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3月1日)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而近幾年國內有網友稱歷史教科書中人所熟知的張衡地動儀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的復原模型,1800年前的地動儀到底是啥模樣早已無據可查。
張衡地動儀精確預測地震
張衡地動儀原型究竟是什麼樣子現在已經很難查證了
1954年3月1日,美國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珊湖礁上試驗了第一枚氫彈,其威力是1945年摧毀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500倍。試驗氫彈使航行在公海上的日本漁船"福龍丸第5號"的23名船員受害,因此引起日本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抗議。
氫彈威力比原子彈為例大得多
1982年3月1日 蘇聯發射的「金星13」號行星際自動站到達金星,它的下降裝置在金星表面軟著陸成功。「金星13」號下降裝置進入金星大氣層時超重達250倍,殼體受前方衝激波影響,溫度高達12000攝氏度,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兩倍。在下降中,裝置上的儀表分析了金星大氣和雲層的化學成分與結構,著陸後把採集到的金星土標本送回密封艙內化驗。並測量了金星的地震情況。
金星13號拍攝地表
2002年3月1日,歐洲巨型地球環境監測衛星「恩維薩特」由一枚阿麗亞娜5型火箭順利送上太空。「恩維薩特」淨重8111公斤,高10米,展開寬度26米,全部造價達15億歐元,是歐洲航天局迄今生產的最大最昂貴最先進的地球環境觀測衛星。
目前最大的地球環境觀測衛星
欄目簡介:《科技史上的今天》是由電腦事業部出品的一期全新類欄目,本著尊重歷史回味過去科技先行者走過的路,銘記那些已經逐漸被我們忘卻的記憶,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本欄目每日更新,每天早間準時與您見面。
http://nb.zol.com.cn/570/5706758.html nb.zol.com.cn true http://nb.zol.com.cn/570/5706758.html report 1482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3月1日)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而近幾年國內有網友稱歷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