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的地動儀,被移除歷史書,你怎麼看

2020-09-05 太陽裡的月亮樹

地震這種自然災害對於人類的影響有多厲害,大家都是深有體會,1976年7月28日03時42分53.8秒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矩震級7.5級),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唐山大地震,造成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中斷;造成242769人死亡,重傷16.4萬人。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 芮氏規模達8.0Ms、矩震級達8.3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確認共環繞了地球6圈 。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因此,提前發現地震的動向是多麼重要,現在的科技當然可以輕而易舉的勘測出,那麼在古時候,人們怎麼去了解地震發生的時機呢?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四大發明之一的地動儀,及它的發明者——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34; (科聖)。

東漢時期,地震比較頻繁,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經過多年的摸索研究發明了地動儀,成為了當時人類預測地震的先鋒,和國外的地震儀相比,早了整整1000多年,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而龍頭下面都有一個蟾蜍在下面,一旦哪個方向發生地震的話,龍口中的小珠子就會落入蟾蜍口中。張衡做出的這項成就,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是從2017年,課本中卻刪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第一、由於歷史久遠張衡地動儀已經失傳,只留下一百多字的文字記載,至今沒有實物證明,1800年前的地動儀到底是啥模樣早已無據可查。國內外不少專家根據《後漢書·張衡傳》的簡單描述,力圖復原地動儀,但所有這些復原模型沒有一個能夠真正用於監測地震,可惜沒有一個做出來的實物可以驗證地震,因此人們對於地動儀這種並沒有證實的地震儀器表示懷疑。

第二、教科書是由國家出版印發,屬於正式書本,其嚴謹性大家自然都能明白。對於一個沒有辦法證實的事情,就算他的故事很精彩,對於科學研究來說,這是沒法接受的,那麼讓它暫時的離開也是出於對歷史都負責,對教育都負責。雖然我們抹去了在課本中都存在,但是我們不能抹去張衡曾經為中國古代科技做出的貢獻,關於張衡和地動儀的事跡還是依然存在。

古人的智慧我們無法揣測,他們用自己現有的知識和永不言棄的探索精神,做出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的。而關於科學的探索腳步,我們也從未停止。

相關焦點

  • 古代黑科技張衡地動儀,為何從歷史書中刪去了,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其實這樣的預測預警行動,在古代就已經有了,它就是我們小時候在歷史書上見過的候風地動儀,堪稱古代黑科技。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它從歷史書上刪掉了。作為中國古代科技的大作,為何消失呢?今天我們就一探究竟。地動儀,是東漢時期一個名為張衡的人發明的,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架,意義非凡。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說起張衡,你應該不陌生。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但其實,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且張衡的地動儀並不是預測地震的。因為古代通訊非常落後,地動儀其實是獲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的。
  • 為什麼專家要把張衡的地動儀從歷史書中刪除?看完明白其用意
    他們的「父親」是赫赫有名的東漢張衡。這對「雙胞胎」就是渾天儀和地動儀。他們雖然是同胞兄弟,境遇卻大大的不同,渾天儀被韓國印在了紙幣上;地動儀卻要被我們移出歷史教材。同樣是驚世駭俗的儀器,同一人發明,境遇為何相差甚遠?為什麼張衡發明的地震儀從歷史教科書中刪除了?究竟是什麼原因?
  • 張衡的地動儀為什麼被踢出歷史書?
    地動儀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跟司馬光砸缸、鑿壁偷光一樣,是非常經典的歷史故事,讓同學們感嘆古人智慧、仰慕我們祖先光輝燦爛的文化。記得小時候,歷史書的封面,就是張衡的地動儀,不過這個部分如今從課本上刪除了。張衡經過長年研究,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比西方早一千七百多年。地動儀外表像一個酒罈子,周圍向前八條龍,指向八個方位,每條龍嘴裡有一顆珠子,如果某個地方發生地震,對應方位的珠子就會掉落,地上的蛤蟆就用來盛放珠子。也就是說,地動儀是用來判斷已經發生的地震方向,在信息傳遞不便的古代,可以及時安排救災等事宜,不是用來預測地震。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為何被教科書移除?專家發現了不對
    我國古代歷史上,也曾經誕生過很多的發明,如果還記得歷史書的讀者,一定對於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不陌生。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家測驗地震的儀器,由張衡在公元132年發明,候風地動儀用精銅製作而成,員徑八尺,漢八尺約合當今之一米八-九的樣子,其外形像一個酒樽。地動儀裡面有精巧的結構,主要為中間的都柱和它周圍的八套牙機裝置。而在外面,則有八個龍首,對應八個蟾蜍,如果哪裡有地震,龍口變回張開,小銅珠就會落到蟾蜍口中。
  • 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移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上吊塊肉都比它要強
    如今的科技已經能夠進行地震的預測,而古時的人們也用他們的智慧來完成了這些操作,張衡的地動儀就是其中的一個。可是,最近張衡地動儀居然被移除出了教科書,中科院士還說房梁上吊塊肉都比它強,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張衡出生於公元78年,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自小博覽群書,受到祖父的影響,16歲就獨自一人離開家鄉四處遊學。
  • 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中科院院士質疑,張衡地動儀被移除
    上面這句話來自《後漢書·張衡傳》,其描述的是東漢地理學家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張衡地動儀。張衡地動儀是人類最早能用來觀測地震的儀器,其曾準確地觀測到發生在公元138年的那場隴西地震,但之後,卻不知去向了,後人認為最有可能是毀於戰火之中。我們能在教科書中看到的張衡地動儀,其實只是複製品。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為何地動儀被從教科書中移除了?在2010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曾經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課文中是這樣寫的:科學家張衡製造了一種儀器,能測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動儀。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可是在2016年的部編本教材和2017年的統編本教材中,關於張衡和地動儀的這段介紹卻被悄然移除了。難道地動儀是「不靈」了嗎?▲教科書中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原理有誤。在西奇妹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史料中關於地動儀的描述(太長可不看,直接看小妹的總結)。
  • 為何韓國把渾天儀印在紙幣上,地動儀卻被中國的歷史書除名?
    為何韓國把渾天儀印在紙幣上,地動儀卻被中國的歷史書除名?文/歷史論今我國古代有很多發明家,發明出來的東西為我們現在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今天要來說的就是大發明家張衡發明出來的兩樣東西,這兩樣東西一個知天文一個通地理,聽起來就很厲害。
  • 外國專家說張衡的地動儀是假的,不科學,你怎麼看?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還真不是空穴來風,是記載在正史當中的,整整196個字,寫得清清楚楚,怎麼造的,什麼原理,測到了哪次地震等等。但讓人非常不解的是,張衡是在公元132年造出地動儀,到公元138年它記錄了隴西地震後,這個神秘的物件就像一陣煙一樣徹底消失,再也沒有音訊了。在後來的史料中再也查不到有關它預報地震的記載,甚至連這臺地動儀本身也消失得杳無蹤跡。
  • 張衡地動儀被移除教科書,中科院專家:你在房梁上吊塊肉都比它強
    第二中國古代,特別是張衡所處的東漢時期,地震頻發,而史料記載的張衡地動儀起作用的一次卻只有隴西大地震那一次,以後就再也沒有關於張衡地動儀「驗之以事」的記錄了。要知道如果真有張衡地動儀,且具有「驗之以事,合契若神」的效果,那麼這可是在古代最快傳遞地震訊息的工具了,比起驛站和烽火要快得多,能讓朝廷早點知道地震的大致方位,也有利於朝廷早點準備籌款抗災,防止民變,如此好的工具,每朝每代都應該詳細了解其原理並多製作幾個好好維護,怎麼可能就不明不白的失傳了呢?這也是關於張衡地動儀不合邏輯的地方。
  • 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原標題: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
  • 韓幣上印有「渾天儀」,教科書:應當移除地動儀
    ,他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都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張衡在中國歷史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令人費解的是,我國國寶級別的文物渾天儀竟被印在了韓幣上,而且我國的教科書竟然移除了地動儀的相關歷史記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張衡地動儀遭質疑,被移出歷史教科書,真的不能預測地震嗎?
    或許有人會想起教科書上讓人以之為傲的張衡地動儀,它不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汶川地震時不見其起功效呢?很遺憾,事實證明教科書上那個地動儀確實不能,甚至有中科院院士道: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也被移除歷史教科書了。
  • 歷史最大陰謀:張衡—候風地動儀
    那我們再來看看地動儀。古代科學家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能不能預測地震?相信大家小時候的歷史書當中都有地動儀的圖片和記載,但在前幾年,地動儀的圖片從歷史教科書上&34;。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地動儀預測地震的真偽爭論也火熱了起來,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地動儀的發明。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會被移出教科書?
    從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大的天災,古人對於地震也是束手無策,直到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預示著古人對於科學和地理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張衡研究的地動儀能夠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比西方先進了近千年,但是為何如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沒有在現代地震預測中普及,而且教科書中還移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介紹。
  • 為何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說到張衡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畢竟,這是一位被寫進歷史書中的傳奇人物,他發明了聞名遐邇的地動儀。實際上,張衡不僅發明了地震儀,他還發明了許多科學儀器,但張衡的地震儀是最著名的,而且曾經寫在中學教科書中,供學生閱讀,學生無不佩服張衡的偉大發明。但是,中科院院士卻說: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後,引來一片質疑,難道張衡地動儀不存在
    何為地動儀,其實就是大地發生震動後,地動儀會做出一定的顯示。這個儀器看起來簡單,但是它的構造卻是極其複雜,它毫無保留的向世人宣揚著東漢時期的科技水平。然而,如此一件代表著科學技術的儀器,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中科院院士稱:在房子上掛一塊肉都比它強。究竟是怎麼回事?
  • 張衡地動儀,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可以說,在小學歷史知識中,除了四大發明,就是張衡地動儀,這是代表著中國古代文明的科技創造,是中國人的驕傲。我清楚的記得,張衡地動儀的外觀像個酒樽,外面纏繞著八條龍,每條龍的口中含著一個龍珠,在每條龍的正下方,對應著一隻仰頭張嘴的蟾蜍。如果地震發生,則龍口中的珠子就會掉落蟾蜍口中,根據這個現象,就可以判斷地震發生方位,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
  • 張衡1800年前就發明地動儀,真能測地震嗎?為何被教科書刪了?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新開學,教科書一發下來首先翻開的就是語文和歷史書 看看上面有不有什麼新奇的故事。,當年可是引起了一片轟動,直到國家出面承認了這個事實,說地動儀是教授王振鐸按照古書上面仿造的,消息一經傳出,人們對張衡的敬意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