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二謝帖》

2021-01-12 大西北網官方

法帖簡介

《二謝帖》

【名稱】二謝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行草

【時代】東晉

【材質】白麻紙墨跡

【形制】立軸

【規格】縱28.7釐米

【字勢】5行,36字

【收藏】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宣和書譜》卷第十五錄有《二謝帖》帖目。

《二謝帖》為王羲之書法作品的唐代摹本。行草書,紙本墨跡,5行、36字。《二謝帖》的書法風格為"時草時行,間有近楷者,體勢間雜。用筆的輕重緩疾富有變化,其字勢尚方,頗見骨力"(《中國書法全集》19卷)。《二謝帖》與《喪亂帖》、《得示帖》連成一紙,縱28.7釐米,橫58.9釐米。

法帖內容

釋文

二謝面未比面①,遲諑良不靜②。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③。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④。左邊劇⑤。

大意

與二謝近來未能常會面,(為此我)等待責備並深感不安。我攜女再叩拜。想來邰兒等全都好吧。前些時間憂擔憂的事已妥善。所送事議應當考查並予以省察。(我身體)左部(時而)仍劇烈疼痛。

註解

①《二謝帖》"二謝面未比面"句。"二謝"指謝安

和謝萬。《袁生帖》有"得袁、二謝書,具為慰"句。王羲之與二謝交好,可從其他尺牘,如"二謝雲,秋末必來。計日遲望"得見。"面":見面。王羲之有"無緣見君,故悉心而言,以當一面"等尺牘。"比":近來。王羲之尺牘中多見,如"比見敬祖,小大可耳"。"比面"近來常見面之意,王羲之:"尚書中郎諸人皆佳,比面"。"面未比面",近來不常見面。

②文中"遲諑良不靜"的"遲"謂等待,在王羲之尺牘中習見,如"二謝雲,秋末必來。計日遲望"。"諑"字,《廣雅

》:"訴也,責也"。一作"詠"或"承"。

③句中"邰"字,一作"邵"或"耶"。

④文中"所送議當試尋省"的"議"為古代文體,用以論事說理或陳述意見,如奏議。"試":考查、考試。"尋省":推求省察。

⑤末句"左邊劇",《右軍書記》有"僕左邊大劇,且食少,至虛乏"句。

相關焦點

  • 王羲之《雨後帖》、《二謝帖》高清大字
    王羲之《雨後帖》,紙本,行草,25.7×14.9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為五行草書尺櫝,末款「羲之」,本幅有「世南」、「貞觀」二墨印,又有「志東奇玩」、「四代相印」、「紹興」小璽及清內府諸藏印。 書法密碼微店
  • 王羲之《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合為喪亂三帖「超清字帖」
    #書法##書法愛好者##書法欣賞##行書愛好者#《喪亂帖》創作於東晉永和年間,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草書。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喪亂帖》是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 《二謝帖》是王羲之代表作中的精品,但現已經是日本國寶
    王羲之《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此帖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視為國寶,為中國書法界所知不過百餘年。書法研究的歷代名家都認為此帖的章法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的最好範本,粗細,快慢,輕重節奏,筆墨韻味等在章法上是王羲之書法中的經典代表,此帖的價值可想而知。高清放大版局部1 但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現在是日本的國寶,沒辦法回歸中國。中國政府曾交涉過很多次無果,只能享有這電子版本。
  • 書法藝考(書法史)——《二謝帖》
    《二謝帖》是東晉朝王羲之創作的書法作品。法帖內容:釋文:二謝面未比面①,遲諑良不靜②。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③。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④。左邊劇⑤。大意與二謝近來未能常會面,(為此我)等待責備並深感不安。我攜女再叩拜。想來邰兒等全都好吧。前些時間憂擔憂的事已妥善。所送事議應當考查並予以省察。
  • 王羲之《二謝帖》:一個「靜」字,越看越奇妙...
    2021-01-11 05:29:39 來源: 娛樂有聊沒有料 舉報   王羲之
  • 王羲之珍貴摹本《大報帖》展出 秘藏於日本民間(圖)
    《大報帖》備受關注引發王羲之書法討論熱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書聖王羲之」展覽中,尤其受到關注的作品是《大報帖》。日本放送協會(NHK)對該摹本進行大篇幅報導,因王羲之真跡早已不存於世,而存世摹本也少之又少,《大報帖》自然成為備受世人關注的焦點,也引發了王羲之書法的討論熱潮。
  • 今日讀帖:王羲之《十七帖》之逸民帖。森嚴有法卻流露著逸民情懷
    《逸民帖》簡介及原字標註《逸民帖》是東晉王羲之《十七帖》第二通尺牘。4行,39字,草書。文意顯見隱逸之志,字勢轉顧多姿。王羲之十七帖之《逸民帖》王羲之十七帖之《逸民帖》《逸民帖》中的首字「吾」與尾字「悉」字前呼後應,一氣貫注,顧盼生姿,給人予餘韻蕩漾的視覺欣賞。此外,《逸民帖》中的「東」、「久」字等,明顯保存章草書的筆法特徵如捺腳、回鉤、轉折處的隸書筆意。所謂文以載道,透過王羲之《逸民帖》,我們更能領會到王羲之的筆下是有深厚感情的,他的草書或行書其實是他真情的紙上流露。
  • 秘藏日本1300多年 王羲之《喪亂帖》將回國
    中國書法中的瑰寶——王羲之的《喪亂帖》在海外漂泊了1300多年後,將從日本啟程,首度回國「省親」。同時上路的還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這些珍寶將作為上海博物館和東京國立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書法至寶——日本與中國」大展上最耀眼的「明星」,另有100多件書法名品也將在上海與觀眾見面。
  • 秘藏日本皇宮千年 王羲之《喪亂帖》將回國亮相
    《喪亂帖》在海外漂泊了一千三百多年後,將從日本啟程,首度回國「省親」。同時上路的還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  王羲之的《喪亂帖》堪稱本次展覽最大亮點。《喪亂帖》是王羲之寫給友人的一封書信。因作者無意於書,故書法越見自然。用筆結構與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相比,略帶古意。有專家推斷此種體式的字應更近王羲之書法的本來面貌,《喪亂帖》成為研究王羲之書風的重要材料。
  • 簡談:《二謝帖》與《喪亂帖》的用筆區別
    《二謝帖》整體用筆多變,輕重變化的處理非常明顯,換言之是用筆節奏多變,如從整章看,則呈現一種浪形節奏。如果細化到單字,則單字中又用筆巧變,布白靈動。給人的感覺是像登華山,遠處粗見林壑壯麗,攀登起來處處險絕刺激,下山之後才顯心情愉悅,即便一天累得跟孫子一樣。
  • 王羲之兒子王徽之的《新月帖》,寫喪事也有一番悽美詩意
    唐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宰相山東琅琊王方慶獻出包括王羲之在內數代祖先的真跡合集十卷本給武則天。武則天得獻墨寶卻命宮中制摹本後歸還王家。唐內府《萬歲通天帖》十卷摹本現存一卷,是最接近真跡風格的唐摹本。
  • 火遍全國的《疫情帖》《別來我家帖》作者找到了|「民間聖手」其實...
    非常時期隨手一揮,成就庚子歲首第一帖。《疫情帖》《別來我家帖》前一陣在網上很火。喜歡書法的人都看得出來,這兩幅作品傳統功力深厚,最主要的還是寫得輕鬆隨意。速來看咱村兒裡的《疫情帖》、《別來我家帖》!|裝裱版《疫情帖》▼疫情期間,非本村人員禁止進入本村,本村車子未回的,停在路邊。不許入內,所有人不準搬樹。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此幅《絲布衣帖》手卷橫300 釐米,縱30.5 釐米,其中王羲之書法橫220釐米。41行,166字。目前王羲之流傳下來的《十七帖》、《蘭亭序》、《喪亂帖》、《孔待中帖》、《快雪時晴帖》、《奉桔帖》等,相傳均是唐宋摹本,原墨跡早軼。
  • 《快雪時晴帖》裡的「張侯」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就存在如此誤讀。乾隆皇帝在《快雪時晴帖》題跋「神乎技矣」,又書「神」「妙」二大字,每年瑞雪初降之時即取出賞玩,並留下60多處不同時期的跋語,可見對此「稀世之寶」的喜愛程度。  帖文釋讀為:「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山陰張侯」獨立1行,處於左側偏下位置,應該不是正文內容,多認為是收信人和地址。
  • 古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原來是這裡
    謝安,也稱作安石,是晉朝孝武帝時期的丞相,被人們稱為謝太傅,功勳卓越,十分有威望,一度退隱政界,後又復出執掌大權。謝安任大都督徵討秦符時,從容不迫,調度兵力,最終以弱敵強,打敗敵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在書法方面,謝安是蘭亭集會的成員,常與王羲之切磋書法,在東晉時期極有名氣,知名度僅次於王羲之。
  • 王羲之真跡值多少錢難以估量 一字值八千二百萬億人民幣
    我們臨沂歷史上有過一個最著名的書法家,那就是王羲之,可能很多人想到王羲之會想到王羲之的真跡值多少錢,遺憾的是王羲之沒有真跡流傳,如果有的話,能賣多少錢呢?   王羲之有著「書聖」的稱號,可見王羲之書法功力之深。王羲之書法在當時便已經非常地受推崇,那麼到了現在,王羲之書法值多少錢呢?
  • 王羲之草書的傳世「心法」,堪稱草書中的教科書,在書壇盛傳不衰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古人學習草書有一部重要的草書「心法」,這件「草書心法」,據傳乃是王羲之留給後人的一部「法典這本帖堪稱古人學習草書的一部「字典」,所有關於草書的識讀和需要記憶的要點,都在這本書當中,有過明確講解。
  • 秘藏日本達千年《喪亂帖》要回國省親(圖)
    有獎評新聞   央視消息中國書法中的瑰寶——王羲之的《喪亂帖》(如圖)在海外漂泊了1300年後,將從日本啟程,首度回國省親。同時上路的還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3月13日,這些珍寶將成為上海博物館和東京國立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書法至寶———日本與中國」大展上最耀眼的明星,另有100多件書法名品也將在上海與觀眾見面。  王羲之的《喪亂帖》可以稱得上是本次展覽最大亮點。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對媒體說:「《喪亂帖》是行草墨跡,此帖早在唐朝時期傳入日本。
  • 王獻之聲望在東晉到唐朝超過王羲之,為何最後「書聖」是王羲之?
    導語:王獻之聲望在東晉到唐朝超過王羲之,為何最後「書聖」是王羲之?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也是王羲之兒子裡面為數不多的因書法出名的,他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自己覺得自己的水平超過了他的父親,但是當時的人並不這麼認為。
  • 王羲之髮妻才女郗璿為何被稱為女中筆仙
    郗鑑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尤善草書,卓絕古勁,流傳至今的《災禍帖》書寫沉穩,下筆流暢,豐茂宏麗。郗鑑有二子一女,長子郗愔工於草書、隸書和正楷,其代表作有《至慶帖》《比書帖》傳世;次子郗曇長於草書和楷書。郗愔和郗曇都工於書法,可他們都稱姐姐郗璿是"女中筆仙",意思是女書法家中的神仙,可見其書法非同一般。郗璿嫁於"書聖"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