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那遙遠的救世主》改編,什麼是道,什麼又是天道呢?這個問題可能有些大,大到可以用任何的事物來回答。畢竟所有的世事變化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正巧這本書與佛教佛法有關,可以從這裡入手進行分析。
此書中的關於宗教的知識非常豐富且深刻,如果不了解佛法的話,可能看得似懂非懂。書中認為,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這句話對於修行之道講述的非常清晰,它已經把修行的順序列了出來。
從表層來看,這句話很好懂,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表面,那麼這句話只能理解一半距離真正的意思還差不少,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正是如此。
我們首先做到的就是將大多數人能看到的眼睛給事物忘掉,至於怎麼忘掉,絕對不是以性施行。那是大多數人都達不到的境界。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以性施行,心裡想的就是真的。
比如同樣做一件事情,有些人所用的方法途徑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有些人所用的方法別人卻搞不懂,但明顯知道這是對的。這就是差距。
學習和覺悟也並不一樣,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學習本領和知識,用本領和知識來使自己變得更好。但是覺悟並不一樣,覺悟是內在的,別人看不到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此書中有這麼一句話,「真經是能夠達到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
我們讀書寫字是為了什麼?是不是為了獲得一個法門呢?每個人生活在人世間,需要找到一個能夠使自己更強大的法門,然後努力地運用它。在運用的過程中我們會消耗很多時間學習新內容,學習他處的新知識和經驗,最終回報自己。但是有沒有人想過這麼一個問題,我們所學的東西是否對我們產生了束縛呢?
曾經有一個學生來問我,他說他剛高考結束,這是第一年用全國卷。而他文綜僅考了169分,他把課本所有知識背得滾瓜爛熟依舊沒有考好,感覺什麼都沒有用上。反而平時成績排靠後的同學文綜分數都很高,他想知道為什麼?
我就問他,你有沒有想過是你背得滾瓜爛熟的知識束縛了你呢?你碰到題目就去練習知識點,而他們碰到題目卻是去分析題目。因為他們不熟悉課本,所以他們可以發現題目和材料的聯繫,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但是你呢?他不再說話,片刻之後告訴我他懂了。有時我們站在更高的臺階上,才會發現自己忘記了最先的初衷。
《那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會提出大量的觀點,然後一個一個的進行推翻,再次提出觀點,再次推翻或許當你經過無休止地推翻再提之後發現你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回頭一看,這其實還是你最初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