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sity matters #1 熟豆密度之於萃取

2021-02-26 CAFEEX

如果喜歡本文內容

請轉發、點好看和「喜歡作者」

期待你的評論、交流

Let『s learn more about coffee

謝謝大家的等待!時隔快兩個月,新的原創總算是讓我擠出來了。本系列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密度」的概念。密度是一個在咖啡行業中中經常被提到的概念,常有「生豆密度越高越難發展」、「熟豆密度越低越容易萃取」等等的說法。但我們真的知道為什麼嗎?其中會不會有什麼可以繼續挖掘的信息?

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密度是對特定體積內的質量的度量,密度等於物體的質量除以體積,可以用符號ρ表示,國際單位制和中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密度的單位為千克/米3。

在咖啡行業中,一般用作衡量咖啡豆密度的單位是g/L,即每等同於一升水(一立方分米)體積的咖啡豆,它們的重量有多少克。國際標準的方法叫做自由落體密度(自行百度),但實際上這個測量的方法誤差不小——用一個已知容量的容器,裝滿咖啡豆,這些咖啡豆的重量和容器容量的比值,就是一個用這個方法測量出來的密度係數。今天即使是看起來很高端的Sinar BeanPro,測密度的時候其實也差不多是用這個方法,更多的擴展閱讀在下方,感謝Royal Coffee的總結分享:https://royalcoffee.com/green-coffee-analytics-part-iv-density/

此法測量的生豆密度一般在800g/L上下,而水的密度為1000g/L,就這個數據比較已經能看出問題——密度比水小的物質,一般只會浮在水面,而我們最常接觸的高海拔咖啡生豆,是沉底的。誤差的主要原因是生豆之間有很大的間隙,只有倒進去純水補滿了,然後用容量減去水量,得出更加接近真實的體積,這樣就能算出接近事實的數據,舉例說明,我們試過用這個方法,將標準數據750g/L的一款生豆,修正為1150g/L,後者是符合沉底現象的數據,也是更接近事實的數據。更精確的方法應該是「排水法」。

(截圖自youtube傑恩咖啡對Sinar的介紹視頻)

雖然距離客觀事實誤差很大,但是這是一個泛用的國際標準法。在一樣的測量方法當中,咖啡豆之間密度的對比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於這個方法用起來有多方便?我們只需要一個已知容量的容器,還有一個秤,還有一把直尺,就可以了;比方說,我們有一個容量200ml的杯測碗,把它放在秤上重量歸零,然後儘可能往裡面放滿想要測的生豆(標準方法是距離10cm自由落體傾倒),最後用直尺沿著杯口把過多、過高的豆子掃掉,然後測一下放裡面的生豆有多重,假設豆子重160g,那麼這款豆子在這個測量法下的密度就是:160÷200x1000=800g/L。

用跟上面完全一模一樣的方法進行測量,熟豆的密度同樣能夠方便地測出來。而我們首先要討論的內容,反而是從熟豆的密度開始。

承認並了解這樣的誤差後,我們回到應用上。已知密度、重量的時候,就能計算出對應的體積。假設,今天我們有同一款生豆,烘焙出來不一樣的烘焙度,它們的密度和體積的關係有:

顏色更深的豆子#1,在相同的重量下,體積大了有57÷44≈30%!!這意味著:我們即使用同樣的研磨(假設顆粒分布完全一致)、完全一樣的熱水來萃取這兩隻熟豆,#1的接觸表面積就比#2足足多了30%,直接意味著萃取效率也可能提高了30%!之前我們在「深烘難於上天」(文末有參考連結)的內容裡已經了解到,深烘的咖啡在相同的粒徑範圍(意味著基本相同的接觸面積)下,萃取效率有可能比淺烘更慢的。但這一特點無法中和體積帶來的萃取加速,再加上「深烘豆在研磨時更傾向於精細分布」,都支撐著「熟豆密度越低越容易萃取」這個說法。除此以外,體積更大也意味著萃取的過程中更難以取得均勻的效果:最後我們梳理一下今天的邏輯,下面表格的前因後果順序是從左到右:

1、 即使生豆不一樣,其實你也可以通過直接測量熟豆密度,協助判斷一款既定熟豆的體積。
2、 根據這樣的對比,除了最常用的降低萃取效率的調整外,其實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減少衝煮量——等比例減少咖啡粉的量,例如原本是15/250的比例,什麼都不變的情況下,減少到12/200 ,如此類推。


   Contact us  

關於CAFEEX贊助、展位預定請諮詢


包主任 Fizz

「 166 2122 2841 」

相關焦點

  • 看紀錄片學單詞:物體或物質的密度 | density
    理解:形容密度非常緊湊的物質→密度同根詞:condense (v.) 濃縮;凝結①  骨密度I'm just expressing concer.我只是表示關心而已。Let me guess-- about my bone density.
  • 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的萃取過程和技術簡介
    但每種咖啡豆都有優缺點,Espresso的萃取方式將咖啡豆的特性多倍的強烈表現出,因此若用單品豆,會將該豆的缺點過份擴大而造成不愉悅的口感,這就是為什麼Espresso幾乎全用拼配豆萃取,只有少數豆種可單獨用於Espresso。選擇拼配豆的基本原則為,萃取出的Espresso必須有厚質感(heavy body),適當的酸性(acidity),還需要有些甜味讓咖啡的酸味和苦味得到平衡。
  • 咖啡萃取與什麼有關?萃取實操分享!
    關於咖啡液狀態,到了萃取的中段,左邊的導流口總算流出水柱了,而右邊依然是滴落狀態,而且看2邊流出的咖啡液顏色差異很大,尤其是右邊顏色很深,這裡說明了粉餅內部不均勻,原因有2——1:布粉不均,右半部的咖啡粉比左半部多,壓實後密度更高導致2邊萃取不均;2:
  • 用R做density圖及代碼
    BioNews,專注於報導生命科學領域相關新聞,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BioNews"(id : iBioNews)我們在想要展示我們的科研成果的時候經常會需要用到一些圖,其中密度圖毫無疑問是我們的常用圖
  • 萃取前,如何確定咖啡的最佳粉量和萃取比例?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讀者在做萃取決定時,提供思考的源泉。 建議咖啡師在根據萃取方式決定萃取比例之前考慮幾個因素,而不是總是依賴標準的、流行的萃取比例(例如2:1用於濃縮咖啡,17:1用於滴濾式咖啡)。
  • 消防英文:Vapor Pressure, Boiling Point and Vapor Density-蒸氣壓、沸點及蒸氣密度
    一般來說,雖然有些固體非常危險(皮膚接觸或被身體吸收),高蒸氣壓之氣體及液體才是真正對應變人員最大之風險所在。這些化學物質更危險,因為它們有能力在空中傳播、飄散並透過空氣傳播而被吸入。)● Vapor pressure (Vp), boilingpoint (BP) and vapor density (Vd) are three physical properties that aresignificant in determining risk.(蒸氣壓、沸點、蒸氣密度是在決定風險時很重要的3個物理特性。)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粉量的多少會影響粉餅的密度,在同樣力度的填壓下,過少的粉量會比較稀疏,導致流速偏快,進而萃取不足,反之則密度較為密實,流速較慢甚至難以萃取出咖啡液。 |萃取不均勻問題如果粉太粗了,然後還拉長萃取時間,就是一種萃取不均勻的情況,所以粉粗了也不一定就只有偏酸,還要看萃取時間。
  • 耕作制度的革命:一年一熟單作制 一年兩熟多熟制
    我國歷史上由一年一熟的單作制向一年二熟的多熟制過渡這個大變革,是在宋代完成的。具體地說,約在兩宋之交,時當12世紀初葉。這是我國農業耕作制度史上帶有革命性的重大轉折,其意義、影響十分深遠。圖2三要形成互相銜接的作物品種系列,特別是要發展麥豆之類的越冬作物,以求避免作物生長期之間的矛盾,才能實現稻麥、麥豆一年兩熟的目的。
  • 電荷密度波的形成機制之謎
    在一維體系中,Peierls機制很好地解釋了電荷密度波的機理。由於電荷密度波這個想法就是Peierls提出的,無論在教科書上,還是實際材料中,討論電荷密度波首先就要考慮這個機制。不過,這個機制的核心並不是電子聲子耦合(electron-phonon coupling)。
  • 新安萃取提釩生產線萃取分離機參數
    新安萃取提釩生產線萃取分離機參數萃取提釩生產線處理區域無底部軸承和機械密封,無滲漏風險,解決了離心萃取機故障頻繁、使用壽命短的難題,節約了設備維護費用。節能——處理量更大、更節能(同等處理量的情況下,其功耗是傳統環隙式結構離心萃取機的1/10~1/3)。
  • 2012年環保工程師考試輔導:萃取法(1)
    1、基本原理  為了回收廢水中的溶解物質,向廢水中投加一種與水互不相溶,但能良好溶解汙染物的溶劑,使其與廢水充分混合接觸。由於汙染物在該溶劑中的溶解度大於在水中的溶解度,因而大部分汙染物轉移到溶劑相。然後分離廢水和溶劑,即可使廢水得到淨化。
  • 如何調整濃縮咖啡萃取
    這個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做的——調磨豆機器。意式咖啡的研磨度並不是單單定在某一個刻度上就可以了,那什麼時候要調整研磨度呢?【關於研磨度調整】1.氣溫、氣壓、溼度驟變時:尤其是開放空間最明顯。2.咖啡豆新舊替換時:一包咖啡豆用完,又倒入新開封的豆子交替時。因為新開的咖啡豆烘焙日期、批次、養豆期都有可能不同,而導致萃取情況迥異。
  • 咖啡熱讀 | 低壓萃取為什麼更好?
    當時我表示震驚,因為我進入精品咖啡行業已經4年之久。我承認當時我的自尊心有些受打擊,但出於對極致的咖啡的嚮往,我還是問了一句:「為什麼這麼說?」這個人名叫 Michael Cameron,來自www.strivefortone.com網站,他向我展示了低壓萃取法(LPE)。在自己嘗試之後,我承認這種方法的確會讓咖啡的口味更加均衡,且品質的穩定性非常高。
  • 溼法冶金工藝設備溶劑萃取分離多級逆流萃取設備
    溼法冶金工藝設備溶劑萃取分離多級逆流萃取設備溶劑萃取分離離心萃取機與傳統的廂式萃取設備在工作原理上有著本質的區別。離心萃取機是利用電機帶動轉鼓高速轉動,密度不同且互不混溶的兩現代溼法煉銅的工藝包括浸取-萃取反萃-電積三部分,構成三個循環,鄭州天一萃取主要做的是萃取和反萃階段。
  • 乾貨:詳細講解咖啡手衝萃取,精確到0.1克,衝出屬於你的味道!
    而了解咖啡的味道會在不同的萃取階段發生怎樣的變化,濃度、味道都會有哪些區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EXTRACTION萃取首先要來了解的就是萃取。萃取就是熱水注入咖啡粉之後,溶解出的咖啡粉中所含的可溶解物質的量,這個過程即被稱之為萃取。舉個例子來說,使用20g的咖啡粉製作一杯咖啡,可能只會有4g的物質被萃取出來。
  • 牡丹江萃取釜離心萃取分離機上海
    牡丹江萃取釜離心萃取分離機上海天一萃取公司簡介:鄭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科技型企業,主要致力於液液混合與分離設備的研發和應用。產品廣泛應用於精細化工、溼法冶金和環保等多種領域。
  • 超臨界萃取裝置
    在超臨界萃取過程中,有以下幾個關鍵參數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a)壓力。是SFE中最重要的參數。一定溫度下,隨著壓力的增大,流體密度顯著增加,溶質的溶解度增大,萃取效率提高。但過高的壓力並不一定使提取效率增高。一般建議在400bar左右。 b)溫度。在SFE過程中,溫度增加,加強了其擴散能力,使得被萃取物在超臨界CO2中溶解度增加。有利於萃取。
  • 網紅「鷹嘴豆」不健康?營養師:大錯特錯,尤其適合這3類人吃
    但也有人說網紅「鷹嘴豆」不健康,如果你這麼想就錯了,別看它生的時候硬硬的,但做熟後口感比高不差,主要以面為主,就好像是土豆一樣。可以說在豆類中,口感是最好的,有著「豆中之王」的稱號。再來看它的營養價值,鷹嘴豆營養高,從中國營養成分表看出,每百克鷹嘴豆熱量為160千卡、蛋白質8.9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27.4g、膳食纖維7.6g,還有較高的鉀、磷成分,尤其是適合這3類人吃。首先是減肥人群,秋季正是減肥的好時期,早晚溫度適中,正適合跑步、快走、跳舞、跳繩等有氧代謝運動。而它早在美國, 就已經被打造成健康食物,市面上也銷售著各種口味的鷹嘴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