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美,藏在這384種中國傳統色裡

2020-12-04 來吃好吃的呀

世間美,藏在384種中國傳統色裡。

色彩本身是一件美好而奇妙的存在,在不同的國度,它有著不一樣的身份與名稱。

桃夭、碧城、月白、星灰,只要踏進中國傳統色的世界裡,便踏進了美的心境。

光聽名字都心動不已,「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中國傳統顏色的命名,最真實地傳達了自然之美。

從字間揉捻出細膩的溫柔,撒向廣闊的山河星海,「皓腕凝霜雪」、「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都說色彩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但中國傳統色,卻也融於生活,關照內心。

然而這些有著雅致名字和獨特審美氣韻的傳統色,卻被長久地遺失在了歷史的各個角落。當巴黎時裝周成為每年流行色的風向標,當潘通色卡成為設計的權威指導,我們不禁會有這樣的思考:那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色彩文化到底在哪裡?

面對這樣的疑惑,下面這本書和色譜日曆或許可以撥雲見日,帶我們回溯時間長河,尋找遺失的美好。

《中國傳統色》

-與華夏失落的顏色久別重逢-

▎翻開這本書,就打開了「美色」的世界。

中國古代漢語中顏色詞的豐富代表了華夏文明的進化高度。豐富的顏色詞由詩詞、典籍、史書、字書、藥典等傳承至今,但龐雜混亂散漫難尋,沒有統一的叫法,也沒有精確的數值參考,導致這些具有文化底蘊的顏色無人問津。

面對失落的傳統色彩文化,本書的兩位作者翻閱了中日色彩相關文獻典籍近400部,以詩文說色,引經據典,梳理、歸納出384種中國傳統色,將逐漸遺失在故紙碑刻之中的傳統色展現眼前。

並以文物取色,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中,精選96件應時應節應色的文物,以手繪方式復原、呈現文物被磨損的色彩提取中國傳統色色譜。

中國文化有著豐富的意象世界,而傳統色是能夠直接解讀中國文化的一座橋梁。色彩連接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織染、天象、地理、礦物、植物,不一而足。

如「黃白遊」一色,來自湯顯祖寫的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金銀氣,黃白遊,黃山白嶽,這是安徽的兩座名山。

浪漫的海天霞,則來自明朝的時候皇宮的織染局出一種海天霞的羅,宮裡的人做春天穿的內衣。《宮詞》講「海上霞色上青羅」,海霞的顏色上青羅製成海天霞。跟海天霞同時還有一個顏色叫天水碧,天和水的碧色。

《史記·天官書》講 「辰星之色:春,青黃;夏,赤白;秋,青白;冬,黃而不明」,四時星辰之色亦有大的不同。

除了名字的來歷,顏色背後的蘊意也都有詳細解讀。

想知道李白寫下「日照香爐生紫煙」時,香爐上升騰的紫煙是怎樣的虛渺?玄奘《大唐西域記》裡水色滄浪又是怎樣的景象?《紅樓夢》中黛玉穿「月白繡花小毛皮襖」「楊妃色繡花錦裙」是怎樣的風姿?通過書中呈現的顏色,能夠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讀懂四時色彩之美,就讀懂了生活的智慧。

全書根據四時24節氣,72物候為序編排,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在感知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的季節流變中,洞察時間背後的色彩脈動與古人生活的智慧。

比如紺色,來源是非常美的,弘曆寫過一首「消夏偏宜池上居,銀塘碧浸入窗虛。竹涼響遞迎風際,荷淨香聞過雨餘。逐伴飄來新紺蝶,成群分出小秧魚。」窗外飛來新生的紺蝶,就是這種顏色的蝴蝶。

凝夜紫,「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多麼酷啊,我們可以想像這種暗紫夜空的顏色。

牡丹粉、松霜綠、苔綠、佛手黃和霜色,四季的起承轉合顏色,還原出了時間的秩序。

立冬詞條名下色譜十六種。其中半見,立冬之起色;女貞黃,立冬之承色;絹紈,立冬之轉色。繱轄,水始冰之起色;二綠,水始冰之承色;銅青,水始冰之轉色;石綠,水始冰之合色。色彩的運用,有四時之差異,亦有四時的融合。

當我們真正地開始留意四季的流轉,開始感受每一刻的光影變化,這些顏色才能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才能從內心真正擁有那些無法複製的美。

此書與同類型書籍相比,不僅將傳統色豐富至384種,書中還將色名與色值兩相對應,互為考證。

書末附有中國傳統色色譜表和參考文獻,方便進一步研究,在講求美學的同時,賦予色彩簡單直接的實用功能,為設計、繪畫等相關行業提供進一步參考!

設計師與畫家們對色彩有職業的偏好,本書是銅版紙,每一頁顏色中的細微差距,都能快速辨別,契合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根本需求,書中的每一種傳統色都標註了CMYK和RGB色值,方便取閱查詢。

封面設計提煉了文物元素+色彩的組合,以網格幾何視覺化呈現色彩搭配,書名燙金工藝,形成既傳統高雅又現代時尚之美。

與此之外,還有24節氣色色卡隨書附贈,方便攜帶。

除了文化的探尋,此書也是本值得收藏的實用之書,正如作者的初衷:讓傳統色彩看得到,摸得著走入日常生活,讓色彩背後的文化韻味成為我們的共同感受。

2021 色譜日曆

-讓每一天有顏有滋味-

▎每天重拾一種傳統色。

2021色譜日曆,是《中國傳統色》書的延展。日曆將365種中國傳統色貫穿每日,以色彩關聯文字,輔以詩文,探尋中國古典的文化深蘊。

日曆整體設計簡約風雅,細膩入微。以綠、紅、赤、紫、黃、流黃、青、碧、白、黑色系排列,暗合五正色之青、赤、黃、白、黑,五間色之綠、紅、流黃、碧、紫。

包裝設計將色彩幾何圖案結構重組,生動呼應出中國傳統色彩的包羅萬象,變幻無窮之美。

翻開日曆,內頁72物候日,以手繪的表現形式,精選故宮文物72件為憑收錄,將傳統元素濃縮在色彩的框景下。

蒼青、月白、十樣錦、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藉由小小的框景,遇見大千世界。

▎找到生活與設計的靈感。

日曆圖頁左側標明CMYK和RGB色值同上述書中一樣,復刻傳統色彩,為色彩相關行業從業人士提供靈感。

日曆右下角的每日小詩出自歷史詩文典籍,精簡凝練容易品讀。日常翻閱對照小詩,連結古今的色彩,必會為你帶來有趣的體驗。

如「菉竹」一色,出自張寧《夏仲昭萬竹圖為師知縣題》「江南菉竹漫成林,山縣鳴琴白晝陰」,菉竹漫成林,竹色漫野的意境躍然紙上,不禁會讓人聯想到竹林七賢會友的閒情逸景,雅趣之態。

2021年即將到來,我們將色譜日曆推薦給你,願你在日常的生活裡能感知到中國傳統色彩之美。在2021年打開日曆的每一天,都能有好的心情;在品讀每一首小詩時都能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多少種顏色來形容玉的色彩?去故宮尋找中國傳統色
    你知道多少種顏色來形容玉的色彩?有多少中顏色來定義酒的光澤?如果你對顏色很敏感,並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特別是對故宮裡的那些事兒好奇,那一定不要錯過這本《中國傳統色》。近日,中信出版社推出《中國傳統色 : 故宮裡的色彩美學》 帶領讀者在故宮中開啟美的探索。
  • 中國傳統配色怎麼成就「高級感」?
    這一次,我們打算送你一份厚禮:  你可能還不知道,文化學者郭浩,和故宮文創設計師李健明,聯合600歲的故宮,一起搞了個「大新聞」。  他們翻閱近400種典籍,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文物中,梳理出了完整的384種中國傳統色。
  • 尋找失落的中國傳統色
    人生的美妙,多在不思議、不經意之處。完全沒有想到,從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裡整理中國傳統色,讓我體驗了一次美妙的人生之旅。這個旅程,如同劃著一葉小舟溯流而上,這裡停停,那裡停停,出入宮闈、隱宅、市井、邊塞、名山、大川,在每個時空穿越的碼頭和每個色彩繽紛的現場,我都扮演了「好色之徒」的角色。
  • 這是什麼神仙之旅!在川西的絕美秘境裡造物,與星空雪山共眠!
    四川十分美,七分在川西這裡有深藏數不盡的美景是無數人心之嚮往的神仙秘境如果世間有造物主那麼川西一定是其神來之筆令人滌盡凡塵,得享空明之趣10海螺溝·寂野溫泉泡在貢嘎雪山下的天然溫泉藏進原始森林中的烏託邦
  • 中國古典顏色的名字,古風古韻,美到極致!
    而顏色也有名字,中國古代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並相應的賦予了極美的名字,每一個顏色名字,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頗有意境,極具雅致。從小到大,我們對於顏色的稱呼,好像都是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而早在千百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給每一個顏色賦予了詩情畫意的名字。
  • 《衣尚中國》第八期 探秘中華服飾的「自然之美」
    本期的《衣尚中國》之「自然之美」清新脫俗,解讀了中華服飾上浸染的山水之靈、草木之精,更揭示了其採之有時,?之有道,取之天成,順其?然的高尚理念。  而在「創演空間」,設計師楚豔展示了「自然系列」服裝作品,她挑選的作品不僅遵循了中國傳統的色彩體系,還試圖重構一個屬於當下時代的新「中國色」的體系,讓人們充分領略獨具東方魅力的「自然之美」。  「中國色」中有著天然隨意的美  美存在於天地自然之中,人要了解美,就要到「天地」之中去觀察、去探尋。
  • 豆瓣9.0,驚豔世界的中國顏色,究竟有多高級?
    痴迷於顏色的文化學者郭浩,和故宮文創設計師李健明,他們查閱了400多種文獻典籍,又翻看了近半噸重的故宮圖冊,耗時近兩年,考據出整整384種中國傳統色。寫成《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一書。不止美妝、服飾界,包括家居、設計圈,經典又高級的色彩搭配秘訣,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書中還精心附帶了一份傳統色色譜,並在每一種色塊上標註了CMYK和RGB色值。
  • 告別傳統美的定義,新時代女性值得萬千種不一樣的美
    資訊商業告別傳統美的定義,新時代女性值得萬千種不一樣的美 回顧歷史,傳統中國女性把魅力綻放在家庭裡,評判美的標準卻立於女性身外,賢良淑德、溫軟如玉、三從四德,社會要求女性為男性而美,為他人而美,傳統女性委身而活,個性從何談起?
  • 上海秋天的美藏在公園裡,藏在街道裡,藏在廣場上……
    水上的大片紅杉林格外讓人驚豔,這裡的美不需要任何濾鏡的修飾。「0001」的古銀杏樹大有來頭,有「上海第一古樹」之稱。音樂廳門口的這片區域是市區內最著名的賞銀杏地,面向金陵路。美的讓人只覺驚豔。一大片的火紅花海,有種誤入動漫的恍惚之感。
  • 古詩詞裡的中國色,美得不可方物
    ,最重要的顏色有五種,分別是:黃、青、白、赤、黑。在中國有「黃生陰陽」的說法,把黃色奉為彩色之主。是居中位的正統顏色,為中和之色,居於諸色之上,被認為是最美的顏色。命童寒色倦,撫稚晚啼飢。潦倒慚相識,平生頗自奇。明公將有問,林下是靈龜。
  • 世間花千百種,花語各不相同,寓意也不相同,最悽美的8種花花語
    世間花千百種,花語卻各不相同,它傳遞的寓意也不相同,在贈送花給對方時,弄清花語,才不至於詞不達意而表錯意。世界上最悽美的花語有哪些花呢?印象中彼岸花、曇花、雙生花等。最悽美的8種花花語1、彼岸花彼岸花傳說只在地獄裡生長,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曼珠沙華,它有三種花色分別是紅色、白色和黃色,它是倍受詛咒的的花,在日本花語為悲傷回憶,中國花語為「惡魔的溫柔」。傳說紅色彼岸花在地獄盛開,白色彼岸花在天堂綻放。
  • 杜牧詩歌紅綠色彩搭配淺析:世間萬千斑斕色,為何偏愛這兩種
    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詩有「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而古典詩歌中蘊含的「繪畫美」,則包含色彩、形體和構圖等元素。其中,色彩是最為直接,也極為重要的元素。杜牧擅長用色,在其詩歌中,大量運用色彩,渲染出壯麗江山、多彩山河。
  • 故宮裡的色彩美學:中國人丟失的,終於撿回來了
    詩裡寫「憑高一望楚天低,雲樹蒼蒼暮山紫」, 「暮山紫」是詩人傍晚看到落日裡霧氣蒸騰的山色。這些來自大自然,來自生活日常的傳統色,蘊藏著古人對萬事萬物的觀察和理解。中國人的唯美和詩意,在傳統色裡,找到了感官上的直接印證。幾乎每了解一個傳統色,都會讓人不住感嘆,怎麼能這麼美!
  • 當木紋邂逅色彩:典雅絢麗的木板畫,藏於畫中的神秘女孩
    紙張、布面在繪畫中是最常見的畫材,但隨著電腦技術的普及,很多人也漸漸習慣並喜歡上了電腦繪畫,但人們這顆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心從未停止過。這不,有這樣一位畫家,便開始了她在木板上的創作之旅。世間的畫材有無數種,但唯獨只有木板畫的材質,富有耐人尋味的特點。它摻雜著木的紋理和清香,以及屬於那個年代的印記。
  • 中國丟失的顏色,被他們撿回來了
    今年10月,《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出版即熱賣,豆瓣評分高達9.0。在書中,尋常所見的粉紅、土黃、米白、淺藍搖身一變,成了「桃夭」「秋香」「凝脂」「天縹」,這都是中國古人對這些顏色的傳統叫法。
  • 何世紅:我的宇宙裡,為你藏著無數溫柔的星球!
    ,為你藏著無數溫柔的星球! 來源: 中國金融網 何世紅  2021-01-12 10:22:34 有一種呼喚被稱為愛,有一種羞澀被稱為情,在愛的海洋裡,總有一種特殊的聲音在向你召喚。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和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佛教出家僧侶通曉經藏,可稱為經師;通曉律藏,可稱為律師;通曉論藏,可稱為論師;如果學問廣博、獨具智慧,通曉三藏經典無礙,可稱為三藏法師,比如姚秦王朝的鳩摩羅什、大唐王朝的玄奘法師。佛教經典浩如煙海,其中最短的、流傳最廣的,莫過於大唐三藏法師玄奘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為有源頭活水來:流釉之美
    世間一切事物,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在不斷運動著。天上雲捲雲舒,溪水汨汨流淌,四季不斷變化,植物生生不息……世間萬物在流動的過程中,表現出千姿萬態的動態之美。在靜態的瓷器中,常常出現自然流淌的釉紋,如此動靜相宜,美輪美奐。
  • 中國古代工匠竟然能把動物角做的如此之美,30件角類文物
    清前期 雕犀角山水人物盃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普通動物的角在非洲人手上也許是用來吹響的號角,在北美印第安人手上也許是用來佩戴在胸前的裝飾、在西方野蠻人手上也許是用來懸掛在家裡的象徵徵服的勝利品,但是在中國高超的工匠手上,就能變成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 這連綿的大山褶皺裡,藏著你尋覓了100次的的生活真諦
    大部分在廣西的工作者,不用被高壓工作的浪潮吞沒,也能夠悠閒自在地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忙與閒的微妙平衡,是廣西人追求的生活之道。「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就是韓愈抒發的對廣西之景的感嘆。與世無爭、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