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
藏西高原上謎一般的存在
七百年興盛衰亡
驚心動魄的歷史流變
只留下一座高聳入雲的城池
古格日出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的日出讓無數人為之傾倒,但古格的黃昏更有其獨特的魅力,如同一首光影與色彩的交響詩。
在動人的音樂中,走進這座傳奇古堡。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坐落在阿里札達縣札不讓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佔地約18萬平方米,共有房屋300餘處、洞窟300餘孔,佛塔(高10餘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及地下通道2條。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
古格故城
跟隨著音樂的腳步,低沉的管樂和貝斯揭開王朝的序幕,緩緩地講述著王朝的種種變遷,曾經有過的輝煌,是那麼的絢麗而精彩。
流動的旋律,靜止的城堡。這一靜一動之間,古格王朝便是鬥轉星移,經歷了數百年風雲變幻。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的主要建築為紅殿、白殿、壇城殿、大威德殿、度母殿和王宮遺址。
遺址背山面水視野開闊,建築群依山而建,層層上收,從北側看呈金字塔形,有堅實穩固之感。
古格故城大門
推開古堡斑駁的大門,沿著城堡的廢墟拾級而上,風聲嗚咽,仿佛還隱約夾雜著金戈鐵馬之聲。
依山就勢,層層疊疊
依山而建的殘垣斷壁上,仍然可以得見古格的建築和洞穴,無法想像當年是如何建造這些巧奪天工的建築的。
遺址裡的暗道是上到山頂城堡的唯一通道,每上一二層,都會向外挖一個窗口,不僅可以用於對外防禦,還能讓自然光線照射到甬道內部。
強巴佛殿
爬過甬道,眼前豁然開朗的王宮是一座200平米見方的建築,均已成為廢墟。
在廢墟中穿行,想像古格王指點江山的慷慨激昂,賓客盈門,威震四方。
山頂上的壇城殿
壇城殿是古格王宮區唯一現存完好的地上建築。壇城,梵語中的「曼陀羅」,壇城殿,也就是供奉壇城的殿堂,一般為密宗重要的修持場所。考古學家張建林認為,古格頂端的壇城殿,應該是專為王室舉行佛教儀式而修建的。
夕陽下的土林
站在城堡的最高處,極目遠眺,整座古堡盡收眼底。遠處山嵐疊嶂,黃土遍地,暮暮蒼蒼。
夕陽下的土林
隨著音樂的流動,弦樂猛然發力,猶如神來之筆,把音樂推向高潮。
此時夕陽的余光中,藍色的天空下,金黃色的古堡與土山融為一體,這座古老的建築遺址,還有著最後的輝煌。
夕陽下的土林
遺址對面的土林,在夕陽的映照下,光影變換。
厚重的雲層仿佛想遮蓋住這片土地,把歷史埋藏在事件深處,讓它千古成謎。
夕陽下的土林
山谷平靜,晚歸的牛羊緩慢地踱著腳步。
蒼涼的暮色下,一個王朝的光輝慢慢隱退,就像那段波瀾壯闊又迷霧重重的歷史。
高潮過後,音樂漸次舒緩,直至尾聲。如同古格王朝的歷史,行將落幕。
遙想三百多年前,這裡有過何等慘烈的戰爭,兵士的嘶喊想必曾響徹大地。無數人為它寫下種種傳說與故事,但籠罩在古堡上的疑雲並沒有完全消失。
我們無法縱覽真相,只能在古堡之上感嘆數百年歲月的流逝,感悟人間的滄桑。
黃昏的蒼涼讓人傷感,但是到了夜晚,白日裡的落寞感一掃而空,帶給我們的只有震撼。
肉眼可見的銀河與漫天繁星,眾流歸海似地向著古堡湧去。這座古老的城池籠罩著夢幻般的色彩。
王朝的沒落是歷史的進程,城池的衰敗是自然的力量,但古格這首動人的交響詩,將日日迴蕩在藏西大地上,餘韻悠長。
本文為玩轉西藏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版權均來屬於原作者和攝影師,轉載需經過原作者同意!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若未經同意隨意轉載就版權問題必追究其法律責任!
玩轉西藏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113808338@qq.com獲取更多信息。
▌來源:阿里旅遊
▌編輯:玩轉西藏【主編:肖楓】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遊網
http://lyw.xizang.gov.cn/
喜歡,那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