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in Chemistry最具影響力獎:復旦大學張凡教授(另有多位...

2021-01-11 網易

2020-12-24 18:16:43 來源: 化學加網

舉報

  

  與 Frontiers 合作的22萬名編委和審稿人是保證期刊良性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他們的貢獻成就了全球科研成果可以在 Frontiers 嚴格、透明且高效的發表。

  年末之際,Frontiers in Chemistry 評選出多位對期刊發展有傑出貢獻的編委,其中多位中國學者獲獎。

  復旦大學張凡教授 - 最具影響力獎(Inspiration Award):

  

  我們同時圍繞「化學」的話題對張凡教授進行了簡單的採訪(上下滑動查看):

  Q:您為何會選擇化學這一領域?這份熱愛從何而來?

  A:我在中學時期就對化學的創造力以及奇妙的化學反應現象著迷,可能這是驅使我在未來專攻化學研究埋下了種子。除此之外,我一直對化學與其他學科(特別是生命科學和醫學)之間的跨學科合作感興趣。正是由於這種興趣,我和團隊始終專注於採用化學方法來解釋生命科學中的未知問題,以及設計化學工具來解決醫療領域中尚未解決的問題。

  Q:如果不在化學這一領域,您可能會選擇什麼職業?

  A:我覺得最有可能成為光學工程師吧,因為我對「掌控光」有濃厚的興趣。其實基於這種興趣,我目前的工作也需要對光學相關理論有著很好的了解。

  Q:請您介紹一下目前您和團隊的一些最新進展吧?

  A:目前,我們團隊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使用具有近紅外螢光的小分子探針和我們自己製造的成像設備來研究重要的生物醫學問題,同時我們還與一些外科醫生合作解決臨床環境中的實際問題。

  Q:如果有機會穿越時空,您最想見哪位化學家?為什麼?

  A:居裡夫人。居裡夫人因為發現放射性元素而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她當時對所有已知化學元素和化合物進行全面研究的執著讓我印象極其深刻,我會一直尊重和感謝她對科學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Q:如果在元素周期表中選擇一個您最喜愛的元素會是什麼?為什麼?

  A:我會選擇鑭系元素,因為它們在無機化學領域中非常重要。而且我對開發用於生物成像的鑭系元素納米探針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多位期刊副主編獲得傑出貢獻獎(Outstanding Associate Editors Award):

  他們對Frontiers的開放獲取出版模式表現出了極大的奉獻精神,對我們的同行評審給予了堅定支持,並為該期刊的高質量增長有巨大貢獻。

  

  另有兩位主編獲得 最具領導力獎(Leadership Award)及最具多樣性獎(Diversity Award):

  

  

  關於 Frontiers in Chemistry

  Frontiers in Chemistry 是備受全球研究者支持和尊敬的化學期刊,最新影響因子:3.693中科院及JCR分區均為2區。

  期刊重點關注以下15個方向:

  

  我們同時整理了 Frontiers in Chemistry 近五年高被引論文合輯,請在Frontiers公眾號後臺回復「化學高被引」打包下載:

  

  我們藉此感謝每一位作者、編輯以及評審,是你們的參與和貢獻讓科學在這個世界上更加開放。

  Frontiers 總部位於瑞士,是全球領先的開放獲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於使科學在全球範圍內更加開放。關於 Frontiers 的更多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訪問我們的官方網站。亦可在公眾號後臺留言進行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復旦張凡團隊 在近紅外螢光壽命活體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 | 復旦大學新聞網 編輯 | 化學加導讀8月6日,《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張凡團隊的科研成果,為以上難題的攻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可能。
  • 復旦大學在J-聚集體用於近紅外第二窗口生物動態螢光成像新進展
    近期,復旦大學化學系張凡教授研究團隊報導了最大吸收和發射波長均大於1300 nm的近紅外成像探針FD-1080 J-聚集體。實驗通過生物相容性較好的磷脂誘導花菁染料FD-1080分子自組裝形成具有規則排列的J-聚集體。
  • 張凡教授綜述:探索鑭系元素摻雜的核殼結構上轉換納米粒子
    共同第一作者:凡勇,劉璐;通訊作者:張凡DOI:10.1016/j.nantod.2019.02.009全文速覽近日,復旦大學張凡教授以 「Exploiting lanthanide-dope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s
  • 復旦大學化學系李明洙教授課題組招生、招聘公告
    李明洙,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知名超分子化學家,主要從事超分子組裝體的構築、功能性納米材料的開發及生物藥物材料的設計方面的研究,共發表SCI 研究論文230 餘篇同時,以分散性良好的二維多孔片層組裝體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其在催化大環環化反應,手性拆分等方面的應用。以上兩個研究方向成果詳見近期發表的文章(如Nat. Mater. 2018, 17, 599, Nat. Nanotech. 2017, 12. 551, Nat. Comm. 2019, 10, 1080, J. Am. Chem. Soc. 2019, 141, 4182, J. Am.
  • 「中國創造」的典範:多光柵摺疊光譜——訪復旦大學陳良堯教授
    2006年,國際兩家光電子雜誌Laser Focus World和Photonics Spectra的編輯曾分別主動在世界技術新聞專欄中特別介紹了復旦大學陳良堯教授課題組研發的多光柵二維摺疊光譜技術,認為該技術的創新原理和方法將能夠被拓廣並應用於更具挑戰性的高效率光譜獲取和分析領域,以及推廣到中遠紅外光譜分析領域
  • 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復旦大學化學系官網顯示,該項目資助周期5年,直接經費6000萬元,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2021全國研招直播年度評選活動」最具影響...
    作為活動主辦方,中國教育在線開展「2021年研究生招生直播年度評選活動」,結合各院校直播的人氣及互動效果、場次數量及時長、直播創新形式、直播內容質量等,評選出「最具人氣獎」、「最具敬業精神獎」、「最具創新力獎」、「最具影響力獎」、「最高質量獎」、「最佳貢獻獎」共計六大獎項。  在本次評選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得「最具影響力獎」。
  • 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開啟,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
    學院擁有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3個省部級研究平臺,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學院擁有一流的開放共享大型儀器平臺,為科研項目提供有力的支撐;學院的師資隊伍力量雄厚,80位教授約一半擁有院士、千人、長江教授、傑青和青年千人等國家人才項目稱號,學院有良好的科研合作氛圍,有完善的Mentor計劃,有充滿生機活力的PI體系,助力青年才俊的成長,有利於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我們面向海內外誠聘青年英才。
  • ...螢光成像定量檢測多個腫瘤標誌物-螢光,成像,腫瘤,切片,張凡...
    原標題:腫瘤精準診斷新方法有望試行螢光成像定量檢測多個腫瘤標誌物  復旦大學昨天發布一項最新科研重大突破成果,並引起了國際關注。該校化學系教授張凡團隊經實驗發現,近紅外螢光壽命成像技術可運用於活體多重檢測當中,有望成為一種全新的腫瘤精準診斷方法。  目前,對組織進行切片仍為臨床醫學中診斷腫瘤的主要方法。
  • 金力--復旦大學教授
    姓名: 金力    職稱: 教授     聯繫地址: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E-mail地址:ljin007@gmail.com    簡歷    1985年復旦大學生物系遺傳學本科畢業;    1987年復旦大學遺傳所遺傳學碩士畢業;    1994年獲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生物醫學科學/遺傳學博士學位;    1994年至1996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醫學遺傳學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
  • 好的大學有什麼?看看校訓校風,復旦教授:社會關懷和天下關懷
    然而,大學排名、大學學科實力、就業情況等指標固然要看,可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要想選好將陪伴你四年乃至10年的學校,最重要的,我們一定要關注體現這所大學獨特底蘊的校風到底是什麼。有一位復旦學子談起了校訓:之於這所學校,我們只是滄海一粟,而它的烙印,卻長相陪伴我們,去到更多更遠的地方……復旦教授告訴你,校訓背後的故事復旦大學的校訓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復旦大學楊繼、鍾江和盧大儒三位教授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復旦大學楊繼、鍾江和盧大儒三位教授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6月13日,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楊繼、鍾江和盧大儒三位教授應邀來河西學院,分別為該校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師生作了題為「進化中的生命與生命科學」 「Baculovirus:一種『有用』的病毒」和「基因與人類健康」的學術報告。
  • 復旦大學最出名的兩位女博士,一人千夫所指,另一人卻被萬人追捧
    復旦大學是我國著名的985大學,曾擁有」南方第一高校「之稱,它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合稱為」清北復交「。當然,復旦大學也是著名的C9高校聯盟、華東五校聯盟重要的成員之一。在復旦大學這樣一所知名高校裡,人才濟濟,想要出名還是蠻難的。如今復旦大學裡有兩位最出名的女博士,知名度非常高,但情況卻大不相同。
  • 有哪些值得看的經管書籍? | 復旦大學-香港大學IMBA
    閱讀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是最便捷的自我提升途徑。轉眼間,2020年已過去近半,你的讀書計劃如期實行了嗎?本期書單綜合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三所合作院校(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挪威商學院、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老師們的推薦書目,將帶你走進一個充滿管理哲學與思考的精彩世界。1
  • 「全球最具創新力大學」百強榜公布 斯坦福蟬聯第一清華位居44位
    DoNews10月14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近日,路透社發布了「全球最具創新力大學」榜單,史丹福大學連續四年位居榜首。據介紹,該榜單依據各大學開展的先進科研、發明新技術、以及助力新市場及新行業的能力而進行全球排名。
  • 復旦教授發現精神分裂症風險基因位點,與青春期大腦發育有關
    復旦教授發現精神分裂症風險基因位點,與青春期大腦發育有關 彭德倩/上觀新聞 2019-01-17 08:52
  • 019 中德名牌大學本科學習比較——暨對復旦大學物理系樂永康教授...
    樂教授在復旦碩、博連讀期間,由學校推薦參加由德方教授團命題筆試和口試的全國選拔賽。作為獲選的全國實驗物理方向最優秀的五名在讀博士生之一,他獲得德國「大眾獎學金」資助,於1998年赴德留學,並於2003年在德國凱澤斯勞滕工業大學(TU Kaiserslautern)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003年樂博士學成回國,到復旦大學物理系從事大學物理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是一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優秀教師。
  • CCS Chemistry | Author Spotlight—香港中文大學 繆謙教授
    Q3: Who is(are) scientist(s) you most respect or admire? Why?Prof.organic chemistry, and training many great organic chemists.
  • 沈丁立: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沈丁立是復旦大學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前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前主任,以及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榮譽訪問教授。他在中國、美國以及「海上學府」從事過關於國際安全、中美關係、以及中國外交的教學。他於1989年從復旦大學取得理學博士學位。1989-1991年,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軍備控制博士後研究。1996年,他被遴選為艾森豪學者。2002年,他為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提供第二任期戰略計劃諮詢。他是美國亞洲協會的全球理事。上海市政府和杭州市政府分別任命他為「上海會議大使」和「杭州會議大使」。他合編有17本學術著作並在世界上發表有2500多篇學術論文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