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修行婆變鵝

2021-01-17 七叔說

修心堂裡有十六個老婆婆,十多年來念經拜佛吃素修行,佛祖讓觀世音來度她們上天。觀世音菩薩現化為捉牙蟲的老太婆,到修心堂求修行婆婆借宿一夜。

有一個老婆婆說:「這是經堂,不是客棧旅店。」

別一個說:「捉牙蟲走江湖大都不是好人。」

十六個老婆婆七嘴八舌,說好論壞,沒有一個肯行方便。天夜近,修心堂管門老伯見出門人可憐,拿來三把稻草,叫捉牙蟲人在柴間暫過一夜。

觀音見這些老婆婆只知念經佛,不行善積德,再試試是否貪財。

第二天一早,管門老伯去收拾柴間,見一隻包袱,裡面有白花花的十六錠銀元寶,就把包袱交給修行婆婆。

修行婆婆一見閃光亮的元寶,經也不念了,佛也不拜了,對著元寶打著如意算盤,各人一錠分了。

過了約莫兩個時辰,捉牙蟲的回來尋包袱,管門老伯說包袱在經堂裡。

捉牙蟲的問修行婆婆討回,修行婆婆都說沒見過。

捉牙蟲的哀求:「這是救急的錢,沒了銀子,就沒了全家的命。」

修行婆婆個個鐵石心腸,不肯歸還。

管門老伯見她實在可憐,就說:「我手頭有十幾兩碎銀子,是一生辛苦積下來的,你先拿去吧!」

捉牙蟲的接過銀子,把管門老伯帶出修心堂。

這時天上飄來一朵祥雲,把她和關門老伯一同駕上天去。

修行婆婆明白是菩薩前來點化,便頭頂元寶雙膝跪地苦苦哀求,口喊著:「枉修行,枉修行。」

管門老伯從雲端向下一看,修行婆婆個個都變成大白鵝了。

相關焦點

  • 三婆有雙陰陽眼(民間故事)
    不過,發生在三婆身上的事,有時真的費夷所思,就現在回想起來也百思不得其解。那時候村裡演電影,是鎮上派放影員隔村隔村的輪演,叫「送文化下鄉」,看的人很多,三婆也在其中。記得電影散場時,三婆拿著我的手,和幾個婆姨諞著閒傳,說著自己曾見到過過世的老李,還向她打招呼了。
  • 農田裡一大害草,俗稱「鵝不食」,價值卻很高,是民間鼻炎良方
    導讀:農田裡一大害草,俗稱「鵝不食」,價值卻很高,是民間鼻炎良方在很多人眼中,農村最大的特點就是野生植物多,確實如此,在農村野外有著十分多的野生植物,不管是在房前屋後,還是在田邊,亦或是山野林區,均可以見到,不過這些野生植物並非沒有價值,就說空氣,明顯農村比城市好,就是這些野生植物起到的作用
  • 民間傳說一句老話,有鵝的地方蛇跑光,是真的嗎?這是為什麼呢?
    民間傳說一句老話,有鵝的地方蛇跑光,是真的嗎?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人養鵝,起碼有兩大好處,一是能吃鵝蛋,二是起到防盜作用。這是不言而喻的,以前在我們老家,有農戶養兩隻大鵝,一公一母。
  • 民間故事:你生的不一定是「兒子」,還可能是「討債鬼」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如果問你,這輩子最高興的事是什麼?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娶妻生子。確實是,父母盼了大半輩子還不是為了你能娶個老婆,再生個一兒半女好延續香火。
  • 民間故事:不孝媳婦變烏龜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民間故事馬翠蘭變了個烏龜,沒臉見人,只好鑽到田埂下的蛇洞裡躲了起來。關注私信我(酒歌說文),發送文字「民間故事」,即可獲取多本有趣的民間故事書籍哦。
  • 蛇為什麼會怕鵝?民間傳言有鵝的地方一定不會有蛇,是真的嗎
    但除了鷹以外,還有一種禽類也是蛇所畏懼的,那就是人類最常飼養的家禽之一,人們俗稱它「大白鵝」。在外人看來,鵝作為人類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它的營養價值豐富,且肉質鮮美,同時作為家禽的一員鵝似乎顯得無比脆弱。但在某些時候,鵝卻具有驚人的本領,那就是對抗蛇,民間都傳言有鵝的地方就不會有蛇出現,那麼,這種說法又是否具有真實性呢?
  • 民間故事:黑狐道人
    隨即講起了動物修行之法。這黑狐受了帝流漿開了靈智之後,又正巧聽到飛鴻講述動物修行之法,不知不覺間,月光越發清冷明亮了起來,待得飛鴻講完,此時道法已經小成的黑狐便施了障眼法化了人形,一個身著黑衣狐耳狐尾少年。
  • 民間故事|天鵝仙妻
    民間故事|天鵝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雲夢澤大湖邊上有一村子,村口靠著湖畔不遠,有幾間土屋,一個叫杜青的男人住在這裡。湖邊人家,大多是靠著湖生存的。有的打魚,有的種藕。杜青是一個藕農,在湖邊開闢了十幾畝藕田,每年秋冬之時,他都會下湖採藕,靠著賣藕生活雖算不上多好,但也衣食無憂。
  • 農村裡一大害草,卻是民間治「鼻炎」良藥,人稱「鵝不食草」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草,也是農村田裡一大害草,但是在民間的價值卻很珍貴,它叫做「石胡荽」。說到石胡荽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沒聽過,不過在民間它有個很響亮的俗稱,被人們稱作「鵝不食草」,這個名字的由來跟動物鵝有關。
  • 民間故事:道衍子伏黑魚精
    申道子修道未入仙籍時,收了好幾個徒弟,他最後修行的地點在天台山一個大溶洞中,眾多弟子中他最喜愛的是王昭,總是讓他常年侍奉在自己左右,然而他最有成就的弟子當屬道衍子張宵,張宵也是申道子唯一賜了道號的徒弟。修行在敘洲。王昭與申道子有三世的緣分,第一世他遊戲人間不聽教導。
  • 重慶言子:蜻蜓為什麼叫丁丁貓,蟑螂叫偷油婆,怎麼不叫偷油公?
    油,描述的是蟑螂喜嗜油脂糖分的習性,偷;說得是它在黑暗中出沒,鬼鬼祟祟的習性;而婆呢?有一說是因為蟑螂繁殖能力強,所以不稱雄而成雌。其實偷油婆一詞並不獨屬於重慶,在貴州、湖南等地,也會將蟑螂叫做偷油婆。
  • 繪本通關密碼:跟著鵝媽媽學童謠
    童話故事……和兒歌集。
漫畫書……和填色書。胖胖的書……
和瘦瘦的書
。有關恐龍的書……和講怪獸的書。
數數兒的書
……
和字母書。介紹太空的書
……
和講海盜故事的書。
唱歌的書……和怪怪的書
。我真的很喜歡書。」在我眼裡,這樣的文字實在很無趣。 後來我參加了一個繪本分享會,那一晚的主題恰好是安東尼·布朗。我的朋友咔咔媽跳起來說她想重點談談《我喜歡書》。
  • 西行紀:羅睺秒殺婆稚,婆稚死後的樣子卻成熱議,網友:列文虎克
    西行紀:羅睺秒殺婆稚,婆稚死後的樣子卻成熱議,網友:列文虎克?哈嘍,喜歡西行紀的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在西行紀中,天宮幾百年來最強的死敵一定是阿修羅族,而阿修羅族卻擁有四位王在主宰,為了打破這一平衡,狂王羅睺也是破例和如來合作,但狂妄和如來合作的前提就是他要親手斬殺其他三王,而羅睺第一個斬殺的人就是婆稚。
  • 《九尾狐傳》民間傳說故事解析,劇裡的人物角色原來是這個意思!
    看韓劇長見識,《九尾狐傳》民間傳說故事解析,劇裡的人物角色原來是這個意思!看韓劇長見識!在看《九尾狐傳》時,這些閃過的字幕詮釋,你有看清嗎?這些劇裡的人物角色,你清楚來歷嗎?這些好久好久之前的民間傳說故事都會說著些哪些?1、九尾狐九尾狐字面看便是個有九條尾的狐狸,實際上「九」這一個數據僅僅是個寓意,事實上很有可能有許多條的形狀。
  • 民間故事:雹神降臨
    在古代有很多有趣的民間故事,《聊齋志異》就是其中之一,它記載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這本書成書於清代,作者是蒲松齡。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一個雹神降臨的故事。這個故事與唐濟武有關。過了一會,大大小小的冰雹果真落了下來,砸在唐濟武的車子上,又走了幾裡路,冰雹才停止,天也變晴了。唐濟武的兄弟騎著馬跑上前去,打開唐濟武的車窗,問他是怎麼回事,唐濟武竟然不知道下過冰雹,他去詢問走在前面的人,他們竟然也不知道。唐濟武笑著說:「這不會是李左車在作怪吧?」不以為然。
  • 民間故事:陰陽鏡
    有一日,他在街上遇到一位蓬頭垢面的道人,隨即就與道人一起入山修行,以成仙果。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風起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 大話降龍:嫦娥下凡變「醜豬婆」?后羿射太陽後遺症嚴重
    大話降龍:嫦娥下凡變「醜豬婆」?后羿射太陽後遺症嚴重嫦娥仙子繼續和降龍談心,說道:那是在很久很久之前。我和后羿兩個人生活在森林當中我們相當的幸福,每天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天帝的兒子。全都跑到人間來作亂。頓時在人間到處都著起了熊熊的火焰。
  • 合陽民間故事;入木三分新解
    合陽民間新故事 入木三分新解 作者;成三順 王義華 合陽縣名人故事甚多,話說合陽縣黑池鎮原來的東城門洞上寫著「古晉墟」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民間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303----361年)一日路過此地,適值當地人們正在建城樓
  • 民間故事:村裡來一「狼孩」,咬傷老太后,揭開孩子失蹤之謎
    果然,沒過多久,接生婆便喜滋滋地抱著孩子出來了,笑盈盈地對著等在外面的李林說:「恭喜主家,母女平安!」李林小心翼翼地從接生婆的手上接過孩子,抱在懷裡,看見那小小的人兒,他的心仿佛軟成了一灘水。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個嬰兒,竟然會在出生後不久,就從自己家裡失蹤了。孩子失蹤後,李林和妻子傷心地找了好長時間,可是卻怎麼也沒有找到。
  • 民間故事:七色花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古老的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是怎麼去守護他們之間那段令人感動的愛情的。話說在東邊大海旁有一個不大的村子叫做尖山村,村裡面有一個年輕小夥子叫尖兒,他孔武有力,模樣帥氣,還有一身過硬的捕魚本領。十裡八鄉的姑娘的父母都看中了這個小夥子,爭相想把姑娘嫁給他。但是尖兒誰也瞧不上,卻偏偏愛上了一個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