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利用sgRNA文庫進行全基因組編輯的策略~

2021-01-10 泓迅科技

近年來,CRISPR-Cas9系統被不斷改進,已逐漸成為適用於各類生物基因編輯的強大工具。無論是在DNA水平上進行單鹼基編輯、小片段缺失、突變,還是在RNA水平上轉錄調控RNA、實現RNA幹擾,或是基於表觀遺傳學調控DNA甲基化等各方面的研究,都給科研工作者帶來極大的便利。CRISPR-Cas9 sgRNA文庫結合高通量篩選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既可以在全基因組範圍篩選發現新靶點,還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與某種表型相關的基因或基因群。世界頂級期刊Cell、Nature、Science等競相持續報導,sgRNA文庫在藥物發現、基因功能研究、分子診斷、疾病治療、作物育種等領域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泓迅科技的CRISPR-Cas9平臺可提供一站式基因編輯解決方案,高效助力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基因編輯。我們的一站式服務主要包括sgRNA設計合成、文庫構建、NGS驗證、病毒包裝、生信分析等。

合理、高效的sgRNA文庫設計是進行基因組/代謝通路編輯的重要前提。目前,泓迅科技已成功完成200+sgRNA文庫設計與構建,覆蓋了動物、植物、微生物中20+種模式物種。我們的設計類型包含敲除文庫、激活文庫和幹擾文庫等。客戶只需要提供物種的基因名稱/ID和設計需求,泓迅科技將為您定製化高質量、高編輯效率的sgRNA產品。

sgRNA文庫優勢顯著:

●應用範圍廣,不受基因序列、細胞和物種的限制●可快速準確找到與某種表型相關的基因與基因群●可用於全基因組範圍篩選,有利於新靶點發現●編輯效果假陽性比率較低,靶點命中率高

我們可根據客戶特定需求,針對全基因組/代謝通路設計併合成sgRNA序列(圖1),然後對sgRNA序列進行PCR擴增,將擴增後的sgRNA克隆到載體中構建sgRNA文庫,最後經過NGS測序驗證,交付庫容、正確率、覆蓋度、均一性等符合標準的sgRNA文庫。

泓迅科技的定製化sgRNA文庫產品,可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高通量篩選需求(圖2)。如利用sgRNA文庫建立哺乳動物全基因組突變庫或與某類功能相關的基因突變體庫,通過功能性篩選、富集、PCR擴增和深度測序分析,可發掘並篩選出與表型相關的基因

相關焦點

  • 夏慶友教授團隊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細胞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等。這一研究對於功能基因組學和動植物品種改良具有重要價值。該研究團隊成員馬三垣副教授說,學校於2004年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蠶基因組圖譜解析,使家蠶成為較早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之一。隨後又相繼建立了一系列家蠶功能基因組研究平臺。
  • 重慶科學家構建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圖為夏慶友教授團隊在《Genome Research》發表的全基因組編輯新成果。  中新網重慶新聞5月24日電(記者鍾旖)記者24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生物學研究中心夏慶友教授團隊日前構建起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運用平臺可建立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推動家蠶遺傳育種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期在國際基因組學領域知名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
  • 西南大學構建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5月19日,國際生物學領域知名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了西南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夏慶友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了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等。這一研究對於功能基因組學和動植物品種改良具有重要價值。
  • 我國科學家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新華社重慶5月20日電(記者柯高陽)我國科學家日前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推動家蠶遺傳育種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期在國際生物學領域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
  • 再造基因組編輯系統
    僅僅數年間,使用 CRISPR(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 Cas9 進行基因組編輯在科研上激起了巨浪,該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精確而方便地編輯特定的基因。然而,新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在錯誤的地點切割 DNA,甚至是隨機地進行 DNA 編輯。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
    Genome Biology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來源 | Genome Biology該研究首次報導了利用引導編輯技術(prime editing)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的研究。
  • 專家指南:CRISPR實驗中如何選擇sgRNA
    CRISPR技術為基因組編輯帶來了一種快速簡單的方法,因此備受人們青睞。然而,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問題。無論是針對目的基因來設計少量sgRNA,還是為覆蓋基因組來設計sgRNA庫,我們都面臨如何選擇的難題。為此,Addgene再次請來了Broad研究院的CRISPR專家John Doench,談談如何優化sgRNA的活性。
  • Nat Biotechnol:利用CRISPR表觀基因組編輯鑑定人基因組中的功能性...
    了解這種基因組「暗物質」如何和何時在基因調節的何處發揮作用是一個巨大的任務。如今,科學家們開發出的一種工具可能提供幫助。在一篇於2017年4月3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的論文中,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高通量篩選技術:利用CRISPR-Cas9表觀基因組編輯鑑定人細胞基因組中的調節元件。
  • PNAS:首次利用CRISPR-Cas9對古生菌進行基因組編輯
    2017年3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微生物學教授Bill Metcalf和博士後研究員Dipti Nayak首次記錄了在古生菌(Archaea,也譯作古細菌,或古菌)中使用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
  • CRISPR-Cas9文庫技術原理及應用
    CRISPR-Cas9系統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用來識別靶基因組的,長度為20bp左右的sgRNA序列,另外一部分是存在於CRISPR位點附近的雙鏈DNA核酸酶——Cas9,能在sgRNA的引導下對靶位點進行切割,最終通過細胞內的非同源性末端連接機制(NHEJ)和同源重組修復機制(HDR)對形成斷裂的DNA進行修復,從而形成基因的敲除和插入,最終實現基因的(定向)編輯。
  • 大型基因組(Large Genome Size)研究策略與思路
    Sequel II System 2.0版本試劑使得HiFi文庫的插入片段長度提升至15-20 kb,從而更好的支持基因組從頭組裝;當使用15 kb HiFi文庫時,能夠獲得更好的變異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對於全長轉錄本以及長片段轉錄本的檢測能力得到提升(圖3)。
  • 一種基於精準型NHEJ修復的配對Cas9-sgRNA基因編輯策略 | Genome...
    結果正如預期,通過對71個基因組位點的分析,配對Cas9-sgRNA為W/C位置時,幾乎檢測不到模板化插入(圖3b),而且精準型NHEJ效率最高(圖3c)。這一結果提示在使用配對Cas9-sgRNA基因編輯技術時,儘可能選擇「W/C」位置組合以期獲得最高效率的精準型NHEJ修復事件。
  • 基因組總DNA文庫的構建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了解,1978年,Lawn 等人從人胎兒的肝取得DNA,以y噬菌Charon4A作為克隆載體構建了第一個人類基因組 DNA文庫。當時研究人員製備了10 體外包裝的重組Y噬菌體克隆,每個克隆都擴大10°倍建立了一個永久性的人類基因組)NA文庫,由此文庫分離得到了第一個人類基因組的β珠蛋白基因序列。中科博生。此外,用克隆較大 DNA片段的Cosmid載體(可容納50kbDNA片段)來構建DNA 文庫。
  • 魏文勝:基因組編輯---用時間換效率
    2014年9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2014年9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9月26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4基因組編輯研討會在上海好望角大飯店隆重舉行。北京大學的魏文勝研究員參加了此次大會並發表了題為"基因組編輯技術與高通量功能性基因篩選"的精彩報告。
  • CRISPR基因組編輯療法的策略與體內遞送
    CRISPR基因組編輯療法的策略與體內遞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6 11:24:27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Guangping Gao等研究人員,討論了CRISPR基因組編輯療法的策略與體內遞送
  • Cell|高通量文庫敲入方法用於基因組工程化的細胞免疫療法
    該研究通過文庫敲入篩選的方法,向T細胞的TCR位點大片段敲入特定的標記文庫序列,進而檢測這些基因組工程化的T細胞在體外和體內對免疫抑制環境的適應性及抗腫瘤免疫功能是否有提高。最後,再結合單細胞測序的方法分析驗證,從而鑑定出可以提高T細胞功能性的敲入序列。因此,該研究建立了一套可以用於高通量篩選和鑑定可以提高T細胞功能的敲入序列的方法,為基因組工程化的細胞免疫療法提供了高效技術手段。
  • Fosmid基因組文庫的構建和篩選方法
    在文章中,作者創建了目標材料的Fosmid基因組文庫,通過篩選構建了目標基因區間的物理圖譜,並在此基礎完成了目標基因的注釋和功能驗證。有讀者給我們留言,想知道Fosmid基因組文庫構建的基本步驟。因此,我們聯繫了該文章的一作——張超中博士,邀請他就文章中Fosmid文庫的構建和篩選的步驟進行了詳細介紹。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基因組編輯技術就是利用人工設計和改造的核酸酶對基因組進行精確的定點修飾,包括對基因組進行靶向基因敲入 (Knock-in)、基因功能敲除 (Knock-out) 以及有目的的片段替換。CRISPR/Cas9 的發現為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轉化應用提供了簡單、強大的基因組編輯平臺,因此迅速成為遺傳操作的主流工具。同時,CRISPR/Cas9 也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和更新。
  • 高彩霞組利用基因組編輯獲得不同含糖量的草莓
    基因組編輯技術通過對調控元件的遺傳操作可以實現對數量性狀的改良。對於無性繁殖的植物,純合和雜合基因型都可以通過無性繁殖穩定遺傳,可以獲得更多可穩定遺傳的基因型,進一步豐富性狀多樣性,對數量性狀實現更加精細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