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詩《王羲之》詠「書聖」之音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小音 上海音樂學院

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

交響詩《王羲之》

順利完成「一演二改」

交響詩《王羲之》

視頻完整版新鮮出爐▼

11月14日晚,由上音葉國輝教授承擔創作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交響詩《王羲之》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由指揮家張潔敏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演奏,攜手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教授、竹笛演奏家高雅、童聲獨唱孫嘉憶共同演繹,順利完成「一演」。

11月15日上午,該項目的「二改」專家修改會在上音歌劇院召開,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寧出席並主持會議,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藝術處處長譚曙,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徐旭,校長廖昌永,黨委常委、副校長馮磊,項目負責人葉國輝教授,藝術處處長史明陽,科研處副處長(主持工作)、音樂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伍維曦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還邀請到中央芭蕾舞團原首席指揮、一級指揮卞祖善,天津音樂學院院長徐昌俊教授,原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團長、一級作曲方鳴,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藝術總監、一級編劇羅懷臻,復旦大學汪湧豪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張小夫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校長娜木拉教授,人民音樂出版社電子音像中心主任黃志鵬編審,浙江音樂學院楊小勇教授,上海音樂學院許舒亞教授,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周湘林教授,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主任於陽教授作為專家,共同參與指導《王羲之》項目的加工修改和提高工作。

雷喜寧在講話中表示,國家藝術基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堅定文化自信,尊重藝術規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是圍繞「抓精品、攀高峰」的目標,從一般資助項目挑選出有精品品相的作品,按照「以改為主」的工作重心和「兩改兩演」的工作思路進行滾動資助。他希望與會專家結合在「一演」中的所看、所思、所想,真正提出有見解、有思想、有價值的見解,開誠布公、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同時鼓勵主創團隊精雕細琢,目標要細,要求要細,責任要細,措施要細,使《王羲之》這部作品更上一層樓,成為「傳世之作」。

譚曙在講話中表示,國家藝術基金致力於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培養藝術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並歷來高度重視對上海的項目資助與支持。葉國輝教授的交響詩《王羲之》是上海優秀藝術作品中的代表,希望這部作品繼續堅持正確的文藝方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尊重創作個性、注重思想價值的提升,經過修改和打磨,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

徐旭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他強調,國家藝術基金是國家級「三大」基金項目,自創立以來,積極推動著我國文藝事業發展。上音始終重視國家藝術基金的申報和推進工作,將獲評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納入學校原創能力、藝術展演水平和人才培養等重要考核指標體系。葉國輝教授創作的《王羲之》是上音最早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項目之一,該作品以魏晉文人王羲之為中心展開相關的人文敘事,節選《墨池記》和《蘭亭序》為歌詞,以極盡水墨韻致的交響化語言俯仰天地、暢敘幽情,講述中國故事,凸顯以「書聖」王羲之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之深刻內涵。

廖昌永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上海音樂學院緊扣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在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和申報藝術基金各項目類型。在「十三五」期間,共有38個項目成功立項,立項數位居全國音樂院校前列。交響詩《王羲之》於2016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2017年由捷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我擔任男中音獨唱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首演。幾經復演後,該項目2019年從全國173個結項作品中脫穎而出,作為「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的精品項目,再獲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既說明了藝術基金的專家對這部作品的高度重視,也是對上海音樂學院創作成果和實施情況的肯定,更是對《王羲之》勇攀高峰充滿期待。這個項目的執行過程就是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在上音紮根、發展、壯大的歷程,科研處、藝術處等職能部門發揮了積極的支持作用,成為上音在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優秀案例。

會上,專家對經過「一改」後的作品交響詩《王羲之》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圍繞「一改一演」的經驗成果以及「二改」工作的重點難點進行了熱烈探討,從作品的文化內涵、作曲技法、樂隊配器、人物塑造、多媒體設計等多個角度,為《王羲之》的修改提出了寶貴的中肯意見。

主創人員葉國輝感謝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以及上海音樂學院對《王羲之》項目給予的資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信任,並對與會專家認真嚴謹、務實高效的工作態度和有見解、有思想、有價值的建議表達了感謝。他表示,將根據「一演」的情況,結合專家意見展開對作品的修改工作,繼續打磨提升,發揚精雕細刻的工匠精神完成「二改」,使作品臻於完善,致力於在《王羲之》的藝術精品求索之路上,走得更遠。

馮磊在總結講話中表示,「十四五」期間,上音將繼續堅持正確文藝方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求,為人民創作、為人民歌唱、為人民抒情,並通過申報和推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來進一步促進辦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藝術創作和舞臺表演為抓手,出作品、出人才、出標準、出思想,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

供稿:趙洋

圖片:陳榮

設計:leisurelyzs

編輯:彭暢

小音徵稿啦

下一個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來投稿吧~

徵稿類型

人物|身邊的優秀師生榜樣或校友故事

圖片|記錄上音兩校區的攝影設計

視頻|師生才藝展示及編曲創作

創意 | 適合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發郵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標題:投稿-類型-姓名-年級-學院

投稿要求

作品確為作者本人原創成果

小音家族

好不好看,你點了才算����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交響詩《王羲之》詠「書聖」之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王獻之聲望在東晉到唐朝超過王羲之,為何最後「書聖」是王羲之?
    導語:王獻之聲望在東晉到唐朝超過王羲之,為何最後「書聖」是王羲之?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也是王羲之兒子裡面為數不多的因書法出名的,他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自己覺得自己的水平超過了他的父親,但是當時的人並不這麼認為。
  • 王羲之銅像在書聖祖籍即墨皋虞落成
    11月14日上午,王羲之銅像落成典禮暨青島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會揭牌儀式在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街道東皋虞羲之文化廣場舉行,即墨區政協副主席遲建珉出席活動,並為青島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會揭牌。現場還舉行了青島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會首屆書畫作品展。據了解,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 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檢測「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被發現
    近日,經過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檢測,傳說1000多年前被唐太宗殉葬的「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被發現了!這個鑑定是在一場「古書畫量子檢測研討會」上進行的,一幅來自珠三角的藏家「祖傳書法」《蘭亭序》通過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檢測。
  • 王羲之真跡值多少錢難以估量 一字值八千二百萬億人民幣
    我們臨沂歷史上有過一個最著名的書法家,那就是王羲之,可能很多人想到王羲之會想到王羲之的真跡值多少錢,遺憾的是王羲之沒有真跡流傳,如果有的話,能賣多少錢呢?   王羲之有著「書聖」的稱號,可見王羲之書法功力之深。王羲之書法在當時便已經非常地受推崇,那麼到了現在,王羲之書法值多少錢呢?
  • 王羲之髮妻才女郗璿為何被稱為女中筆仙
    郗璿嫁於"書聖"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空前絕後,被公認為"書聖"。對於郗鑑為郗璿選婿的事,還有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這個典故叫做"東床坦腹"。郗鑑在健康時聽說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門生送信給王導,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選女婿,王導讓送信的門生去自家的東廂房隨便選擇。
  • 李斯特和交響詩
    在鋼琴作品創作上,他的曲式、風格與和聲有獨闢蹊徑的一面;而在管弦樂創作領域,他自創出「交響詩(Symphonic Poem或稱「音詩」,Tone Poem)這一新曲式。作為音樂學家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李斯特:「他的歷史重要性無論如何誇大都不為過。」
  • 書法小故事——王羲之與「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書法家,在歷史上享有很高的評價,被後人稱為「書聖」。他寫的字既秀麗,又很蒼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麗的字會顯得柔軟,而蒼勁的字則顯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脫塵出俗,二者兼善,可見得他書法的功力之深,這恐怕不是天生具備,而是靠後天勤學苦練而得來的。
  • 古代酒聖、醫聖、武聖、兵聖、詩聖、畫聖、書聖、茶聖,都是指誰
    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代武聖是姜子牙,姜子牙垂釣於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受到姬昌的尊重,姜子牙後輔佐姬昌建立了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姜子牙成為周國軍事統帥,與姬昌第四子周公旦幫助周武王滅商紂,建立了周朝,姜子牙善武,周公旦好文,因而諸子百家以武聖尊崇姜太公,文聖尊崇周公旦。
  • 古代詩聖是杜甫,書聖是王羲之,那畫聖是誰?作為中國人應該了解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藝術講究「琴棋書畫」四門功課,而放眼整個中國藝術歷史,能稱之為「聖」的人物卻僅有兩位,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王羲之,他的書法造詣封神至今無人可及,因此「書聖」之名也是實至名歸。而另一位就是「畫聖」吳道子,也許有人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當然也不知道他何德何能可以擔當「畫聖」的稱號。
  • 王羲之珍貴摹本《大報帖》展出 秘藏於日本民間(圖)
    《大報帖》備受關注引發王羲之書法討論熱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書聖王羲之」展覽中,尤其受到關注的作品是《大報帖》。日本放送協會(NHK)對該摹本進行大篇幅報導,因王羲之真跡早已不存於世,而存世摹本也少之又少,《大報帖》自然成為備受世人關注的焦點,也引發了王羲之書法的討論熱潮。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略有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名氣如雷貫耳,是唯一享有「書聖」之美譽的書法泰鬥。此幅《絲布衣帖》手卷橫300 釐米,縱30.5 釐米,其中王羲之書法橫220釐米。41行,166字。
  • 王羲之《二謝帖》:一個「靜」字,越看越奇妙...
    2021-01-11 05:29:39 來源: 娛樂有聊沒有料 舉報   王羲之
  • 王羲之《二謝帖》
    法帖簡介《二謝帖》【名稱】二謝帖【作者】王羲之【書體】行草【時代】東晉【材質】白麻紙墨跡【形制】立軸【規格】縱28.7釐米【字勢】5行,36字【收藏】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二謝帖》為王羲之書法作品的唐代摹本。行草書,紙本墨跡,5行、36字。《二謝帖》的書法風格為"時草時行,間有近楷者,體勢間雜。用筆的輕重緩疾富有變化,其字勢尚方,頗見骨力"(《中國書法全集》19卷)。《二謝帖》與《喪亂帖》、《得示帖》連成一紙,縱28.7釐米,橫58.9釐米。法帖內容釋文二謝面未比面①,遲諑良不靜②。羲之女愛再拜。
  • 讓王羲之來教你
    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局部一首先我們來說說處理難度在哪。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局部二下面我們就通過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三個字,來看看王羲之遇到這種問題是怎麼處理的。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中三個「三點」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接連的三個字,右邊都是「三點水」,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寫出來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不過書聖不愧為書聖,這點小問題怎麼能難倒王羲之呢。
  • 王羲之妻郗璿墓識真偽的考據
    《世說新語》記載有「書聖」王羲之袒腹東床,被太尉郗鑑選為「東床快婿」的故事。郗家千金、後成為王羲之妻的郗璿也是一位書法家。2016年7月,上海圖書館受贈入藏王羲之之妻郗璿「墓識」拓本。
  • 李斯特首創「交響詩」體裁,被認為改變歐洲浪漫主義管弦樂的方向
    提到交響詩,不能不說李斯特,也不能不提他的《塔索》。儘管《塔索》是李斯特所寫13首交響詩中的第二首,但把單曲交響樂冠名交響詩,則始於《塔索》。新華社資料圖1839年秋,李斯特來到水城威尼斯。悲傷的拖長的音漸飄漸遠。產生了夕陽光輝的長條映照在鏡子一樣的水面上的效果。」託爾誇託·塔索(1544年-1595年)是生活在16世紀後半葉的義大利詩人。塔索出生在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志向遠大,才華橫溢,卻不被人理解。年輕時塔索是阿芬左公爵的屬下。浪漫的詩人愛上了阿芬左的妹妹菲拉拉,為她創作了許多情詩。阿芬左公爵當然不能允許妹妹與詩人交往,硬說塔索有精神病,把他監禁起來。
  • 王羲之的墨池,魯迅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紹興傳承的是文人情懷
    紹興的書聖故裡被劃分為主要的歷史街區,背靠蕺山,在山南的古民居中顯得很是獨特,總面積大概有0.8平方公裡左右。這個街區前臨街後臨河,十分有水鄉寧靜柔和的特色。蕺山上有一座書院,這座書院的後邊還佇立著一支形似毛筆的塔,名曰文筆塔。
  • 聽,《愛的交響詩》!梁玉嶸唱出必勝信念
    近日,由著名粵曲演唱藝術家、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梁玉嶸演繹的《愛的交響詩》完成錄製。《愛的交響詩》由著名詩人、佛山市作協主席張況作詞、星海音樂學院教授李復斌作曲。原創作品《愛的交響詩》作詞:張 況作曲:梁玉嶸、李復斌演唱:梁玉嶸
  • 都寫得規範平正,王羲之的楷書被稱作聖書,有的卻算不上書法
    王羲之的族孫王僧虔在《筆意贊》中用這麼一段論述:「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他提出書法的妙處在於書法能表字外之意,也就是有神採。但是神採和字形都有,才可以與以往寫得好的人相提並論。讀古人書法論著的應該都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古人論書,包括書法鼻祖蔡邕、書聖王羲之、書聖的老師衛夫人,以及後來唐朝各大書法家對法度森嚴的唐楷的論述,無一例外地把筆畫描述的非常形象。「千裡陣雲」「萬歲枯藤」「陸斷犀象」「奔雷墜石」「鴻飛獸駭」「鸞舞蛇驚」「錐沙印泥」,如此種種,都是點畫的意外之意。也就是說,讓各種筆畫有了各種含義,成了有活力的符號,不再是單純的橫豎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