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之腰痛有救了,可祛風化溼,強健腰膝的環跳穴!

2021-01-08 心山育明德

現在重視健身鍛鍊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是為了身體強壯、健康,有的人則是為了使體型看上去更流暢。鍛鍊的方式也有很多,簡而言之,都是在強調肢體的運動,並以健美的身材和漂亮的肌肉作為鍛鍊的最終成果。但是,這樣鍛鍊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有可能會拉傷肌肉或因出汗後沒有注意反而使身體著涼而產生疼痛。

今天有位美女姐姐就是因為鍛鍊後姿勢不對外加沒注意著了涼,這幾天腰部特別的疼,腰疼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種方面引起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問題。

而這位姐姐的腰疼是因感受外邪,氣血瘀滯所致。這類腰疼表現為: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疼痛,痛感為局部(腰部偏上)疼痛,表現為冷痛,陰雨天加重。像這類腰疼調理起來比較簡單,只要找準問題根本就可以了,然後可以用中藥熱敷、理療、推拿的方法來對症調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穴位療法,捶打環跳穴!

【環跳穴】

環跳穴為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這兩條陽經的交會穴,穴內陽氣健旺,是疏導下肢膽經、膀胱經經氣的關鍵腧穴。

環跳。環,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或一串連環中的一節,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肺金特性的涼溼之氣。跳,跳動也,陽之健也,指穴內陽氣健盛。環跳名意指膽經水溼在此大量氣化為天部陽氣。本穴物質為居穴傳來的地部水溼,至本穴後,水溼滲入穴內豐滿的肌肉之中並氣化為天部的陽氣,穴內陽氣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環跳。

【穴位定位】

側臥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站直,臀部用力,其最深的地方中央即是。

【穴位功效】

環跳是調理腰腿疼痛的要穴,具有疏通經絡、活血止痛、健脾益氣的作用,多適用於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痺、腰腿痛、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腳氣、感冒、神經衰弱、溼疹等。

【操作方法】

站立姿勢,兩手握拳,手心向內,兩拳同時捶打兩側環跳各100下,然後兩手抱兩膝摟懷後再伸直,以此反覆,一伸一屈共做100下。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捶打環跳穴時力度不能太小。

捶打環跳穴可使其所分布區域血液循環增加,氣血既滋潤了組織,又營養了肌肉,從而使骨、關節得到保護。

作者 心山育明德

給我一份關注,還您一份健康

相關焦點

  • 一味祛風溼中藥既能祛風溼又能通經脈,號稱「大能通十二經穴」
    在祛風寒溼藥裡有好多常見常用的藥,如獨活,威靈仙,川烏,蘄蛇,烏梢蛇,伸筋草等等。臨床中這些常用藥效果也不錯。但是路路通呢,比較有特點,有個主要的特點,大通十二經脈穴位,作用更廣一些,我個人叫它路路暢通,哪裡不通暢用它通哪裡。路路通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乾燥成熟果實。別名又叫楓球子,楓樹球,狼眼等等。冬季果實成熟後採收,除去雜質,乾燥。路路通藥性:苦,平。
  • 【今日講解】祛風溼藥:防己
    為行散清利之品,均能祛風溼、止痺痛,治風溼痺痛。防己性寒,清熱力強,尤宜熱痺。防己又善清利下焦溼熱而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痰飲及腳氣浮腫。 防己
  • 五俞穴的五行生剋制化和按時辨證取穴原理
    《難經》69難、75難中還指出運用五俞穴,按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進行施治,還可依據《靈樞-本輸》篇所說的:春取滎、夏取俞
  • 國醫大師賀普仁-火針臨床常用對穴30組
    中脘、內關、足三裡三者相配,重點在於清心開鬱,寧心安神、升清降濁、健脾和胃、消積導滯、行氣止痛、疏理肝胃之氣,合治臟腑疾病,主治鬱證、髒躁、驚悸、失眠、脅痛、胃脘痞滿、食少納呆等證。5.中脘—足三裡—三陰交中脘位於胃脘中間,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又為六腑之會、胃之募穴。有調升降、和胃氣、化溼滯、理中焦、消脹滿的功效。
  • 什麼是芳香化溼藥 分別有哪些
    所謂芳香化溼藥,是指擁有芳香氣味,同時又祛溼功效的中草藥。芳香化溼藥有溫燥化溼的功效,也能幫助健脾養胃,適用於治療因為溼氣過重而導致脾胃不好,從而出現胃口差、身體倦怠乏力、胸悶、口水多等症狀的疾病。除了健脾祛溼,這類藥物的部分藥材還對風寒感冒、暑熱、關節痛、痰溼咳嗽等症狀有治療功效。
  • 痔瘡,取八髎穴、會陽穴、長強穴、承山穴!
    出現痔瘡症狀時可以選取八髎穴、會陽穴、長強穴、承山穴這幾個穴位。八髎穴之前的文章當中介紹過八髎穴,它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穴位按摩方法:刺激八髎穴可以用拇指先對八髎穴進行點按,時間大約10秒即可,然後鬆開,將掌根部位緊貼於骶部的八髎穴自上而下的進行揉擦,直至揉擦至尾骨的兩側,每次大約1-2分鐘。再按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側的八髎穴。
  • 艾灸解壓三穴,調理氣血、釋放壓力!
    艾灸以下三個穴位,可以通過調理氣血運行,清腦寧神,緩解壓力大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來釋放壓力,達到減壓解壓的目的:百會百會穴既是長壽穴又是保健穴,可以激發和增加體內的陽氣,調節心、腦血管系統功能,百會穴與腦密切聯繫,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
  • 東北分布最多的野菜,味道比辣椒還辣,焯水就能吃,還能祛風溼
    東北分布最多的野菜,味道比辣椒還辣,焯水就能吃,還能祛風溼。現在正是春天的好時節,城市裡的櫻花也開了,在農村的話也是有很多野生植物都在發芽開花。東北鐵線蓮根部可以直接作為草藥入藥,藥用的時候名字叫做威靈仙,能夠祛風溼、利尿、通經、鎮痛,能夠治療水腫、關節不利、面部神經麻痺、四肢麻木、偏頭痛、神經痛、半身不遂、風寒溼痺、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東北鐵線蓮呢?
  • 犢鼻穴——治療膝關節病的特效穴!
    犢鼻穴位於髕韌帶外的凹陷中,如同牛犢的鼻孔,故取名為犢鼻穴。取穴時屈膝,膝蓋的下方內外側各有一個凹陷,外側的凹陷,按之有明顯的酸痛感處即為犢鼻穴。按摩犢鼻穴,保護膝關節膝關節是全身各部位當中最容易受到風寒等外邪侵襲的部位,這是因為在膝關節的周圍有幾個可以直接通向膝關節內部的孔隙。
  • 承山穴:人體當中最好的袪溼大穴!
    溼邪之氣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症的源頭和幫兇。只要人體當中的溼邪之氣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惡性慢性病症也會失去存在的溫床。那麼如何去除溼氣呢?承山穴便是一個非常好的化溼大穴。承山穴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威脅人體健康最大的敵人——溼氣。
  • 帶脈:是一條奇經,也是一個穴位;醫生從歸經循行論述兩大功效
    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陽蹺脈、陰蹺脈。  帶脈穴善於治療婦科病。  白帶等帶下多是溼濁重的表現,寒溼帶下色白,溼熱則帶下色黃,甚至有異味。  帶脈環束腰部,上下行諸經溼濁沿帶脈下而成帶。帶脈可以調節下行之經脈的溼濁運行。奇經八脈的衝、任、督、帶四脈與婦科病關係極為密切。故帶脈穴亦可治月經不調、帶下、陰挺等婦科病證。
  • 農村人稱它是「腎子草」,原來卻是強腰補腎和祛風除溼的良藥!
    2.祛風除溼腎子草除了壯腰膝之功能外,還有祛風除溼,治療關節活動不利的痺症疾病。腎子草入肝腎經,填精補腎,肝主筋,痺症關節疾病大多是由於寒溼等病理因素所導致的疾病,可以用溫熱的黃酒浸潤腎子草,酒飲可以溫陽而壯腰膝。3.鹹平散結消腫腎子草苦鹹而性平,能夠入肝經和腎經,具有散結消腫的重要療效。
  • 按摩承山穴 巧妙祛溼好方法
    按摩去溼的穴位: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這裡,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承山穴是去除*溼氣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為什麼呢?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一身之陽氣。
  • 能祛風溼,壯腎陽,主風溼痺痛,腎虛陽痿
    能祛風溼,壯腎陽,主風溼痺痛,腎虛陽痿     斑鳩佔  來源產地   為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黃毛豆腐柴的根或莖。主風溼痺痛;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腎虛陽痿;月經延期    【歸經】   肝;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