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猶加頓半島發現全球最大水底洞穴網絡 更新世巨型樹懶化石...

2020-12-04 騰訊網

  團隊於洞穴發現骸骨。

  洞穴網絡猶如一個巨型迷宮。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墨西哥一個研究團隊,於上月在猶加頓半島的地下水域發現一個全球最大的水底洞穴網絡,經探究後團隊發現洞穴內有包括巨大的樹懶化石,以及為瑪雅商業之神精心製作的神殿等。團隊周一(19日)公布他們的探究結果。

  研究項目由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INAH)資助,團隊探索遺留在此千年洞穴中的古代遺蹟後,發現洞穴中有一些未能逃出的的動物和人類遺骸和他們使用的器具等,令它們成為今天科學家的珍貴研究對象,讓科學家能夠推斷洞穴的歷史至少能追溯到「更新世時代」(從260萬年到1.17萬年前)。

  考古學家在記者會上表示,發現的動物包括一種已滅絕、近似大象般的嵌齒象科動物(Gomphotheriidae),以及巨型樹懶和熊。洞穴內亦有人類留下的人造物,包括燒焦的人體骨骼、陶瓷、牆壁蝕刻等。水底考古學家迪安德(Guillermo de Anda)形容:「相信世界上不太可能再有另一個具有這些特徵的遺址出現,內裡有大量的考古文物,保存程度也良好得令人印象深刻。」這些遺物包括一座供奉瑪雅戰神和商業神的神殿,並需通過叢林中間的一個水槽走上樓梯才能到達。

  團隊上月發現的洞穴網絡長達347公裡,由長83公裡的「雙眼洞穴」及長263公裡的「白色洞穴」組成,兩者之間以一條長約一公裡的通道作連接,就如一個巨型迷宮,有助科學家進一步認識瑪雅文明的繁盛面貌。

  相關報導:神殿豎立347公裡長水底洞內 更新世巨型樹懶伴隨瑪雅文明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墨西哥一個潛水團隊1月在猶加敦半島的地下水域發現了全球最大的水下洞穴,洞穴中更保存著瑪雅文明的神殿遺蹟,以及更新世時期的巨型樹懶、熊、大象等骨骸。考古學者日前也公布研究結果指出,由於浸泡在水中的關係,使得這些遺物能夠被完好的保存,也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水下考古遺蹟。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潛水團隊發現的是由Sac Actun與Dos Ojos洞穴相連而成的水中網絡,長達347公裡,鄰近於圖盧姆的海灘旅遊景點;此外,有248個天然井位於Sac Actun內,裡面更有著多達200個考古學遺址,其中有140個屬於瑪雅文明。

  根據了解,潛水團隊進行的這項研究項目,由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INAH)資助,他們的任務就是研究並維護猶加敦半島的地下水域。他們在洞穴中發現了和瑪雅文明有關的陶器、藝術品、壁畫,甚至還有一座供奉貿易之神的神殿,除了人類文物之外,還發現了更新世時期(約260萬年到1.17萬年前)的巨型樹懶、絕種的熊類、古代大象等動物骨骸。

  擔任團隊領導人的水下考古學家安達(Guillermo de Anda)興奮地表示,「這無庸置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下考古遺蹟」,這些發現將可以幫助人們揭露古瑪雅文明的神秘面紗。

  根據INAH指出,在上一個冰河時期結束後,由於海水水位上升了100公尺,將該洞穴網絡給淹沒,使得該處成為「保存更新世時期的絕種巨大動物的理想保存地點」。

  據悉,猶加敦半島上擁有許多瑪雅人的遺蹟,這些瑪雅人建造了非常多地下暗河連接的排水口,這些暗河被稱為「天然井」,對瑪雅人來說,天然井擁有非常特殊的宗教意義。

  墨西哥考古學家先前已發現,在瑪雅古文明遺蹟碑銘神廟(Temple of the Inscriptions)內,找到了傳說的「陰間路」水道系統,當時的人認為,亡靈會通過水道前往陰間,而帕卡爾大帝(Pakal)陵墓位於該神廟內,或許他的亡靈就是通過這裡通往陰間。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樹懶足跡化石 揭示古代人類與巨型樹懶搏鬥現場
    近日,科學家們通過足跡化石發現了古代人類與一隻巨大樹懶搏鬥的證據。據了解,這是一種巨型樹懶,身高近2米。(禁止轉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企鵝號「原味國際」)   科學家發現的巨型樹懶腳印   報導稱
  • 蔚藍水世界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洞潛
    [/alert]關於尤卡坦半島位於墨西哥東南部的半島。這一帶是古瑪雅文化的搖籃之一。尤卡坦半島已發現的洞穴有70個左右。世界上已探明的最長的水下洞穴前7名當中,有6個在尤卡坦半島。世界上有許多地方適合進行洞潛,不過洞潛的聖地無疑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這裡擁有世界上最長且最為複雜的地下河系統,以多孔石灰巖地質為主。目前,半島上發現了大約70個水下洞穴(Cenote)的入口。Cenote一詞來源於古代瑪雅人的語言,意思是天然井,也被人們稱為「天坑」。在遠古時期,尤卡塔半島所在的區域被大海覆蓋,海平面下降之後,半島浮出水面。隕石雨落在半島上,形成了無數自然的印記。
  • 雲南臨滄發現早更新世晚期哺乳動物化石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高峰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介紹,當地考古工作人員日前在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桃源村發現了袁氏劍齒象臼齒等早更新世晚期哺乳動物化石。鎮康縣位於滇西南汀河下遊和怒江下遊南北水之間。
  • 考古新發現!史前人類曾追殺2米高巨型樹懶
    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外媒報導,考古學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了一批化石,證明史前人類曾經與巨型樹懶搏鬥。科學家有望通過這一發現揭示遠古人類狩獵的方式。而巨型樹懶的滅絕,也極有可能與人類行為相關。巨型樹懶曾是史前人類的勁敵,它們直立時身高超過2米,擁有尖銳的利爪。
  • 遠古人與巨型樹懶發生過「戰爭」?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樹懶是一種生活在樹上,動作緩慢的動物,深受人們的喜愛。可是你知道嗎?在過去,樹懶的種類非常多,有的生活在地上,和大象一樣大;有的會挖洞;有的甚至還會在海裡捕食。十分可惜的是,它們都已經滅絕了,我們只能在化石裡見到這些樹懶。
  • 新發現!史前人類曾追殺2米高巨型樹懶 致其滅絕
    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外媒報導,考古學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了一批化石,證明史前人類曾經與巨型樹懶搏鬥。科學家有望通過這一發現揭示遠古人類狩獵的方式。而巨型樹懶的滅絕,也極有可能與人類行為相關。巨型樹懶曾是史前人類的勁敵,它們直立時身高超過2米,擁有尖銳的利爪。然而,學術界的共識卻是:這種巨獸恰恰是因為人類過度狩獵而在1.1萬年前滅絕。最新發現的化石證實,人類曾經追逐並擊倒了一頭巨型樹懶。在本周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學進步》雜誌上,一支由英美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 紀錄片《秘境星球》優酷更新 揭露世界最大鯨鯊魚群秘密
    海洋生物學家在靠近墨西哥的海域中,發現了四百多條鯨鯊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集群。鯨鯊好獨來獨往,甚少停下來休息,在熱帶海洋中遊動覓食,偶爾會聚集到一起。在這片海域不遠處便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曾經的瑪雅文明在此繁榮了千年之久。陸地上,動物和人類可用的唯一地表水源從「天然井」而來,瑪雅人圍著它們建造了城市和廟宇。
  • 古生物學家發現史前歐洲巨鳥!
    古生物學家發現北半球第一巨鳥!在我們的印象裡,史前巨型鳥類都分布在由岡瓦納大陸分裂出來的南方陸塊之上,比如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曾經生活在南半球的巨鳥包括有巨鳥、象鳥、恐鳥、雷嘯鳥、恐鶴科等。巨大的陸行鳥類似乎與北半球無緣,但是最近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在克裡米亞半島上發現了一塊巨大的鳥類化石,證明在200萬年前的歐洲生活著一種身高可達3.5米的巨鳥。
  • 我國學者發現 早期現代人連續演化的更新世中期人類頭骨化石
    距今30-13萬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東亞古人類演化的重要時間段。直立人消失與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樣性與不同古人類成員出現以及古老型人類向早期現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發生在這一時期。由於以往發現的中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確定因素,古人類學界對這一時期東亞古人類演化的許多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 2018墨西哥旅遊大片《尤卡坦半島~回到神性的地方》
    2018墨西哥旅遊大片《尤卡坦半島~回到神性的地方》,這就是我現在生活的地方~~世界瑪雅文化發源地尤卡坦州,影片裡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場景都能深深喚醒內心中的共鳴。很多人對幸福的擁有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接納,自己往往無法感受的到,但當有一天你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用心去欣賞自己的時候,你會深深為今天你所擁有的一切感到知足、感到感恩。
  • 神秘地下洞穴現巨大爪痕:5米高遠古樹懶-洞穴,爪痕,樹懶,大地懶...
    冒險小說《鬼吹燈》中曾出現過一種體型巨大的遠古怪物——撼地樹懶,而這種生物的原型近來被國外科學團隊證明真實存在。報導稱,南美洲巴西的森林中有上千個神秘的巨型洞窟和隧道,但卻一直沒有人知道這些坑洞的形成原因。近期有科學家從洞內的大型爪痕推測,洞窟可能是被遠古時期一種可以長到5米高的巨型樹懶所挖出來的。
  • 多米尼加水下洞穴發現數千年前滅絕動物化石
    北京時間9月3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近,科學家在多米尼加的水下洞穴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鱷魚、樹懶、蝙蝠、鳥類以及其他動物的化石。研究小組表示鱷魚的屍骨在洞穴冷水中度過了數千年,可能屬於一個已經滅絕的種群。通過對洞內發現的化石進行分析,科學家能夠了解已經滅絕許久的動物當時的生活情況以及滅絕的原因。
  • 考古學家發現「雪人」化石
    根據記載,在更新世晚期的時候,南美洲曾經存在過一種「巨人」。這些巨人的體重超過1噸,但在冰河時期結束後,它們也隨之消失了。說起來,關於更新世的動物,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猛獁象、劍齒虎等動物了。那麼,「南美雪人」究竟是什麼呢?通過長期的研究,科學家們在南美找到了「巨人」的化石。不過,它們並不是人形生物,而是一種樹懶。
  • 墨西哥發現最大恐龍化石 巨獸體重或已超過七十噸
    Sullivan描述了他們研究團隊2003年到2006年在新墨西哥州所發現的兩個巨型恐龍椎骨化石和股骨化石。  Fowler介紹說:「阿拉莫龍最早是1922年被人們所發現描述的,最早的化石來自於新墨西哥州,從那以後,陸續有這類恐龍骨架化石在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德克薩斯州以及墨西哥被發現。」儘管如此,這次新發現的阿拉莫龍化石的個頭還是令研究人員感到非常震驚。
  • 考古學家發現「雪人」化石,體重超1噸
    根據記載,在更新世晚期的時候,南美洲曾經存在過一種「巨人」。這些巨人的體重超過1噸,但在冰河時期結束後,它們也隨之消失了。說起來,關於更新世的動物,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猛獁象、劍齒虎等動物了。那麼,「南美雪人」究竟是什麼呢?通過長期的研究,科學家們在南美找到了「巨人」的化石。不過,它們並不是人形生物,而是一種樹懶。
  • 探秘世界最大水晶洞穴 令人嘆為觀止
    位於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地下深處,墨西哥奇瓦瓦的納艾卡礦( Naica Mine, Mexico),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穴。礦裡面的水晶直徑4英尺,長度達到50英尺。水晶洞內部的地形複雜,行走非常困難,洞內環境極為惡劣,但仍然阻擋不了探險家們的腳步。
  • 5種巨型的遠古動物,第4種可能仍在中國倖存
    大地懶,生存在更新世南美洲的一種巨型貧齒目動物,現存貧齒目動物例如食蟻獸、樹懶以及犰狳等等,大地懶是生活在南美洲大陸的最大型哺乳動物之一
  • 第四紀早期:更新世
    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躍的時期,開始於 1 806 000年(±5000年)前,結束於11 550年前,是構成地球歷史的第四紀冰川的兩個世中較長的第一個世。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冰川期和間冰川期氣候迴旋。地層中所含生物化石,絕大部分屬於現有種類。更新世中期是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的一個重要時期,當時氣候周期轉型,全球冰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哺乳動物遷徙或滅絕。
  • 歷史:在尤卡坦半島發現的古代洞穴壁畫!
    歷史:在尤卡坦半島發現的古代洞穴壁畫!考古學家在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報導了一項重大發現。一個專家團隊在偏遠的叢林深處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洞穴壁畫。這個發現是令人興奮的考古學家,他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它也引發了關於繪畫本質的爭論以及它們的起源。