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影像創作人程方和他的女朋友程曉,花了5年時間為杭州寫了一首8分鐘長的詩——杭州映像詩,用延時攝影、高速攝影、航拍攝影等,拍攝了9萬張照片,最終選擇了1.8萬多張照片。這首關於杭州的詩,今年4月發布,如今全球播放量破1800萬次,還被百度百科收錄作為「杭州名片」。
如今,他們又拍攝了一部《江幹交響詩》,還準備再拍部更具有國際感的「杭州大片」。
他們用5年時間為杭州寫了一首8分鐘的詩,向世界再次介紹這座城
影像《杭州映像詩》的創作人程方和程曉:
用音樂和畫面,定格最美的杭州
程方和程曉是杭州臨安人,在他倆眼裡,杭州的每一個角度在不同的時間裡都能入畫,「杭州是自然和城市建設融合最好的城市。」
為此,他們踏遍了杭州的大街小巷,走遍了西湖邊的群山,還去了很多高樓的房頂,記錄各種角度的杭州。為了拍出最好的光效果,4次跑到錢江新城拍晚上亮燈;搜出杭州所有代表性的雕塑,一個個實地去看去拍,最後只有少數幾個入鏡。
很多高樓連老辣的記者都混不進去,他們是怎麼走進去的呢?「認真和保安溝通,用我們的作品打動他們。」程曉說,他們會告訴保安,他們是想尋找杭州各種美好的角度,然後給保安看曾經的作品,基本上保安看到他們展示的作品,就會「通融」他們上樓了,「這種被認可的感覺也是非常棒的。」
「拍秋濤路上樹形天橋的時候,附近的很多高樓都正在建設中,我們坐的電梯都是掛在樓外的工程電梯。」但是工人都熱情主動來幫助他們,讓程方和程曉格外感動。他們給記者看了一張照片——二三十層的高樓上,一個鏡頭就架在一塊突出的水泥板上,周邊沒有什麼扶欄。程曉告訴記者,壓住鏡頭的幾個石塊,都是工人們幫他們找來的。
在程方和程曉的作品中,融入了他們理解的杭州的人情味,他說:「我們用長曝光拍攝中河高架車流,拉長的尾燈裡能看到金色的線,這時你會覺得道路就像是城市的毛細血管,每輛開過的車就像是奔忙的細胞,為整個城市的運作輸送能量。」城市在他們的鏡頭裡,變得特別溫暖又有活力。
如果你看程方和程曉的作品,會發現音樂的傳承啟合,和每一個畫面都那麼貼合。
「沒錯,我最看重作品裡三個部分,不僅畫面要美,還要有光和音樂。」程方從大二時就開始創業做音樂的剪輯、也拍攝視頻,後來在電視臺工作了5年時間。他覺得音樂的重要性在整個作品裡佔一半以上。
比如新出爐的《江幹交響詩》,裡面的音樂都是他花了大力氣去找來的,「原來的音樂是BBC一個紀錄片的開頭音樂,我第一次是在車上聽廣播的時候聽到的,音樂代入感非常強,非常開闊,裡面還有金屬的元素,讓人想起城市建設工地上叮叮噹噹的敲打聲。」
於是程方專門找到了播放這個節目的導播,找到了這首曲子的出處,然後再根據畫面進行了剪輯。
現在離G20峰會召開不到一個月,他們說,想通過自己的作品,讓更多的人愛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