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毒霾鎖煙波,江城春曉曲違和。白衣天使從天降,逆行戰士斬疫魔。」近日,由著名粵曲演唱藝術家、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梁玉嶸演繹的《愛的交響詩》完成錄製。
《愛的交響詩》由著名詩人、佛山市作協主席張況作詞、星海音樂學院教授李復斌作曲。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張況、梁玉嶸透露,這首作品創作和製作歷時一個多月,作品通過描述全民抗「疫」全過程,分三段記錄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應對「疫情」的感人故事,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表達出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的必勝信念。
原創作品《愛的交響詩》
作詞:張 況
作曲:梁玉嶸、李復斌
演唱:梁玉嶸
監製:花利紅
視頻製作:梁玉宇
音樂製作:黎亞明
弦樂:北京愛樂樂團
錄音:零號音樂
談到《愛的交響詩》歌詞創作,張況表示,這首歌詞的創作描繪的是抗「疫」的三個階段,「黨中央號召來自全國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持武漢、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疫情發生後白衣天使迎難而上、千裡馳遠向江城進發;第三樂章則表現全民抗疫、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力量感——最後用『願得家國兩無恙,中華復興氣磅礴』,表達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戰勝困難的必勝信念」。
張況認為,作為文藝家,他希望用精品力作為武漢加油、為武漢人民打氣鼓勁,「用文學來記錄時代發生的事件,是我們文藝工作者肩頭的責任。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需要文學藝術的力量支持。所以在疫情面前,我沒有缺席,一直懷著深厚的感情來創作,用自己的文字來記錄這次抗『疫』過程中刻骨銘心的真切感受」。
梁玉嶸則透露,粵歌《愛的交響詩》從創作到完成歷時一個多月之久,作品借用交響詩的宏大題材理念,以粵樂為基調,交響音樂為載體,以古詩詞加戲曲化的風格,通過三段不同情緒的變化,對「一自毒霾鎖煙波」進行描述,同時對白衣天使「逆行戰神斬疫魔」進行頌揚與謳歌。特別是作品的第三段,音樂以豪邁堅定的進行曲速度,通過「拔山益顯成城志,中華復興氣磅礴」的描述,催人奮進,更體現了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決心。
錄製這首《愛的交響詩》時,梁玉嶸聲情並茂,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她表示:「一件上乘的音樂作品一定要有優美的旋律、感人的故事、感人的詞章,作品的感染力才會強,才能感動觀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莫斯其格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