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航運:在「黑科技」這般發達的當下為什麼內河船舶還不能霧航

2020-12-06 航海人羅羅

霧航,船舶的設備是滿足條件的,出於安全方面的因素,所以當能見度不良的時候,當地的海事指揮中心就會發布禁航通知。

船舶航行中不可不知的三個術語:

能見度不良:是指由於霧霾下雪,暴風雨,沙暴或其他任何類似原因,造成的能見度受到限制的情況。

在我們日常的航行中,船員的通常做法是,能見度小於五海裡的時候屬於能見度不良。

上行:船員通常做法,除感潮河段外,船舶逆水行舟,向上遊方向航行,稱為上行。

下行:除感潮河段外,船舶順水行舟,向下遊方向航行,稱為下行。

我們了解了上面三個航行術語,航海家羅羅,一名從事水上工作12年的航海人和你聊聊船舶「霧航」的 那些事。

一、不冒霧航行是自己船安全的需要

嚴禁冒霧航行!嚴禁冒霧航行!嚴禁冒霧航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任何船舶嚴禁冒霧航行。

嚴禁冒霧航行,是船員人人都需要遵守的規定。船員在正常的航行中,如遇到大霧,造成能見度不良,就會向當地的海事機關提出錨泊申請,拋錨扎霧,以策安全。

目前的船舶都配備有雷達。雷達,船員通常都叫它千裡眼,是航行中的寶貝。一臺好雷達可以幫助引航員很好的識別航道周圍的情況。有時就是出現濃霧,如果引航員有豐富的駕駛技術,同樣可以正常的航行。(不提倡)

為了保證自身船舶的安全,船員會聽從當地海事機關的指揮,就地選擇安全水域錨泊並值錨班。

二、不冒霧航行是它船安全的需要

你不撞他,他來撞你。這就是冒霧航行中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如上面所述,有些船舶因為設備好壞的不同,所以導致產生的效果也會不同。引航員在不太清楚航道的情況下冒霧航行,能見距離縮短,應對時間減少,出事的概率就會增大。

我們可以想像,如你船是一大型船舶,有較好的助航設施,但是來船是一條較小的船舶,它的設備相對較差一點。由於受到濃霧的影響,他的能見距離就會更加縮短,而且在會讓就更加的困難。所以這樣的操作帶來的危險性就會更高。

每年的冬季是長江內河一帶大霧出現比較頻繁的季節。冒霧航行的現象屢禁不止,所以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因冒霧航行帶來的碰撞事故。這可是血淋淋的教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黃河三角洲地區」遠不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
    很多河流三角洲地區也是人口十分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不過,也有例外,我國的黃河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就遠遠不如長江三角洲地區,這是為什麼呢?長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夜間燈光圖對比長江和黃河是我國的兩大母親河,長江主要位於南方地區,自西向東注入東海,黃河主要位於北方地區,自西向東注入渤海。
  • 如皋市紮實推進內河水域船舶和港口水汙染整治工作
    如皋市紮實推進內河水域船舶和港口水汙染整治工作 來源:如皋市 發布時間:2020-09-08 字體:[ 大 中 小 ]
  • 內河船舶水汙染如何規範?交通運輸部出臺《管理辦法》
    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張佳琪)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400總噸以下內河船舶水汙染防治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並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以規範400總噸以下內河船舶水汙染物船上儲存、處理、排放和送交接收設施的行為,防治船舶汙染內河水域環境。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河流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流的開發和利用包括供水、航運和發電等方向,此外還有美化環境、淨化水質、涵養水源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作用。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內河船舶啟用「防撞雷達」
    本報訊 (記者 王志彥)上海市地方海事局昨天透露,國內首創的AIS內河船載橋梁報警助航系統將在本市正式啟用,2012年底前有望推廣至本市所有內河船舶。據介紹,上海內河水域有1000多座大小橋梁,且許多橋梁建造年代較早,橋身較低,極易發生船舶碰撞事故。
  • 第二屆長江海事局技能比武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獲團體第一名
    中國江西網訊梁家聰報導:為慶祝第八個世界海員日,弘揚拼搏進取的航海精神,宣傳海員對航運貿易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所作出的突出貢獻,提高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國家交通運輸部長江海事局6月25-27日在共青科技職業學院與廬山西海舉辦的本轄區航海院校第二屆海員技能比武活動圓滿閉幕。
  • 中國取消內河航行進出港籤證 年800萬艘次船受惠
    (原標題: 我國取消內河航行進出港籤證 每年800萬艘次船舶受惠)
  • 南京啟用內河船舶監管系統 電子設備抓拍船舶超載、汙染等顯性違規
    記者12月7日從南京市交通綜合執法局了解到,從本月初開始,全市已啟用內河船舶汙染防治及應急管理系統,藉助物聯感知、卡口監控等科技手段實現對內河船舶24小時監控,及時發現各種顯性違規行為。 【電子設備抓拍船舶超載、汙染等顯性違規】江蘇臺記者田甜說:「這裡是南京交通綜合執法局內河監管指揮中心。據了解,目前南京主城區內河水域中已經安裝了26個監控探頭、電子抓拍設備以及尾氣檢測設備,這些設備會實時收集船舶航行的相關數據,並且及時地傳輸到這裡。
  • 「清水走廊」漾碧波 江蘇2020年底將實現船舶汙水「零排放」
    新華網南京12月20日電(毛麗萍陳曦)江蘇,是中國內河航運發達省份之一。這裡河網密布,水路四通八達。繁榮的港航產業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運輸支撐,但與此同時,川流不息的船舶、數十萬以水為家的船民、密集的港口碼頭產生的生活垃圾、汙水、粉塵等汙染,也客觀上對水體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汙染。
  • 對內河船涉海運輸說「不」
    處罰組提前介入,對查獲的涉海運輸內河船隻現場製作詢問筆錄,並立案調查。「本次行動排查船舶23艘次,查處4艘涉海運輸內河船隻違法行為10餘起,將3名無證駕駛人員移交長航公安。日前,4艘內河船涉海運輸的處罰工作已經完成,累計罰款287500元,整治行動效果顯著。」太倉海事局執法人員楊磊告訴記者。
  • 高考地理:河流的航運價值
    河流航運價值與內河航運一:河流的航運價值基本思路:(一):水能載舟   (二):舟上有貨二:影響河流航運價值的因素分析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內河穿浪式燈浮標的研發與應用》科技...
    《內河穿浪式燈浮標的研發與應用》科技項目正式通過省廳立項和大綱評審 《內河穿浪式燈浮標的研發與應用》科技項目由省航道工程局和大連海事大學為協作單位共同研發與應用,目前已正式通過省廳立項和研究大綱的評審。
  • 推動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王瑞軍指出,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的成立是韶關水上交通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必將有利於武漢理工大學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有利於輻射帶動廣東省內河港航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利於發揮韶關「一江好水」優勢,推動航運、物流、港口經濟、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的建設發展,促進北江航運上下遊產業鏈轉型升級。
  • 長江的幾個世界之最
    長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幹流長度和平均徑流量),更是中國四億多人口的母親河。多少年來,長江孕育了古老而燦爛的歷史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億萬人民,也滋養著無數的生命,勾勒出壯美秀麗的大好河山。長江也擁有堪稱世界之最的榮耀。 1.長江是全流域都在一國之內最大的河流。 在世界大江大河中,長江的長度和平均流量世界第三,流域面積的排名還要靠後。
  •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受邀參加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於11月21日至23日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展現南通船舶海工產業蓬勃發展態勢,展示高端船舶海工裝備和技術、配套設備產品服務等內容。
  • 我國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較弱 相關實施意見將出臺
    中國網財經9月3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上午就《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情況舉行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何建中指出,和比較發達的航運國家相比,我國現代航運服務業的水平還比較弱,未來將研究出臺加快促進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具體實施意見。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吉安市內河水域船舶汙染應急處置...
    ;  (6)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汙染的;  (7)動用市級應急救援力量不能控制汙染源、圍控和清除汙染。  5.6決策支持系統  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蓋全市內河重點通航水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電子巡航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航標遙測系統、船舶監控系統、水質監測系統等支持保障系統,為應急處置提供決策支持。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長江、黃河、珠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3條河流。它們灌溉了兩岸大片的良田沃土,孕育出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經過億萬年的歷史變遷後,長江、黃河、珠江分別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了一大片衝積平原,分別是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髮長江經濟帶...
    、國務院關於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全面系統提升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汙染防治能力,加快推進航運綠色發展,現制定如下整治方案。,著力健全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著力提升治理能力,因地制宜、重點突破、整體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汙染治理,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促進航運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