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前往歐洲市場的汽車運輸船Toscana號,經過近一個月的航行之後...
【首批國產特斯拉Model 3已運抵歐洲港口 即將開始交付】外媒最新的報導顯示,運輸國產Model 3前往歐洲市場的汽車運輸船Toscana號,經過近一個月的航行之後,已經抵達歐洲港口。國產Model 3運抵歐洲港口,是由特斯拉汽車運輸船的一名密切關注者,在社交媒體上透露的。
-
國產特斯拉Model 3抵達比利時
11月28日,首批出口歐洲的3500輛在中國上海製造的特斯拉Model 3汽車,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後,於11月26日晚運抵比利時澤布呂赫港。此次,特斯拉計劃向歐洲出口約7000輛汽車,分兩船裝運,預計第二艘貨船將在12月初抵達澤布呂赫港。
-
中企已完成22航次北極東北航道航行任務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龐無忌 周銳)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曾港30日在此間透露,2013年至2018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共派出15艘船舶,完成了22個航次的北極東北航道航行任務。2013年,中遠海運特運開始探索北極航線。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蔚來超越上汽,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特斯拉三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當地時間10月22日,特斯拉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表,根據財報,其Q3總營收為87.71億美元,同比上升39%,其中汽車業務營收76.11億美元,增長47%,其中積分收入達3.97億美金;此外汽車業務毛利潤21.05億美金,毛利率為27.7%。淨利潤實現3.31億美元,同比增長131%。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特斯拉三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當地時間10月22日,特斯拉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表,根據財報,其Q3總營收為87.71億美元,同比上升39%,其中汽車業務營收76.11億美元,增長47%,其中積分收入達3.97億美金;此外汽車業務毛利潤21.05億美金,毛利率為27.7%。淨利潤實現3.31億美元,同比增長131%。
-
特斯拉(TSLA.US)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新能源汽車的...
而高盛分析師今日在報告中稱,隨著股票市場的整體反彈,被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後,特斯拉股價有望繼續大幅增長。高盛在報告中稱:「在當前的189隻大盤股核心基金中,有157隻總計管理著約500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在9月30日之前尚未持有特斯拉股票。」
-
火焰山現今年最高地表溫度|長城晚新聞 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
今天是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農曆戊戌年五月十三,《長城晚新聞》在晚上九點又和您見面了。唐山南湖生態旅遊景區位於唐山市中心南部,曾經是工業發展和大地震破壞下的一片廢棄地和採煤塌陷區,如今卻已經變身成為唐山的城市綠肺,成為唐山生態修復和改造的代表名片。140年,南湖完成了從煤炭開採、沉降,到修復、再生的歷史性演變。
-
MHI Vestas一艘海上風電運維母船隔離48小時!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13日表示:「歐洲已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截至北京時間3月15日晚9點,歐洲地區累計確診新冠病毒患者超過5萬例,死亡1829例,其中義大利累計確診21727例,德國5352例,比利時886例。 歐洲海上風電產業自然不能獨善其身,無論是從業人員還是管理機構都繃緊了神經。
-
「遠望3號」,長徵五號海上測控的「火眼金睛」
衛星的測控工作需要來自大氣層內各個環境領域系統的支持,大家可能看見空中和地面的衛星通信測控設備見得比較多,但可能對海上的航天遠洋測控系統知之甚少。據環球網報導,11月19日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的「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的碼頭,遠赴幾萬公裡外的太平洋執行多次海上衛星測控任務,並將在11月下旬為擇機即將部署發射的「嫦娥五號」提供關鍵的測控支持。
-
海上燻艙究竟有多危險?
,僅2020年就發生多起燻艙造成的船員傷亡事故:Ø 2月13日晚,雜貨船FRIDOLPHIN向海岸警衛隊報告,稱船上有4名船員因中毒危在旦夕,請求救援,後來發現一名船員死亡。Ø 香港海事處於2020年5月8日發布的商船信息顯示懸掛香港旗某輪的一機艙實習生在船舶離開燻蒸港口後的第5天中毒身亡事故。
-
"莫拉克"經過臺灣後風不小雨不減 8日晚登陸福建
「莫拉克」經過臺灣後風不小雨不減 8日晚正面登陸福建 新華社福州8月8日電(記者胡蘇)來自福建省氣象臺的消息,第8號颱風「莫拉克」7日晚登陸臺灣之後,風不小、雨不減,威力絲毫沒有降低,將於8日傍晚到夜裡正面登陸福建中北部沿海。
-
海上航行30餘天:「雪龍」與「雪龍2」破冰重逢抵中山站
經過30餘天的海上航程,11月22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破冰抵達中山站。11月21日晚,科考船雪龍號距南極中山站約20公裡。當地時間20日晚,第36次考察隊臨時黨委乘坐直升機來到中山站進行慰問,為留守中山站的越冬考察隊員帶了新鮮蔬菜和水果,並聽取中山站越冬人員的工作匯報。圖為澎湃新聞記者與澎湃藍旗在「雪龍」號上合影。
-
科技史上的3月1日 張衡地動儀真假難辨
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3月1日)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而近幾年國內有網友稱歷史教科書中人所熟知的張衡地動儀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的復原模型,1800年前的地動儀到底是啥模樣早已無據可查。
-
中國航海家郭川將於9月挑戰北冰洋創紀錄航行
中國航海家、世界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世界紀錄保持者郭川23日在北京宣布了他的二合一航海計劃:首先駕駛「中國。青島」號挑戰北冰洋創紀錄航行,然後一氣呵成完成「海上絲綢之路」經典航行。 郭川介紹,他作為「中國。
-
中國帆船掛國旗抵釣魚島8海裡 遭日艦機包夾
經過9天半的海上航行,正在為「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做準備的郭川於10月8日晚10:30駕駛帆船抵達青島,完成首次試航。此次試航的主要任務是把「青島號」帆船從香港運抵青島,同時對帆船的操控系統及通信、導航設備進行檢測。試航途中郭川曾駕駛帆船抵達釣魚島8公里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廳出動6艘巡邏船,對其進行阻撓和攔截達3小時。
-
"中國·青島"號歷時60天抵達摩納哥 海上絲路航行圓滿收官
中新網12月23日電歷時60天、完成10000海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航行的郭川船長和船員們,率領「中國·青島」號超級三體大帆船順利駛入摩納哥遊艇俱樂部。12月21日,在專為「中國·青島」號超級三體大帆船舉行的歡迎儀式上,「和平與體育」組織主席喬伊·布佐為郭川船長和船員們戴上了象徵成功的花環,標誌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圓滿收官。
-
市場開發|比利時經濟及市場情況綜合分析
時差 首都布魯塞爾屬於東1區,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到10月最後一個周日為夏令時,時鐘調快1小時,與北京時間的時差為6小時。 民族 比利時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主要是弗拉芒人(講荷蘭語)、瓦隆人(講法語)以及德語族人,其餘有義大利人、法國人、荷蘭人、摩洛哥人等。目前在比利時華人約3萬人,約佔比利時總人口的2.7%。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韶山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韓國將在2024年進行自主航行船舶海上實證試驗
自主航行船舶航行概念圖 11月6日,韓國海洋水產部與泛洋海運有限公司(PanOcean)和POS SM船舶管理公司組成的協議聯合體在首爾舉行籤約儀式,選定該聯合體負責到2025年完成自主航行船舶技術開發項目。
-
日企與比利時海洋工程公司合作引入先進海上風電技術
日本海洋承包商Penta-Ocean Construction和比利時海洋工程公司Deme Offshore已達成諒解備忘錄。在日本最近引入促進使用風能的法規之後,海上風能項目的發展在日本獲得了可觀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