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發現可疑船舶,請岸基組幫忙核查!」
「該輪軌跡異常,無進出港報告,請登輪組上船檢查!」
「收到,馬上登輪!」
天剛蒙蒙亮,太倉海事局瀏河辦事處的高頻電話裡就傳來緊張而有序的行動指令。這是瀏河辦事處日前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違法行為的場景。
作為江蘇海事「東大門」,出江入海「第一線」,太倉海事局瀏河辦事處於日前的一天早上5時開展「破曉行動」,集中部門所有力量,全員出擊,水空聯動,開展內河涉海運輸專項整治行動。
在前期多輪策劃、近期縝密研判基礎上,執法人員提前行動,12名執法人員分成岸基組、無人機組、登輪組和處罰組開展專項整治。
無人機組負責空中巡邏,對於發現的裝載黃沙、石子的大型內河船,及時記錄船名,傳至岸基組指揮室。
岸基組指揮室立即核查該輪的進出港報告信息、航行軌跡,對於發現報告信息明顯異常、航行軌跡缺失的,及時通知登輪組。
登輪組引導可疑船隻到指定水域拋錨後進行登輪檢查,創新利用疫情期間的電話軌跡查詢功能等多種手段調取違章證據,確認涉海運輸違法行為。
處罰組提前介入,對查獲的涉海運輸內河船隻現場製作詢問筆錄,並立案調查。
「本次行動排查船舶23艘次,查處4艘涉海運輸內河船隻違法行為10餘起,將3名無證駕駛人員移交長航公安。日前,4艘內河船涉海運輸的處罰工作已經完成,累計罰款287500元,整治行動效果顯著。」太倉海事局執法人員楊磊告訴記者。
為什麼內河船不能從事海上運輸?據太倉海事相關負責人介紹,內河船船舶結構不滿足入海標準。內河船儲備浮力、結構強度、風雨密性、應急設施配備等標準低於海船,不滿足海上航行要求,無法應對海上複雜多變的環境。船員能力、素質要求不同。就船員而言,與海船船員相比內河船船員培訓要求相對較低,當內河船超航區進入沿海水域航行時,內河船船員對海上環境不熟悉,面對外籍船舶無法進行有效溝通,極易引起水上交通事故。內河船導航設備不符合海上航行標準,有些內河船為躲避海事監管,故意關閉AIS設備,VHF也不收聽,獲取氣象水文信息不及時。船舶救生設備數量也不足以應對緊急情況,一旦遇險,根本無法採取自救措施。同時,內河船大多沒有艙蓋板,一旦進水,船舶在短時間內就會翻沉,船員甚至來不及逃生。
據悉,近年來,受利益驅使,許多內河船違規涉海航行,內河船違規從事海上運輸將會造成事故頻發,嚴重威脅船員的生命安全,給水上航運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船舶超出核定航區航行是違法行為,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真誠提醒船員朋友們不要將內河船駛出核定航區,切莫為了貪圖一時利益,將自己置於危險的環境裡。」這位負責人告誡說,太倉海事將及時總結監管執法經驗,優化執法流程,創新工作方法,進一步提高執法效率,繼續保持高壓整治態勢,切實有效地開展內河船涉海運輸專項整治工作。
(文章來源:太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