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航行與氣象條件
船舶航行與氣象條件各類天氣系統如熱帶氣旋、溫帶氣旋等都有各自的天氣結構根據這種規律性,運用船舶沿途的氣象觀測值與海洋氣象和水文部門提供的廣大海洋上天氣系統配置及其動態,可以確定船舶在各類天氣系統中所處的部位,判斷海上霧的生消趨勢等,從而採取相應的航行方法;而且還可檢驗與訂正海洋氣象和水文部門的報告、預報、警報和傳真圖等。熱帶氣旋根據對船舶威脅的程度分為危險半圓、可航半圓和危險半圓中的危險象限。
-
韓國研發出新一代船舶用數字雷達
7月2日,韓國現代重工新一代「船舶用數字雷達」研發工作宣告結束,將從2015年開始實現商業化。 據稱,為了研發數字雷達,現代重工業、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蔚山經濟振興院、造船海洋器材研究院和中小企業等10個機構從2010年7月組成聯盟,共同進行自主研發。 報導說,此次成功研發的數字雷達的解析度與現有產品相比要高出2倍之多,即使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也可以探知10公裡之外大約70釐米大小的物體。
-
韓國雄心勃勃 計劃2034年建成自主導航系統
據科學網10月17日報導,「韓國將在2034年建成自主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並提供服務。」在2018亞太航空航天技術學術會議上,韓國航空宇航研究院(KARI)技術研發部部長Jun Min Choi說。2013年,又出臺了《航天發展中長期規劃》,制定了2014年至2040年間具體的航天開發規劃。 「今年出臺的《計劃》主要目標是為了確保政策的連續性,並推動與航天相關的投入和研究。」Jun Min Choi說。 此次《計劃》包含了從運載火箭、衛星、衛星導航、空間探測等諸多領域。 根據此次《計劃》,韓國將在2034年建成自主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並提供服務。
-
剛性帆太陽能電池板EnergySail將於明年進行海上試驗
據外媒報導,日本生態海洋電力公司(EMP)近日宣布,將於明年對其剛性帆太陽能電池板EnergySail進行海上試驗。
-
韓國雄心勃勃 計劃2034年建成自主導航系統—新聞—科學網
「韓國將在2034年建成自主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並提供服務。」
-
海上船舶遇到颱風如何逃生?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8號超強颱風「瑪莉亞」強悍來襲,強度強,移速快,受其影響,10日至11日華東沿海出現明顯風雨,浙江、福建等沿海大量船舶需回港避風。那麼在海上船舶遇到颱風該怎麼辦?如何預防颱風?颱風來臨前後 海上船舶怎麼辦1、颱風來臨前,船舶應聽從指揮,立即到避風場所避風。2、萬一躲避不及或遇上颱風時,應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繫,爭取救援。
-
引領自主船舶發展 推動智慧海洋建設 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
原標題:引領自主船舶發展 推動智慧海洋建設 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論壇在珠海舉行 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論壇,11月27日在珠海香山海洋科技港舉行
-
海洋氣象水文探測無人艇完成自主航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報導 近日,經改造後的海洋氣象水文探測太陽能無人艇在廈門附近海域至臺灣海峽開展了一次海上探測試驗。數據顯示,此次試驗探測數據獲取率達92%,其獲得的氣溫、氣壓、海溫、風等數據與臺灣海峽附近的浮標探測數據基本吻合。此舉標誌著智能化海洋氣象探測的開始,也是氣象探測由近海向遠洋延伸的重要起點。 據悉,這是一次無人艇自主往返的航行,實現了海上探測的完全自動化,且航線偏差小於6米。
-
我國自主船舶氣象導航能力快速提升!
據《中國氣象報》報導,自2019年7月11日,中央氣象臺與交通部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船舶氣象導航系統,同年10月正式服務以來,該系統累計服務船舶已近千艘次,籤約航運公司40家,月均服務超70艘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隨著導航業務鋪展開來,服務需求逐漸上升,尤其最近兩個月,每月服務量都在百艘以上。
-
「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開啟航行試驗—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發(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新華社上海5月31日電(記者賈遠琨)5月31日,「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按照原定的建造計劃,開啟船舶航行試驗。 船舶航行試驗是船舶建造中關鍵的節點。本次「雪龍2」號試航預計15天,主要航行範圍為東海海域。「雪龍2」號項目組將根據《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航行試驗大綱》,針對全船46個系統,約200臺套的設備開展全面的功能性試驗。
-
察風雲變幻 護船舶安瀾——中央氣象臺強化船舶氣象導航能力建設
2019年7月11日,中央氣象臺與交通部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船舶氣象導航系統。自同年10月正式提供服務以來,該系統累計服務船舶近千艘次,籤約航運公司40家,月均服務超70艘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趙偉告訴記者,隨著導航業務鋪展開來,服務需求逐漸上升,尤其是最近兩個月,每月服務量都在百艘以上。
-
我國形成船舶燃油系統自主研製能力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船舶重慶紅江」)自主研製的LC520A型船用低速機高壓共軌燃油系統,在中船動力(集團)位於上海臨港的船用動力試驗中心成功進行了首次配機試驗。
-
這才是真正的海上巨獸,耗時3年斥資197億才建成,航母成為小弟
圖為開拓精神號海洋建設船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一艘船舶引發了軍迷的關注,它就是開闊精神號海洋建設船,據稱這艘船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民用船舶,耗時3年斥資197億才建成,這艘船舶長度接近400米,排水量遠超航母,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小島
-
瀋陽自動化所「海鯨1000」AUV完成海上驗收試驗
「海鯨1000」AUV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牽頭研製的「海鯨1000」AUV完成海上驗收試驗和長航程試驗。在海上驗收試驗中,「海鯨1000」AUV完成最大工作深度、最大航行速度、多種載荷搭載能力等指標驗證,完成溫躍層智能跟蹤觀測、湍流自主觀測、中尺度渦自主觀測等功能驗證和試驗性應用。
-
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通信試驗成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海遠洋,也能網上衝浪夜幕降臨,一艘行駛在浙江省岱山縣附近海域的輪船上,航天科工海上應用示範外場試驗隊的隊員們正忙碌地做著準備。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茫茫大海,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航行的船隻很容易變成「信息孤島」。
-
——中央氣象臺強化船舶氣象導航能力建設
2019年7月11日,中央氣象臺與交通部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船舶氣象導航系統。自同年10月正式提供服務以來,該系統累計服務船舶近千艘次,籤約航運公司40家,月均服務超70艘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趙偉告訴記者,隨著導航業務鋪展開來,服務需求逐漸上升,尤其是最近兩個月,每月服務量都在百艘以上。
-
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
夜幕降臨,一艘行駛在浙江省岱山縣附近海域的輪船上,航天科工海上應用示範外場試驗隊的隊員們正忙碌地做著準備。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
-
中國載人深潛將走向「無人區」進行科學研究
2020年,中國的10000米載人潛水器將很快造訪馬裡亞納海溝最深的「挑戰者深淵」,一場「大型演出」將在深海的「舞臺」上演。從陸地走向水池2020年3月,10,000米載人潛水器完成最後組裝,並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702研究所開始全過程水池試驗水池實驗在江蘇無錫的一個人工水池中進行。
-
英國的新極地船Attenborough爵士號將進行海上試航
引自路透社消息,英國的新極地船大衛·阿滕伯勒爵士號(Sir David Attenborough)將在周三進行海上試驗,以加快步伐,然後於明年底進行首次南極航行,以促進對氣候變化的研究。這艘耗資2億磅,最先進的極地研究船在2016年徵集名稱,當時「 Boaty McBoatface」以新船的名字名列公眾投票之首。但是政府決定改為以資深BBC自然學家大衛·阿滕伯勒命名,而RRS(皇家研究船)大衛·阿滕伯勒爵士現在準備離開其位於英格蘭西北部伯肯黑德的溼碼頭。在造船廠正式移交之前,它將在北威爾斯沿海的海上度過兩周的技術性試驗。
-
朝鮮稱韓國侵其領海 將採取強有力應對措施
新華網平壤6月6日電(記者姚西蒙 張濱陽)據朝鮮中央通訊社6日報導,朝鮮擁護祖國和平全國委員會發言人當天在平壤發表談話,譴責韓國在朝鮮西部海域加強武力部署,並不斷侵入朝鮮領海。發言人說,韓國的這些挑釁行動「嚴重刺激了」朝鮮,使西部海域處於「隨時都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緊張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