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朝代表
上古(?——公元前2146)
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
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
周朝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二周滅亡前和二周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
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
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晉朝(公元265——420年)
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十六國(公元304——439年)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李雄和劉淵分別建立成國和漢趙時起,至北魏拓跋燾滅北涼為止。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隋朝(公元581——618年)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歷二帝,享國三十八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是對五代(907年一960年)與十國(902年一979年)的合稱。
宋朝(公元960——1279年)
宋朝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遼朝(公元907——1125年)
遼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年。
金朝(公元1115——1234年)
金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元朝(公元1271——1368年)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公元1636——1911年)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六十八年。
從漢朝開始各朝代年號
漢朝年號表
(西漢)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始元、元鳳、元平、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初元、永光、建昭、竟寧、建始、河平、陽朔、鴻嘉、永始、元延、綏和、建平、元壽、元始、居攝、初始
(新)始建國、天鳳、地皇
(西漢)更始
(東漢)建武、中元、永平、建初、元和、章和、永元、元興、延平、永初、元初、永寧、建光、延光、永建、陽嘉、永和、漢安、建康、永嘉、本初、建和、和平、元嘉、永興、永壽、延熹、永康、建寧、熹平、光和、中平、光熹、昭寧、永漢、中平、初平、興平、建安、延康
三國年號表
三國
〔魏〕黃初、太和、青龍、景初、正始、嘉平、正元、甘露、景元、鹹熙
〔蜀〕章武、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吳〕黃武、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鳳、建興、五鳳、太平、永安、兀興、甘露、寶鼎、建衡、鳳凰、天、天璽、天紀
晉朝年號表
(西晉)泰始、鹹寧、太康、太熙、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興、光熙、永嘉、建興
(東晉)建武、太興、永昌、太寧、鹹和、鹹康、建元、永和、昇平、隆和、興寧、太和、鹹安、寧康、太元、隆安、元興、義熙、元熙
南北朝年號表
〔宋〕永初、景平、元嘉、孝建、大明、永光、景和、泰始、泰豫、元徽、升明
〔齊〕建元、永明、隆昌、延興、建武、永泰、永元、中興
〔梁〕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大寶、天正、承聖、天成、紹泰、太平
〔陳〕永定、天嘉、天康、光大、太建、至德、禎明
〔北魏〕登國、皇始、天興、天賜、永興、神瑞、泰常、始光、神、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承平、興安、興光、太安、和平、天安、皇興、延興、承明、太和、景明、正始、永平、延昌、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建義、永安、建明、普泰、中興、太昌、永興、永熙
〔東魏〕天平、元象、興和、武定
〔西魏〕大統
〔北周〕武成、保定、天和、建德、宣政、大成、大象
〔北齊〕天保、幹明、皇建、太寧、河清、天統、武平、隆化、承光
隋朝年號表
〔隋〕開皇、仁壽、大業、義寧
唐朝年號表
〔唐〕武德、貞觀、永徽、顯慶、龍朔、麟德、幹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嗣聖
(周)文明、(周)光宅、(周)垂拱、(周)永昌、(周)載初、(周)天授、(周)如意、(周)長壽、(周)延載、(周)證聖、(周)天萬歲、(周)萬歲登封、(周)萬歲通天、(周)神功、(周)聖歷、(周)久視、(周)大足、(周)長安
〔唐〕神龍、景龍、唐隆、景雲、太極、延和、先天、開元、天寶、至德、幹元、上元、寶應、廣德、永泰、大曆、建中、興元、貞元、永貞、元和、長慶、寶曆、太和、開成、會昌、大中、鹹通、幹符、廣明、中和、光、文德、龍紀、大順、景福、幹寧、光化、天復、天佑
五代年號表
〔後梁〕開平、幹化、貞明、龍德
〔後唐〕同光、天成、長興、應順、清泰
〔後晉〕天福、開運
〔後漢]天福、幹佑
〔後周〕廣順、顯德
宋朝年號表
(北宋)建隆、乾德、開寶、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元禧、幹興、天聖、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曆、皇佑、至和、嘉佑、治平、熙寧、元豐、元佑、紹聖、元符、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
(南宋)建炎、紹興、隆興、乾道、淳熙、紹熙、慶元、嘉泰、開禧、嘉定、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佑、寶佑、開慶、景定、鹹淳、德佑、景炎、祥興
遼年號表
〔遼〕神冊、天贊、天顯、會同、大同、天祿、應歷、保寧、幹亨、統和、開泰、太平、景福、重熙、清寧、鹹雍、太康、太安、壽昌、幹統、天慶、保大
金年號表
〔金〕收國、天輔、天會、天眷、皇統、天德、貞元、正隆、大定、明昌、承安、泰和、大安、崇慶、至寧、貞佑、興定、元光、正大、開興、天興
元朝年號表
至元、元貞、大德、至大、皇慶、延佑、至治、泰定、致和、天曆、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西夏年號表
[西夏〕顯道、開運、廣運、大慶、天授禮法延祚、延嗣寧國、天佑垂聖、福聖承道、奲都、拱化、幹道、天賜禮盛國慶、大安、天安禮定、天儀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貞觀、雍寧、元德、正德、大德、大慶、人慶、天盛、幹佑、天慶、應天、皇建、光定、幹定、寶慶
明朝年號表
〔明〕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
清朝年號表
〔清〕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雍正、幹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
公元與幹支紀年及屬相對照表
資料來源:江山市子羔研究會
中華柴氏文化聯誼會是由前駐美大使柴澤民先生首倡成立的,目的在於尊祖敬宗、敦親睦族。是目前唯一的全國性的柴氏家族組織,是柴氏家族最有代表性的組織。
根據中華柴氏文化聯誼會的部署,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中華柴氏宗譜》的編輯整理工作。考世系而理脈絡,追遠祖而序近支。溯源收眾,敦親睦族,發掘整理柴氏文化,進一步推進柴氏宗族的世世代代繁榮昌盛而努力。
歡迎各地宗親賢達加入《中華柴氏宗譜》編委會。兄弟同心,其利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