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上「張衡地動儀」只是擺設?中科院教授:就沒有實際作用!

2020-11-29 米姐論事

教科書上「張衡地動儀」只是擺設?中科院教授:根本就沒有實際作用!

地震作為一個自然災害,帶給了我們很多慘重的損失和教訓,我們的防震演習從沒停止過,探測地震的儀器也越來越先進。但即使這樣,地震真正來臨的時候誰也無法抵擋。不只是現在,在古代就已經有了預測地震的儀器,就是張衡的地動儀。但由於地震儀早已經不存在,我們現在對於地震儀的作用是否真實提出了質疑。

歷史是通過先人記載的,很多我們只能夠通過推敲來辨別真假,即使這樣,難免歷史的撰寫者會帶有主觀色彩和被客觀因素影響,我們也無法進行百分百正確的科學考證。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被編寫進入中小學生教科書再被刪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教育局對於他態度的轉變。張衡的地動儀最初被大家熱烈的追捧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隨著方舟子在評價中打假說到,根據歷史記錄製造出的張衡地動儀根本就沒有作用,只是一個擺設罷了。甚者,連中科院的教授都說相比於相信張衡地動儀還不如在房梁上掛肉。這都是對張衡地動儀不小的打擊。但是不可否認,複製出來的地動儀真的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

這樣一個極具爭議的歷史從我們的教科書中被刪除了。對於歷史,我們需要辯證地去看待,我們也無法忽略歷史記載錯誤這種情況,可能性太多我們不能夠把一個東西看得太絕對了。歷史有正史和野史,正史雖然是官方給出的答案,但是也終究是為皇帝服務的,我們會看到一些和歷史不相符合的東西,這時野史就更加自由,說不定會有答案。

雖然地動儀可能為假。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從古代開始就科學思想不錯,也具有實踐能力,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更是聞名中外,沒有一項不是改變世界的科學發明。正是因為造紙術和印刷術,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才能夠如此的大範圍,不然這場運動還可能推遲十幾年。指南針也為一位又一位偉大的航海家們提供了便利,不久終於有人完成了環球航行。火藥更是為以後的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戰爭我們是不提倡的,但是這也能看出中國科技的強大。

然而近代,中國被迫打開了國門,成為了一個弱國被他人凌虐著,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弱國無外交,想要強大,首先要做的就是開放、學習。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是否只是擺設?中科院院士:房梁上掉塊肉更切合實際
    根據《後漢書·張衡傳》中的相關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由精銅所組成,外觀雕刻著精美的文字圖形,形狀如同酒樽一般。此外,在地動儀的內部還有一根支柱,其旁邊有八道機關,當地震發生時,這套機關就能夠發揮作用,有效地檢測出地震。
  • 張衡地動儀才69歲被方舟子說是擺設,中科院院士說不如房梁吊塊肉
    文/麥穗小魚說起張衡,最為大家津津樂道就是地動儀。張衡所處的漢朝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才69歲被方舟子說是擺設,中科院院士說不如房梁吊塊肉
    文/麥穗小魚說起張衡,最為大家津津樂道就是地動儀。張衡所處的漢朝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後,引來一片質疑,難道張衡地動儀不存在
    何為地動儀,其實就是大地發生震動後,地動儀會做出一定的顯示。這個儀器看起來簡單,但是它的構造卻是極其複雜,它毫無保留的向世人宣揚著東漢時期的科技水平。然而,如此一件代表著科學技術的儀器,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中科院院士稱:在房子上掛一塊肉都比它強。究竟是怎麼回事?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稱:房梁上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但遺憾的是,張衡所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傳下來,而是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了,因此這也使得人們懷疑地動儀是否真實存在過。而教科書中的地動儀並不是流傳下來的原件,而是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設計出來的「仿製品」,因此也叫「王氏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第一個質疑的聲音就是:張衡的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失傳了。那麼教科書上的地動儀是哪來的呢?原來教科書上我們看到地動儀,並不是張衡地動儀的原型。而是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他依據的史籍就是《後漢書·張衡列傳》對地動儀不到200字的文字描述。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說起張衡,你應該不陌生。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但其實,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且張衡的地動儀並不是預測地震的。因為古代通訊非常落後,地動儀其實是獲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的。
  • 方舟子稱張衡地動儀不管用 僅僅是個擺設(圖)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歷史教科書中人所熟知的張衡地動儀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的復原模型,1800年前的地動儀到底是啥模樣早已無據可查。科普作家方舟子則於昨日發文,稱張衡當年建造的地動儀「很可能和今人復原的那些模型一樣,僅僅是個擺設」。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馮銳昨天對此表示,2005年復原成功的地動儀模型確實可以監測地震。
  • 方舟子質疑張衡地動儀是個擺設 馮銳教授正面回應
    中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科普作家方舟子一向以學術打假著稱,最近更是把質疑的目光投向了1800年前的一位古人,我國漢代著名科學家張衡。事情源於一條微博:一位網友發微博稱,「國寶級的張衡地動儀,是上世紀50年代才造出來的『古董』,並不是1800年前的原物。」
  • 為何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所長:房梁吊塊肉都比這個強
    張衡是東漢時期的人物,在歷史課本上描述他發明地動儀的動機是因為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如果哪個地方發生了地震,即使經過快馬加鞭,也很難將消息即使傳遞給皇帝以及相關的官員。如果說他設計的地動儀真的有效,相信其中的原理,絕對不是單單靠研究歷史就可以將其復原的。 而且關於張衡的地動儀,因為史書對其的描述太籠統,因此,就需要進行後世在史書上那隻言片語的描寫上將其進行原理復原。
  •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吊塊肉比它強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說到張衡,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我們在上歷史課的時候,一定有聽老師講過這方面的知識。但是讓人覺得可惜的,那就是由於歷史久遠,張衡地動儀已經失傳,只留下一百多字的文字記載,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當年張衡的地動儀了。可能大家會問,那麼現在的一些地動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他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因為根本就沒有地動儀保存下來,王振鐸就按照了古書籍上介紹的地動儀,按照其比例造出來的。
  • 地動儀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地動儀無法真正預測地震
    中華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在中國古代就有許多發明,這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發明之一,相信有許多人知道地動儀還是因為他出現在教科書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因為真實性存疑的問題被教科書刪除了。
  • 張衡地動儀管用嗎? 方舟子:和模型一樣是擺設
    當然,張衡的地動儀不能也不是為了預報地震,而是檢測到遠方發生的地震,既不能確定震中,也不能計算震級,比現在的地震儀差遠了。地動儀早已失傳,它是否具有檢測地震的作用,也成了一個謎。100多年來,國內外不少專家根據《後漢書·張衡傳》上的簡單描述,力圖復原地動儀。我們在中學教科書上見到的那個模型圖是其中最流行的一個,是1951年由王振鐸設計的。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梁上掉塊肉都比那個強
    張衡的地動儀很多人都應該不陌生,畢竟作為曾經課本上的經典圖像被許多人所熟知,而且還有不少地方將課本上的圖片做成了實物,供人們所欣賞,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卻很難評估,畢竟這只是個複製品,是否真的達到了古代這個物件的功能。
  • 張衡地動儀不如房梁上的一塊肉?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
    值得說一句的是,中科院院士傅承義就公開表示:「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模型強」。那麼,問題來了,張衡地動儀真的那麼不堪?張衡生活在距今近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在那個科學尚屬懵懂,文化暗淡,思想束縛的年代,張衡能夠發明出地動儀,足以稱為不凡。張衡地動儀此前課本上的地動儀被認為就是張衡版地動儀,當然,即便當時這個模型出來時,遭來了很多人的質疑,但是其仍舊強勢登上了課本。
  • 張衡地動儀遭質疑,被移出歷史教科書,真的不能預測地震嗎?
    或許有人會想起教科書上讓人以之為傲的張衡地動儀,它不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汶川地震時不見其起功效呢?很遺憾,事實證明教科書上那個地動儀確實不能,甚至有中科院院士道: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也被移除歷史教科書了。
  • 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原標題: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
  •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麼覺得被教科書騙了?
    在歷史上,漢朝的張衡曾經發明了一個名為地動儀的裝置,這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不過因為歷史的原因,今天我們看不到地動儀的的實物,後經過相關專家努力,張衡地動儀複製品終於出現。但圍繞張衡地動儀的爭議一直不斷。
  • 張衡地動儀被貶「一文不值?」已經移出教科書?
    卻沒想到,某日,一群官員圍著地動儀研究的時候,突然對應著西面的龍吐出了銅珠,但是並沒有任何地震消息傳過來。城內百姓得到消息,議論紛紛,依然質疑地動儀。但沒過幾天便傳來甘肅地震的消息,所有人瞬間想起來,之前官員研究地動儀時,朝西的龍曾吐出過銅珠,不僅由質疑變成了震驚和敬佩。看來地動儀真的能預測地震。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在這其中,東漢的張衡便是其中傑出代表。他曾經創造過許多超越時代的儀器,其中就有名聲大噪的地動儀。而地動儀自復原便爭議不斷,現今,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傅承義回應: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此言一出,無疑引起諸多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