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年,從澳洲大火到新冠流行,暴雨成災到槽罐車爆炸,災難頻發,始料未及的突發事件一件接一件,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歷史上比今年還多災多難的年份實屬不多,也許只有公元536年了。
這是中世紀黑暗時代最糟糕的一年。在全球範圍內,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南美,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苦苦掙扎,有些文明甚至從此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一、霧霾降臨歐洲和地中海,給歐洲帶來災難。
文獻記載,536年,天空中產生了使地球黑暗了一年的雲層或沙幕。早上太陽就像月亮一樣,光線模糊。
2018年哈佛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在瑞士冰川的冰芯樣本中發現了冰島火山的火山碎屑。巧合的是,這些樣本可以追溯到536年。這證實了大規模火山爆發的火山灰穿過北歐大氣,擴散到世界各地,引發全球危機。
536年火山爆發後,天空中塵埃雲引發了持續數十年的低溫。農業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沒有太陽,農作物就無法生長,地球的溫度下降了1.6-2.5攝氏度,世界各地的人們努力耕作卻得不到收成。敘利亞人麥可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在那一年裡,水果沒有達到成熟的程度,所有的土地仿佛變成了半死不活的東西,或者像一個久病的人。
二、瘟疫席捲拜佔庭帝國
揮之不去的塵埃雲並不是人們在536年經歷唯一災難。與天空的黑暗接踵而至的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瘟疫,從君士坦丁堡開始,第一天5000人[死亡],第二天10000人,第三天15000人,第四天18000人-審計人員報告的人數達到了30萬……然後就不在繼續統計了。
沒有人能倖免,因為它「首先攻擊了窮人,然後是商人和貴族,包括皇宮裡的人」 。」症狀「開始於手掌上形成的[疼痛],一直發展到受折磨的人一步也邁不開。雙腿腫了起來,然後私處流膿而死。
君士坦丁堡城裡瀰漫著腐爛屍體惡臭。皇帝查士丁尼下令把感染者驅趕出城,但他們往往還還沒出到城外,就倒斃街頭。海面上漂浮被扔進海裡的屍體。
瘟疫蔓延到埃及,據說一座城裡的人全死了,只剩下七個人和一個男孩還活著。他們在城裡走來走去,忽然那七個人當場倒斃。唯一活著的少年被扮成老人的神的使者帶了出來。
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人去村空
瑞典東部和中部的村莊數量急劇下降,許多村莊空無一人。在536年冰島火山爆發證據發現之前,理論家認為可能的流星撞擊或者是火災帶來了這樣的破壞。
但現在村民出逃的原因儘管無法完全確定,但536年的「塵封」和隨後的食物歉收無疑影響了斯堪地那維亞人的生活。
四、愛爾蘭饑荒
愛爾蘭僧侶所著《烏爾斯特年鑑》記錄了六世紀愛爾蘭的莊稼歉收。從536年到539年,愛爾蘭人遭遇四年自然災害,食不果腹。愛爾蘭靠近冰島。
五、中國和美索不達米亞夏天飛雪
536年前後,中國的氣候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二十四史」之一的《南史》記載了一種黃色的灰狀物質從天而降。這種物質的確切成分仍不清楚,但有一種說法,它是可以「一把一把地舀起來」的泥土或灰塵。這種物質在隨後幾年出現過三次。
次年,中國大地仲夏時節霜凍,八月下雪,青州等地農作物絕收。大面積饑荒持續了大約兩年,人口損失十去七八。
另外,美索不達米亞(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兩河流域)在536年夏季也出現了霜凍和降雪,而冬季則是最寒冷的一個冬天,大量的降雪使鳥類無法覓食而滅絕。
六、秘魯的莫切文明在536年也受到了影響
莫切文明曾經統治南美洲西部海岸,給該地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和經濟遺產。莫切人捕魚,精通灌溉,種植各種作物,包括豆類和玉米。
但6世紀中葉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海水溫度過高,魚類種群無法維持生命。洪水和暴雨摧毀了灌溉網絡,使人們無法種植足夠的糧食來養活人民。莫切文明最終在惡劣氣候打擊下慢慢消亡。
繼536年之後,冰島的火山於540年和547年兩次大爆發。這三次噴發導致了學者們所稱的古代小冰河時代晚期。對樹木年輪的研究揭示,在536年火山爆發後的至少15年裡,世界變得相當寒冷,世界各地的樹木生長速度明顯減緩。在536到545年間,世界氣溫達到了2000年來的最低水平。這個小的冰河時代帶來的後果是作物歉收,饑荒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