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紀年為什麼沒有0世紀0年?公元元年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2021-01-10 心向青史

公元紀年,以傳說中的耶穌誕生的年份為公元元年,之前為公元前X年,之後便是公元X年。

1、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但漢平帝劉衎並不是公元1年即位的,他公元前1年即位,次年改元。那麼從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有多長時間呢?

1-(-1)=2?

不,事實上,此時的漢平帝即位尚不足1年。

如果一個人出生於公元前30年,逝世於公元30年,那他的年齡應該是30-(-30)-1=59歲,而不是60歲。

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因為沒有公元0年。

為什麼沒有公元0年?

因為公元1582年公曆紀年確立的時候,0這個概念還沒有被廣泛接受。0,起源於印度,後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沒有0年,也沒有0世紀,所以世紀同樣從1世紀開始,我們在看到一個年份時要將加1才是它所在的世紀。

比如,公元1234年是公元13世紀,而不是公元12世紀。

但還存在一個問題,比如公元2000年是哪個世紀?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所以世界上大多數權威的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二十一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因此,公元2000年屬於公元20世紀,公元2001年才是公元21世紀的第一年。

2000年到來的北京

然而,當年慶祝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全球煙花大直播的確發生在公元1999年12月31日結束之時。

所以,其實我們在2000年1月1日提前進入了千禧元年。

或者說,2000年的確是千禧年,因為的確是另一個千年了,但卻不是公元21世紀的第一年。

2、公元元年的世界

公元元年,中國處於漢王朝時期,在位的是漢平帝,這一年按我國的年號紀年是元始元年,王莽加封「安漢公」,朝政除了封爵之事已全權託付給王莽,此時距王莽篡位還有七年。

羅馬則在公元前27年已進入帝國時代,此時的羅馬帝國的統治者仍然是開國之主——奧古斯都屋大維。

與漢、羅馬並立的還有安息帝國(帕提亞)和貴霜帝國,亞歐大陸四大帝國的格局已成。

公元1年,在世界史上其實本來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年,由於傳說中的耶穌誕生而被人為劃分為公元前後的分界線。

其實如果我們將公元前1年改為公元0年,公元前2年改為公元前1年……以此類推,既不影響現在的年份,今年仍然是公元2018年,也完美解決了公元0年不存在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元旦節假日與公元紀年
    凱撒紀念與耶穌誕辰非節氣紀年,雖為世界公用,與中華幹支紀年己亥新年無關。言紀時可也,非年之謂也。公元是「公曆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曆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表示,意為「主的生年」。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表示,意為「基督以前」。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如何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的哪個朝代?
    最初是誰規定的公元呢?我國的公元1年,又是什麼朝代呢?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呢?帶著這些問題,文史君與你一起去探究。公元,又稱公曆紀年,是源自於西方社會的一種紀年方法,也稱為基督紀年。最初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這種紀年方法,是依據耶穌的誕生作為紀年的開始。
  • 你不知道的歷史,公元前後如何劃分,公元1年發生了什麼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公元紀年法,我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公元即公曆紀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由來基督教在歐洲的創立興起,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紀年,所以也有人稱為基督紀元。它是由義大利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制定的一種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元前與公元後以公元為準。耶穌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元年的紀年法,此前一年則稱為公元前一年,公元無零年。
  • 歷史冷知識:教科書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後」是什麼意思?
    世界各國關於紀載年份的方法甚多,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公元紀年法。所以我們的歷史書上看到是公元前,公元後多少年,但是卻從不知這些時間什麼意思,也不深究,只是死記硬背。但其實了解它的含義有助於更好地記憶和背誦。公元的來源據說公元的意思是公曆的紀元。
  • 公元前和公元後到底怎麼劃分?公元1年,屬於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2020年即將結束,今年咱們人類社會可謂是多災多難又風雲變幻。疫情席捲、美國大選、嫦娥飛天,今年發生了太多太多足以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多年後人們關於今年的描述一定非常有趣。不過今天咱們不討論這2020到底發生了多少大事,而是探討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會稱呼今年為公元2020年?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哪個朝代?
    ——《除夜作》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為一天,公轉為一年,日子一天天地過,人們為了記錄年份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紀年法,其中有一種就是公元紀年。我們一般都會說公元前和公元後,那麼公元前和公元後究竟是如何劃分的呢?公元1年又是我國哪個朝代呢?
  • 如何快速實現公元紀年向幹支紀年轉換
    幹支紀年是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十天幹部十二地支蘊藏無限的東方文明和智慧有許多特長是現代數字不可替代。了解一點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知識還是很重要。依次排列,六十一個周期,周己而復始,這樣幹支紀年,紀月,紀日都是如此循環往復。比喻今年是公元2019年,幹支紀年便是己亥年。這樣近的我們容易知道,如果隨便說一個年份你能說出它的紀年嗎?比喻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的幹支紀年是多少?我們查詢便知是己丑年。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也就是說,按照「公元」的劃分,將其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比如現在是2020年,即公元後的2020年,那麼,「公元」紀年法是如何產生的呢?公元前一世紀是來自義大利的阿羅伊修斯的時代。它改進了舊曆,1582年獲得羅馬教皇的批准,允許其在歐洲各地廣泛使用。為何教皇會贊成?那麼,公元前之後具體的劃分是怎樣的呢?這份曆法被教皇批准,實際上與其內容密切相關。
  • 你知道公元前後的劃分嗎?
    在看古代影視劇時,一般有重大的歷史事件時,我們都能聽到旁白說公元前多少多少年,抑或公元多少多少年?但是你可曾注意到它的來歷呢?公元紀年其實是一種古代的紀年方法,我國古代都是以皇帝的在位年數來算的。而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公元紀年是西方耶穌誕生年,或和基督紀年,當時中國的是西漢平帝劉衎(kan)元始一年。公元紀年以這一年為界,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後的一年,就是公元壹年(即公元1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B.C.(英文Before Christ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 中國歷史上的四種紀年法
    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注意,不能寫成公元後XX年)。這就是公元紀年法。 我國從1949年起開始採用公元紀年,現在的教材實際上也是把各種紀年方法換算成公元紀年來表達歷史時間的,因此,公元紀年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紀年方法。
  • 中國古人如何紀年,為什麼現在使用西曆紀年?
    在我們的文化潛意識中,世界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只不過是到這世上走一遭,活一回,很久以前和很久以後的世界並沒有什麼兩樣,史前和未來對於大道而言也沒有什麼區別。 這也是為什麼佛教的輪迴理論和道教的下一世投胎理論最為契合中國人想法的原因——當然,他們其實也是入鄉隨俗,為了契合中國古人心態,為了傳教(弘法),對自己的宗教理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是之謂「入世」。
  • 「秒懂」天幹地支紀年法
    用一個天幹和地支來紀年就是幹支紀年法了,天幹地支循環使用,肉眼可見天幹地支一一對應、循環往復的話,幹支首年就是甲子,顯然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最小公倍數)循環往復一輪是60年,這就是花甲(即稱甲子60周歲)的來歷。
  • 公元與幹支紀年及屬相對照表
    ——公元前2146) 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 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 從古至今紀年法的由來?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產生最早。以帝王即位之年為元年,以後依次為二年、三年……,直至新君出現。新帝即位當年或次年改元。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再如周平王元年(770BC),漢高祖二年(206BC),魯隱公三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等等
  • 我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紀年的?有何依據?
    我國有確切紀年開始於公元前841年。這是後人根據西方公曆紀年法推算出來的。 中國古代紀年採用的是幹支紀年法,沒有這種公元紀年形式,這一年司馬遷記載是共和元年。
  • 中國應該實行的曆法,比公元早2千多年,涵蓋從黃帝開始中華文明
    公曆紀元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又稱西元,它以耶穌誕生年作為紀年的開始。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採用這種曆法,中國有一種曆法,比公元早了2000多年,涵蓋了從黃帝開始的中華文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傳說從黃帝時期就發明了曆法。
  • 公元8世紀,瑪雅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其迅速衰落?
    公元8世紀,瑪雅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其迅速衰落?在古老的美洲大陸上,曾誕生過一個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的一個文明,他就是產生於公元前1500年的瑪雅文明。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4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但到了後古典期瑪雅城邦數量銳減,城市規模急劇縮小。慢慢走向了沒落。
  • 公元2019年1月出生的寶寶是屬豬,還是屬狗?有什麼判斷方法麼?
    世界通行曆法公曆我們目前日常工作、生活所用的曆法,就是公曆或陽曆,也叫公元紀年。該曆法以地球自轉一圈,為一日;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回歸年為基準,設定一年的天數。所以,我們才稱之為太陽曆,簡稱陽曆。由於公曆屬於外來曆法,也被稱為西元紀年。因為其並非華夏民族的傳統曆法,跟華夏民族傳統的十二生肖,並沒有年與年之間十分精確地對應關係。但是,如果修改一下開始時間的話,倒是可以精確對應上,後面揭曉原因。
  • 公元536年:災難來自地下還是天上?
    公元536年,在歐洲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太陽忽然從這一年開始變得昏暗,在盛夏竟然出現了霜雪。此後,全球範圍經歷了長達10年的嚴寒天氣。這10年也正是歷史上的多事之秋,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乾旱、饑荒、瘟疫和戰爭。在歐洲,公元541~542年的一場黑死病使東羅馬帝國失去了近1/4的人口,帝國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 歷史學習小竅門:熟練幹支紀年轉換 把握歷史脈絡
    如果給你出道歷史題,比如,日本明治維新的時候中國在幹什麼?你是不是第一要考慮的就是,那是什麼時間發生的事? 要想把歷史學透,融會貫通,根據時間脈絡進行橫向比較,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比如,和大漢王朝同時代的西方大國是哪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