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專家要把張衡的地動儀從歷史書中刪除?看完明白其用意

2020-11-29 銘理銘言

有這樣一對雙胞胎兄弟,一個懂得天文,一個通曉地理。他們的「父親」是赫赫有名的東漢張衡。這對「雙胞胎」就是渾天儀和地動儀。他們雖然是同胞兄弟,境遇卻大大的不同,渾天儀被韓國印在了紙幣上;地動儀卻要被我們移出歷史教材。同樣是驚世駭俗的儀器,同一人發明,境遇為何相差甚遠?為什麼張衡發明的地震儀從歷史教科書中刪除了?究竟是什麼原因?

東漢張衡

東漢是一個發明創造的黃金時期。在那時,有無數的發明家,張衡就是其中一個。張衡有通天徹地之才,擅長機關術數,他的很多發明都超出了那個時代,有的一部分發明到現在都無法複製。張衡對天文學和地震學有著很大的貢獻。渾天儀和地動儀就是他關於天文和地震研究發明的產物。渾天儀大家都聽過,可很少有人注意他長得是什麼樣子,他是幹什麼用的呢?要說渾天儀就要從我國古代對於天地的認識來說起了。我國古代陰陽學說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空就像一個穹頂,而大地就像一個方盤,天空就像個罩子一樣扣在大地外邊,而我們中國之所以叫中國,是因為蓋天說中的大地中心就是中國,不得不說古人的腦洞也是夠大。

蓋天說

說完蓋天說再說說更進一步的學說渾天說。渾天說與蓋天說相似,但是渾天說認為天空就像一個雞蛋殼,日月星辰都在天蓋之上,大地就像蛋黃不是固定的,早期渾天說的大地是漂浮在水中,後來又發展成浮在空氣中,大地會浮動旋轉,這與當代的天文學說有很大的相似點。渾天說中的天體都是在天球之上,而星辰依附於恆星旋轉,而且渾天說還提出宇宙之外還有宇宙,這超出當時的天文學說近千年。張衡以渾天說為基礎製得了渾天儀,儀器由渾象和渾儀構成。渾儀測量天體的位置;渾象用來推演天象。

渾天說

只要有好的事物,韓國人都回跳出來說是自己發明的,渾天儀也是如此,但是渾天儀在歷史中由明確記載,絕對是我們中國發明的沒錯了!我國的年輕人都快忘了這個玩意長什麼樣子,我們的鄰居韓國人卻將它印在了他們的紙幣上。我們沒有說什麼,韓國人卻很不滿意僅僅將渾天儀印在紙幣上,他們還一口咬定這是他們韓國祖先發明的,一個國家竟能如此厚顏無恥,我也是醉了。

渾天儀

渾天儀的歸屬沒有說完,地動儀就又出么蛾子了,最近地動儀被移除教科書的新聞傳開了。地動儀在史書上只有百來字的記載,沒有原來的實物流傳下來,除了張衡,誰都沒法將他復原。我們只是知道有八個龍頭嘴裡銜著銅球,下面對應的有八個蟾蜍,哪個方向有地震,哪個方向的銅球就會掉到蟾蜍的嘴裡。關於地動儀的記錄在老版教科書中還是有記載的,在最新一版的教科書中竟然將他的相關資料全部都移除了。這時為什麼呢?專家出來說了,這東西是假的啊,沒有人能複製,也沒有資料記載過它真的能預測地震。

地動儀外貌復原圖

現存的地動儀都是古人偽造的,從古至今沒有人能將他做出來,即使以當前的技術也沒能復原出來一個樣品。既然沒有樣品,也就沒了實際教育意義,所以它被踢出課本也是必然的。話說回來,被移出歷史書雖說有些可惜,但是相關部門還是從歷史的嚴謹性出發的。但是地動儀還是有他的的歷史意義的,它的理念領先了西方國家很多年,被移出教材,還是讓人感到痛心。這兩兄弟在中國的混的太差勁了,在未來的江湖中還會有他們的傳說吧。

地動儀原理圖解

銘言,銘一家之言;銘理,理百家之理。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
    復原工作再啟動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王振鐸所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原理。1953年中國發行的「張衡地動儀」郵票。張衡。教材中的張衡地動儀。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參觀中國歷史博物館,專門參觀張衡地動儀。馮銳在「王氏地動儀」前。馮銳及團隊所復原的地動儀。
  • 歷史課本刪除張衡地動儀?人教社回應
    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紅圈處)。受訪者供圖張衡地動儀模型。圖/視覺中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稱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專家稱張衡地動儀寫入教材,旨在學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圖/視覺中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
  • 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原標題: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
  • 張衡的地動儀,為什麼會從歷史課本上刪除?原因很簡單真實!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這位在歷史上偉大的人物——張衡。 而張衡的故事也曾經出現在教科書上,但現在卻被刪除了。這讓許多人都很納悶,張衡發明地動儀的事情這麼著名,不僅能提升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也能激發學生們對於科技發明的興趣,為什麼會被刪除呢?小便做了研究才發現,其實原因很簡單。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人教社: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快訊 (記者王俊)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
  • 張衡地動儀這篇課文為何被刪除,專家說:它最初復原的原理是錯的
    但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卻發現地動儀的原理有些問題,這篇課文就從歷史教科書中被刪除了,故此也引起不小的爭議,那究竟是什麼原理出了問題呢?地動儀能不能預測地震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為何被課本刪除,專家:它的原理錯了
    九零後在念中學時會學習到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地動儀,老師甚至會生動形象的講解,但在近年的中學教材中,卻發現張衡的地動儀知識不見了,為何地動儀會被刪除?專家:它的原理錯了。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但歷史上並沒有留下製作地動儀的圖紙,不過專家們對張衡的地動儀非常感興趣,地震算得上是場大災難,如果千百年前的地動儀能夠精確的感知地震,並且這項「黑科技」至今依然被利用,那麼我們可以事先知道地震的來臨,然後快速做出應對措施,將會減少很多損失。
  • 新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何刪除「張衡地動儀」?
    這兩天,「張衡地動儀」從新編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消失一事,引起了輿論的關注。①「張衡地動儀」究竟因何從教科書中消失?「張衡地動儀」存在太多爭議具體到此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的「張衡地動儀」,其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與它身上存在的諸多爭議,有直接關係。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為何被課本刪除,專家:它原理是錯的
    九零後在念中學時會學習到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地動儀,老師甚至會生動形象的講解,但在近年的中學教材中,卻發現張衡的地動儀知識不見了,為何地動儀會被刪除?專家:它原理是錯的。
  • 被刪除的張衡和地動儀,是外國的質疑?還是對自我文化的不自信
    2100年前,中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就是張衡。曾經,張衡和他的地動儀是我們歷史課本上的必將知識,但是只因為一些所謂的外國學者的質疑,我們的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從此就消失在了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張衡是東漢人,是南陽五聖之一,他學識廣博,天文地理、諸子百家,兼蓄包容,自成一家。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房梁上吊塊肉
    在這之中也有著不少的發明,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之一。地動儀對於不少人來說都很熟悉,因為它一直在課本上,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卻被教科書刪除了,只因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在房梁上吊塊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張衡的地動儀,為何要從教材中刪除?專家:房梁上吊塊肉都比它強
    然而,在新版歷史教材中,已經將這段內容刪除,是什麼原因?難道我們學了錯誤的知識?此後它便消失在歷史的深壑裡,再也沒有任何信息留下來,地動儀是否真的存在過還是個謎。1934年,燕京大學歷史專業研究生王振鐸認真研讀了《後漢書》,產生了要複製地動儀的想法。
  • 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
    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前言身處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中的我國勤勞勇敢、充滿智慧的古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器械,也在各個領域探索總結出了很多幾乎接近現代科技的學科理論。現在比較流行兩個說法,其中一個更多被認可的就是由地震局馮銳提出的"都柱"模型,此模型經過多次模擬、測試,被比較多的專家和學者認為和歷史上記載的地動儀相對比較吻合。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引言:說到地動儀,百分之九十的人會想到張衡。因為這是從課本上學到的,但是在2017年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居然從課本中被刪除了,難道地動儀是假的?01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地震學家。
  •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在小時候的課本中,司馬光砸缸、鑿壁偷光、渾天儀、地動儀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讓同學們感嘆古人的智慧高超。其中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十幾年來被當作偉大的發明,在世界各地展出數次,前段時間卻傳出要撤出歷史教科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地動儀是用來預測地震的動向,外表像一個酒罈子,周圍鑲嵌了八條龍柱,分別指向了八個方位。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你還記得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嗎?據報導,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15課不再收錄張衡地動儀的相關內容。事實上,在2018版課本中,「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程的「課後活動」欄目仍明確提到了「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只是刪除了正文介紹。
  • 張衡的地動儀被從教材中刪除,專家說沒有用,不如把肉掛在梁上
    其中,張衡的地動儀是發明之一。地動儀之所以被很多人所熟悉,是因為它一直出現在教科書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後來地動儀被從教科書中刪除,因為專家說它沒有用,不如在房梁上掛一塊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張衡是中國兩漢時期的科學家。他那個時代地震頻繁,於是他研製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
  •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麼覺得被教科書騙了?
    來源:科普中央廚房 | 北京科技報文/記者 劉辛味 圖文編輯/陳永傑採訪專家:新媒體編輯/呂冰心馮銳(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組組長)中學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議,為什麼人們會混淆考古發現與復原模型?是根據什麼原理復原的?地動儀能不能預測地震?
  • 外國專家說張衡的地動儀是假的,不科學,你怎麼看?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觀點最為尖銳的是奧地利人雷立柏教授,他曾撰寫《張衡:宗教與科學》,認為中國人對張衡地動儀的情緒是一種宗教式的崇拜,「對張衡地動儀的迷戀正是華夏科學停滯特點的典型表現」。很多人隨聲附和,有人認為他就是個模具,方舟子先生也鼓譟說,它甚至只是個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