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汽車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後,於26日晚運抵比利時澤布呂赫...
首批出口歐洲的中國製造特斯拉汽車運抵比利時;首批出口歐洲的3000多輛在中國製造的特斯拉Model 3汽車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後,於26日晚運抵比利時澤布呂赫港,並於27日開始裝卸作業。特斯拉此次出口歐洲的汽車約7000輛,分兩船裝運,26日晚抵達的第一艘貨船裝載約3600輛汽車,第二艘貨船預計在12月初抵達澤布呂赫港。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但直到加入《南極條約》後的第十年,1993年,中國才買到一艘可用於北冰洋運輸的船,經過多次改造,成為目前的「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自1994年起,「雪龍」號搭載著中國科學考察隊先後執行了22次南極考察任務和9次北極考察任務。按船齡計,「雪龍」號已是「老驥伏櫪」,加上是「半路出家」,其科考與破冰能力都不足以滿足當前我國極地科考的新需求。
-
「實驗3」號科考船凱旋
經過12230海裡的航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科考船圓滿完成中國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聯合考察任務,2月22日返回廣州。
-
可減少90%碳排放,瑞典要造一艘風動全尺寸跨大西洋運輸船
「海鳥」號是一艘計劃中的35000噸、650英尺的跨洋汽車運輸船,主要由風力驅動,與傳統船舶相比,據稱它可以減少90%的碳排放。據美國CNN報導,這艘船是由瑞典老牌航運公司Wallenius Marine設計,該公司正在與瑞典政府和幾個研究機構就這一項目展開合。合作夥伴們希望在2024年打造一艘全尺寸的風動運輸船開航。
-
海洋六號船大洋科考36航次隨船記者航行日記
6月7日,我作為特派記者,跟隨海洋六號船從關島出發,在太平洋上完成一個航段為期35天的海洋地質調查任務。我用自己的見聞,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大洋科考隊。初識海六海洋六號船是我國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先進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綜合調查船,總長106米,寬17.4米,排水量4650噸,最大航速16節。
-
遠望3號船啟航出海 將為嫦娥五號「奔月」提供測控支持
中新社南京11月19日電 11月19日上午,中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並將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
-
嫦娥5號發射前出動3艘測量船,比美國差在哪?
其實發射火箭遠不是我們看到的這麼簡單,更不是射完就了事,火箭的軌道設計以及發射之後精確的跟蹤測量與控制才是決定發射成敗的關鍵。為了實現這次偉大的航行,早在1964年,美國人就已經在全球各大洲建設了28個衛星通信站和多部直徑達9.15米的衛星天線。儘管有了這麼多站點,但還是有許多地方無法覆蓋,於是美國又將一些大型貨船裝上雷達天線改造成航天測控船,放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其中代表性的是「紅石號」和「水星號」。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破冰」,核反應堆發電量超美國福特...
日,世界最大最強核動力破冰船「北極」(Arktika)號正式起航前往北極摩爾曼斯克港開始進行冰面測試。波羅的海造船廠當日發布聲明稱稱:「世界上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多功能破冰船將於22日從聖彼得堡出發,前去參加冰面測試,之後前往摩爾曼斯克籤署驗收協議。這艘獨一無二的破冰船將首次面對極地冰面的極端情況,證明俄羅斯破冰船隊的實力。」據悉,「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採用俄羅斯國旗塗裝,今後將主要在北極圈以北執行任務,預計能實現全年通航。
-
中國首次利用德渤3號船發射一箭九星長徵11號火箭
大連中遠海運重工共建造兩艘同型船,其姊妹船「德渤2」號於2016年3月9日交付,兩船成對協調作業最大浮力可以達到2.4萬噸。與以往發射不同,執行此次任務的火箭是直接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火箭總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用「德渤3」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黃海預定海域實施發射,打破了以往火箭生產與發射場分離的格局,減少了分解和總裝次數,以及長距離鐵路運輸環節,首次實現火箭總裝測試發射一體化,大幅縮短了發射鏈條,提高了發射效率和效益。
-
日本海岸現幽靈船 還記得Caleuche號、瓦倫西亞號、屋大維號嗎?
瓦倫西亞號最終沉沒,船上180餘人只有37個倖存下來。5個月後,一名漁民在一個洞穴中發現救生筏和8具人骨,警方展開調查,但是一無所獲。 這個戲劇性的故事就這樣告一段落,而這個結局也最終為瓦倫西亞號的詭異故事提供了來源。水手們常常說在瓦倫西亞號觸礁附近海面上會看見漂浮的幽靈,而且在瓦倫西亞號沉沒27年後,在巴克利海灣居然發現了一艘當年的救生筏,甚至還保留著原來的油漆塗層。
-
一條葡萄牙香料船,催生了現代國際法
留下幾條船裝載香料返航後,海姆斯凱克沿著爪哇島北部海岸向東航行,途中他得知一個重要信息:不久就有一艘葡萄牙商船從澳門裝載貨物航行到摩鹿加群島。1603年2月25日拂曉,海姆斯凱克果然在新加坡東部海岸(今樟宜附近)發現了葡萄牙商船「聖卡特裡娜」號。
-
世界上最神秘幽靈船事件大盤點
如果說,對於天空,人們最感興趣的是UFO,那麼對於海洋,探秘者最感興趣的則是那些失蹤或沉海多年,經過許多年後卻被發現在海上航行,而上裡卻空無一人的「不明漂遊船」,即幽靈船。關於世界上最神秘的幾大幽靈船,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世界上最神秘奇特的幽靈船事件吧!
-
對內河船涉海運輸說「不」
這是瀏河辦事處日前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違法行為的場景。作為江蘇海事「東大門」,出江入海「第一線」,太倉海事局瀏河辦事處於日前的一天早上5時開展「破曉行動」,集中部門所有力量,全員出擊,水空聯動,開展內河涉海運輸專項整治行動。
-
首艘冰級輪天恩號取道北極赴歐 比傳統航線快12天
昨天(4號),針對極地氣候打造的首艘冰級輪「天恩號」從江蘇連雲港滿載出口歐洲貨物啟航,取道北極東北航道,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前往歐洲港口。央視記者 許景云:這裡是江蘇連雲港。再過幾分鐘,我身後這艘船就要開啟北極東北航道之旅,從西太平洋,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抵達歐洲港口。
-
英國無人船完成大西洋航行任務並繪製海底區域地圖
參考消息網8月17日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5日報導,長12米的「馬克斯萊默」無人船已經完成了為期22天的繪製大西洋海底區域地圖的任務,令人印象深刻。報導稱,這艘船的研製者英國「海洋裝備」國際公司,從其位於英格蘭東部託爾斯伯裡的基地通過衛星「擔當」了這次航行的「船長」。歐洲航天局為這次任務提供了部分資金。這艘無人船7月底從普利茅斯出發,前往西南方向大約460公裡的地方。由於船體上安裝了多波束回音測深器,這艘船繪製了1000多平方公裡、深至約1公裡的大陸架地圖。
-
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沿海省際散裝液體危險貨物船舶運輸市場宏觀...
為加強沿海省際散裝液體危險貨物船舶運輸市場準入管理,促進水路運輸安全綠色、健康有序發展,按照《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有關要求,我部決定調整完善沿海省際原油船、成品油船、化學品船、液化氣船(以下統稱散裝液體危險貨物船舶,其中,液化氣船含液化石油氣船和液化天然氣船)運輸市場宏觀調控政策。
-
麥哲倫環球航行命名太平洋,扮演上帝涉及部落糾紛在菲律賓被砍死
在1512年的時候,留在亞洲的這一部分葡萄牙的海員就真的找到了香料群島,因為香料群島就在今天的摩鹿加群島,就是印尼這個位置,過了馬六甲海峽之後就非常近了。03 500年前,麥哲倫開啟環球航行在這個消息很快的傳遍歐洲之後,麥哲倫就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或者說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希望驗證南海和大西洋是不是連通的,也正是因此他產生了這樣的環球航行的想法。於是在1519年的時候,麥哲倫就出發了。
-
黑船來航:繞地球半圈殺入日本的佩裡,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佩裡將軍於1852年11月24日從位於美國東海岸的諾福克海軍基地出發,一路向東,繞了大半個地球才到達了日本。雖然佩裡是叩關日本的提議者,但是在美墨戰爭中已經功成名就的佩裡,並不想接率領艦隊前往日本這樁「苦差事」。在幾經美國海軍首長格雷厄姆的勸說和許以其擴大艦隊規模和行事權力之後,佩裡才最終接受了率隊前往遠東日本的任務。
-
麥哲倫艦隊只倖存了一艘船?其實,還有一艘早就回到了歐洲
沒有人相信,這就是三年前出發的「維多利亞號」——麥哲倫艦隊中的一艘船。在很多人的認識中,麥哲倫艦隊環球航行,最終只回來了這一艘船。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麥哲倫從西班牙塞維亞出發的時候,一共有五艘船。特立尼達號、聖安東尼奧號、康塞普西翁號、維多利亞號,以及聖地牙哥號。
-
安全航行15000餘海裡!遠望5號船自太平洋凱旋
遠望5號船凱旋 央廣網8月10日消息 (記者楊宸琇 高超 王煦之 王璐瑤 安善福)8月10日9時許,在太平洋海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海上測控以及亞太6D衛星任務的遠望5號船,平安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