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進展》——地學期刊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2020-11-28 中國科學院

    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所推出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顯示,被ISI收錄的《大氣科學進展》764篇文章在1998年1月1號至2008年2月29號期間,被引用了1658次。在剛剛公布的ISI 期刊引證報告中,《大氣科學進展》2007年的總被引頻次達716,比上一年度增長48%。基本科學指標是基於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而建立,為研究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提供研究績效的量化分析,在宏觀上跟蹤科學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由於《大氣科學進展》在ISI引文資料庫中的突出表現,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旗下的「科學觀察」網站 (http://www.sciencewatch.com/)將《大氣科學進展》譽為地學期刊中冉冉升起的新星。2008年4月底,「科學觀察」採訪了《大氣科學進展》三位主編——吳國雄院士,王會軍教授和張大林教授,並將此次採訪刊登在《科學觀察》7月份網刊上(詳細報導請參見http://sciencewatch.com/inter/jou/2008/08julAdvAtmospSci/)。

    《大氣科學進展》引證數據的增長正是中國學術界國際影響力提升的一個縮影。「科學觀察」編輯Christopher King撰寫的專題文章《科學產出和影響力大幅提高,中國浪潮洶湧而至》一文指出,2007年度中國大陸的科技論文發表數量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論文的影響力雖然在某些領域內還稍遜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發展態勢很好,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改革開放之後,國際交流以及合作的加強,給學術期刊帶來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科學沒有國界,學術期刊只有到世界的舞臺上去,參與全球學術交流,才能不固步自封,突破發展的瓶頸,取得質的飛躍!這點在《大氣科學進展》的發展道路上得到了體現。從創刊之日起,《大氣科學進展》就把眼光放到了同領域內世界一流期刊上,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以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最近幾年,《大氣科學進展》在主辦單位和基金委的資助下,在三位主編的領導下,依託於一個國際化的編委會,採取一中一外國內外專家相結合的審稿機制,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收穫頗豐。尤其是從2006年開始,《大氣科學進展》與世界著名的Springer科學與商業媒體集團合作,依託Springer覆蓋全球的發行渠道,豐富的學術期刊營銷經驗,特別是功能強大的網絡出版平臺?SpringerLink,使得《大氣科學進展》的顯示度顯著提升,國際影響力在短期內迅速增強。

    2007年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的普遍關注。氣候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成為了一個關係到全球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國際焦點問題。人與自然究竟應該如何和諧共處,成為了擺在世界科學家和政治家面前的一大難題。隨著各國對氣候與環境問題的關注,大氣科學研究已經成為一個研究熱點,這也給《大氣科學進展》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今後,《大氣科學進展》將繼續關注於大氣科學領域內最新發展,積極服務於國內外學者,爭取發表更多更好的學術論文,早日成為國際一流期刊!

相關焦點

  • 《大氣科學進展》| 氣象萬千 初心不變
    為了大力推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在論壇舉辦之際,我們將一些期刊的好做法好點子介紹給大家,以助力我國科技期刊健康成長。今天給大家帶來氣象萬千 初心不變《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簡稱AAS)創刊於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
  • 他是娛樂圈冉冉升起的新星,未來歌壇的巨星,被稱為音樂界的鬼才
    娛樂圈的新星冉冉升起,他被娛樂圈音樂屆稱為「鬼才」!聽到這個稱號,就知道他唱歌實力有多麼厲害了,作為90後的他,實力圈粉這一代人!成為萬千少女心中的男神! 娛樂圈的歌手有很多,也有歌手從事影視方面!
  • 【威寧每日新聞】陸朝陽:量子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陸朝陽,正如其名,在物理學研究領域裡取得的卓越成就,就像一輪冉冉升起的旭日,煥發出炫目的光彩。 陸朝陽出生於1982年12月,是浙江東陽市畫水鎮人。他自幼聰穎好學,1997年從畫水鎮中考入東陽中學。在東中期間曾擔任實驗班班長,獲得過王惕吾一等獎學金和嚴濟慈獎學金。 東陽中學素以理科教育見長,幾任校長都是物理老師出身。
  • 《大氣科學進展》(AAS)被評選為「2017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NKI)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5家單位聯合主辦、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於11月22日-23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 最新影響因子發布,國產 SCI 冉冉升起
    昨晚,JCR 官網公布了最新的 SCI 期刊影響因子,令人感到自豪的是,國產 SCI 冉冉升起! 1. 該期刊創刊於 2014 年,僅用不到 6 年時間便領跑全球,在 JCR 全球綜合期刊中排名第 3 位,僅次於 Nature 和 Science,自引率不到 1% 的同時做到審稿周期 2 月之內,實屬不易。
  • 《大氣科學進展》和《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參加AOGS 2014展會
    應亞洲太平洋地球科學學會(AOGS)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英文國際期刊《大氣科學進展》和《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於7月28日至8月1日參加在日本札幌舉行的AOGS 2014年會(第十一屆年會)聯合布展宣傳。
  • 大氣所《大氣科學進展》影響因子提升至1.479
    >  根據湯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科技信息集團6月19日發布的2014年SCI期刊引證報告,《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AS)2014年影響因子穩中有升,達到1.479 (圖1),在全球77種同類(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期刊中排名較上年進步3名
  • 優勢產業「鏈」嶽陽丨歷史文化名城亦是冉冉升起的工業「新星」
    如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秉承著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不斷求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體經濟,一顆閃耀的工業「新星」正冉冉升起。變廢為寶,「破爛」裡建起的「城市礦山」龍智新材料公司的生產車間。今年以來,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依靠汨羅再生資源回收集散市場優勢,建立了從再生資源回收、粗加工向中高端產品轉變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再生資源收購網點達5000多個,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年回收量350多萬噸,再生銅、鋁、鉛、塑料、不鏽鋼、碳素等年加工量240多萬噸,成為全國影響較大的原材料產品生產基地,也是紐約期貨市場銅價的監測點、全國再生塑料價格的監測點。
  • IAP喜報 《大氣科學》入選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遴選結果發布在2016年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我所主辦的《大氣科學》入選「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
  • 地學(包括海洋)高質量期刊目錄:國內358種,國外258種
    ,推動同等水平的國內外期刊等效使用,體現應用實踐類科研成果的應有價值,引導國內科技工作者將更多優秀成果在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首發,突破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瓶頸,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進行良性可持續發展,推動建設適應世界科技強國需求的科技期刊體系,助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中國科協經過統一部署,2018年起,選取6家全國學會首批試點開展了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發布工作。
  • 《大氣科學進展》組織專刊紀念創刊30年
    為紀念《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簡稱AAS)創刊30周年,AAS主編組織紀念專刊,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撰寫綜述文章。經過編輯部緊張工作,13篇專刊文章已全部預上網發表,分為32卷第一、二兩期發表(目錄附後,預上網版本下載地址:http://159.226.119.58/aas/EN/article/showNewArticle.do)  AAS創刊於1984年,由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主要報導國內外大氣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範圍涉及天氣系統、數值天氣預報
  • 《大氣科學進展》表彰年度優秀文章和審稿人
    《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自2013年入選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發起的「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以來,積極紮實地開展期刊的國際推廣工作,期刊的網絡點擊量、下載量(圖1)和總引用次數(圖2)一直穩步提升。
  • 一個以解「簡單的難題」而出名的數學新星在冉冉升起
    一位以解決看起來最簡單、然而又非常艱巨的數學難題而聞名的數學明星在冉冉升起。他的名字叫詹姆士·梅納德,英文名:James Maynard。可能是因為太年輕,在中國鮮有人知,但是在國際數學界卻是一位響噹噹的數論數學家明星。
  • 國際地學頂級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發表太原理工大學...
    近日,太原理工大學李彥榮教授研究團隊在黃土地質與地表過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地學頂級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地學大類1區TOP 3期刊;影響因子9.5)發表論文「Loess genesis and worldwide distribution」。
  • 2018年中科院地學類期刊分區名單(完整版)!
    根據中科院公布的最新數據,基於學科大類,將地學類期刊分區情況整理如下,包含各期刊大類分區、小類分區、影響因子以及3年的平均影響因子,供大家查閱參考!一起來看下地學領域的這些期刊究竟表現如何?  2018中科院期刊分區表  (地學1區)
  • 國際大氣科學發展經驗淺析
    綜觀世界大氣科學的發展潮流,剖析美國、日本及歐洲共同體等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大氣科學研究方面取得較快進展的因素,可以看出有以下主要經驗:  1、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使科研能力不斷提高  將最新的科學技術引進大氣科學領域,形成新的大氣探測技術、快速通信和計算機處理技術,以獲取新的更多的可用大氣信息,是推進大氣科學取得突破的前提。
  • 中國大氣科學專業十大高校
    該校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於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一;2017年,大氣科學學科成為「雙一流」建設學科,並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榮獲「A+」等級;大氣科學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
  • ...拍攝一輪血紅色的滿月從沙斯塔山附近冉冉升起,氣象學家表示...
    2020-10-07 08:08:25來源:FX168 【美加州出現血紅色滿月】10月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當地居民通過延時攝影拍攝一輪血紅色的滿月從沙斯塔山附近冉冉升起
  • 清華大學地學中心成立3年 成績斐然—新聞—科學網
    校方與科技部前部長徐冠華院士討論後一致認為,清華作為地學的後來者應該突出交叉學科的優勢,以全球變化研究作為復建地學的突破口。」羅勇說。 交叉優勢讓清華地學走得更遠、更快 正如當初設想的那樣,清華大學地學中心在交叉學科建設上的努力取得了明顯的進展,逐漸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 【原創】太陽光譜LED冉冉升起,巨宏光電向陽生長
    【原創】太陽光譜LED冉冉升起,巨宏光電向陽生長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