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和公元後到底怎麼劃分?公元1年,屬於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2021-01-10 文史公開課

2020年即將結束,今年咱們人類社會可謂是多災多難又風雲變幻。疫情席捲、美國大選、嫦娥飛天,今年發生了太多太多足以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多年後人們關於今年的描述一定非常有趣。不過今天咱們不討論這2020到底發生了多少大事,而是探討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會稱呼今年為公元2020年?

這種紀年法被人們稱之為公元紀年,它最開始又被稱之為基督紀元。該紀年法的誕生和西方的基督教息息相關,人們規定耶穌這個人出生的那一年就是公元元年,往後每過一年就在年份數字上加一。按照這套方法來看,咱們今年距離耶穌出生已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

該算法誕生自義大利,當時有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想要計算後面幾年的復活節具體是哪一天,然而彼時現行的紀念辦法算起來相當不方便。他拍腦門一想,如果把耶穌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公元元年,這樣計算起來不就簡單快捷了嗎?

根據相關歷史記載,該基督徒提出這一紀年辦法乃是在公元532年。很多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公元紀年法是從耶穌的時代就流傳下來了。

公元紀年法在提出之後,並沒有立刻被推而廣之。雖然當時的教會雖然認為這一紀年法十分符合基督教的信仰,但也只是將該曆法用於教會內部,沒有將其推行到全社會。並且原始版本和現如今的公元紀年法還有那麼些許計算上的不同。

1582年,距離公元紀年法的原始版本誕生已經過去了一千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上位,他是一位十分勵精圖治的教皇,準備從上而下將基督教的統治體系進行改革。格列高利十三世成立了委員會來審查、逮捕一些為非作歹、敗壞風紀的教士,然後還頒布了經過詳細制定後的公元紀年法,史稱格里曆。

這格里曆就是咱們現目前所使用的曆法。雖然後世關于格列高利十三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好在他讓我們用上了一套比較優秀的紀年辦法。格里曆具有誤差小、紀年簡單、便於基督教推廣等一系列特點,很快就成為了風靡整個歐洲的通行曆法。

在接下來的幾百年中,德國、蘇聯等國家也都陸續宣布採用公元紀年法作為本國的官方曆法,我們國家和這公元曆法之間,還發生了一個可愛的巧合。約兩千多年前,王莽竊據了西漢的政權,成為了權傾天下的大權臣,就連劉漢皇室也對他無可奈何。

漢平帝劉衍上位之後,王莽建議皇帝將年號改為元始,這元始元年與公元紀年法元年恰好是同一年。這樣的巧合,給王莽是穿越者這件事,又增加了一項新的證據。我們國家除了公元紀年法以外,還存在著其他三種紀年辦法。

古代封建帝王在位的時候,一般會設置一個年號,後人往往以某皇帝+某年號第X年作為紀年辦法。比如公元元年,就是元始元年。然後咱們國家還有十個天幹與十二個地支,將天幹與地支排列組合起來,就是古人常用的數字。

今年咱2020年,用天幹地支來計算的話,就屬於庚子年。昔日建立民國的時候,以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作為民國元年,目前我國還有部分島嶼地區仍在使用這一計算辦法。

《世界上下五千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不限於中國古代,還包括了歐洲、美洲等地的一些古代知識,很適合歷史初學者閱讀,比如今天說的這個公元紀年法,其實就屬於世界歷史的範疇。這本書不深奧不晦澀,妙趣橫生,但是讀完一定會有收穫,原價98的書現在只要68,便宜了三分之一的價錢,真是錯過就沒有這個店了

相關焦點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也就是說,按照「公元」的劃分,將其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比如現在是2020年,即公元後的2020年,那麼,「公元」紀年法是如何產生的呢?公元前一世紀是來自義大利的阿羅伊修斯的時代。它改進了舊曆,1582年獲得羅馬教皇的批准,允許其在歐洲各地廣泛使用。為何教皇會贊成?那麼,公元前之後具體的劃分是怎樣的呢?這份曆法被教皇批准,實際上與其內容密切相關。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如何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的哪個朝代?
    也正因為公、元的存在,才有了公元前和公元後的說法。現如今我們常說的2019年、2020年,其實也就是公元後2019年、公元後2020年。又為了傳播和應用的方便,常常將「公元後」,簡稱為「公元」。那麼,公元前和公元後,又是如何來劃分的?最初是誰規定的公元呢?我國的公元1年,又是什麼朝代呢?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呢?帶著這些問題,文史君與你一起去探究。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哪個朝代?
    ——《除夜作》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為一天,公轉為一年,日子一天天地過,人們為了記錄年份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紀年法,其中有一種就是公元紀年。我們一般都會說公元前和公元後,那麼公元前和公元後究竟是如何劃分的呢?公元1年又是我國哪個朝代呢?
  • 長徵是將革命劃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的分界線
    長徵是將革命劃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的分界線 2016-09-21 08:27:09來源:解放軍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歷史冷知識:教科書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後」是什麼意思?
    世界各國關於紀載年份的方法甚多,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公元紀年法。所以我們的歷史書上看到是公元前,公元後多少年,但是卻從不知這些時間什麼意思,也不深究,只是死記硬背。但其實了解它的含義有助於更好地記憶和背誦。公元的來源據說公元的意思是公曆的紀元。
  • 你不知道的歷史,公元前後如何劃分,公元1年發生了什麼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公元紀年法,我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公元即公曆紀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由來基督教在歐洲的創立興起,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紀年,所以也有人稱為基督紀元。它是由義大利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制定的一種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元前與公元後以公元為準。耶穌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元年的紀年法,此前一年則稱為公元前一年,公元無零年。
  • 你知道公元前後的劃分嗎?
    在看古代影視劇時,一般有重大的歷史事件時,我們都能聽到旁白說公元前多少多少年,抑或公元多少多少年?但是你可曾注意到它的來歷呢?公元紀年其實是一種古代的紀年方法,我國古代都是以皇帝的在位年數來算的。而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公元紀年是西方耶穌誕生年,或和基督紀年,當時中國的是西漢平帝劉衎(kan)元始一年。公元紀年以這一年為界,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後的一年,就是公元壹年(即公元1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B.C.(英文Before Christ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 公元紀年為什麼沒有0世紀0年?公元元年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公元紀年,以傳說中的耶穌誕生的年份為公元元年,之前為公元前X年,之後便是公元X年。1、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但漢平帝劉衎並不是公元1年即位的,他公元前1年即位,次年改元。那麼從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有多長時間呢?
  • 公元前/公元,到底是AD/BC,還是BCE/CE?
    今天給大家講個「笑話」:耶穌誕生於公元前7至公元前2年之間。額…這有啥好笑的?
  • 公元與幹支紀年及屬相對照表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 周朝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 元旦節假日與公元紀年
    這種紀年體系本來在歐洲信仰基督教的各國採用,為與封建王朝徹底決裂,中華民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曆月、日,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紀年制度,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
  • 公元8世紀,瑪雅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其迅速衰落?
    公元8世紀,瑪雅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其迅速衰落?在古老的美洲大陸上,曾誕生過一個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的一個文明,他就是產生於公元前1500年的瑪雅文明。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後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4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但到了後古典期瑪雅城邦數量銳減,城市規模急劇縮小。慢慢走向了沒落。
  • 公元536年,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一年
    公元536年,就在這一年,歐洲、亞洲和中東都被籠罩在了一片霧氣之中,沒人了解這片霧氣,但它卻對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各個地區開始出現乾旱、寒冷、積雪等情況,直接導致了糧食的產量急速下降。這樣的情況帶來的就是大範圍的饑荒和瘟疫。那時正是中國的南北朝時期。
  • 歷史上最迷信的王朝——商王朝,它的國號「商」竟來源於一種鳥
    導語:歷史上最迷信的王朝——商王朝,它的國號「商」竟來源於一種鳥。 公元前16世紀,夏王朝最後一位君主桀因為殘暴,被東方商部落首領湯擊垮,存在了400多年的夏王朝由此也徹底地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實現大一統,世界其他國家都在做什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滅六國後,實現了大一統,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作為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具有絕對性的影響。他的統一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數百年的割據局面,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開創統一的新局面。
  • 世界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幾大王朝,中國有3個,韓國那個第一
    夏朝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王朝,是禹的兒子啟建立,其首次廢除禪讓制度,改為世襲制度的家天下,開啟了中華4000年家天下歷史。存在時間為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共經歷17代王,共471年歷史。
  • 公元536年,一場神秘大霧造成全球災難,它到底怎麼發生的?
    人類數千年歷史,哪一年才是人類最糟糕的一年?有人認為是14世紀歐洲黑死病的爆發,有人認為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有人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歷史學家卻告訴我們,如果非要選一個年份的話,那應該是公元536年。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公元3世紀的羅馬帝國危機,使羅馬帝國陷入了崩潰邊緣
    瓦勒良皇帝的軍隊於公元259年抵達小亞細亞,但當時哥特部落正入侵該地區。有關隨後發生的戰鬥的信息也不可知,哥特人有可能在小亞細亞上橫衝直撞,然後返回多瑙河以外。
  • 劃分五個階段,輕鬆理清數千年的中東文明史
    不過,如果我們將數千年的中東文明史劃分為五個階段,那麼中東——這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的歷史也並非不能梳理清楚。1、雙子文明階段——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類的文明也是如此。地球上最初的文明,猶如大海中的孤島,而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便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先行者,誕生的時間在公元前3500年前後。之後,在這兩大文明的影響下,伊朗的埃蘭文明、小亞細亞的西臺文明、愛琴海沿岸的克裡特文明(愛琴文明)、希伯來文明等逐漸發展起來。
  • 「公元前」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是怎樣計算的?
    喜歡歷史的讀者,總會在歷史書中看到「公元前」、「公元後」的說法。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歷史書中所謂的「公元前」究竟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究竟又是怎樣計算的?由於不清楚這個問題的人非常多,這次將為大家科普這兩個歷史中常用名詞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