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快的速度會引發極度的暢快,人類因此對於速度的追求從未停止,從雙腿到工具的使用,我們始終想保持那種巔峰的速度感覺!在不斷提高速度的同時,我們似乎也遇到了一些麻煩,而這個麻煩很可能令我們無法繼續提速!
人體自身的運行速度依靠雙腿,行動方式分為行走與奔跑,行走是最穩定的姿態,可以實時的掌控身體及周邊的情況,及時的進行方向位置調整以保證行進的正常。當奔跑時,我們的掌握能力就會下降,尤其是在極速奔跑中,你會發現運行狀態幾乎無法掌控,出現打斷運行狀態的概率大大增加,很可能就是一塊小石頭,會讓你摔出很遠半天爬不起來。
上面的情況還只是人類的速度,在生物界屬於較慢的速度每小時在二三十公裡左右。當科技發展到使用工具後,例如自行車,我們會發現可掌控的速度變快了,在人類原本不好掌控的速度下,騎車人仍可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以此類推汽車、飛機、航天飛船等,我們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
可所有工具的使用都會帶來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速度加快帶來的不穩定性。這種隱患就像一顆隨時會引爆的定時炸彈,令人無比擔心。當我們跑跳時,出意外頂多是摔一跤並無大礙,可使用工具後,極大的速度會帶來更大損失,一旦失控甚至危及生命!
就如上面這個陸地飛行的火箭車,每小時一千六百餘公裡的速度,出了事的命運就是碎成渣……
以上這些的風險人類還能夠承受,當我們開始邁向星際文明時,這種風險就變得嚴重且不能承受。擺脫地心引力的第一宇宙速度為7.9公裡/秒,這個速度帶來的感受可能只有躺在駕駛艙內的太空人能夠體會,總體來說就是無法忍受的噪音與振動,還有令人昏迷的加速。然而最大的風險是速度帶來的不穩定性,美國正是因為不斷的事故而停止了太空梭的運行,那曾經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驕傲也不得不向速度低頭。
這種風險僅在第一宇宙速度,我們便無法承受,未來的星際飛行至少需要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即三千公裡每秒,這是什麼概念?北京到廣州不到1秒!如果在地球上用這種速度運行,正常當然好可一旦出事,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威力將等同毀滅恐龍的隕石!
宇宙空間雖然空曠,但並不是空無一物,只要是飛行速度提升,伴隨的風險將呈指數級的上升,系統的不穩定將會完全無法控制,這樣何談跨星際飛行?
因此,在提高速度之前我們要先做好防護措施,來避免速度帶來的風險。可能的措施包括提前探測路徑的安全並計算通過的安全性,再有就是硬性的防護措施能量護盾。護盾之前介紹過,這裡不再重複。總之,人類若想成為星際文明,邁出去這步要安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