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改變搜尋外星人的方式,從宇宙學角度定義生命!

2021-01-09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金星大氣層發現外星生命跡象可能是2020年最重大的天文消息,但沒過幾天,這則消息就從科學頭條新聞中消失了……事實上,此類重磅新聞在歷史上並非獨一無二,1996年,當時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站在白宮南草坪上宣布:科學家發現一塊火星隕石上潛在著外星微生物化石!即使人類科學探索歷程中出現諸如此類的重大發現,它們的出現也將伴隨著諸多爭議,很快都以失敗告終,因為我們無法從這些發現中證實外星生命存在的確鑿證據,目前我們當務之急是需要改變以何種方式搜尋外星生命!

2020年,科學家探索外星生命炒作周期也沒有什麼不同,研究人員宣稱,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這可能是潛在外星生命的證據。但不久後部分專家強調,在金星上沒有生命的情況下,仍有可能會產生磷化氫,儘管之前研究人員曾努力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事實表明磷化氫作為潛在生命的跡象並不充分。

批判者很快指出,金星大氣層檢測出磷化氫,這一現象本身就證據薄弱,缺乏說服力,並且到目前為止科學界達成的共識是,該項檢測結果可能是誤報。但即使可以在金星大氣層探測到磷化氫的確鑿證據,但該爭論或者下一輪炒作周期的爭論,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獲得解決,因為我們目前尋找地外生命的方式並不完善。

天體生物學家主要是在地球上尋找生命跡象,或者說是生物特徵,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系外行星大氣層尋找氧氣。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如果地球沒有生命,我們的大氣就不會出現充足的氧氣。同時,對於遠程勘測來講最重要的是,氧氣能被探測到。基於以上因素,天體生物學家認為,在類地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檢測到氧氣,將是生命存在的確鑿證據。然而,在不同條件下模擬系外行星的模型多次表明,在沒有生命的行星上,也可能產生氧氣。

眾所周知,在沒有生命存在的情況下,木星和土星大氣層也能產生磷化氫,如果該物質也被證實存在於金星大氣層,我們無法排除磷化氫是某種未知非生命機制產生的。

金星潛在生命製造磷化氫產生的觀點爭議,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天體生物學家面臨的危機縮影,這是關於最新發現和持續性爭議的一場戰爭,在另一顆行星上發現生命對於人類來說應該是一個重大事件,但任何宣布的地外生物特徵檢測消息都不會是一個裡程碑,而會帶來混亂,因為科學家們不會就某項重大發現達成一致觀點。

在地球上,我們不是通過大氣層副產物來識別生命特徵,事實上,我們目前的生物特徵沒有一個能揭曉核心問題:我們是如何存活下來的?我們的生物特徵並不是生命的決定性標誌,因為我們對生命究竟什麼,並沒有一個連貫清晰的理論認知。

為了避免這場危機,天體生物學家需要正視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們一直潛在迴避的問題):生命是什麼?我們不能通過發現外星生命來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沒有找到答案之前就發現外星生命。我們需要通過理解控制地球生命的抽象原則來回答這個問題,然而,反之我們可以利用對外星生命探索的歷程來驗證我們的答案。

到目前為止,如果完全忽略這個問題,而使用當前定義來匹配我們對生命的認知,似乎還能獲得一些進展。從表面上來看,生命應該很容易定義,但對於任何形式的生命定義,總有一些形式的生命被排除在外,而符合定義標準的非生命體也會排除在外。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著名論斷表明,採用一個對進食、新陳代謝、排洩、呼吸、運動和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能力的定義,看似是簡單的標準,但可能會導致任何到訪地球的外星人認為汽車是地球主導生命形式。

被民眾認可的一個生命定義是——「生命是一個自我維持的化學系統,能夠實現達爾文式的進化」,它排除了任何不能繁殖的生物,因為它們不能進化,因此,如果人們將該生命定義看得太嚴格的話,騾子將被排除在外,定義生命的挑戰性理論甚至會認為生命是不存在的,或者試圖定義生命的觀點是沒有科學意義的。雖然定義生命的概念並非簡單的事情,在生命是什麼和不是什麼之間存在諸多置疑,但推導出一個解釋生命的理論不需要符合我們天真的期望,相反可以擴大我們對宇宙生命的認知理解。

其他學科都牢固建立在這種理論基礎上,在天體物理學中,基於解釋數學定律和觀測模式的預測在指導我們尋找猜想存在但尚未有實質性經驗證據的現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為解釋引力物理學的新理論奠定了基礎,他通過在光和引力的屬性之間建立一種違背直覺而又極富洞察力的聯繫實現了這一點,而這種聯繫正在重塑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概念。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中有許多新的預測,其中之一是引力波的存在,事隔100年,2015年,科學家宣稱發現引力波。這是一個突破性的發現,但它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愛因斯坦在1個世紀前設計了理論基礎。

此外,成功探測地外生命還需要數十年的高靈敏度儀器勘測和精密統計分析,無論我們發現了什麼解釋生命的理論,都可能有類似違背直覺的觀點,並產生關於我們的宇宙如何運行的更具革命性的想法,畢竟生命遠比萬有引力更加複雜。但現在我們沒有相應的理論觀點來指引地外生命搜索,如果沒有這樣的指導性理論,即使是用100年時間,也很難像科學家基於愛因斯坦引力波理論發現引力波的存在,也可能嚴重低估了我們發現外星生命的距離,當然,前提是外星生命確實存在。

宇宙生命的普遍性理論是什麼樣的?我們必須解釋目前物理學和化學定律無法解釋的生命系統特徵。也就是說,必須查明宇宙中生命進化歷程,該方法的一個方向是朝向複雜化,舉例來講,單純依靠物理學無法解釋生命通過信息處理來構建複雜物體的能力,也就是說,在缺乏如何構建生命的信息或者指令的情況下,統計學範疇的生命形式是不可能產生的。如果我們在火星上找到一個螺絲刀或者其他複雜物質,例如:蛋白質,將暗示著火星潛在著生命形式,因為我們不認為物理定律導致這些物體波動而證實其存在。

這些觀點正在被新的未知生物探索方法進行驗證,該方法不需要像地球生命一樣的化學成分,而是專注於量化帶有進化歷史特徵的分子特性。分子組太過複雜而無法偶然形成,就需要一個物理系統來提供如何組裝它們的信息,也就是說,複雜分子是生命系統存在的統計指示器。這將比當前的生物標記更加明確,而我們對某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的氧氣存在的最佳解釋是:「如果未發現已知生命,我們還未搞清楚該星球大氣層是如何產生氧氣的。」

未知生物特徵可使我們評估數學範疇上的可能性,即我們所發現的事物是由進化過程選擇的活體信息處理系統創造的,從而導致關於生命基礎普遍原則的越來越清晰的假設臆測。

雖然以理論為導向的天體生物學研究方法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它們為我們揭曉這個古老問題提供了希望:我們地球人類在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嗎?科學探索和國際社會將如何應對這一問題,除非我們能展開自己的想像力充分捕捉生命的廣度和深度,否則我們不會被那些非生物標記發現所打動。

一項證實生命是什麼的深層次理論發現,將遠比宣布我們發現某種代謝副產物更具意義。外星生命的發現不僅僅是在一個遙遠星球發現令人震驚的生命信號,它更是一種洞察人類進化,以及揭曉人類在進化歷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宇宙故事。就像我們在理解宇宙方面取得的其他重大進展一樣,這需要我們深入挖掘,並將人們自身本性理論化。但是探索地外生命需要我們以一種任何科學領域都無法面對的方法去實現,因為這不僅僅是試圖理解宇宙,而是理解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進化歷程,只有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才有希望最終發現地外生命,以及通過這些發現改變我們對地球生命的理解認知。(葉傾城)

相關焦點

  • 我們要改變搜尋外星人的方式,從宇宙學角度定義生命
    即使人類科學探索歷程中出現諸如此類的重大發現,它們的出現也將伴隨著諸多爭議,很快都以失敗告終,因為我們無法從這些發現中證實外星生命存在的確鑿證據,目前我們當務之急是需要改變以何種方式搜尋外星生命! 2020年,科學家探索外星生命炒作周期也沒有什麼不同,研究人員宣稱,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這可能是潛在外星生命的證據。
  • 到底要不要繼續搜尋外星生命呢?
    我們僅僅只用了60多年的時間,在可觀測宇宙中的一小部分範圍內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的跡象,在宇宙的時間尺度上,60年的時間基本上可以忽略,而在宇宙的空間尺度上,幾百光年的距離也是微不足道的,相對於整個宇宙,人類不僅從體積上還是年紀上都顯得過於渺小,尋找外星人就像是螞蟻想絆倒大象一般,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找到外星人也正常的,畢竟難度很大。
  • 當我們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智慧生命時,外星人或許早已發現地球人類
    當我們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智慧生命時,外星人或許早已發現地球人類。需要澄清的是,這些行星尚未在這些恆星周圍被發現或確認。而這些潛在的行星,都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範圍內,可以直接看到地球和地球上繁衍生息的生命。卡爾滕內格爾說道:「我們需要在一個特定的位置才能看到地球在它的恆星太陽前面運行。
  • 重新定義生命?理論物理學家如何幫助發現外星生命
    在美國科學家們傾向於尋找與地球上的生命有某種相似之處的生命跡象。但是,遵循這種對生命的狹隘定義可能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外星人的原因。我們真的是獨自在宇宙中,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尋找什麼?一些研究人員說,如果科學家們能找到一個不那麼「以地球為中心」的生命定義,那麼找到外星人可能會有更好的運氣。換句話說,科學家需要擴大搜索範圍,以解釋外星生命可能與地球上的生命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的可能性。
  • 搜尋外星人的掃描了1000萬顆恆星以尋找生命跡象-卻一無所獲
    聰明的外星人「將在我們的一生中被發現」一架用於搜尋外星人的望遠鏡已經掃描了1000萬顆恆星,以尋找生命跡象,但一無所獲。天文學家使用Murchison寬場陣列(MWA)望遠鏡搜索Vela星座周圍的外星生命跡象。從事該項目的CSIRO天文學家Chenoa Tremblay博士說:「 MWA是一種獨特的望遠鏡,具有超寬的視場,使我們能夠同時觀測數百萬顆恆星。
  • 10 種搜尋外星生命的方法
    他想知道為什麼宇宙中有那麼多宜居行星,我們卻沒有遇見任何外星生物。有很多理論都解釋了我們為什麼還沒有和外星人取得 聯繫,但或許,我們在演繹過程中犯了一個普遍性的錯誤:我們假設外星生物有著和我們相似的體態和性格,但一旦這個假設不成立,那所有跟搜尋外星生物有關的 推測都將沒有意義。所以我們現在更改這個假設,擴寬我們的思路和分析方法,去接觸異於人類的外星生物。
  • 科技日報:有哪些線索能搜尋外星人
    隨著人類所能掃描的天空範圍越來越大,處理數據的能力越來越強,一些科學家認為,除了利用超級望遠鏡搜尋有價值的無線電信號外,我們還可以把網撒得更寬,尋找其他可能暴露外星人蹤跡的蛛絲馬跡。那麼,人類到底還能通過什麼樣的跡象來判斷哪裡有外星人呢?通過外星大氣發現外星人「指紋」?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形式都是會自我複製的機體,都要將養分轉化成垃圾,以獲得維持生存的能量。
  • 外星人或也在搜尋人類「搜尋外星人」寄託人類最大期待
    現如今,人類越來越肯定外星人的存在。而外星人,像文明和我們處於同一階段的,甚至更高級一些的於外文明會不會建立同樣的宇宙網際網路,來搜尋我們的存在呢?著我們就得看看科學家們是怎麼說的了?勒恩德介紹,「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信號,我們則可以利用已有的恆星數據來分析它。」
  • 科學家搜尋外星人的四種手段,只要出現這種痕跡就一定能探測到
    導語:科學家搜尋外星人的四種手段,只要出現這種痕跡就一定能探測到人類至今都沒有發現確切的證據可以確定我們所生存的宇宙中一定有外星人,不過這並不能阻止人類探尋真相的決心,在如此廣袤的宇宙中,只有地球這個像塵埃一樣的星球上孕育出了生命,聽起來也不是很合理
  • 諾獎研究改變了我們對宇宙和生命的認知
    我們在宇宙中是獨一無二的嗎?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這是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天問」。而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研究將有助於回答這些亙古謎團。他的理論框架,奠定現代宇宙學基礎詹姆斯·皮布爾斯對物理宇宙學的深刻見解豐富了整個宇宙學研究領域,他的研究也使宇宙學在過去50年間演變為一門嚴肅的科學。他的理論框架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是我們現在認識和理解宇宙的基礎。而自1970年以來,他就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領先的理論宇宙學家。
  • 巴夏:生命的定義
    巴夏:你是說,尋找太陽系之外的生命嗎?問:在科學界,關於「生命是什麼」也是有做定義的巴夏:在你繼續之前,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問:好的巴夏:我出現在這裡,對你來說,是不是一種「異端邪說」呢?問:不,不再是了巴夏:謝謝!
  • 人類搜尋地外文明為何無果?外星生命或只是高級人工智慧
    「搜尋地外智慧生命」(SETI)機構的高級天文學家賽斯·肖斯塔克(Seth Shostak)表示:「如果我們哪天真的探測到一個信號,我們不應該預期那是某種柔軟的原生質形態『外星人』在望遠鏡的另一端。」在過去半個世紀的時間裡,SETI機構一直在致力於對外星智慧生命信號的搜尋。
  • 「海豚音」將幫助搜尋神秘外星人:外星智能生命模型
    或許研究外星人語言的最好起點是在我們地球的水世界,否則我們很可能將來自地外文明的首個「星際問候」當成毫無意義的噪音。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1961年,12位專家聚集在美國西佛吉尼亞州綠岸天文臺(Green Bank Observatory),共同討論搜尋外星人的藝術和科學,一個叫做「海豚序列(Order of the Dolphin)」的團體從此誕生了!
  • 「中國天眼」工程師:搜尋外星人是FAST的終極目標之一
    那麼,人類距離搜尋外星人的夢想還遠嗎?在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科學家通過「紅岸基地」向太空發射信號,成功與外星人取得聯繫。Parkes望遠鏡目前有20%的時間分配給了尋找外星人,但目前仍一無所獲。現在,「中國天眼」FAST看得更遠,將來是否有可能收到令人振奮的消息呢?對此,朱博勤說,搜尋地外文明(外星人),確實是「天眼」的終極目標之一。至於是否可以說現在尚未收到外星人信號的問題,他予以了否定。
  • 人類是宇宙唯一有生命的物種?有沒有外星人?外星人有來過地球?
    他們擔心人類會重蹈覆轍,犯下愚蠢的錯誤,既傷害了我們自己,也傷害了他們。在我們之前有好幾次的文明毀滅,或多或少都要歸功於核戰爭。為什麼人類在近一百年的時間間,科技會如此的突飛猛進?又是誰幫人類打開了核武器的大門?
  • 一起去搜尋外星人!「中國天眼」9月預計可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每經編輯:王曉波據科技日報報導,國際宇航大會(IAC)搜索地外文明計劃常設委員會(IAA SETI)會員、中國地外文明搜尋(SETI)科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宇宙學與地外文明研究團組張同傑教授近日接受採訪時首次透露,在設備升級後,「中國天眼
  • 科學家談外星人:阿波羅11號登月表明外星人可能不是科幻小說!
    而一個更為殘酷的事實是,可能在整個太陽系裡,除了地球,想要找到外星生命的存在估計在這一世紀都不可能,因為適宜生命的宜居帶基本都科學家調查過了,除非外星生命是一種特殊的生命體,它們的宜居帶和我們並不一樣。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我們的臆測而已。那麼外星人真的僅僅只能存在於科幻小說嗎?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即將發射 搜尋外星人世界(圖)
    畫家描繪克卜勒望遠鏡搜尋外星人世界的情景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探索頻道報導,美國宇航局發表聲明說,美國首顆用於搜尋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克卜勒號將於3月5日發射,屆時,在地球之外尋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學家將有新工具來實現他們的目標。
  • 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外星人
    許多科幻影視劇都塑造過形態各異的外星智能生命,它們長得或可愛或怪異。看過這麼多影視劇,你有沒有想像過,宇宙中是不是真的有外星人,它們會長什麼樣呢?如果地球人與外星人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對此,科學家們並不那麼樂觀,他們認為,地球人永遠不可能見到外星人。出現外星人的概率有多大?想要見到外星人,首先要確定它們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 KIC 8462852存在智慧生命?科學家正在努力搜尋中!
    用於搜尋可能由外星人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的艾倫望遠鏡陣。圖片來源SETINASA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觀測到KIC 8462852恆星偶爾會暗淡下來,並且最近幾年曾經劇烈地暗淡過幾次。後一種可能雖然聽起來有些不著邊際,但是科學家們已經將KIC 8462852納入了搜尋可能由外星智能發出的信號的瞄準鏡中。「我們正在用艾倫望遠鏡陣對其進行觀測。」位於加州山景城的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協會的資深天文學家Seth Shostak說。「這種想法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必須發揮想像力。」Shostak告訴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