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麵食「香」飄南洋 海外華裔青少年雲端會「面」

2021-01-13 中國僑網
山西麵食「香」飄南洋 海外華裔青少年雲端會「面」

    來自馬來西亞的40名華裔青少年通過「雲端」跟著面藝師傅學習剪刀面、貓耳朵等山西麵食的做法。楊毅德供圖

  中新網太原1月9日電 (記者 楊傑英)「好想把麵食師傅『淘寶』回馬來西亞。」9日,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青少年在看過山西的麵食表演後發出感慨。

  當日18時,來自馬來西亞的40名華裔青少年通過「雲端」跟著面藝師傅學習剪刀面、貓耳朵等山西麵食的做法。

面藝師傅正在進行面吹氣球表演。 楊傑英 攝

  「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曾到訪過馬來西亞的山西飯店面藝表演隊隊長陳劉磊進行了獨輪車頭頂刀削麵、關公扯麵、面吹氣球、龍鬚拉麵等麵食表演。

  曾於1991年到訪過山西太原的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吳恆燦告訴記者,三十年前曾品嘗過一次山西麵食,印象深刻。

華裔青少年通過「雲端」跟著面藝師傅學習剪刀面、貓耳朵等山西麵食的做法。 嶽元媛 攝

  「昨晚我們按照提示,根據面和水的比例,提前準備好了麵團。」如今通過這次「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冬令營,和小營員們一起在網上學習麵食製作技藝,近距離感受中國麵食文化,吳恆燦感觸很深。

面藝師傅正在面氣球上切黃瓜。 楊傑英 攝

  剪刀面是山西的麵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麵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只見面藝師傅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離,聲如鵲鳥,形如銀魚。

  今年12歲的梁予萱弌說,這次的網上課程學習了剪刀面和貓耳朵的製作方法,第一次嘗試做麵食,期待煮熟後嘗嘗味道。

馬來西亞的華裔青少年正在學習「剪刀面」。 呂雪梅 攝

  「面藝師傅的才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徐莉惠說,這些手藝不僅要保留,還需要下一代的傳承,非常開心可以體驗麵食製作技藝。

  14歲的劉欣彤稱,這次麵食製作體驗為自己的廚房菜單添加了新菜式。

馬來西亞的華裔青少年學習製作的山西麵食「貓耳朵」。梁予萱弌供圖

  直播課程最後,老師向小營員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任務——「為家人做一碗熱氣騰騰的面。」

  據了解,此次「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冬令營,由中國僑聯主辦,山西省僑聯、太原市僑聯、太原旅遊職業學院、迎澤區僑聯和晉源區僑聯承辦,來自馬來西亞的40名華裔青少年以在線聽故事和參與任務打卡等互動方式「遊龍城·品歷史」,領略三晉優秀文化資源。此次冬令營活動中,還設計了包括「行在府城」——古街巷中尋記憶、「遊在府城」——純陽宮裡遇八仙、「學在府城」——文廟學堂傳文脈、「食在府城」——面香醋醇譽神州等課程。(完)

相關焦點

  • 山西麵食特產-不爛子
    不爛子本名「拌子」是一種山西地方麵食,山西方言裡,把「拌」這個字拆成bu和lan兩個音來讀,諧音就成了「不爛子」。不爛子,是山西麵食小吃,常常用土豆、胡蘿蔔、豆角,包菜,茄子,野菜葉子做,其實可以做不爛子的食材非常豐富,其中味道最為香甜可口的就是槐花做的了,在我的記憶裡院子裡的那棵老槐樹繁花盛開的春季,媽媽和鄰居大嬸們勾槐花、生吃槐花,或炒的一碗槐花不爛子,香甜呀。如今老槐樹早已不在,槐花不爛子已經成了久遠的回憶。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種用土豆、胡蘿蔔做的不爛子。
  • 關於舉辦「少年中國說」2019年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中華詩詞...
    各有關單位:為了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繼續做好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中華文化交流活動,更好地促進大灣區及海外華裔青少年的溝通交流,提升本地區中小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港澳臺以及海外華裔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認同,根據中央和省對江門市提出的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文化和僑鄉文化的意見,「少年中國說」品牌系列活動將延續去年首屆詩詞大會的熱度,
  • 中國五大麵食,卻不包括蘭州拉麵和重慶小面,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中國五大麵食,包括山西刀削麵、北京炸醬麵、山東伊府麵、湖北熱乾麵、四川擔擔麵。至於為什麼重慶小面和蘭州拉麵沒有入選中國五大麵食,眾說紛紜,卻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下面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入選的五大麵食吧。
  • 山西麵食「不爛子」,麵食的傳統真的很多,你知道嗎?
    「世界麵食看中國,中國麵食看山西。」這句話流傳久遠自然有它的精妙之處,山西麵食品種多,歷史久,製作方法也多種多樣,炒,拉,搓,削等各式方法,讓山西的麵食遍布全國各地,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美食,是流傳於山西省,河北省南部的一道傳統麵食,叫做「不爛子」。
  • 蝌蚪面/程兆強
    去山西旅遊,在路上,導遊繪聲繪色的介紹起山西的麵食,說山西麵食豐富,多的數不過來,要是逐樣吃的話,三個月都不會重樣,並報了臊子麵、油潑麵、biangbiang面等一系列的名。山西麵食多,花樣兒多,導遊說是因為山西是產麥大省,糧食作物較為單一,加上典型北方氣候,果蔬相對少,為不使人們因常食麵食而感乏味,就變著樣兒做麵食,讓人樂意吃,吃著香,吃得開心。 聽了導遊的講解,我想起家鄉濟南的麵食。作為北方城市的濟南,歷史上也曾以種植小麥為主,雖說麵食沒有山西的多,可一樣有著許多的花樣。
  • 大江南北:中國哪裡的面最好吃?
    四川擔擔麵〈 挑走的面,挑不走的味 〉四川人真的太懂吃了,他們能把完全不同的原料放到一起,一味襯一味,一味更比一味香,香到讓你念念不忘,直把他鄉當故鄉。擔擔麵,便是其中的翹楚。它緣起於挑著擔擔賣面的小販。
  • 山西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除了老陳醋,就是這一碗刀削麵了
    一提到山西,很多人就會想到老陳醋,它可是四大名醋之一,毫不誇張的說,在山西的街邊小店,陳醋的味道,秒殺其地區一條街,吃過醋精勾兌的都知道,那種能酸掉牙齒,而正宗的山西老陳醋,擁有酸、甜、香、鮮的口感,只要擰開瓶口,就能聞到濃濃的醋香味,除此之外,就是這一碗刀削麵了,刀削麵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麵條
  • 除了刀削麵,山西還有擦蝌蚪、切板板、切疙瘩、斜旗旗,你吃過嗎
    他在外上大學時,每次寒暑假回到家都恨不得頓頓吃麵,尤其喜歡母親做的炒肉麵——將貓耳朵或搓魚兒(兩者均為山西麵食花樣,因形似貓耳、小魚而得名)與切好的菠菜一起煮熟、撈出,放入油鍋中和蒜泥、豬肉、韭菜葉等翻炒而成,香味撲鼻。每次他都吃得大汗淋漓,並且一個勁兒喊「香!」我大侄子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卻不愛吃米飯,唯獨喜歡他爺爺做的刀削麵。看來,愛吃麵已經成為基因,會傳給下一代。
  • 北方最具代表性的7碗面,第1碗面飽受爭議,第5碗面夏天吃倍兒爽
    北方人愛吃麵食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實,一日三餐他們都可以不吃米飯只吃麵食。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幾碗面,第一碗麵據說「飽受爭議」,而第五碗面夏天吃倍兒爽,是公認的夏季高人氣美食。第1碗:北京炸醬麵老北京的炸醬麵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 北方具有代表性的4碗面,圖1名聲大,反響卻不好!圖4適合夏天吃
    北方人愛吃麵食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實,一日三餐他們都可以不吃米飯只吃麵食。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幾碗面,北京炸醬麵名聲在外,反響卻不好!延吉冷麵適合夏天吃,冰冰涼涼的,夏天吃倍兒爽!山西刀削麵寬面作為山西的特色傳統麵食,流行於山西及其周邊。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
  • 山西特色撥爛子鹹香炒撥爛子具體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土豆麵粉姜撥爛子是山西的特色麵食,有健脾養胃,助消化,增強抵抗力的一種麵食,是秋季養生的好食物,也是山西人經常吃的一道家常飯,土豆裹著麵粉先蒸後炒著吃,炒撥爛子的做法有很多種,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我的做法。
  •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揭曉 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
    陳永栽、方李邦琴、貝聿銘、谷建芬、丘成桐等獲「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稱號,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圖為「特别致敬」環節,四名南僑機工後人動情朗誦《祖國我來了》。中新社記者 翟璐 攝  2019年是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80周年。
  • 麵食的名字裡,居然有這麼多小動物的名字
    南北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麵食,其中很多麵食都是以小動物來命名的,讓人聽後不禁想揭開其真面目。本文就選取其中幾樣進行介紹。中華美食種類眾多,為了給這些美食起名字,中國人似乎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體系,光是麵食的名字就很有名堂。
  • 不在中華,也知中華 浙江傳媒學院舉辦華裔青少年「專場」線上夏令營
    為幫助廣大海外華裔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堅持學習中文、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培養對中華文化的興趣並獲取抗疫知識,7月15-29日,2020年「親情中華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維仁,浙江傳媒學院副校長姚爭,浙江傳媒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統戰部部長陳永斌,北美青少年聯合會理事長王昊宇,浙江傳媒學院國際文化傳播學院、校留聯會等相關領導出席開、閉營儀式。
  • 黃磊老師的蔥油麵,一把蔥一把面,這樣做醬香鮮甜蔥香濃鬱
    關中人猶愛吃麵,對各種麵食都來者不拒。不同於北方麵食的油香筋道,蔥油麵的醬香鮮甜也能讓人回味無窮。當剛出鍋的熱騰騰的麵條和噴香的蔥油醬汁相交織,每一根麵條都充分的包裹著醬汁,有沒有其他的菜碼都不重要了,單單一口麵條,悠長醬香噴香回甜的口感就可以讓人慾罷不能。
  • 線上教學成「主課堂」 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原標題: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嶽巖(右)帶領華裔青少年「雲遊」故宮。
  • 晉·味道(一):不管在哪,這碗抿蝌蚪就是咱山西人最惦念的鄉愁
    山西麵食,天下第一。山西人給麵食起名字,也應該是天下第一:鋼磚、螺絲、石頭餅,面羊、搓魚、砍三刀,拖魚兒、剔尖兒、稀撒糊嘟碗拔股兒,鏟片片、握溜溜、蒸餅煮餅乾麵餅,油花花、油蛋蛋、油圪扭子碗飥子,呼突突、煙突突、黑菜窩窩圪搓搓,切板板,河撈撈,起麵餅子栲栳栳,貓耳朵,油蛤蟆,三片瓦上蒸猴子…
  • 來山西必吃的4道菜,炒不爛子最出名?吃過一次就忘不掉
    先不說全球聞名的麵食文化,光是山西的各種特色菜系,就足以讓很多沒吃過的朋友一飽口福了。晉菜雖然不在八大菜系之中,但是也同樣有著自己的獨特風味,特別是喜歡吃酸甜口的朋友,很多晉菜應該都會符合您的口味。特別是下面這四道山西名菜,可以說是個山西人就一定都吃過了。去山西不知什麼好吃?看看這4道山西名菜,保證讓你大飽口福。
  • 山西人教你做好吃的炒撥爛,美味又健康,百吃不厭
    作為純正的山西人,今天樂樂要給大家介紹一道我們家鄉的美食,山西炒撥爛。我們山西人主要以麵食為主,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不吃麵,就感覺餓得慌,所以不論走到哪裡,隔三差五的都得吃一頓麵食。尤其是冬天,有湯有面,胃暖暖的。
  • 大量移民湧入澳大利亞 雪梨姓氏排名華裔第四
    據澳大利亞《星島日報》報導,海外移民大批湧來,令該國最大城市雪梨的幾個城區,乃至整個雪梨的主要姓氏排名發生重大變化。曾經一些英國後裔居民佔絕大多數的城區,亞裔姓氏現在已經佔據前列。  姓氏專家表示,隨著華裔移民數量的增加,例如「陳」、「王」等大姓排名也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