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行與氣象條件
各類天氣系統如熱帶氣旋、溫帶氣旋等都有各自的天氣結構,在其範圍內的海面氣象要素值的分布也有各自的規律性。根據這種規律性,運用船舶沿途的氣象觀測值與海洋氣象和水文部門提供的廣大海洋上天氣系統配置及其動態,可以確定船舶在各類天氣系統中所處的部位,判斷海上霧的生消趨勢等,從而採取相應的航行方法;而且還可檢驗與訂正海洋氣象和水文部門的報告、預報、警報和傳真圖等。
熱帶氣旋
根據對船舶威脅的程度分為危險半圓、可航半圓和危險半圓中的危險象限。按照一定的方法判斷船舶所處部位。
溫帶氣旋
可分為前部、暖區、後部。在前部,由遠及近常見的情況是,天空中出現捲雲,然後變為卷層雲,以後成高層雲,開始有小雨或小雪,接著變成雨層雲,落下連續性中雨、大雨或中雪、大雪。當大氣不穩定時,也會出現積雲和陣性降水,此時氣壓逐漸下降,風向偏東,離中心越近,風力越強。在暖區中,離中心稍遠的部位通常是少雲天氣,靠近中心處為層雲、層積雲;越靠近中心,雲越低,雲層越厚,並下毛毛雨,有時還有霧出現。當氣旋加深很快時,空氣上升作用加強,暖區中心附近有連續性降水。暖區中的風向在北半球偏南,在南半球偏北。在後部,由近及遠,風向轉為偏西。有時雲雨區比較寬廣,有時對流性雲及陣性降水區較窄,然後天氣迅速晴朗,氣壓逐漸呈現穩定上升。在北半球,中心北部的風向從前部往後部作反時針變化,中心南部作順時針變化。南半球溫帶氣旋的暖區頂端指向南方,其北部風向從前部往後部也作反時針變化,南部風向作順時針變化。根據上述溫帶氣旋區中的氣象要素值的分布規律,運用沿途各氣象要素觀測值的變化,即可確定船舶在溫帶氣旋區中的部位。
海上霧生消趨勢
航海上將霧分平流霧、降水霧、蒸發霧和輻射霧四種。各種霧各有其生消規律。將船舶沿途不同時刻所測得的露點溫度和水溫資料,分別以不同符號或採取不同的顏色,填繪在以縱坐標表示溫度、橫坐標表示時間的方格紙上,然後將同符號或同顏色諸點聯結起來,便得兩條曲線。根據這兩條曲線之間的距離變化可判斷海上霧生消趨勢。無霧時,水溫高於露點溫度;當這兩條曲線的間距越來越窄,遇霧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大;當露點溫度高於水溫時,就出現霧。反之,當露點溫度低於水溫的間距越來越大,就不可能遇霧,如果有霧,它是霧消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