水平負相關,即確診人數越多的城市,出行強度相對於去年的同期水平降低的越多,並呈現指數遞減的規律。

各城市出行強度降低與確診人數規律圖

同時,各個城市的表現又有明顯差異。研究認為,生活在北方城市的居民相對南方城市,出行率降低的更劇烈,這可能與各個城市和各地域人口自身的文化和風俗有關,也可能與各個地方限制出行的禁令強度有關。

人均GDP高的城市可先期列入防控重點城市

針對所分析的200座城市,課題組發現各個城市往年的人均GDP與感染新冠肺炎的確診數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係。這一發現為類似新冠類傳播型的傳染病防控提供了一個簡單判據:在當前階段,人均GDP高的城市可以先期列入防控重點城市。注意到選取的人均GDP指標,而不是城市整體的GDP指標,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城市人口數的影響。

各城市人均GDP與確診人數規律圖

「事實上,上述的結論似乎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或理論依據,從表面上看,一個城市的人均GDP也很難和某種傳染病有解釋性的關係。」課題組負責人說,不過,在我國當前階段,課題組發現各個城市的遷徙率成為解釋人均GDP的一個顯著指標,我們稱之為「遷徙經濟」,也即一個城市的遷徙率越高,該城市的人均GDP也越高。由此,遷徙率成為了影響人均GDP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因素,在這個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人均GDP與肺炎疫情發生了相關關係。

北上廣深中,深圳GDP受影響最小

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城市的遷移率是解釋城市GDP發展水平的因素之一。在這一邏輯框架下,課題組擬從遷移率受損的視角,分析新冠疫情對我國短期GDP的影響。

影響一個城市GDP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此次測算的核心是抓住新冠疫情對城市短期遷徙率的影響,進而影響GDP發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結合收集到的200座城市的遷徙數據、人口數據及往年GDP數據,應用面板回歸和模擬測算方法,課題組估算新冠疫情爆發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造成了大約3.5萬億的損失。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中心城市中,深圳受影響最小,其次是廣州。

深晚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來源 |南方網

編輯 | 餘凱揚

相關焦點

  • 我國「最有潛力」的城市:GDP近2萬億,人口超三千萬碾壓北上廣深
    說到中國的潛力城市,很多城市都非常有潛力,但是你知道中國最具潛力的城市是哪裡嗎?很多人以為是深圳,其實不然,中國最具潛力城市:GDP快2萬億美元,人口超3千萬北上廣深!對於我國「最有潛力」的城市:GDP近2萬億,人口超三千萬碾壓北上廣深,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感謝大家的閱讀,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對本文有什麼見解或者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交流。
  • 我國人口第一大市,和東京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
    而我國的人口第一大市,和京東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它就是重慶,相信大家對它是比較熟悉的吧,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同時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雖然說重慶的地形複雜,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還別稱為「山城」,但是這裡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是長江上遊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超大型城市。
  • 深圳校區分數超過哈工大本部,大學「東南飛」前兆?
    為何哈工大深圳校區會出現反常的「分數線倒掛」?是因為師資力量不同嗎?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獲批成立開展本科教育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以研究生院為起點的高校,師資水平理應不錯。
  • 跑到北上廣深...
    跑到北上廣深招人導讀: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2020年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幸運的是,這批海歸人才被各大城市視為「香餑餑」。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李振編 輯丨周上祺在國內煎熬了數月後,王筱婷(化名)終於可以松上一口氣了。
  • 哈工大(深圳)舉行 2019 國際 STEM 教育深圳峰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近日,2019 國際 STEM 教育深圳峰會暨全國著名中學校長論壇在哈工大(深圳)舉行。峰會上,哈工大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籤署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根據協議聯合組建哈工大 - 密西根中國 STEM 研究中心,這是國內外高校首次以 STEM 教育為主題建立的聯合研究中心。
  • 藍皮書:中國CBD營商環境進步明顯 北上廣深領先
    藍皮書:中國CBD營商環境進步明顯 北上廣深領先 2021-01-05 12:11: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 百度地圖大數據解讀Q3城市交通:七夕成最堵周二,廈門當日擁堵指數...
    而另一方面,同為「打工人聚集地」,北上廣深的一周交通有哪些不同?《報告》針對北上廣深四座特大城市的交通與通勤特徵進行分析。其中北京和上海是典型通勤城市,工作日擁堵指數大幅高於周末和節假日。北京呈現周一周五「雙峰」、周中周末「雙谷」的特點,同時每日擁堵高峰指數在第3季度逐周提升,逐步超越去年同期並拉開距離。與北京不同的是,上海若無特殊天氣影響,周一至周五的高峰擁堵指數相差不大,呈現「梯形」形態。
  • 中山大學(深圳)和哈工大(深圳),哪個更好?網友:看你學啥
    上大學,最重要的是什麼?有的人看名校底蘊,有的人說是地理位置,有的人說看有沒有錢。一般來說,名校的地理位置都很好,地理位置差的名校,長期看來也是走下坡路,地理位置好了,才可能有錢,才能有底蘊,地理位置不好,學校都想著跑,拿來的底蘊?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北上廣深。
  • 工作在北上廣深住在衛星城 都市圈軌道交通重塑職住關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工作在北上廣深,住在衛星城!都市圈軌道交通重塑職住關係高房價下,是否該逃離北上廣深?不止是北上廣深,對於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而言,都時常面臨著要「大城床」還是「小城房」的選擇?隨著城市群、都市圈時代的到來,第三種選擇正在浮出水面——不必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但住在以它們為核心的、房價更容易承受的衛星城。
  • 不是北上廣深!
    畢竟中國的人口數量是世界第一,房產需求大,所以樓蓋得多也很正常。 除了蓋居民樓很積極之外,中國的摩天大樓建設同樣也領跑世界。這裡並不是說中國的摩天大樓有多高,至少在數量上,中國能稱得上是世界第一。
  • 不出所料,2019年哈工大(深圳)在粵理科提檔線再甩本部幾條街
    -深圳市-在北上廣深四個超一線城市中,北京有清華、北大等一堆名校,上海有交大、復旦等名校,廣州同樣有中大、華工等985大學,深圳呢?深圳的高等教育還是較為薄弱的,儘管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實力不錯,但是還處於成長階段。
  • 繼北上廣深之後,期望值最「高」的城市,也是年輕人渴望去的城市
    社會經濟的開放程度越大,各行各業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所以,現在最為熱門的發展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四座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大城市的工作壓力也就會隨之增加,上下班地鐵高峰期,大城市的人流量也是有增無減。
  • 想去深圳讀大學?小編先給你推薦深圳最值得關注的高校
    2、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由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學。哈工大(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為主、非全日制教育為輔,是首所進駐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國九校聯盟(C9)成員、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哈工大(深圳)的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 IN視頻|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在哈工大(深圳)細數人工智慧「前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王軒教授接受記者採訪&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1月1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張嘉俊 通訊員 吳銳嬋)11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在哈工大(深圳))進行了一場名為「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的講座
  • 2018界面中國大陸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發布,北深上廣居前四
    榜單數據主要源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各地知識產權局及科技局、各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北京排名第一,深圳第二,上海第三,廣州、蘇州緊隨其後。綜合來看,經濟大省廣東、江蘇、浙江入選城市較多,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天津、武漢、重慶、鄭州一一入選。
  • 北上廣深吸引了三千萬外來人口,都市的向心力有多大
    給你半年工資,讓你離開北上廣深,你願意嗎?據 NHK 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明年開始將實施一項政策,鼓勵人們從東京 23 區(東京最繁華的地區)移居。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超 100 萬的城市群,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已經從 1960 年的 14.14% 上升至 2017 年的 23.71% 。以這項數據為參照,後來居上的中國,城市人口集聚程度早在 2008 年就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
  • 中國「最勵志的」二線城市,人口只有765萬,GDP高達9549億
    咱們知道之前中國只有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這幾個城市走在了發展的最前沿,經濟發達,人口眾多,交通也非常便利,城市各項基礎建設都非常完善,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又有不少城市被評選為了新一線城市,但今天要說一個中國最勵志的二線城市,這個城市人口只有765萬,GDP卻高達9549億,這個城市就是廣東佛山
  • 哈工大(深圳)本科生在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19年7月10日訊 近日,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孫銘澤、段文迪在生物智能材料實驗室課題組馬星教授的指導下,分別於《材料科學技術》(《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哈工大(深圳)學者在疏離型自由基負離子領域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深圳)學者在疏離型自由基負離子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學者實現SOMO-HOMO軌道翻轉的疏離型自由基負離子從氣相測試、理論計算到有機方法學的應用轉化,利用非共價相互作用,實現了亞氨酸酯和脒類化合物的
  • 機場復甦排名:成都超越北上深,僅次於廣州
    前不久,飛友科技發布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空運力情況,數據包括1-8月前十大機場吞吐量,分別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作為中西部省份的老大,成都在以往的正常年份裡,基本處於全國旅客吞吐量第四,僅次於北上廣。而此次疫情的影響下,成都的客流量下滑幅度卻遠沒有北上廣那麼嚴重,保持著相當強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