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準親歷三年自然災害:饑荒讓人變得下流了

2020-11-30 騰訊網

「不服用」的顧準:精確地預言「文革」暴風雨

1952年,37歲的顧準被撤去上海市財政局局長職務。

關於這次撤職,沒有檔案材料,只有一份當年2月29日新華社電訊稿的幾句話:「顧準一貫存在嚴重的個人英雄主義,自以為是,目無組織……屢經教育,毫無改進,決定予以撤職處分。」

人人穿黃布軍裝的年代,一個穿背帶褲,戴玳瑁眼鏡,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這個評語不奇怪。

他不是出身望族,12歲在上海會計師事務所當學徒養活一大家子人,15歲已經寫出中國會計業的最早教材之一,大家都承認:「整個大華東地區找不出他這樣有才幹的人」。

但是這個人「不服用」。

撤職當天,他一句話不說在辦公室坐了一個晚上,他的秘書陪著他坐了整整一個通宵,沒有暖氣,腳都凍痛了……天亮之後,他「使勁推開了門,走了出去」。

1個月之後,他找了幾本初等幾何,代數,微積分……開始學習數學,覺得在階級鬥爭和政治動向之外別有天地,他試圖沉浸在與人世無關的理性裡,一直到1955年進中央黨校為止,全部業餘時間都用在數學上。

他受過西方經濟學的訓練,很容易上手,為數理中的邏輯感到狂喜,以至於沉醉其中,深夜受寒,得了急性肺炎。

不過他很快跨越對三角尺和圓規的單純迷戀,他說「邏輯只是工具,研究經濟一定要研究歷史。」

他開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國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他依靠這個工具大步跳出了當時扎在知識分子頭腦中的籬笆,正好又趕上中央黨校在學術上的黃金時期,書儘管有限,但他已經可以直接閱讀到凱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動手改譯資本論。

歷史學家朱學勤說,後來那一代知識分子未能達到顧準的成就,是因為「知識大限以及邏輯乏力拖住了他們的腳步」。

知識讓人求實,邏輯讓人求是。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什麼都幹不了,也不存什麼經世致用的念頭時,功利也就自然消失,他只是以「不顧死活」的方式讀書,作筆記,下蠻力,用笨功夫,來解開思想上的迷惑。

1956年4月,他開始思考凱恩斯為資本主義開出的藥方是否會失效?

「我作過一個摘記,認為不會。」他說,「可是,(蘇共)二十次大會的報告不是這樣說法。這是說,我與他們(美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是一致的了……」

他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喃喃自語「這糟糕不糟糕?」

但他無論如何在邏輯上不可能認同計劃經濟體制:「目前這一套規律,是獨斷的,缺乏繼承性的,沒有邏輯上的嚴整性的」,他譴責史達林「以道德規範式的規律吹噓、粉飾太平的理論來描寫社會主義經濟……」

1964年,他翻譯熊彼得的名著《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裡面有一句話「在民主法治制度缺失的群集環境,道德上的限制和文明的思想方法或感覺方法突然消失……是我們面對誰都知道、可是誰都不願正視的各種毛骨悚然的事實……」

他精確地預言:「中國的政治空氣的大改變將從一年以後開始」。

「在屋簷底下躲暴風雨,一定要躲過去。」他寫道。

「觀察,而不是憤慨,可觀察與記錄的就多。」他在日記裡寫道。

他在河南商城勞動改造,他腰不好,拿的又是短鋤,有時只能雙膝跪在泥裡,靠雙臂支撐著爬行,雙膝破損,臂膀全部紅腫了,手掌也血肉模糊,很難拿筆。但他寫道:「也只是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才有機會學習我國的農村經濟這門課。」

早已經沒有了在上海時穿背帶褲的習慣,他的新工作是撿糞。因為飢餓,糞越來越少了,他需要站在別人邊上,等著人家拉完。衣服上全是糞,他可以不再用工具,「直接用手撿起來」。

這樣每天十五六個小時的高強度勞動之後,他在日記裡對自己有抱臂旁觀的總結「充裕建設中的勞力來源,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凡是這樣的隊伍,軍事化程度高,效率遠高於民工……政治掛帥就是用政治手段來實行經濟目的。」

1959年秋冬的河南,勞動隊三餐只吃紅薯葉子,但在他眼裡「已經是天堂」,大量的篇幅都在記錄他每天能找到的吃的,甚至偷的東西。他難以掩飾自己的卑微之感:「人變得下流了」。

「哀鴻遍野」的饑荒中,他已經沒有餘心再像1956年那樣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激憤了,連感喟都沒有。他在日記裡寫下所見的浮腫、死亡和人相食的慘劇。

他為哀鴻遍野時卻努力求飽感到羞愧,但是,他說他要保存自己,「至少應該記下一個時代的歷史,給後代一個經驗教訓。」

「大聲說話,理應有此機會。」他寫道。

1960年之後,到他第二次被劃為右派為止,將近10年,他沒有日記留世。

所以,紅衛兵讓寫罪行交代時,他在自己的大字報上只寫了兩個字「讀史」,貼在牆上。

事後他對朋友張純音說:「這是一個非常的歷史時期,冷眼旁觀這一切,只當是在讀史,看中國向何處去。」

他始終有自己的底線,「文革」初期,在河南明城,外調人員要他寫材料說明某人過去和國民黨有瓜葛。顧準說,從來不知道這件事。對方當即打了他一個耳光。他乾脆把臉送過去。對方一連打了十幾個耳光之後,終於打不下去了。

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他從改造地回到家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就是反三面紅旗,我不反誰反?」

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潑汙。

他從小就極倔強,老師在他作文上寫「貓屎狗屎,臭不可聞」,他當眾撕碎——「既然臭不可聞,留它作什麼?」

顧有一本中英文對照的《聖經》,有一天他看的時候,被軍宣隊的一位參謀發現了,便訓斥他,「馬克思早就說過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你怎麼能看這樣的書?」

過了幾天,顧準拿著一本《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去問這位參謀:「列寧說修正主義者為了一碗紅豆湯出賣了長子權,是什麼意思啊?」

這位參謀答不上來,顧準說:「這個典故出自《聖經》。你不讀《聖經》,就根本讀不懂列寧。」軍宣隊的人從此有意識地避開顧準,即使看見他在看書,也繞著走,以免尷尬。

相關焦點

  • 顧準記錄1959年河南饑荒:給後代一個教訓
    歷史學家朱學勤說,後來那一代知識分子未能達到顧準的成就,是因為「知識大限以及邏輯乏力拖住了他們的腳步」。知識讓人求實,邏輯讓人求是。貳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什麼都幹不了,也不存什麼經世致用的念頭時,功利也就自然消失,他只是以「不顧死活」的方式讀書,作筆記,下蠻力,用笨功夫,來解開思想上的迷惑。
  • 新中國最慘痛的災害記憶三年大饑荒
    在新中國的災害史上,最慘痛的災害記憶,便是著名的「三年大饑荒」。  官方的《災情報告》中說,1959年,我國出現了「嚴重自然災害」,全國「受災範圍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為了還原當年的氣候和災害狀態,專家和學者們從1959年至1961年的自然災害資料和氣象學中分析。
  • 中國發生三年自然災害(1960年11月14日)
    1960年11月14日 (農曆九月廿六),中國發生三年自然災害。1960年,全國大面積受災,其中以河北、山東、山西最為嚴重,佔耕地面積的60%以上由於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廣大人民的生活狀況不斷下降,饑荒嚴重,食品緊缺。
  • <文化思考>一位未發生應有作用的思想家——顧準
    這段回顧只是為了說明,我們這些人的思想發展其來有自;是為了證明,不說其他,僅僅讀過了這些書,再稍稍動過腦筋的人,再讀顧準,顧準思想還可能是新鮮的嗎?    四  這裡,再提出一個「不新鮮」的佐證。  王元化在為顧準《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這是《顧準文集》的後半部分,也是最集中體現顧準思想的文章結集,《顧準文集》在內地公開出版前兩年,此書曾在香港單獨出版過,可惜內地一般讀者不知道)所寫的序中有這樣一段話:「在造神運動席捲全國的時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對個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風靡思想界的時候,他是最早衝破教條主義的人。僅就這一點來說,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樣的人,整整超前了十年。」
  • 50年前的大饑荒
    2009年似乎是一個與紀念有關的年份,我們紀念建國60周年、五·四90周年、洋務運動140周年等等,不過,我們似乎忘了「紀念」50年前的那場大饑荒。從1959年到1961年,後世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民經濟跌入空前的蕭條低迷。全國工廠關停近半,2000多萬新招職工被驅回農村。
  • 大饑荒年代中發生的科學無法解釋的真實事件
    1959-1961年,由於蘇聯對中國的態度發生轉變,蜜月期結束,以及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饑荒。此時,中國面臨著嚴重的災害,人們食不果腹。那種景象是生活在目前幸福生活的我們無法想像的。
  • 愛爾蘭大饑荒:政治暴力和冷漠致百萬人喪命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引發大饑荒的原因是當時愛爾蘭人的主要糧食作物馬鈴薯受到病菌影響而大幅減產。最近,學術界對此提出了新觀點,認為來自政治領域的暴力和非人道的冷漠才是大饑荒得以蔓延、肆虐並最終導致100多萬人喪命的根本原因。
  • 真實揭秘1942年饑荒慘狀,人吃人現象屢見不鮮,場面觸目驚心
    鬧饑荒是非常恐怖的災難,人類歷史上曾有過很多次大型的饑荒歷史,有時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可怕境地。而且饑荒災難的影響是廣泛的,它所造成的損害可以持續數月甚至幾年。這種自然災害可以摧毀整個村莊,並且造成大規模人員外流,長期的飢餓和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是緩慢而痛苦的,其中小孩和老人是最難熬的。下面所講述的就是曾經人類歷史上那個可怕的饑荒年代。
  • 鬧饑荒時毛主席都斷了糧,他卻對家人說:敞開肚皮吃,糧食管夠
    對於老一輩的人,都知道1959年開始,我國遇上了三年的自然災害,以至於全國上下都缺糧,當時上至毛主席,下至群眾,無一不是減少口糧,省吃儉用,用來抵禦這一次的天災。就連當時的毛主席也都被餓得面黃肌瘦,更別說當時的周總理、朱德等人,全部都為缺糧而發愁。
  • 公元536年——歷史上最多災多難一年,全年暗無天日饑荒瘟疫橫行
    在全球範圍內,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南美,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苦苦掙扎,有些文明甚至從此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一、霧霾降臨歐洲和地中海,給歐洲帶來災難。文獻記載,536年,天空中產生了使地球黑暗了一年的雲層或沙幕。早上太陽就像月亮一樣,光線模糊。
  • 旱災與饑荒之1845—1852年愛爾蘭大饑荒
    仿佛在一夜之間,原本生機勃勃的愛爾蘭田野變得「草木皆爛,荒蕪一片」。只擁有很少的土地的佃農,只能靠種植馬鈴薯這種高產作物才能餬口,特殊的人口結構,形成了對單一農作物――馬鈴薯的過度依賴,面對1845年馬鈴薯的受災,所產生的饑荒是災難性的,本就極端窮困的佃農階級受到巨大的打擊,死亡人數也就相對更多。
  • 饑荒遠古祭壇在哪 饑荒遠古遺蹟位置介紹
    《饑荒》遠古祭壇在哪?遠古遺蹟位置圖文詳解  饑荒遠古祭壇在哪?作為一個影響遊戲進程的重要地點,遠古遺蹟的位置卻並不那麼容易被發現,在這裡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由熱心網友「X57Dw」分享的遠古遺蹟位置圖文詳解,需要幫助的小夥伴們還不立刻點進來看一看?
  • 饑荒:饑荒世界的終極boss究竟是誰?活過500天的玩家給你答案
    你好啊,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我是阿誠,一名與饑荒世界攜手同遊三年的老玩家。我第一次接觸《饑荒》這款遊戲的時候,是在2016年的暑假,那個時候首先接觸的是《饑荒聯機版》,由於是剛進入大學,有充足的時間與宿舍的幾個好友沒日沒夜泡在饑荒世界裡面。對於那個時候的我,對我所接觸到的大多數生存類冒險遊戲,都一定要找出一個遊戲最後的終極boss,並且發誓把擊敗終極boss作為我遊戲通關的象徵。
  • 自然科學|《地球的災害—自然災害篇》與《地球的災害—人為災害篇》
    《地球的災害—自然災害篇》分別分成《地震》、《火山爆發》、《山崩和雪崩》、《颱風和颶風》、《洪水和海嘯》、《饑荒和瘟疫》等六大部分,通過天然災害的介紹了解其成因
  • 【我說】張向持:我為什麼用十年寫大饑荒
    【導語】1958年發動的超英趕美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引發了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強迫命令等一系列錯誤(俗稱「五風」),在1959年8月廬山會議後全國展開的反「右傾」鬥爭更加劇了這種種錯誤,由此導致全國農村出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饑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年自然災害」。
  • 記餓:「大躍進」餘波親歷記
    只是1959年回國後趕上承受「大躍進」的後果,通常稱為「三年困難時期」,如今回憶起來最突出的竟是一個「餓」字,與「吃」有關的故事、軼事源源不斷湧現出來。 首先要交代的是,本人當時虔誠地「愛國、愛黨」,政治熱情極高,毫無獨立思考能力,對一切公開的宣傳和內部傳達的情況、指示、精神從不懷疑,一味緊跟。
  • 美科技界鬧「饑荒」?頂級科學家收到辭職信,網友:華為趕緊搶人
    美國科技界鬧「饑荒」,這事有可能嗎?最近有一則消息稱,美國科技界在鬧「饑荒」?許多大學的教授失業了,比如有一位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頂級核物理學者盧卡斯就失了業,收到了辭職信,據說這位頂級學者執教21年,但是今年卻失了業,不得不去人力市場找工作。
  • 土豆上的小小黴菌,引發了百萬人死亡、百萬人逃難的大饑荒
    病斑逐漸乾枯成褐色,埋在土裡的土豆塊莖形狀出現凹陷,變得越發畸形。   真正在《穀物法》收益恐怕只有資本家,趁著糧食價格降溫,就連勞工價格都變得低廉了。
  • 饑荒:純粹的素食主義者,兔人堪稱饑荒世界的一股清流
    《饑荒》這款遊戲當中有許許多多的特色生物,不同生物也會有不同的習性。今天我要為大家詳細介紹的,是饑荒世界裡面的一種非常特殊的生物——兔人戰士。相信各位聽了我的詳解之後,一定會對兔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饑荒當中的巨人國的統治這個世界裡面,分為三個大區域,分別是地面、洞穴一層以及洞穴二層。地面是我們大家生活時間最多的地方,也是物種資源最為豐富的一處。地面的草原地形區生活著小兔子,這群小兔子屬於純中立生物,不僅不會發動攻擊,甚至連反擊能力都沒有,只能被動挨打。小兔子的兔窩通常都會出現在草地上,在降雨連綿不斷的春季,兔子窩會塌陷,因此在春天是看不見兔子的。
  • 「吃人皇帝」博卡薩,喜歡中國瓷器,娶中國女人當妃子,三年後淪為...
    一聽到「吃人」倆字,大家一定都是毛骨悚然。其實在古代,的確是發生了許多「吃人事件」,但都是在特大饑荒、戰亂下才發生的,像「易子而食」這樣的慘劇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古代由於生產力落後吃人我們也能理解,但是在吃喝不愁的現代,卻還有人吃人,甚至還以此為樂,並且還當上了皇帝。 博卡薩於1921年出生於中非的一個酋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