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哪個朝代?

2021-01-10 騰訊網

引言

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為一天,公轉為一年,日子一天天地過,人們為了記錄年份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紀年法,其中有一種就是公元紀年。我們一般都會說公元前和公元後,那麼公元前和公元後究竟是如何劃分的呢?公元1年又是我國哪個朝代呢?

公元就是公曆紀年法,其實這種紀年法來源於西方國家,它原來的稱謂被叫做是基督紀元,它也是逐漸經過改革才形成的比較系統的紀年方法,經過改革之後是在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的時候,這種紀年法才通過實行。那時候基督教裡面有一個教徒,名叫狄奧尼西,當時為了能夠提前推算出在公元532年的復活節日期,這個信徒就說以耶穌出生的那一年作為起點來計算之後的年份,沒想到狄奧尼西的說法被當時的人們大力支持。雖說當時的紀年原因是為了宗教的發展,但是狄奧尼西的這一做法給人們創造了一套標準又可靠的紀年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也在教會中使用。

狄奧尼西的這一做法沿襲了亞歷山大曆,耶穌出生那會兒被人們稱之為「我們的主」,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高。從那時候開始算起,只能推算出耶穌降生之時距離狄奧尼西提出新的紀年方法約有525年。但是剛剛實行的時候並沒有多少個國家在使用,而是一直到了14世紀的時候,那會兒人們交往日益密切,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所以這種紀年方法才得以傳播開來,一時間還成為了時尚。

後來帝國不斷擴張,這種紀年方法就傳播的更加的廣泛了,幾乎全世界都有使用,所以人們才有公元前和公元後這種說法,自然在耶穌出生之前就被叫做是公元前,耶穌出生那會兒就是公元1年,出生之後就被稱為是主的年份。那麼公元這種紀年方法是什麼時候才傳到中國的呢?眾所周知,中國一般都是以皇帝的年號來紀年的,比如乾隆時期,人們就會說是乾隆一年或者是十年等等,之前都是這種紀年方法沒變過。直到後來帝王制度走向衰敗,到了民國時期,人們開始講究國際化,才將公元紀年引入了中國。那時候在中國被稱為是國曆,也就是公曆。

在1949年九月二十七日的時候,距離新中國成立不久,所以在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時候大多數人支持使用公元紀年,但並不是說在那個時候就要廢除農曆,而是將公曆作為主導,但是在計算傳統節日的時候,還是以農曆為準。這裡的公元第一年被叫做公元一年,沒有公元0年這種說法,所以全世界權威性的天文學家以及機構還有就是科學家都支持21世紀的起始年為2001年。

那麼在公元一年的時候我國是什麼朝代呢?當時的中國還是傳統的帝王制,根據史料我們可以發現,公元一年的時候,平帝立,也就是說公元一年剛好是我國西漢末期的原始年,這裡的平帝就是漢平帝劉衎,彼時的他剛好九歲,在平帝上位的時候,由大司馬王莽輔助其朝中事務。

結語

世界上關於紀年的方法還有很多,除了公元紀年制,還有很多其他的紀年方法,比如道教曆法,天文,歷史,幹支紀年法。其中的幹支紀年法早在上古時代的時候有些地區就是使用的這種方法,還有就是剛提到的帝王年號紀年法,還有以各種宗教為準的紀年方法,比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佛教紀年,除了這些還有國與國家之間也有紀年方法,如日本和希臘紀年法等等,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紀年體系,每一種都獨具特色。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如何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的哪個朝代?
    也正因為公、元的存在,才有了公元前和公元後的說法。現如今我們常說的2019年、2020年,其實也就是公元後2019年、公元後2020年。又為了傳播和應用的方便,常常將「公元後」,簡稱為「公元」。那麼,公元前和公元後,又是如何來劃分的?最初是誰規定的公元呢?我國的公元1年,又是什麼朝代呢?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呢?帶著這些問題,文史君與你一起去探究。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也就是說,按照「公元」的劃分,將其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比如現在是2020年,即公元後的2020年,那麼,「公元」紀年法是如何產生的呢?公元前一世紀是來自義大利的阿羅伊修斯的時代。它改進了舊曆,1582年獲得羅馬教皇的批准,允許其在歐洲各地廣泛使用。為何教皇會贊成?那麼,公元前之後具體的劃分是怎樣的呢?這份曆法被教皇批准,實際上與其內容密切相關。
  • 公元前和公元後到底怎麼劃分?公元1年,屬於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2020年即將結束,今年咱們人類社會可謂是多災多難又風雲變幻。疫情席捲、美國大選、嫦娥飛天,今年發生了太多太多足以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多年後人們關於今年的描述一定非常有趣。不過今天咱們不討論這2020到底發生了多少大事,而是探討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會稱呼今年為公元2020年?
  • 歷史冷知識:教科書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後」是什麼意思?
    世界各國關於紀載年份的方法甚多,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公元紀年法。所以我們的歷史書上看到是公元前,公元後多少年,但是卻從不知這些時間什麼意思,也不深究,只是死記硬背。但其實了解它的含義有助於更好地記憶和背誦。公元的來源據說公元的意思是公曆的紀元。
  • 長徵是將革命劃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的分界線
    長徵是將革命劃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的分界線 2016-09-21 08:27:09來源:解放軍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你不知道的歷史,公元前後如何劃分,公元1年發生了什麼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公元紀年法,我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公元即公曆紀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由來基督教在歐洲的創立興起,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紀年,所以也有人稱為基督紀元。它是由義大利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制定的一種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元前與公元後以公元為準。耶穌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元年的紀年法,此前一年則稱為公元前一年,公元無零年。
  • 你知道公元前後的劃分嗎?
    在看古代影視劇時,一般有重大的歷史事件時,我們都能聽到旁白說公元前多少多少年,抑或公元多少多少年?但是你可曾注意到它的來歷呢?公元紀年其實是一種古代的紀年方法,我國古代都是以皇帝的在位年數來算的。而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公元紀年是西方耶穌誕生年,或和基督紀年,當時中國的是西漢平帝劉衎(kan)元始一年。公元紀年以這一年為界,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後的一年,就是公元壹年(即公元1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B.C.(英文Before Christ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 公元紀年為什麼沒有0世紀0年?公元元年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公元紀年,以傳說中的耶穌誕生的年份為公元元年,之前為公元前X年,之後便是公元X年。1、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但漢平帝劉衎並不是公元1年即位的,他公元前1年即位,次年改元。那麼從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有多長時間呢?
  • 公元前/公元,到底是AD/BC,還是BCE/CE?
    今天給大家講個「笑話」:耶穌誕生於公元前7至公元前2年之間。額…這有啥好笑的?
  • 公元與幹支紀年及屬相對照表
    ——公元前2146) 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 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 元旦節假日與公元紀年
    這種紀年體系本來在歐洲信仰基督教的各國採用,為與封建王朝徹底決裂,中華民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曆月、日,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紀年制度,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詳表:中國歷史朝代,中國有多少個朝代?
    五千年的歷史,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你知道中國從古至今經歷了多少個朝代嗎?如果你知道,說明你的歷史知識儲備不錯,如果不知道就來了解一下中國順序朝代表吧。歡迎你來了解中國順序朝代表。年、新朝公元前9年-公元23年、越國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110年、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魏國公元220年-公元265年、蜀國公元221年-公元263年、吳國公元222年-公元280年、西晉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成漢 公元304年-公元347年、前趙 公元304年-公元329年、東晉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後趙 公元319年-公元352年
  • 2020高考歷史複習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以下朝代順序表皆以公元紀年為單位:舊石器時代(約前300-200萬年)、新石器時代(約前1萬年前)、三皇五帝(約前2100年)、夏(約前1600年)、商(約前1100年)、西周(前770年)、東周在春秋(前403年)戰國(前221年)之間、秦(前206年)、西漢(8年)、玄漢(25年)、東漢(220年)  最可謂分崩離析的朝代年段就是以下了,讓我們來看一下以下的朝代順序表吧
  • 中國朝代順序表口訣 中國朝代順序表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著不同的朝代和歷史,那麼中國朝代順序表口訣是什麼呢?;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共計:867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 中國歷史朝代表
    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附註:① 約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都於殷,此後商也成為殷。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為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③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時期,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建立了農民政權。公元23年,新王莽政權滅亡。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
  • 中國朝代歷史表
    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封建社會時期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
  • 地動儀發明於哪個朝代 地動儀發明於什麼朝代
    地動儀大家都知道,它能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發明。但是地動儀的發明是哪個朝代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地動儀發明於哪個朝代吧。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屬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 《中國科學》:氣候冷暖變遷關乎歷史朝代興衰
    據研究負責人、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禹介紹,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國特有樹種「祁連圓柏」現生樹的年輪,並與唐朝古墓裡出土的「祁連圓柏」的年輪相銜接,以樹木年輪寬度作為溫度變化的代用指標,成功構建了從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共2485年來可以代表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溫度變化曲線。這也是亞洲目前最長的樹輪重建溫度序列。
  • 氣候冷暖變遷與歷史朝代興衰有關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過去兩千多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我國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更迭存在對應關係,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這一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共同資助,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我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學》雜誌上。
  • 中國各朝代版圖和皇帝的順序,太全了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西晉(266年—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後短暫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傳5帝,國祚五十一年。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為了區別於五代時的後晉,史稱西晉,又稱為司馬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