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蜂群出現這3個問題,巢脾上有王有卵、有粉有蜜就是沒幼蟲!

2021-01-08 新農村百事通

在日常養蜜蜂的過程中,很多喜歡仔細觀察蜂群的人,經常會遇到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當我們開箱檢查的時候,發現蜂群中有粉有蜜,也能看到有蜂王,有封蓋子,還有蜂王才產1-3天的卵,就是看不到3天以上,封蓋以前的幼蟲,這是怎麼回事正常嗎?百事通認為這種現象從表面看起來,可以說是正常的,也可以說不正常,為什麼這樣說呢?根據實踐經驗百事通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以下3種原因!

一、蜂王出現過短暫修整停產。中蜂蜂王日產卵量在1000左右,最大產卵量相當於蜂王的自身重量,為了促使蜂王產卵,工蜂會不停的分泌蜂王漿飼餵蜂王,以補充蜂王體能和營養所需。雖然大部分的營養所需可以補充,但是對於蜂王自身機能損耗來說,靠營養是不能完全補充的,所以蜂王經過一段時間大量產卵後,就會出現一次短暫的身體機能修整時間,在這個修整期會出現短暫停產,或者減少產卵。所以在這個休產期前產的卵會完全封蓋,而開始復產後就會出現短暫的卵比較少,沒有幼蟲,隨著進入完全復產之後,就會出現大量的卵和幼蟲。

二、蜂群即將出現逃跑現象。根據百事通的經驗,出現產卵量少,沒有幼蟲,有蜜有粉,如果不是蜂王短暫修整停產,很可能是蜂群正在準備飛逃。蜜蜂在準備逃跑前,會減少對蜂王的蜂王漿飼餵量,讓蜂王停產瘦身,便於逃跑時蜂王能夠正常飛行,同時會停止孵化幼蟲,但是在準備逃跑的前期,蜂王還是會產卵,所以才會出現有少量卵,而看不到幼蟲。當大部分封蓋子出房後,天氣合適時蜜蜂會吃掉所有蜂蜜逃跑。逃跑的原因一般與巢蟲、爛子病、箱內外天敵等等有關。

三、發生蜜蜂幼蟲病害前期。一般比較常見的中蜂幼蟲病就是爛子病,根據百事通觀察,這種疾病的前期表現就是有封蓋子、有卵,但沒有幼蟲,或者有少量已經死亡的幼蟲,這種已經死亡的幼蟲,會被工蜂很快清理出去,所以很難看到幼蟲。隨著發病前封蓋子出房,不再有新幼蟲補充,封蓋子逐漸減少,最後可以看到卵,有少量死亡幼蟲,卻沒有或者有少量封蓋子。這種疾病對蜂群危害非常大,由於沒有新蜂出房補充蜂群數量,可讓蜂群很快出現衰弱,如果不人為幹預治療,蜂群最後會飛逃或者直接滅群。

所以,百事通認為如果出現蜂王還在,有少量卵,有封蓋子,有粉有蜜,沒有幼子的現象,主要原因應該是第一種,蜂王出現過短暫的停產,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正常現象。但也不排除後面兩種可能,不過如果沒有人工大量飼餵白糖繁育蜂群,懂得適時增減巢脾的話,第三個原因基本可以排除。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前兩個原因造成的。百事通個人建議,在養蜜蜂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下些不正常現象,我們應該注意觀察蜂群情況,找出原因所在,不要忽略有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俗話說「千裡堤潰於蟻穴」不是沒有道理的。(聲明:以上是百事通個人意見,如有不同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指點,大家共同探討!)

相關焦點

  • 調動有分蜂熱蜂群的造脾積極性,讓蜂群造出新巢脾,消除分蜂熱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蜂群在分蜂季節時期,以及外界蜜源處於斷流蜜的狀態下,對於蜂群群勢較強,蜂王由於衰老導致產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工蜂造較多的雄蜂巢房,蜂群哺育雄蜂數量增加,這就是蜂群出現分蜂熱的前期症狀,往往在雄蜂巢房開始封蓋的時候,工蜂開始建造王臺基,這時蜂群開始培育蜂王臺。
  • 蜜蜂養殖技術|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一個標準意蜂巢框,巢脾的長寬按42.8cm×20.3cm,總面積為868.84cm,每5cm×5cm面積有工蜂房100個計算,每個完整的巢脾有工蜂巢房為(868.84×2÷25×100)6950個,每個巢房裝滿蜜,約為0.40g,理論上一個標準的意蜂巢脾貯滿蜜為2.78kg。
  • 蜂群不採蜜怎麼辦?採蜜3步法,同樣的蜂群群勢,怎樣也能多搖蜜
    提高蜂群採蜜量,可以分為3個步驟,改掉工蜂採蜜偷懶的習慣,讓工蜂立馬變得勤勞肯幹養蜂人常用的「繁蜂採蜜法」,讓蜂群哺育出充足的採集蜂,才能在流蜜期採收更多的蜂蜜和花粉,蜂群群勢沒有發展起來,就算養蜂人再高超的技術,外界蜜源再好,也是白搭。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一、蜂群分區飼養後貯蜜不分區的現象雖然利用蜂群貯蜜具有向上性(巢脾的上部及上角優先貯蜜),採用立式繼箱飼養法,利用蜂群貯蜜具有趨暗性(隱蔽性,蜜蜂蜜蜂認為較安全的地方,度劣貯蜜,防止盜蜂),採用臥式分區飼養,養蜂人希望能實現子蜜分離。
  • 蜂群內部無幼蟲子脾,原因主要有3種,養蜂人該如何處理呢
    蜂群的發展,靠的是新老蜜蜂的交替,沒有新蜂的頂替,蜂群將走向滅亡,所以幼蟲對蜜蜂來說,就是未來,就是一切。不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還有各種原因,卻會導致蜂群內部出現無幼蟲子脾的問題,養蜂人應該如何處理呢?一、環境惡劣原因1、氣溫太低或太高外界氣候連續寒冷或連續高溫,會使蜜蜂控制巢溫困難,甚至無法外出活動。
  • 蜂群在繁蜂的時期,工蜂咬子脾,養蜂人告訴你2個原因!
    ,蜂王會在空巢脾上產卵繁殖,子脾數量較多,當蜂群遇到這2種情況,工蜂會出現咬子脾的現象。蜂群內工蜂咬子脾的2個原因,養蜂人告訴你,做好這些預防管理工作巢溫變化,蜂群的繁殖區域需要35度左右的繁殖溫度,當蜂群受到外界天氣變化,蜂箱內蜂群會集中在繁殖區域,蜂群繁殖區域旁邊的子脾上工蜂數量少,子脾上子圈擴展較大,這時容易出現子圈周圍蜂巢脾受凍的情況出現,低溫天氣持續時間較長,工蜂無法將蜂巢脾上不健康幼蟲清理,工蜂會咬掉腐爛幼蟲的子脾,維護蜂群內的健康環境。
  • 養殖中蜂,正常蜂群的巢房中是否同時存在各種日齡的幼蟲和卵?
    導讀:一群正常工作生產的中蜂巢脾裡是不是同時存在各日齡的卵和幼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一定的,具體一張巢脾上的卵以及幼蟲會如何排列,其實我們可以從蜂王的產卵特點和蜜蜂的發育日齡來進行分析,最後就知道一群正常生產的中蜂巢脾裡是不是同時擁有各日齡的卵以及幼蟲了。
  • 蜜蜂幼蟲不見呢?新手養蜂人不以為然,卻不知大問題臨近
    蜂群的發展,靠的是新老蜜蜂的交替,沒有新蜂的頂替,蜂群將走向滅亡,所以幼蟲對蜜蜂來說,就是未來,就是一切。不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還有各種原因,卻會導致蜂群內部出現無幼蟲子脾的問題,養蜂人應該如何處理呢?
  • 蜂群出現分蜂前會有哪些特徵,掌握了竅門就能提前做好防範
    分家是蜂群發生自然分蜂的通俗說法,實際上蜂群發展到一定群勢後都會自然分蜂,分蜂時老蜂王和部分工蜂離巢並另覓新址,而原蜂巢則留給即將或已經出房的新蜂王,蜂群培育雄蜂是蜂群自然分蜂的早期徵兆,原因是蜂王必須與雄蜂交尾後才能正常產卵,由於雄蜂從卵到完全性成熟比蜂王要長近20天,因此有分蜂意念的蜂群一般都會提前培育雄蜂
  • 進入夏季,為啥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別為難蜂王,3個小妙招解決
    現在已經是夏季了,在蜂部落小編的後臺,經常有朋友在問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他們的蜜蜂只採蜜沒有採粉,這種現象是不是正常?有的朋友在發現蜜蜂只採蜜不採粉的情況下,也不管是什麼原因?首先把蜂王給淘汰了,最後給蜂群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那麼,是不是說只要我們的蜂群中,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就是我們的蜂王引發的呢?
  • 蜜蜂把幼蟲叼出巢有那些原因?
    它們能夠團結一致抵抗外敵,也知道維護自己的居住環境,在有必要的時候還需出現非常規的自救行為,比如失王時造應急王臺,蜂箱環境太差出現逃群的行為,等等。平常我們遇到蜜蜂叼幼蟲的現象,相信並不少見,聽蜂之語認為這種行為屬於蜜蜂的自我清理以及自救的一個範圍。發生的具體原因有:一、移蟲(自救行為)。
  • 蜜蜂"咬食"蜂王的卵蟲,新手養蜂人不解,原來問題出在這
    就比如說:蜂群長時間無蜂王,為什麼蜜蜂要自己產卵來表示蜂群已經進入滅亡倒計時呢?蜜蜂是最戀子的昆蟲,只要有卵蟲子脾在,蜜蜂就能夠安心的住下來,但是奇怪的是,蜜蜂有時候會將卵和蟲吃掉或者咬出去扔掉,這又是為什麼呢?蜜蜂不正常,而引起這種現象按照我們養蜂人的第一判斷是,蜂群裡的幼蟲是否正常?注意觀察幼蟲是否出現爛子,子脾是否出現花子。
  • 中蜂造脾有什麼特點?養蜂人:無非3個,用好了,蜂群更均勻
    關於中蜂造脾有什麼特點的問題,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可能會對我們養蜂有幫助。1.中蜂造脾的特點2.引發中蜂造脾特點的原因3.中蜂造脾特點的利用中蜂造脾特點對於中蜂造脾的特點來說,主要特點就是造脾快,蜂脾脆而發白,不同蜂群群勢對中蜂造脾有影響。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貯蜜積極。蜂群在衝出巢門分蜂前,飽食蜂蜜,一方面為分蜂過程中飛行提供能量支持,另一方面應對新址環境及提供造脾原料。在新收捕的蜂群中,安靜幾個小時後,蜜蜂沒有採集,但是巢脾上可以看見蜜珠。採集、撫育積極。分蜂新群在認巢後,巢門前經常看到進出繁忙的景象,採集積極。
  • 蜜蜂的子脾能孵多少次蜜蜂出來,是不是到了黑色就要換新巢脾?
    巢脾的區分很多朋友分不清蜜蜂巢脾和子脾的區別,我們常說的有巢礎,子脾、蜜粉脾、封蓋子脾、蛹脾、卵蟲脾、幼蟲脾、空脾。我們首先要對這些脾有一個了解,可以說這些脾都可以叫做蜂脾。但是各自功能不同,又可以相互交替使用,比如糖脾又可以用來做子脾等。
  • 蜜蜂繁殖的3個階段,還有3個特點,值得新手養蜂人學習
    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野生蜂種,在野外生存的蜜蜂,他們能夠根據外界粉蜜源的情況來繁殖蜂群。人工養殖的中華蜜蜂,雖然也可以通過外界的粉蜜源情況,來繁殖蜂群,但是養蜂人一般會結合天氣,提前進行人工繁殖蜜蜂。蜜蜂的繁殖,主要有3個階段和3個特點,接下來我們一一為大家分析。
  • 把帶有白頭蜂的中蜂調入正常蜂群中,蜜蜂會被傳染嗎?分3種情況
    對於巢蟲來說,蜂脾上的巢蟲,實際上只是巢蟲的一個幼蟲期,這個時期的巢蟲,是不具備繁殖能力的,也就是說,巢脾裡面有一隻巢蟲就只有一隻,除非蜂箱底部再有新的巢蟲上去,否則就不會增多,所以如果我們把帶有巢蟲的蜂脾放進正常的蜂群中,正常的蜂脾被傳染的可能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巢蟲在蜂群中孵化以後,附近的巢蟲成蟲增加,在管理不當的情況下,也容易造成正常的蜂脾遭受傳染。
  • 出現雄蜂侍衛圈,蜂群可能面臨3大問題,老師傅告訴你如何應對
    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發現,如果蜂群中的雄蜂像蜂王一樣被工蜂形成了侍衛圈,一般都是蜂群中發生了問題,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一般有3種情況可能出現蜂群中的雄蜂被工蜂形成侍衛圈,現在就分享給大家,覺得有用,別忘了點個讚,本章內容包括下面幾個重點。
  • 蜜蜂養殖技術|貯蜜在蜂群越冬過程中的作用及貯備方法
    蜂群越冬過程的飼料主要是蜂蜜,越冬後期,外界溫度回暖,自然粉源將出現時,需要加入適量的花粉,滿足蜂群育兒需要。適時貯備優質充足的越冬貯蜜直接影響蜜蜂的安全過冬。在蜂群貯蜜的過程中應了解和注意以下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