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解壓三穴,調理氣血、釋放壓力!

2020-12-05 艾蓬軒大夫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上班族的生活:清晨起床三件事,房貸、車貸、信用卡,出門還有三件事,加油、客戶、業績,回家再加三件事,父母、夫妻、孩子。每天周旋在這些事物之中的我們,恨不得能長出三頭六臂,或者如同歌曲中所唱的一般,改名叫做周轉。所有的這些,林林總總,匯成了一句,鴨梨山大。

壓力這件事,在輕微的時候,對人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長期處在「山大」的情況下,害處多多。

1、 容易造成抑鬱,成為悲觀主義者,容易煩躁,對事情缺乏耐心和期望。

2、 容易造成飲食失調,營養不均,或是暴飲暴食,自暴自棄,或是食欲不振,興趣缺缺。

3、 導致免疫力下降,疾病叢生。長期處在過大的壓力之下,會讓我們的免疫力系統遭到破壞。

4、 導致陰陽失衡,臟腑器官受損。重壓之下,情緒容易失控,會對我們的臟腑器官造成傷害,引發身體陰陽失衡。

艾灸以下三個穴位,可以通過調理氣血運行,清腦寧神,緩解壓力大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來釋放壓力,達到減壓解壓的目的:

百會

百會穴既是長壽穴又是保健穴,可以激發和增加體內的陽氣,調節心、腦血管系統功能,百會穴與腦密切聯繫,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百脈之會,貫達全身。頭部是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是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所以能夠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椎

大椎穴屬督脈經穴。又名「百勞穴「,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是人體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的大穴,又稱督脈之海,有總督諸陽之義,能主宰全身。顧為保健要穴。

用艾條去艾灸大椎穴具有通陽解表、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清腦寧神,肅肺調氣之功效,灸只能調肺、甲狀泉及免疫功能,對血液循環、白細胞也有調整作用。配合足三裡可防治白細胞的減少。

風池

風池穴是一個祛風散寒、疏解頭部經絡、治療頭暈頭痛的要穴,它在耳後稍下的位置(即頸後凹陷處)。其能治療揉眼、眨眼等由頸椎病引起的眼睛供血不足、減緩偏頭痛、治療鼻塞暈眩等症狀。

相關焦點

  • 凡是女人病,皆是氣血虛!艾灸八髎穴,全身氣血的總開關!
    也就是說,「氣血」就是精氣和血液共同對人體滋養能力的統稱。 凡是女人病,皆是氣血虛。凡是容顏老,必是氣血淤。 自古以來,中醫都有「婦女以血為本」的觀點,認為女子以血為養,以血為用,血對女人非常重要。
  • 女人氣血不足老得快?艾灸這6個穴位就夠了
    女人氣血不足的後果如此嚴重,那麼有沒有一種有效且無副作用的補充女人氣血的方法呢?中醫學認為,灸法保健可疏通經絡、調和營衛、補益氣血、調和陰陽、協調臟腑,從而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何艾灸調理氣血?
  • 艾灸和氣血有什麼關係?神奇而又實用的養生常識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是一種什麼樣的中醫調理方法?學過養生的朋友都知道,艾草是一種神奇的純陽之草,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 女人氣血不足危害多!艾灸5個穴位,讓氣血「動」起來!
    此穴是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古有「針必取三裡,灸必加關元」之說。艾灸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強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對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疾病效果顯著。
  • 督脈上的六個重要穴位,艾灸打通穴位可以旺盛氣血,預防重大疾病
    大椎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調理內熱的作用比較明顯。比如上火,發燒這些現象,都可以通過大椎穴來進行艾灸調理,在按摩之中,我們也經常用捏脊柱,捏脊法來調理內熱的情況。第三個穴位的是至陽穴。第四個是百會穴,百會穴就是兩耳尖連線的終點處,在我們正頭頂這個穴位屬於是諸陽匯聚之地,可以說對於我們全身的氣血循環都有很好的作用,比如說提神醒腦,緩解疲勞,並且如果在睡前對百會穴艾灸的話,它還有一個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
  • 艾灸取穴之「五輸穴」應用五:足太陽膀胱經五輸穴詳解!
    在艾灸的實際運用中,我們的古人把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穴位, 稱之為特定穴。其中, 子午流注針法所應用的五輸穴, 就是常用的特定穴位之一。由於它們是經氣出入、陰陽交會、氣血交流之處所,因此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早在《黃帝內經》中,我們的古人就已經明確提出: 凡屬五運六氣升降失常而尚未發病者, 皆可取五輸穴預防之。可見五輸穴在艾灸治病和保健方面的重要性。
  • 不同部位的頭痛,反映內臟健康與否,且看艾灸如何應對?
    在相關穴位施灸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效改善症狀。不過頭痛的根源還是在於腑臟,不同部位的頭痛反映的是不同部位腑臟的健康狀況。艾灸時,只有對症選穴才能做到灸到病除。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常見的幾種頭痛,以及艾灸的方法。
  • 蠡溝穴:肝經「絡穴」,聯絡「肝膽」氣血!
    -11-23 16:36:23 來源: 老條科技 舉報   蠡溝穴是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經穴,
  • 肝腎同源精血同源,傷腎也是傷肝,春季養肝的食療和艾灸調理方法
    大家好,很開心能跟大家分享養生的話題,咱們來聊一下春季養肝的一個方法,以及艾灸的方法,首先我們知道春季,它是主生發的季節,春季尤其要對肝進行一個調理,因為肝氣疏洩旺盛,生發力則強,那麼我們就會感覺到精神振奮,充滿活力。
  • 艾灸注意事項 女人做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2、艾灸期間不要生氣,如果生氣,氣賭經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3、大飢大飽不宜艾灸,飢餓艾灸容易暈灸,太飽艾灸氣血運行慢,容易發生腹脹。4、患有胃腸疾病的,艾灸期間不要吃食物,灸後半小時才可以吃飯。5、艾灸前最好喝溫開水200-250毫升,艾灸後要喝溫熱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點。
  • 齒痕重艾灸有用嗎?齒痕重艾灸哪裡效果好?(單桂敏)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文章,今天筆者來和大家聊一聊齒痕重艾灸這方面的知識,讓大家知道齒痕重艾灸有用嗎以及齒痕重艾灸哪裡效果好。既然我們知道引起齒痕重的原因就是脾胃方面的問題、氣虛以及溼氣重引起的,那麼我們艾灸取穴的話就很方便了!首先如果齒痕重的人先調理一下脾胃,脾負責運化水谷精微,胃負責收納的,如果脾胃虛弱導致體內運化無力,溼氣積累越來越多,那麼就會導致齒痕重這個情況,所以脾俞穴以及胃俞穴這個是需要艾灸的!
  •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對女人的竟這幾大好處
    艾灸好處一,改善月經不調,提前月經提前因為脾氣暴躁,脾是血的管理者,脾氣不好,被管者也就會造反,與此同時,脾虛溼陰神經內分泌失調,身體陽氣火旺或情志抑鬱。艾灸是通過回陽固脫,溫補陽氣,來調理脾腎兩虛引起的脾氣不足,可解鬱散肝氣達到身體平衡,可改善內分泌失調,讓子宮卵巢神經活躍達到有效的改善。
  • 白眼球上有淤肉(翼狀胬肉)的艾灸治療調理方法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白眼球上有淤肉如何用艾灸調理,以及艾灸的穴位!白眼球上有淤肉,俗稱翼狀胬肉,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和多發病,中醫稱「胬肉攀睛」,俗稱「魚肉」。一般認為它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病變,單眼或雙眼受犯,因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故名。為瞼裂部球結膜與角膜上一種贅生組織,侵犯角膜後日漸增大,甚至可覆蓋至瞳孔區而嚴重影響視力。
  • 艾灸後上火怎麼辦?看完你就可以放心了
    2、氣血嚴重不足,稍微運動就累,兩虛。火熱之邪,侵犯人體,先傷於心,火熱攻心,極易導致心火亢盛,氣血逆亂,心神不寧等一系列病理變化,出現心煩、失眠健忘、口舌生瘡等症狀。尤其是「陰虛火旺」的人,更易外感火熱,出現心煩意亂,急躁易怒,甚至神昏譫語等「火氣旺」的症狀。
  • 艾灸這兩個穴位效果明顯
    交感型頸椎病的艾灸治療艾灸是用艾絨或者其他物質,發熱作用於皮膚的一定部位來治療疾病。利用艾灸的溫熱效果可以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祛溼散寒,疏通經絡、溫陽補中。艾灸對於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頸痛、肩背疼痛及上肢疼痛效果尤為明顯,可以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頸椎病。
  • 為什麼舌頭上會有齒痕,該如何調理
    中醫講:「舌邊緣凹凸不齊如鋸齒狀,為肝臟氣血鬱滯。」齒痕舌的成因,多由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溼阻於舌而舌體胖大水腫,受齒列擠壓而形成齒痕,因此齒痕常與胖嫩舌同見,一方面由於舌體水腫,屬脾之陽虛而溼盛,另一方面由於舌體肌肉鬆弛,張口不足,屬脾之氣虛。
  • 怎麼知道自己氣血虛弱?這三個部位有變化,說明需要調理氣血了
    怎麼知道自己氣血虛弱?這三個部位有變化,說明需要調理氣血了。氣血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已經多次強調過了。總的來說,氣屬「陽」、血屬「陰」,它們一起成為我們生命活動的基礎。雖然氣血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卻也是有所區別的,這正是中醫「對立統一」的觀點。
  • 艾灸有那麼管用嗎?身體5方面的改善看得見,調和氣血是其一
    針灸其實分為兩種治療,一個是針刺治療,另一個就是艾灸治療。現在就來看看艾灸治療究竟有什麼神奇的作用,能夠治療疾病。艾灸到底有哪些作用?1、調和氣血氣血是一個人活動和機能運行的根本,如果氣血通暢,一個人是不容易生病的,但如果氣血不暢時,各種疾病也會逐漸出現,艾灸有一大功效就是調和氣血,幫助氣血恢復通暢的運行,就比如很多有血瘀的病人,使用艾灸後都能得到很有效的改善。
  • 艾灸這個臀部的大穴,腰腿問題輕鬆解決!
    有一個穴位,下肢不適都可以找它,這個穴位就是今天掌門師兄要分享的環跳穴,環跳穴能疏通氣血,治療足三陽經所過之病變,最終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穴位釋義環跳,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樞中,髀樞,髕骨,髖骨,分中,髀厭。屬足少陽膽經。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