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自主研發風電變槳控制系統市場佔有率居首位

2021-01-1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國家能源集團自主研發風電變槳控制系統市場佔有率居首位

  2020年上半年,國家能源集團國能信控互聯技術有限公司完成風電變槳控制系統發貨1600套,新籤銷售合同總額同比上升52%,其中系統外市場合同額佔比79%。截至日前,國能信控公司累計銷售19000多臺套,成功運行在國內外300多個風場,以18%的市場佔有率位列全國第一。

  國能信控公司自主研發的風電變槳控制系統系列化產品涵蓋1.5MW至6.0MW變槳全系列產品40餘種,打破了中國風電核心控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據公司相關技術人員介紹,風電變槳控制系統的價格僅佔整個風機總價的3%左右,但這個小小的變槳控制系統卻是風機葉片啟停的總開關,直接影響著風機的捕風能力和安全生產,關乎著風機的生命線和效益線。老式的風電變槳控制系統一般要2年更換一次,維護成本大,使用壽命短。國能信控公司自主研發的風電變槳控制系統系列化產品品質高、適用性強,風機全生命周期內只需要維護一次。經過近10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專業風電變槳控制系統研發和生產廠家,享有行業隱形冠軍的美譽。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體系,建設了國內一流水平的風電變槳實驗室,年產量4000套,公司累計擁有智慧財產權149項,國家發明專利56項,軟體著作權90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公司已與國內5家排名前十的風電整機製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風電搶裝潮的帶動下,國能信控一方面積極開拓外部市場,一方面加大產品研發及成果轉化力度,以市場帶研發,以研發促市場,取得了優異業績。去年公司風電變槳控制系統新籤合同額4.4億元,其中集團外變槳訂單2.7億元,佔比61%。今年公司成功獲得三一重能全年變槳系統300餘套訂單;成為南京風電的合格供應商,年內實現近50套供貨;運達風電的訂單有明顯增長,銷售發貨超500套。新機型、新產品持續推出,聯合動力3.0MW141和146、運達3.0MW140和3.4MW147、三一2.5MW141和3.2MW146六款機型都已成功併網並進入量產。「馭風者」變槳驅動器實現規模化應用,覆蓋了各合作整機廠家主力機型,大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藉助智能製造,公司打破了全生產過程瓶頸,將變槳各機型裝配工序生產節拍降低至13分鐘,單日產能由10套提高到16套。今年2月份復工復產後,連創單月產量新高。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國內排名第三風電變槳企業香港上市!
    上市第二日大漲股價18%,但11月份以來,納泉能源股價從2.1港元跌至1.5港元左右。納泉能源主要主要從事風機高壓變槳控制系統的研發、整合、製造、銷售及供變槳控制系統主要組件定製整合服務,是三大中國風電變槳控制系統供應商之一,另外兩家分別是華電天仁、SSB。
  • 德陽研發亞洲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並投入運行的單機容量亞洲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新紀錄。它的成功併網標誌著我國已完全具備10兆瓦級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研發、製造、安裝能力,實現歷史性跨越,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是實現海上重大裝備國產化,打造海上風電大國重器的重要成果。
  • ...中國中車居榜首!2018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風電行業榜單出爐!
    公司具備強大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設有「院士工作站」;配有全功率風電整機試驗站、半實物仿真平臺、變槳試驗臺等國際先進的試驗和測試設備;自主研發的1.5MW、2MW、3MW風力發電機組均已實現批量裝機,運行穩定可靠;6MW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全面進入研發試製階段。
  • 我國實現水、火、風電和電網工控系統全系列自主可控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據中國華電最新消息,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華電睿風」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在華電寧東風電場1.5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併網;至此,我國實現覆蓋水、火、風電和電網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全系列自主可控。
  • 中國華電:自主可控工控產品覆蓋火電水電風電電網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華電獲悉,近日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華電睿風」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成功在華電寧東風電場1.5MW風電機組併網,實現了我國自主可控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的示範應用,從根本上實現了風電行業的網絡安全防護。
  • 浙江運達風電自主研發「智能風電場信息管理系統」
    工程師檢修完畢、開機,直徑139米的葉輪自動調整到受風角度,開始緩緩運轉帶動機艙內的發電機組,將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輸入電網;安裝在機組上的各個傳感器,也將數據源源不斷地傳入網際網路……  「現在風速5.3米/秒、風向6度、機艙溫度30攝氏度……」同一時間,運達風電臨平生產基地裡的「風力發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出這臺發電機組的參數。
  • 改革開放40年丨科環集團:永攀科技制高點
    截至今年7月31日,聯合動力成功自主研發出的世界首臺應用270度變槳技術的300千瓦海洋潮   流能發電機組,已實現穩定運行3個月。這一成果,是世界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推動我國海洋潮流能發電技術實現了巨大飛躍,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 湖南省印發「十三五」能源科技創新規劃(附項目表)
    我省能源龍頭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成為能源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見附表1)。風電方面,湘電風能機組裝機容量居全國第5、南車風電居全國第13位;時代新材風電葉片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太陽能方面,中電48所的太陽能光伏製造裝備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80%。
  • 三一集團董事毛中吾:堅持全產業鏈定位 成為風電第一品牌
    中新網10月27日電 雲集65個國家,1700餘家展商的風能技術盛宴2015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在近日落下帷幕。全方位展示了加強型增速機、液壓變槳系統等10大創新技術的三一展區成為了此次展會上人氣最高展區。
  • 大功率風電核心技術國家重點項目啟動
    6月16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大功率風電主軸及增速箱軸承關鍵技術研究應用及工業驗證平臺建設」項目啟動會在洛軸航空精密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軸承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宇在會上作上述表示。軸承、變流器和控制系統的研發也取得了重大進步,並開始批量供應國內市場。塔筒、輪轂、機艙等部件的生產能力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並向國際市場供貨。但是,主軸承、齒輪箱軸承等風電關鍵部件仍然受制於人,尤其是高端風電主軸承市場,長期被SKF、FAG、羅特艾德勒等跨國巨頭所壟斷。
  • 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落戶鹽城 - 中國能源報-人民網
    本報訊  9月6日,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在江蘇省鹽城市正式成立。  據悉,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的成立,將為全國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技術支撐及示範引領作用。研發中心是以開展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海上風電設計、製造、施工及運維技術體系為抓手,逐步構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海上風電標準體系,努力形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海上風電研發中心。該中心將以華能技術力量為主體,由華能江蘇分公司和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牽頭,聯合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江蘇省電力設計院、鹽城工學院、西安熱工院、南瑞集團、遠景能源、金風科技、中國海裝等單位組成技術創新聯盟。
  • 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並投入運行的單機容量亞洲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新紀錄。
  • 國家能源局: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2月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15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當前,我國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產業鏈,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有力支撐了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根據今天(21日)發布的《新時代的能源發展》白皮書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7.9億千瓦,約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的30%。
  • 變頻器在風電行業的傳動系統中被廣泛應用
    目前,世界上大中型風力發電機組主要有兩種型式:一類是定槳距失速調節型,屬於恆速機型,一般使用同步電機或者鼠籠式異步電機作為發電機,通過定槳距失速控制的風輪機使發電機的轉速保持在恆定的數值,繼而使風電機組併網後定子磁場旋轉頻率等於電網頻率,轉子、葉輪的變化範圍小,捕獲風能的效率低;另一類是變速變距型,一般採用雙饋電機或者永磁同步電機,通過調速器和變槳距控制相結合的方法使葉輪轉速可以跟隨風速的變化在很寬的範圍內變化
  • 中國風電整機商裝機排名
    成立至今實現全球風電裝機容量超過44GW,28,500颱風電機組(直驅機組超過23,000臺)在全球6大洲、近20個國家穩定運行。  金風科技目前專注於風電系統解決方案、可再生能源、新業務投資孵化。公司在全球範圍擁有7大研發中心,與7所全球頂級院校合作,擁有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近30項,掌握專利技術超過2,800項,獲得超過33種機型的設計與型式認證。
  • 大型風電場及風電機組的控制系統
    全世界風電裝機總容量已超過1000萬千瓦,單位千瓦造價為1000美元,發電成本為5美分/千瓦時,已經具有與火力發電相競爭的能力。我國的風能資源豐富,理論儲量為16億kW,實際可利用2.5億kW,有巨大的發展潛力。1995年初,國家計委、科委、經貿委聯合發表了《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1996~2010)》。
  • 中國風電齒輪箱製造商名錄(2016版)
    、3MW、1.7MW三個風力發電增速機試驗臺,擁有齒輪箱、電控系統、液壓系統、偏航和變槳驅動器、主機架、輪轂等風電關鍵部件的批量化、規模化、專業化總裝調試生產線。  公司風電齒輪箱產業堅持以「高點起步、高位切入、高速發展」戰略為指導,與世界知名的傳動設計公司英國Romax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擁有國家「千人計劃」人才領銜的自主研發團隊,擁有世界一流的研發平臺,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風電齒輪箱設計製造企業。
  • 風電技改系列|風電業主必看:1.5MW雙饋機組4大核心器件,4個高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聚焦風電技改,我們是認真的。一招破解1.5MW風冷機組變流器IGBT故障),本章節的技改分析我們將從1.5MW雙饋、直驅機組變槳系統展開,深入分析運行超過10年的變槳系統有哪些多發故障,以及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安全隱患。
  • 國家能源集團樹立能源企業智能化標杆
    劉娜攝(中經視覺)國家能源集團是能源行業的巨頭,也是改革的產物。2017年11月份,國家能源集團由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重組而成,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企重組,我國能源行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擁有煤炭與運輸、電力生產、化工生產三大業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