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為國家戰略,豐田和上汽已全力投入,氫能源到底香不香?

2021-01-09 雷科技

隨著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氫能已經成為了國家新能源發展的戰略產業。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同時,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也在同日正式揭牌。

本次規劃內容分為兩個階段目標:

在2023年前,培育三家到五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

在2025年前,培育五家到十家相同條件的龍頭企業,爭取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氫能是有效促進交通工業等領域與能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舉措,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已經成為了全球能源轉型和汽車定力轉型的重要方向。繼電動車之後,氫能源動力汽車也將加速發展。

氫能源其實更環保?

可能有人會認為氫能源是近年才推出的技術。

其實不然,早在1807年,Lsaac De Rivas製造了首輛氫內燃車,可惜受限於當時的技術,車型沒有研發成功。隨後多年,很多公司都在研發氫能源汽車,眾多車企從放棄再到繼續研究,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雖然我國政府在2014年就鼓勵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但直到2019年3月,氫能才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政策的鼓勵下,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才得以快速發展。

氫能汽車,顧名思義,是以氫作為能源的汽車,將氫反應所產生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用來推動車輛。氫能汽車分為兩種,一種是氫內燃汽車(HICEV),是以內燃機燃燒氫氣(通常透過分解甲烷或者電解水取得)產生動力推動汽車。另外一種是氫燃料電池汽車(FCEV),是使氫或含氫物質與空氣中的氧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產生電力推動電動機,由電動機推動車輛。

而氫燃料電池分別有四種: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固體高分子燃料電池(PEFFC)和碳酸燃料電池(PAFC)。

氫內燃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不同,氫內燃汽車是傳統汽車內燃機車帶小量改動的版本,氫內燃是直接燃燒氫,排出的尾氣為水汽。氫內燃車的缺點是氫燃料很快耗盡,就算載滿氫氣的油缸也只能行駛數英裡,很快就沒有了能量。另一方面,車企正在研究各種方法減少耗用的空間,例如用液態氫或者氰化物。

汽車用氫氣作燃料有許多優點,例如不會汙染環境,因為氫氣燃燒後的產物是水,其次氫氣在燃燒時比汽油的發熱量高,產生的動力更足。而高速車輛、巴士、潛水艇和火箭已經在不同形式上使用氫燃料。

而在能源問題上,近些年來,國際上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而「燃料電池汽車」已經成為推動「氫經濟」的發動機。

氫燃料電池已有落地車型

在2019年東京車展上,豐田汽車公司發布了豐田MIRAI Concept 車型,作為第二代豐田MIRAI 研發階段的最終車型,據報導新車將於2020年底上市。

豐田MIRAI Concept 的定位是一款氫燃料動力車型,根據氫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電能驅動車輛行駛。據了解,自從豐田MIRAI車型於2014年12月銷售以來,目前全球已有近10000臺豐田MIRAI在路上行駛。

豐田MIRAI Concept 車型採用了優化後的FC氫燃料電池系統,使其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續航裡程也將比第一代豐田MIRAI車型提升約30%。根據該項目總工程師田中義表示,他們想打造一款讓駕駛者想一直開下去的車。他們希望消費者選擇豐田MIRAI的理由,是因為FCEV MIRAI擁有消費者所需要的東西。

在今年上海科技節上,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品牌公關副總監鄧凌,在科技節上帶來了一場精彩的TED演講——「遇見氫燃料電池汽車」。他表示,上汽最新自主開發的全球首款氫燃料電池MPV車型—上汽大通MAXUS EUNIQ將在未來7年之內上市。

上汽大通MAXUS EUNIQ的關鍵指標比肩以豐田和現代為代表的全球行業頂尖水平。上汽大通MAXUS EUNIQ在負30度低溫下實現正常運行,成功克服燃料電池車低溫冷啟動的行業難題,還能在5分鐘內完成加氫,它的綜合續航裡程達到650公裡。

五年後氫燃料汽車將普及

而在上個月,至少有三家氫能產業鏈公司釋放出將進入資本市場的消息,這樣的現象在以往並不多見。雖然氫能源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但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卻一直遇冷。

對比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售不振,加氫站的建設一直在加速。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國內累計建成加氫站61座,已投入運營的有52座。今年上半年已經建成了11座加氫站,目前在建的加氫站超過30座,今年年底建成的加氫站數量將超過100座。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與純電動、插電式混動汽車的大規模發展相比,仍處於小規模商用化運營階段,大規模發展還未到來。有行業專家預測,隨著加氫基礎設施的完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降低,2025年將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爆發期。

雖然氫能源作為新興技術和新產品,相關技術還不穩定,但是隨著各大企業及科研公司紛紛加入研究,再加上有政府對氫能源的扶持,氫燃料電池汽車普及只是時間問題,相信氫能源會主導未來的汽車市場,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氫能源會是電動車的終結者?
    隨著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氫能已經成為了國家新能源發展的戰略產業。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同時,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也在同日正式揭牌。
  • 豐田合縱六家國內公司力推燃料電池 氫能源風口再現?
    原標題:豐田合縱六家國內公司力推燃料電池,氫能源風口再現?來源:新京報豐田合縱六家國內公司力推燃料電池,氫能源風口再現?6月16日氫燃料電池概念股異常走動,多隻概念股漲停。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和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等,都曾在兩會期間就氫燃料電池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例如細化氫能源技術標準並出臺相關政策、落地加氫站規劃、改變加氫站的補貼形式並加大補貼力度、把氫能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等。諸多車企代表建言發展氫燃料電池的背後,是國內車企在氫燃料方面已經有所布局的現狀。
  • 一文看懂,氫能源為什麼被稱為未來能源戰略方向?
    20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用氫氣作為內燃機的燃料,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廣泛開展了氫能源研究,存氫罐容量為141L,可存儲5.0KG高壓氫;2015年,豐田旗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也開始正式量產,其驅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13kW,峰值扭矩達335牛米,續航裡程為650KM。
  • 豐田Mirai叩開氫能源社會的大門——日本車的起源、轉折和強盛
    氫能源看起來是最切合實際的,一則美國自2002年起就向盟友不斷推銷氫能源計劃,所以日本、韓國都紛紛加入其中,二則日本在氫能源上掌握的專利數量最多,雖然國內氫能源規模並不是最大的,但使用效率卻是最高的。隨即日本先後出臺了《日本再復興戰略》、《能源基本計劃》和《氫能/燃料電池戰略發展路線圖》。NEDO出臺氫能源白皮書,正式把氫能源定為國內發電的第三支柱。
  • 氫能源和純電動汽車,誰更香?
    1 背景2020年9月26日-10月5日北京國際車展,豐田汽車展示它最新的氫能源車MIRAI,吸了不少媒體和關注的眼球。這標誌著我國綠色能源消費領域將迎來新的增長點,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中不僅說明了純電動的發展規劃,也將氫能源納入了規劃內容,這也是氫能源汽車發展非常重要的裡程碑事件。
  • 2021年日本國際氫能源電池展 FC EXPO
    7、氫能源應用:電動兩輪車的工程、測試、仿真解決方案;商業道路工程、測試、模擬解決方案;建築設備工程、測試、仿真解決方案;乘用車工程、測試、仿真解決方案;拖拉機工程、測試、仿真解決方案。 8、國家戰略/協會/評估:氫能應用的經濟學、綠色氫氣、氫的歷史、氫經濟/商業化/規範和標準、氫戰略,政策和路線圖。
  • 中日韓大力推廣氫能源汽車是為何?
    中日韓大力支持氫燃料電池是因為都看到了氫燃料的潛力,氫能源是真正的清潔能源,而且其開發價值比較高,但是目前受限於成本和技術原因,並沒有讓氫燃料電池成為主流,主要是目前條件還達不到。氫來源廣泛,可以從甲烷、煤炭、水,甚至垃圾中獲取。
  • 加氫3分鐘續航605公裡,單車補貼40萬,上汽發布氫動力車型
    氫能源到底是不是新能源車的終結者?仍未可知!但繼豐田、現代和本田之後,國產車也開始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發力了,9月13日,上汽大通發布了旗下首款氫燃料電池MPV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目前豐田和現代的氫能源車已經走上了商業化的階段,目前來看,我國的氫能源車發展仍靠政府的推動和扶持。「談氫色變」,這車安全嗎?在大多人的印象中,氫氣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甚至有人調侃,開這個車和背著三個炸彈在路上跑有什麼區別,在氫能源汽車發展的過程中,安全性總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在過去氫燃料事故發生的概率也不低。
  • 上汽MAXUS EUNIQ 7諜照露出,搭載氫燃料電池,NEDC續航550公裡
    在變化較為明顯的車頭部分,即便透過偽裝,我們依然可以發現,上汽MAXUS EUNIQ 7取消了G20系列的霧燈部分,替換為格柵造型。此外,上汽MAXUS EUNIQ 7的車尾部分後保險槓造型也進行了修改,取消了G20系列的空力造型和保險槓下緣的鍍鉻飾條。雖然目前我們還沒得到官方確認,但量產版本的上汽MAXUS EUNIQ 7將有很大概率延續這一變化。
  • 清潔環保零汙染,2分鐘,帶你了解氫能源的前世今生
    20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用氫氣作為內燃機的燃料,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廣泛開展了氫能源研究,存氫罐容量為141L,可存儲5.0KG高壓氫;2015年,豐田旗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也開始正式量產,其驅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13kW,峰值扭矩達335牛米,續航裡程為650KM。
  • 日產正式宣布,停止開發氫能源汽車,氫能源汽車就要不行了嗎?
    就現在的氫能源汽車來說基本上是不掙錢的買賣,願意購買氫能源汽車的人少之又少,這主要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決定的,第一個就是現在的青龍園發展並不是特別的完善,和剛起步的電動車一樣,現在的氫能源汽車還沒有相配套的完善基礎設施,就拿加氫能源的地方來說,不管是我們國家還是日本,現在的加氫站都不多,也就百來座,而能夠正常運行的可能就幾十座了,這樣的分布範圍有誰敢買呀。
  • 「苦熬」近30年,為什麼豐田不願放棄氫能源技術?
    近幾年,全球範圍內新能源車發展如火如荼,主要包括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動車。其中,以純電動車的競爭最為激烈。 但日本汽車廠商,尤其是豐田,似乎對發展純電動車並「不感興趣」,卻更執著於發展氫能源技術。
  • 5分鐘內加滿550km續航,已攻克低溫冷啟動難題!氫燃料汽車的春天來了
    此外,上汽MAXUS EUNIQ 7的車尾部分後保險槓造型也進行了修改,取消了G20系列的空力造型和保險槓下緣的鍍鉻飾條。雖然目前我們還沒得到官方確認,但量產版本的上汽MAXUS EUNIQ 7將有很大概率延續這一變化。動力方面,上汽MAXUS EUNIQ 7有望搭載最大輸出功率150千瓦的電動機,NEDC工況下的續航裡程為550公裡。
  • 日本政府堅定推進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戰略
    當李總理抵達時,豐田公司數百名員工揮舞著中日兩國國旗列隊歡迎,安倍晉三和豐田公司社長豐田章男等在下車處迎接。 步入展廳,豐田章男首先向兩國領導人介紹豐田公司整體情況,講述豐田家族與中國的深厚淵源和長期致力於對華友好合作的真誠願望。 豐田公司作為世界十大汽車工業公司之一和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在中國已設立20餘家獨資和合資企業,員工總數超過4萬人。
  • 一個「青年汽車」倒下了 警惕下一個氫能源「神車」爬起來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客車製造和市場的中心,青年汽車集團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彼時,世界客車聯盟秘書長呂克·格洛裡厄這樣評論道。2006年,國家推出10大城市「BRT快速公交」試點,青年汽車集團順勢推出了國內首輛單價在200萬元以上的18米豪華鉸接低地板公交車。
  • 豐田向國內供應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行業商業化進程加速
    2016年,我國首次提出氫能產業發展路線圖,計劃到2020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數量達到1萬輛,到2025年達到10萬輛,2030年達到百萬輛的規模,氫能源和燃料電池的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國務院《十三五發展綱要》明確指出要支持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等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
  • 對話新能源|豐田的氫能源汽車有什麼優勢?
    但是除了純電動汽車,豐田所研發的氫能源汽車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那麼它具有哪些優勢呢?首先,我們得從豐田發展氫燃料電池的初衷說起。我們都知道,日本國土面積不大,陸地資源有限,像石油這些必須能源,它們要依靠進口才能滿足發展需求,它們用的電大部分還是依靠核能發電來完成。但是,自福島核電站核洩漏後,日本政府就減少了核能發電規模,從而造成日本電價上漲。
  • 氫能源汽車迎來新的契機,未來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目前的純電汽車受電池材料,充電時間,續航裡程等因素制約,發展腳步已逐漸放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提出了氫燃料車型,這一理念完美解決了上述純電車型的問題,但因為燃料儲存問題等,一直沒有大規模投放市場。如今,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氫能源車型推出,氫能源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 豐田國產氫能源車,落戶一汽,還要給冬奧會用
    但「特立獨行」的豐田卻認為氫能源才是「未來的清潔環保能源」,投入了20餘年的研發,並在2014年量產了首款氫能源車Mirai,目前已到推出了第二代車型。網上車市從一汽豐田了解到,一汽豐田將引入氫能源技術,並率先量產代號為97*B的車型,作為2022年冬奧會用車。
  • 從最新公布的信息來看,大眾或已經無法和豐田匹敵了!
    雖然今年上汽大眾的銷量下滑嚴重,但別忘了,北面還有一汽-大眾,因此國內汽車市場依然是大眾的天下。放眼全球,大眾和豐田的較量從未停止過。的確,在銷量上,大眾這幾年一直壓過豐田一頭,這或許也只是表面風光,從利潤角度而言,大眾可遠不及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