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將裝備太陽能高空無人機:取代低軌衛星 可無限續航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31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防部將裝備「貓頭鷹」高空無人機。據悉,它將取代昂貴的低軌道觀測和通信衛星。「貓頭鷹」利用太陽能和氣流,可在全球大洋和北極等邊遠地區上空進行長期巡邏。這種高空無人機可執行偵察、傳輸指揮信號、與極地圈內的艦船和軍事設施聯絡的任務。

    負責研發並生產「貓頭鷹」的Tiber公司表示,對高空無人機的測試已經進行了半年時間,將於近日結束。測試後,「貓頭鷹」的結構會做些調整,之後決定是否列裝。

    「貓頭鷹」可常年在空中執行任務,其機身主要由碳纖維材料製成,既結實又輕巧,適合長期不間斷飛行。

    「貓頭鷹」高空無人機翼展28米,升限兩萬米。由於翼面裝有太陽能電池,「貓頭鷹」可在空中無限期飛行,操作者可通過衛星或保密無線電信道與之聯繫。

    高空無人機是全自動飛行,但也可受操作員控制。所以,一旦發現飛機有效負載出現故障,可令無人機著陸並維修。

    無人機專家、《無人機》雜誌主編丹尼斯·費杜季諾夫表示,「貓頭鷹」是俄羅斯第一種高空無人機。

    由於高空無人機在雲層和其他大氣現象以上飛行,所以它周圍的環境和氣流是穩定的,或至少是可預測的。在這一高度,無人機的地面可視範圍約4.5萬平方公裡。

    費杜季諾夫還說:「高空無人機是不昂貴的全球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建立地面基站既昂貴、又難以維護的地方。近來我們發現,俄羅斯有必要保障與世界大洋艦船和北極軍事基地之間的不間斷聯繫,必須控制北方海路。『貓頭鷹』憑藉自己的性能完全可以完成軍隊面臨的各項任務。」

    由於藉助太陽能長時間飛行,高空無人機常常被稱為「大氣層衛星」。它和衛星的功能也有相似之處——可以確保指定區域上空的視頻監控和通信。

    「貓頭鷹」最著名的外國同類產品,當屬英國凱奈蒂克公司(相關研發工作目前已轉至空中巴士防務與航天公司負責)研製的「西風神」系列無人機。英國國防部積極採購了該系列飛行器。

相關焦點

  • 平流層「主宰」即將出世,被稱為「大氣衛星」的高空無人機被各大國...
    首先在這樣的高度之上,飛機可觀測的區域非常廣;其次,在這個區域的中、上層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的威脅,因為到目前為止現役的防空飛彈和戰鬥機(可以進入,但無法作戰)尚無法在這個高度實施有效的攔截;另外,相比於衛星來說,在平流層中、上部飛行的飛機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個位置停留很長時間,衛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最後,所有開發的平流層高空無人機都統一採用了太陽能供電的方式來解決能源問題,在這個高度上,太陽能電池板對於太陽能的吸收效率更高
  • 替代傳統衛星,未來通信服務或將由無人機提供
    該種無人機被人們稱為「永不著陸的飛行器」,因為其採用能源清潔可持續,同時又在萬米高空的平流層飛行,且渾身採用輕薄但硬度堪比鋼鐵的材料打造,不僅能夠在高空保持長久穩定飛行,而且持續航行過程中基本零排放,所受環境影響比較小。   北鬥之後,我國已經成功完成墨子II型太陽能無人機的首飛工作,未來其商用之路指日可待。那麼,太陽能無人機究竟有什麼用呢?
  • 高空高速無人機,性能直追全球鷹,已批量裝備成國之重器!
    在這則消息中提到了我軍的翔龍無人機,這是我國最新研發的大型無人機,能夠執行空中監視和偵查等多項任務,在性能方面已經直追美軍全球鷹無人機。翔龍無人機是我國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自主研究開發的一種大型無人機,它屬於高空高速無人機產品。全機長度為14.33米,翼展為24.86米,高度為5.413米。
  • 我國空天應用現黑科技,低軌通訊極其重要,將來看見飛碟不要驚訝
    符總師還介紹說:今年將計劃開展一系列的低軌網際網路加5G加智能測試的試驗,將進一步驗證我們低軌網際網路的核心關鍵技術,為我國在低軌網際網路的應用上取得更高的突破。,並且為機內的設備供電,從理論上來說由於萬米高空已經是在雲層之上了,沒有雲層遮蔽太陽能飛機至少可以在天上飛一個月的時間,這對於建設區域網是非常有利的,因為一般飛機最多8小時左右燃油就用完了,需要降落補給,那麼區域網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 科工力量:既是飛機又像衛星,我國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打破美英壟斷
    如果不考慮部件壽命,這種飛行器理論上可以實現「永久飛行」,具備「準衛星」特徵,也被稱為「大氣層衛星」,可代替低軌道衛星的部分功能。 與衛星的周期性訪問相比,太陽能無人機可實現區域持久駐留,其執行監視任務的時間/空間解析度更高,區域通信能力更強,且起降場地簡單,發射及運行成本更低。
  • 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完成美國旅程 已環繞大半個地球(圖)
    這一裡程碑式的飛行將為該種新型飛機成為航空和航天市場的遊戲改變者鋪平道路,並進一步填補飛機和衛星技術之間的空白。據介紹,作為一種高空長航時飛行器,PHASA-35白天...這架無人機名為「機器蜂」,由太陽能驅動。它陶瓷製成的「人造肌肉」通電後可自動伸縮,帶動4片薄如蟬翼的翅膀飛行,每秒鐘扇動120次。據英國《自然》周刊26日刊載的研究報告,這架無人機自重90毫克,攜帶60毫克太...
  • 未來無人機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福址還是是損傷
    無人機是無人駕駛飛機的簡稱(Unmanned Aerial Vehicle),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的不載人飛機,包括無人直升機、固定翼機、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廣義地看也包括臨近空間飛行器,如平流層飛艇、高空氣球、太陽能無人機等。從某種角度來看,無人機可以在無人駕駛的條件下完成複雜空中飛行任務和各種負載任務,可以被看做是「空中機器人」。
  • 俄軍加速武器裝備更新換代 「北極熊」再造大國利劍
    我們研究外軍裝備改革,是為加快建設適應我軍履行使命要求的裝備體系提供思路,為我國國防和軍隊改革、我軍現代化建設積累經驗。從本期開始,《兵器天地》將精心策劃多篇系列專稿,聚焦世界軍事強國改革現狀,釐清外軍武器裝備發展特點,剖析裝備革新這一改革強軍的「助推劑」。
  • 漢能助波音打造平流層太陽能無人機,中國「智造」深入全球
    他們設計了一架翼展243英尺(74米)的太陽能無人機「奧德修斯」(Odysseus)。奧德修斯僅靠太陽提供動力就能有效地無限飛行,擁有當今持久性太陽能航空中最大的有效載荷能力。測試完成後,飛機將在2019年2月下旬運往波多黎各開始飛行測試。據了解,第二架類似的飛機正在建造中,第三架也開始啟動。
  • 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本文基於太陽能無人機的臨近空間通信系統的特點和優勢,對典型的應用場景及涉及的關鍵技術和潛在的效益進行分析。太陽能無人機在通信體系中的定位臨近空間通信系統特點太陽能無人機續航時間長、飛行高度高等能力優勢,不但具備傳統航空、航天飛行器的諸多優點,同時還具備自身獨特的能力優勢,一定程度上具有「準衛星」應用特徵。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HAWK30太陽能無人機獲NASA有限飛行...
    NASA有限飛行許可證意欲在超過2萬米高空向地面發射5G信號,太陽能無人機是一個似乎可行的選擇。高空偽衛星(HAPS)技術開發商HAPSMobile合資公司宣布,已獲得NASA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AFRC)適航和飛行安全審查委員會頒發的有限飛行許可,將對HAWK30太陽能無人機開展有限空域內的飛行測試。HAPSMobile公司將HAWK30太陽能無人機用作平流層電信平臺,這將是該系統的首次試飛。
  • 平流層「主宰」即將出世,「大氣衛星」被各大國競相追逐
    首先在這樣的高度之上,飛機可觀測的區域非常廣;其次,在這個區域的中、上層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的威脅,因為到目前為止現役的防空飛彈和戰鬥機(可以進入,但無法作戰)尚無法在這個高度實施有效的攔截;另外,相比於衛星來說,在平流層中、上部飛行的飛機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個位置停留很長時間,衛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最後,所有開發的平流層高空無人機都統一採用了太陽能供電的方式來解決能源問題,在這個高度上,
  • 平流層之戰已經打響,被稱為「大氣衛星」的高空無人飛機成熱門
    首先在這樣的高度之上,飛機可觀測的區域非常廣;其次,在這個區域的中、上層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的威脅,因為到目前為止現役的防空飛彈和戰鬥機(可以進入,但無法作戰)尚無法在這個高度實施有效的攔截;另外,相比於衛星來說,在平流層中、上部飛行的飛機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個位置停留很長時間,衛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最後,所有開發的平流層高空無人機都統一採用了太陽能供電的方式來解決能源問題,在這個高度上,
  • 有「大氣衛星」之稱的高空無人飛機漸露真容,平流層之戰即將打響
    首先在這樣的高度之上,飛機可觀測的區域非常廣;其次,在這個區域的中、上層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的威脅,因為到目前為止現役的防空飛彈和戰鬥機(可以進入,但無法作戰)尚無法在這個高度實施有效的攔截;另外,相比於衛星來說,在平流層中、上部飛行的飛機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個位置停留很長時間,衛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最後,所有開發的平流層高空無人機都統一採用了太陽能供電的方式來解決能源問題,在這個高度上,太陽能電池板對於太陽能的吸收效率更高
  • 懸空紙飛機上熱搜 無限飛行真的有可能嗎?
    飛機無限飛行真的有可能嗎?實際上,這已經在無人機領域變為了現實。去年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奧德修斯」就在漢能阿爾塔砷化鎵組件的助力下實現了「永飛」。波音公司旗下極光飛行科學公司(Aurora)設計了一架翼展243英尺(74米)的太陽能無人機「奧德修斯」(Odysseus)。奧德修斯僅靠太陽提供動力就能有效地無限飛行,擁有當今持久性太陽能航空中最大的有效載荷能力。
  • 續航72小時!PHASA-35太陽能固定翼無人機飛測成功
    PHASA-35太陽能固定翼無人機,翼展45.7米,完成72小時續航測試。PHASA-35無人機於2月份完成首次航行,距離最初設計不到2年,但已具備高海拔、續航長等特性。PHASA-35白天可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獲取電能滿足無人機飛行需求,晚上則可以通過電池放電獲取電能。
  • 淺談太陽能高空無人機發展,電池技術成為其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
    最近忽然看到澳大利亞測試其太陽能高空無人機的消息,才發現最近幾年太陽能高空無人機發展較為緩慢。判斷其原因還是因為關鍵技術的突破需要時間,且因為太陽能高空無人機特殊的用途,其性能也與常規無人機區別較大。該無人機主要用於進行大氣研究、天氣預報、環境及災害監測、交通管制監測、網際網路服務、電視服務以及軍事用途等。太陽能高空無人機,也被稱作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是一款利用太陽光輻射能作為動力的高空連續飛行的無人駕駛飛行器。其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通過電動機驅動從而產能動力。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天基 網際網路從大類上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通過衛星向地面提供信號,包括各種軌道高度的衛星及星座,例如美國 衛訊公司 ViaSat 運營的 Ka 波段通信衛星 ViaSat-1、中國衛通公司的中星 16 號衛星等;另一種是通過空中平臺 向地面提供信號,如高空氣球、飛艇、無人機等,例如谷歌推出的谷歌氣球「Project Loon」項目、航天科工提出 的高空太陽能無人機「飛雲工程」項目等。
  • 我國造出永不著陸飛行器,比北鬥衛星還厲害
    有網友將北鬥衛星和這個無人機放在一起比較,其實無人機可能比北鬥衛星還要厲害一些。雖然不是同一個領域,但無人機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5G技術的搭載了。5G技術現在華為是全世界的領導者,中國的5G技術不可小覷,這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是5G技術拓展的一個方式,通過5G技術在無人機的搭載可能會把5G基地搬到天上去。專家表示,在完成後續性能測試後或許這是個能夠實現的想法。把5G基地搬到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