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美,藏在384種中國傳統色裡。
色彩本身是一件美好而奇妙的存在,在不同的國度,它有著不一樣的身份與名稱。
桃夭、碧城、月白、星灰,只要踏進中國傳統色的世界裡,便踏進了美的心境。
光聽名字都心動不已,「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中國傳統顏色的命名,最真實地傳達了自然之美。
從字間揉捻出細膩的溫柔,撒向廣闊的山河星海,「皓腕凝霜雪」、「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都說色彩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但中國傳統色,卻也融於生活,關照內心。
然而這些有著雅致名字和獨特審美氣韻的傳統色,卻被長久地遺失在了歷史的各個角落。當巴黎時裝周成為每年流行色的風向標,當潘通色卡成為設計的權威指導,我們不禁會有這樣的思考:那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色彩文化到底在哪裡?
面對這樣的疑惑,下面這本書和色譜日曆或許可以撥雲見日,帶我們回溯時間長河,尋找遺失的美好。
《中國傳統色》
-與華夏失落的顏色久別重逢-
▎翻開這本書,就打開了「美色」的世界。
中國古代漢語中顏色詞的豐富代表了華夏文明的進化高度。豐富的顏色詞由詩詞、典籍、史書、字書、藥典等傳承至今,但龐雜混亂散漫難尋,沒有統一的叫法,也沒有精確的數值參考,導致這些具有文化底蘊的顏色無人問津。
面對失落的傳統色彩文化,本書的兩位作者翻閱了中日色彩相關文獻典籍近400部,以詩文說色,引經據典,梳理、歸納出384種中國傳統色,將逐漸遺失在故紙碑刻之中的傳統色展現眼前。
並以文物取色,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中,精選96件應時應節應色的文物,以手繪方式復原、呈現文物被磨損的色彩,提取中國傳統色色譜。
中國文化有著豐富的意象世界,而傳統色是能夠直接解讀中國文化的一座橋梁。色彩連接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織染、天象、地理、礦物、植物,不一而足。
如「黃白遊」一色,來自湯顯祖寫的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金銀氣,黃白遊,黃山白嶽,這是安徽的兩座名山。
浪漫的海天霞,則來自明朝的時候皇宮的織染局出一種海天霞的羅,宮裡的人做春天穿的內衣。《宮詞》講「海上霞色上青羅」,海霞的顏色上青羅製成海天霞。跟海天霞同時還有一個顏色叫天水碧,天和水的碧色。
在《史記·天官書》講 「辰星之色:春,青黃;夏,赤白;秋,青白;冬,黃而不明」,四時星辰之色亦有大的不同。
除了名字的來歷,顏色背後的蘊意也都有詳細解讀。
想知道李白寫下「日照香爐生紫煙」時,香爐上升騰的紫煙是怎樣的虛渺?玄奘《大唐西域記》裡水色滄浪又是怎樣的景象?《紅樓夢》中黛玉穿「月白繡花小毛皮襖」「楊妃色繡花錦裙」是怎樣的風姿?通過書中呈現的顏色,能夠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讀懂四時色彩之美,就讀懂了生活的智慧。
全書根據四時24節氣,72物候為序編排,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在感知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的季節流變中,洞察時間背後的色彩脈動與古人生活的智慧。
比如紺色,來源是非常美的,弘曆寫過一首「消夏偏宜池上居,銀塘碧浸入窗虛。竹涼響遞迎風際,荷淨香聞過雨餘。逐伴飄來新紺蝶,成群分出小秧魚。」窗外飛來新生的紺蝶,就是這種顏色的蝴蝶。
而凝夜紫,「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多麼酷啊,我們可以想像這種暗紫夜空的顏色。
牡丹粉、松霜綠、苔綠、佛手黃和霜色,四季的起承轉合顏色,還原出了時間的秩序。
如立冬詞條名下色譜十六種。其中半見,立冬之起色;女貞黃,立冬之承色;絹紈,立冬之轉色。繱轄,水始冰之起色;二綠,水始冰之承色;銅青,水始冰之轉色;石綠,水始冰之合色。色彩的運用,有四時之差異,亦有四時的融合。
當我們真正地開始留意四季的流轉,開始感受每一刻的光影變化,這些顏色才能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才能從內心真正擁有那些無法複製的美。
此書與同類型書籍相比,不僅將傳統色豐富至384種,書中還將色名與色值兩相對應,互為考證。
書末附有中國傳統色色譜表和參考文獻,方便進一步研究,在講求美學的同時,賦予色彩簡單直接的實用功能,為設計、繪畫等相關行業提供進一步參考!
設計師與畫家們對色彩有職業的偏好,本書是銅版紙,每一頁顏色中的細微差距,都能快速辨別,契合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根本需求,書中的每一種傳統色都標註了CMYK和RGB色值,方便取閱查詢。
書封面設計提煉了文物元素+色彩的組合,以網格幾何視覺化呈現色彩搭配,書名燙金工藝,形成既傳統高雅又現代時尚之美。
與此之外,還有24節氣色色卡隨書附贈,方便攜帶。
除了文化的探尋,此書也是本值得收藏的實用之書,正如作者的初衷:讓傳統色彩看得到,摸得著走入日常生活,讓色彩背後的文化韻味成為我們的共同感受。
2021 色譜日曆
-讓每一天有顏有滋味-
▎每天重拾一種傳統色。
2021色譜日曆,是《中國傳統色》書的延展。日曆將365種中國傳統色貫穿每日,以色彩關聯文字,輔以詩文,探尋中國古典的文化深蘊。
日曆整體設計簡約風雅,細膩入微。以綠、紅、赤、紫、黃、流黃、青、碧、白、黑色系排列,暗合五正色之青、赤、黃、白、黑,五間色之綠、紅、流黃、碧、紫。
包裝設計將色彩幾何圖案結構重組,生動呼應出中國傳統色彩的包羅萬象,變幻無窮之美。
翻開日曆,內頁72物候日,以手繪的表現形式,精選故宮文物72件為憑收錄,將傳統元素濃縮在色彩的框景下。
蒼青、月白、十樣錦、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藉由小小的框景,遇見大千世界。
▎找到生活與設計的靈感。
日曆圖頁左側標明CMYK和RGB色值同上述書中一樣,復刻傳統色彩,為色彩相關行業從業人士提供靈感。
日曆右下角的每日小詩出自歷史詩文典籍,精簡凝練容易品讀。日常翻閱對照小詩,連結古今的色彩,必會為你帶來有趣的體驗。
如「菉竹」一色,出自張寧《夏仲昭萬竹圖為師知縣題》「江南菉竹漫成林,山縣鳴琴白晝陰」,菉竹漫成林,竹色漫野的意境躍然紙上,不禁會讓人聯想到竹林七賢會友的閒情逸景,雅趣之態。
2021年即將到來,我們將色譜日曆推薦給你,願你在日常的生活裡能感知到中國傳統色彩之美。在2021年打開日曆的每一天,都能有好的心情;在品讀每一首小詩時都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